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与思考(上下册) 短评

热门
  • 20 arthur 2007-12-22 21:43:37

    最后悔的是,当初没从大学图书馆偷走这本书,之后就说丢失,按照十倍的价钱赔偿也划算的不得了啊。。。

  • 9 阅微草堂 2014-03-25 01:48:44

    天才。。。。一代将星!和我上一本书的秦基伟出身类似,时代造就英雄!英雄也造就时代。如果没有时代的变迁,这些天才如何有成就!但凡英雄都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专断)读文学的时候,有时候有种恍惚,感觉昨天写的那些故事,却不断在今天上演。。。让人唏嘘不已:《悲惨世界》里的工厂和俄罗斯名将朱可夫写作中的工厂是那样的想想;慢慢理解国内人写书为什么那么像苏联人写作了:,列宁的单一首长制原则。本书完全就是军事指导手册。我绝不是想向今天的青年人说教,也不抱怨他们,即使这在今天是很时髦的。我只想说一句,既然那已是很久以前的事啦,但愿我们青年一代只要能在道理上懂得(不要求象我们一样从心窝里体会到),战前我国发展的高速度是我们社会制度先进性的最生动的说明。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政论家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过

  • 14 花飘飘 2012-07-30 20:46:54

    此版不够好,为讨好勃列日涅夫还有编造,更不提苏方和中方各自删除了一些内容。要看解放军出版社朱可夫女儿提供的全本2003年版。

  • 6 山水幽燕 2008-02-27 09:58:02

    对中学生时代的我,这本书极富魅力

  • 2 有所思 2011-08-04 20:57:03

    老头子的故事可以打五星,但这书删得勉强只能给四星

  • 0 cy 2012-11-05 03:15:24

    没地图不容易读

  • 0 玓瓅 2010-07-15 09:13:26

    纸上看来的硝烟总不如画面清晰,却多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回忆少年一段颇有《童年》和《在人间》的感觉。

  • 0 此情可待 2022-08-31 22:04:32 广东

    做实事的人说话都是那么朴素的,亲切感人,没有华丽的词句。

  • 0 宣宁铁骑 2021-01-08 19:17:46

    这次重读,深感生活和战争中的细节反而比战争描写要更加吸引人。一方面因为那些宏大的战争场面大多已经耳熟能详了;另一方面细节中更能看出决策的出发点,还有人物的性格。

  • 0 路一 2020-09-01 22:09:06

    旧版与03版都读过,个人感觉写的还是比较细的,不讨论具体在政治上的立场之类的,至少比某些人吹捧的那本战术战略上的马后炮回忆录强多了,起码作为一个负责过具体某一战略方向军事将领,不说非常特别大失其职业军事素养的话。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说具体伤亡情况的,其实就忽视了一点就是回忆录本身的性质就是当事人在数十年之后的回忆,这个本身就很难保证准确性的,所以说如果读回忆录的话,最好还是对特定历史有着特定了解

  • 0 征鸿 2020-05-20 21:32:08

    职业军人的成长之路,一窥苏联军队的强军之路!

  • 1 🐱喵斯克 2021-03-14 15:34:18

    只可惜,此书最终成为此般阿谀之作

  • 0 大耳朵猫 2011-03-23 21:51:41

    被改的有点惨。。。

  • 0 jumengying 2024-08-20 16:43:35 北京

    有好几段历史是一点也不提啊

  • 0 Mr.仙人掌 2020-07-04 19:08:11

    断断续续看了快一个月,终于看完上部,作为一部回忆录,对作者自身的经历的描写没有特别惊喜的地方,但把它当作一部融合了一战、十月革命、苏联、二战等题材的小说并结合百度,还是增加了不少的历史知识。比如对于苏德战争这场灾难,感觉苏联是无辜的受害者是正义的代表,但这场战争爆发前不久,苏联还和德国若离若即的共同瓜分了波兰、为了给列宁格勒留出更多的战略缓冲区苏联强行入侵了芬兰。本书关于苏联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大清洗、芬兰战争都是一笔带过甚至压根就不提,不知道是被出版社强行删改了还是作者有意识的跳过这些敏感题材没写?因此,在看这本书的同时,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去百度缺失的历史大事件同时也在书中作了不少笔记。

  • 0 cia 2010-10-16 22:24:00

    朱可夫的回忆录,从一个一个无名小卒到赫赫元帅,一个天生为战争而生的人。 有关二战,苏共内部斗争,值得一看

  • 0 烑烨 2020-07-05 18:50:53

    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大部分会做,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大部分会说。所以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要学会说,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人要学会做。 朱可夫是一位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军人,做过士兵,连长,团长 师长 集团军军长 总参 方面军司令 大将 副最高统帅 元帅。他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正源于他读书学习的能力和列宁时期对军人的特殊培养,让他不仅会做也会说。朱可夫的军事胜利离不开苏联强大的工业实力。朱可夫是一个实践家,每次作战都要去前线考察,侦查,并且能够很好的汇报给斯大林,并制定正确的作战方案。不管怎么说,人都是锻炼出来的。

  • 0 schemmy 2020-01-27 14:39:31

    思路清晰,计算精确

  • 0 macc 2021-05-16 10:52:44

    苏德战争期间,朱可夫元帅一直是最高统帅部成员(前线将领中独一无二)。战争开始时他是苏军总参谋长,然后是预备队方面军司令、西方面军司令……打到战争结束时是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副最高统帅,全程制定战略层面方案。因而他的回忆录就有着特别的意义。并且朱可夫元帅回忆精准,思维敏捷,在回忆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把他的所思所想全都写进去了。看他的回忆录就可以在战略层面全程全面了解苏德战争。当然,这本书要配合战争地图看。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