黑暗之心 短评

热门
  • 37 [ e c h o ] 2013-06-26 21:54:03

    读的过程就是迷惘坠落黑暗无边的过程,不可言喻,无返程。真真伸手不见五指,周围有人声喧哗鼎沸,不解其意。此时坚不可摧的,下一刻便分崩离析,唯有你孤独一人——每个人都是孤独一人——困在真空壳子里,绝望下坠。“We live, as we dream, alone.”

  • 26 雁城 2017-07-12 05:31:06

    晦涩幽微是有意为之。康拉德拒绝直截了当的道德判断,这给予读者冷静的审视感和超脱感。事实是,我们和故事里泰晤士河船上的听众一样,揣测着这个漫长的叙述,并被容纳进黑暗深处对人性的拷问中去,无一例外。被反对的不仅是殖民主义,更是他们的语言系统,雄辩和修辞,以及对能够掌握一切事实的自信。

  • 20 老鹿 2016-07-29 10:53:10

    就 为什么美国瑞士两节文学赏析课都要我读它写它 好拒绝 不好读

  • 7 Fal Conde 2020-05-24 11:14:32

    1902年,非洲殖民如火如荼时期的“反思向”作品,文明世界边缘人在野蛮世界当土皇帝并不鲜见,让西方人因此迷茫和焦虑的是这些人对西方本身道路自信的放弃,这种放弃冲击了中产在十九世纪中后期构建起来调和与上层关系的的文明优越和种族优越自信,但尚且不足以给其文明根基造成大幅度冲击。真正的动其根本,要等到两趟世界大战之后才回到来

  • 4 时间足够我 2012-03-24 13:05:57

    “如果只讀一本現代英國文學的作品,《黑暗之心》不僅會是首選,也很可能是唯一的選擇。” << 真的嗎?我這頭牛果然嚼不了……

  • 3 泡酱_Lesley 2012-11-20 20:36:39

    虽说是部英文小说,但却像拉美文学那样,任何作者所感受到的,细小的感觉都会无限放大。到处都是描写景物,作者感受的长句子,情节发展的很缓慢,读起来很头痛勉强读完~或者说,如果不是要讨论这本书,我根本就不会读它 = =

  • 1 北北 2013-10-05 05:05:46

    弥漫全书的梦靥般的氛围和康拉德读来几乎是喃喃的笔法,讲的其实是个传奇故事,没有真正完整的人物关系或者跌宕的情节,触目惊心之处只是梦呓般轻描淡写。

  • 2 冷毅 2017-09-21 00:07:32

    现代主义的小说都不好读,完全是想着体会一下狡哥的心理才硬着头皮读下去的,结果也没太让人失望。书中的马洛和克尔兹充满了二人的影子。相比于对于殖民主义的控诉,倒觉得更像是一个社会学的实验,一个魅力十足的人对于一个社会的影响力。

  • 1 咕子 2017-06-12 04:28:11

    是我这学期读到的最喜欢的小说

  • 1 Opus 2008-09-27 23:42:48

    「我不能這樣下去,我將繼續這樣下去。」

  • 1 黄连树 2014-11-27 11:17:39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中篇小说毫无可读性。

  • 0 賢賢 2013-03-05 12:21:38

    当年作者看得人心多透彻啊~

  • 0 蒼舒 2015-10-20 18:02:05

    越来越多的黑暗和压抑,我觉得康拉德应该算后殖民主义的推动者?

  • 1 Breeze 2011-12-29 09:16:54

    20世纪的寓言

  • 0 工藤新二 2020-07-19 17:11:37

    康拉德的文字疏离感十足,真有够劝退我的,还算精彩的故事被写的寡淡幽微,简直就是我自己在非洲丛林探险,无一可知的恐惧包裹着读者,库尔茨是欧洲文明集大成的象征,是殖民主义者自认为的光辉之所在,比较惨的是马洛作为人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依然无法打败社会趋势带来的巨大浪潮,人性之善在欲望贪婪面前根本不堪一击,未婚妻过分的相信更像是殖民者不愿承认的幼稚逃避,历史的巨大陷阱在于不敢坦然面对批判与指责,看似感人的“您的名字”,只不过笑谈罢了。

  • 1 小米加步枪 2017-08-27 23:32:16

    The horror! The horror! 很棒的书,在每个失眠的夜里,书中的喧嚣狂热欲望挟裹着我虚弱的意识冲入黑暗,随后无尽空虚。它残忍地指出,我日复一日代码泥潭中挣扎,跑步机上原地奔跑,无聊的闲扯和调笑,there is no real purpose to life.

  • 0 Orange 2016-11-01 20:15:46

    電影也看過了,始終get不到好在哪。。。

  • 0 东耳 2022-04-02 02:22:59

    全程都在回忆现代启示录里的片段,必须得说,大陆版真真是毁在翻译之上。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