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涅《还乡》
在报上看到勃兰兑斯写的《海涅评传》的广告,使我想起有一个时
期,曾经竞译海涅的诗,而且大部分是小本。我见过的就有谪瀛译的《插
乐曲》(1928 年受匡出版部版)、段可情译的《新春》(1928 年世纪书
局版)、剑波译的《海涅诗选》(1929 年亚细亚书局版)、杜衡译的《还
乡集》(1929 年尚志书屋版)等多种。《还乡集》是从《歌之书》里分
出来的一个集子,计收短歌九十首,四十八开小本,盖亦袖珍诗册之一。
译本根据的大概是Tod-hunter 氏的英译,细心推敲,译笔大致不错。到
了1943 年上海沦陷期间,这本书又有另一译本出现,书末附注:一九三
○,十,七,译完于维也纳。根据的大概是德文原本,译者范纪美,出
版者木简书屋。这位范纪美曾在汪记政府中央大学当过艺术教授,后来
不知怎的闹了别扭,大掼纱帽,从南京跑到上海,在静安寺路一个商场
里开起旧书店来,这个书店便是木简书屋,里面陈列着许多原版西书,
颇有一些珍本,我在那里见过一册插图本《鲁滨逊飘流记》,由哥伦比
亚大学印行,精美绝伦,便在美国恐怕也很难买到了。还有许多德、法
文书,我是外行,不敢瞎说,可是富丽堂皇,一望便知都是古董,令人
歆羡无限。书屋里偶然也有线装古籍和新文艺读物,我的精装本《西洋
美术史》和春野版《达夫代表作》,就是从他那里买来的。木简书屋陈
列各书,定价奇昂,好书又往往标作非卖品,望之兴叹。至于自印的书,
似乎只有海涅的这册《还乡》,范译作《还乡记》,与杜译比较,文字
较多修饰,虽见雅藻,要非海涅原意。因为海涅的诗以质朴见称,是一
点儿没有做作的。范译出后,销路呆滞,可是到了现在,虽非罕见书,
却也颇难找到了。
⋯⋯有一次,我的《书话》终于碰痛了一个大特务。他在汪伪
时期担任过伪中央大学的教授,在上海开过旧书铺。利用书店做他
鬼鬼祟祟的工作。“八一五”以后,国民党官员“从天上飞过来,
从地下钻出来”,到处“劫收”。这位“教授”兼书店老板摇身一
变,居然成为红极一时的“要人”。我在《书话》里揭破了他过去
的历史。他请《中央日报》总主笔来找我,要我在《书话》原地更
正。否则的话,他手下有三百名全副武装的“豪客”,随时随地可
以枪毙我。人要活命,这是不错的,可是人也要有能够支持自己活
下去的力量。我写的既然都是事实,事实又怎么能够更正呢?主笔
劝我和他当面谈谈。我想,我诚然闲得发慌,却还没有“吃讲茶”
的工夫,便决定由他去。乱世人命,这一点我很懂得,只有坐以待
“毙”而已。
不知道为什么他终于没有执行这个枪毙的判决。倒是《文汇报》
编辑爱惜我,从此就不再来逼我写《书话》了。天下可做的事正多,
我也乐得趁此放下这副担子。⋯⋯
借书话,泄私愤
|
> 去晦庵书话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敢不敢重版一个(安福ZZY)
这一版与80版几乎一摸一样(乱看书)
范纪美,也叫范纪曼,是党的地下工作者,因潘汉年而受牵连。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