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地址:http://qzone.qq.com/blog/20819607-1200073954
西奥多·斯特金是美国科幻黄金时代被称为“幻想派”的领军人物之一。1939年起涉足科幻
领域。1953年以此《超人类》赢得了国际幻想文学奖。以《慢雕刻》夺得1970年的雨果奖和
1972年的星云奖。1986年被授予幻想文学终身成就奖。
盛名之下必无虚士。与其在此谈论那些耀眼夺目的荣誉,不如扎进斯特金魔幻般诱人文字世
界去找寻那个正值秋天的伊甸园吧。在《超人类》中,斯特金借用格式塔心理学概念创建了
一个宏大的隐性超人类模式。所谓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它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
分的总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小说中出现了六个拥有
超能力的人类。分别是拥有意念移物的珍尼,可以瞬间移动的黑人双胞胎。能直接用念力人
脑信息的朗和格里。还有一个可以听取宇宙信息的先天愚型婴儿——身体只能长到三岁大小
的贝贝!乍看起来很像《X战警》中的人物。所用理论也似乎一致:人类进化中的基因突变
。只是这六个人不是作为个体然后团结在一个目标下战斗。他们将注定融合为一个“整体”
以完成他们的宿命。是的,一个整体。他们分别担当脑,手,神经中枢,计算枢纽而合成一
个完整的进化后的超人。故事讲述的就是这六个人相互寻找,成长,成熟的历程。
以心理为基调的小说决定了作者的叙述方式。它不会象现实主义小说一样靠展开社会关系来
整体构造时代感和剖析社会问题。心理小说需要它自己的视角:通过个人即私人化的“感受
”:所看的,听到的,遭遇到的在心底的投影,去折射社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社会问题是通
过个人的镜象作用展现出来。基于这点,心理小说的情节推动将更大程度的受制于人物角色
的塑造。
《超人类》的线索采用的是多线索推进。分别从几个主要人物的单独经历展开,确切的说是
从他们成长中的心理感受铺开描述的。然后各个线索的推进于“超人类诞生”时交叉。在这
场声势浩大的描述中,斯特金很精巧的导入发展心理学里的几个经典成长模式:朗不知道从
哪里来,从登场就是个人人欺负的傻子。(他没有归宿感),直到遇上好心的普洛迪一家才
结束他不断受伤害又不断靠原始生命力恢复的生涯。同时自己的意识也得到觉醒。(爱与认
同感在成长中的作用)珍尼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性别角色在心理的缺失)由于自己的
不同,母亲始终对她心存意识和恐怖,从潜意识中排斥女儿这个异类。(爱的严重缺失)直
到把珍尼逼到离家出走。让才几岁的孩子到森林里和自然过活。格里无父无母,饱受孤儿院
的虐待:“他们给你最好的礼物/待遇,就是不来烦你。”(社会救助体制的冷漠和僵硬)
最后格里逃出了孤儿院,对体制的反叛,永远首先来自自我的放逐。格里做到了。然后被朗
收留。
在这场描述中,首先吸引我的也是深深打动我的是斯特金对孤独的描述。简直写神了:郎其
实只是Lone的音译。在朗的自我意识终于觉醒后,生硬的舌头只能发出Lone的声音,甚至他
还不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就已经会读了,这是巧合吗?不,他只是还不会表达。他早就刻
骨的意识到他的孤独,不仅是没人陪他,他意识到了自己没有归属感,没有认同感,他无法
表达——他不会说,就算会说也没人能懂。一个傻子无法明白他被放逐到于孤独的持久战争
中的意义。他的世界就是他心中所有的感觉,他说不出来的孤独给他提供了一个无限大的世
界,但这个世界是残酷的:空无一物的真正荒凉。斯特金做到了像卡尔维诺所说的用精确去
描述模糊,很显然,得到的效果出奇的好。孤独时的心态,在他笔下是反复渲染的。一层层
的叠加。我看着那些文字,我感受到了一股神奇的风,它刮过我心底的湖面,先是轻轻吹起
涟漪组成了一个又一个画面:郎第一次说话时的惊恐和窘迫;珍尼因为要不到郎的食物,竭
尽全力伪装的高贵瞬间崩溃成无助的眼泪;格里面对心理医生,说出每有个人都孤独时,那
一抹转瞬即逝诡异却无奈的笑;超人融合后格里蛰居在洞穴里,仰望星空时的落寞和忧伤。
然后风跟上了我的心跳节奏,慢慢加快变成朗钝痛的心跳……直到它掀起海啸般的感觉再也
说不出口,塞住了我倔强的呼吸……
一部优秀的小说如果不曾抵达对人类的关怀,那只能是娱乐性的,速朽的文字游戏。而优秀
的科幻小说第一还要满足它所描绘的世界,很有可能会变成真实的我们的世界。斯特金在这
两方面都给出了优异的尝试。对于超能力不管你相信不相信,此类的报道和研究早在上个世
纪都有大量的记录,事实上如果不过于追究其真实性的话,可以回朔到封建社会。小说中直
接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进化是持续不断的,为什么不能首先是人类的精神领域发生进化
呢?如果有特异功能者真的不在做为个体存在,而“融合”进化成一种新的人类,我们将面
临什么样的世界啊!
在《超人类》中,所有分角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超人类” 这个总角色的成长。对于这个
总角色,斯特金有着一个惊心动魄却最终实现了的野心:他不仅让超人成为社会现象/问题
的典型代表。还顺其自然的成了进化生物链上的代表。也就是说他笔下的超人,在这一宏观
的链条中意义等同于整个人类!那么他对超人成长的探索,道德的关注已然完成了对人类应
该具有的道德的探索。小说创作的年代正值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驱散中的硝烟投射出人类
道德沦丧和精神空虚的巨大阴影。在这个问题上,不少科幻作家都在提出这样的警告:智能
上的增长,并不能保证感情和道德上的成熟度也会相应提高。斯特金的《超人类》在敲响这
个嗡鸣不止的警钟时,拥有他自己的优势——再没有从心理学透析当前人类的心理状态更快
捷,更直接的了。
先来看看超人的成长吧。在整部小说中,弗洛伊德的理论一直是斯特金关于成长中运用的隐
性线索。这个理论即弗洛伊德曾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
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它不理会社会道德,行为规
范,它唯一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它是无意识的。自我,它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
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
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
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职能主要在监督,批判以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
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它要求自我按照社会可接受
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守的是“道德原则”。在第二部中,这一理论的运用达到了让人
叹为观止的境地:格里去到心理医生那寻求杀死克喏小姐的原因。——斯特金在此很聪明的
偷懒了,他把超人的成长推给了可怜的心理医生。仿佛在说既然超人是在精神领域进化的人
类,那么人类就有责任在精神方面给自己的孩子一些指导——在这部的前几章中,斯特金带
着我好好的回忆了一把关于心理学的一些知识:精神分析法,集体无意识,回忆的逃避机制
,平衡机制,以及顿悟式学习和催眠。格里在他自己催眠式回忆中明白了他杀克喏小姐的动
机。这是因为克喏小姐为他和他的“其他身体部位”提供了舒适,安定,优越的生活。这种
生活会威胁到超人自身的成长。直接侵害到格里存在的意义。阻止了格里自身超能力的觉醒
。而如果做为“大脑 ”功能存在的格里无法觉醒的话,自然这一进化就会被扼杀在萌芽状
态。格里的潜意识,即格里的本我指挥格里的身体杀了/清除了阻止自己成长的人。于是,
在这场并没怎么描述的血腥中,格里也就是超人的“自我”苏醒了。
随后,斯特金展示了他作为浪漫大师的天才,他唤来了前面只做过一点伏笔的巴罗斯。这个
时候,超人早就完成了“融合”,超人已经学会了人类几乎所有的知识。而且已经成熟到随
心所欲的控制一些可以改变人类未来的知识技术,比如反重力控制,惰性元素的核聚变裂变
。已经足以让他瞬间毁灭人类。但内心却被无尽的空虚拉扯到崩溃边缘。很显然,他没有道
德感。道德感是存在于种群当中的。是使一个种群能更好生存下去的内在规则。超人像几百
万年前第一个直立行走会用工具的猿人。他是绝对孤独的。仿佛他头顶闪烁的星星。巴罗斯
是个优秀的人类。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家庭。一路走来荣誉不断,是人类中正常的天才。只是
一直生活在成功的父亲投射的阴影中。(又是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子?)不停的找寻自己的生
存意义和方式。即使他在人类中再强,面对超人,他也只能被玩弄于鼓掌之间。由于自己发
现了超人小时候制造的反重力推动仪,被格里差点整的没命。不过也正是他找到了治疗超人
空虚的秘密。
巴罗斯被珍尼请去,肩负着教给超人“道德”的使命。然后在生命受到威胁的短短时间内他
找到了要教给超人的内容。他首先完成的是自己。这个完成是建立在他对父亲的理解上。他
摆脱了恋父情结,他对自己这个超越给出了他能想通的最好解释:他父亲要他做的,是父亲
觉得唯一正确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然后他想到了进化。看到了曾经那个猿人看星空时热切
孤寂的光。他明白道德的群体性,但随即他找到了道义——那是超人和一切物种延续赖以生
存的拐杖。他,居然想到了!
他喃喃:道义的本质是一种尊敬的态度。尊敬你的先人,也尊敬你的后人。道义关注的是发
展趋势,正是这个趋势创造了你,将来,你也会在其中创造出比你自己更了不起的新的生命
。他告诉超人,所有处在进化链上的生命都是孤独的。超人是孤独的。他也是孤独的。巴罗
斯关于孤独和道义的表白,触动了超人最珍贵的东西:羞耻心。这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啊
!
最后,巴罗斯作为“心”这一部分融合到超人中去了。斯特金终于完成了他的超人。真正的
“完形”了:有本我,自我,然后由于道义的存在,超我也出现了。但仔细想来,那段颁布
的“道义”是给谁听的呢?想给犹太人灭种的纳粹?当时还是种族隔离的美国?我相信这些
思考更是给所有人的。
当然,任何不朽的小说绝不是对各种理论思想的注释。如果那样的话,只能叫拙劣的哲学著
作。斯特金的小说首先是非常有意思。很吸引人。比如珍尼和双胞胎小时候的故事,读来仅
余韵就会绕梁三月。你会慢慢在那个世界里越陷越深,思考也就随之而来了。
因为《超人类》,我深深感谢你。西奥多·斯特金。
《超人类》Theodore Sturgeon(zz,赞原作者)
|
我的心目中的科幻小说排名NO1。
只是最后的道义的部分,说实话,我没看太明白。。。
也许看原文我会理解更好一些。。
zan.我大一的时候第一次看也没看明白,觉得道义部分是画蛇添足。大四的时候通宵又看了一遍,发现它成了我最喜欢的idea.这是作者真正乐观和宏大野心所在.
手打中,不日放上。
好评论。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