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品方: 全本书店
原作名: Oracle Night
译者: 潘帕
出版年: 2007-7
页数: 216
定价: 18.5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译林世界文学名著·现当代系列
ISBN: 9787544700337
内容简介 · · · · · ·
大病初愈的作家希德尼偶然路过中国人张生开的小店,对其中一本蓝色笔记本爱不释手,这本亲切而魔幻的笔记本把他重新带回写作,故事在纸上快意地流淌,写作是他唯一能够投入的生活方式。然而接下来的九天里,一连串神秘事件的发生却使他开始怀疑:是否字句如谕示,牵引现实与未来……
作者简介 · · · · · ·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生于纽约。小说家、诗人、翻译家和电影编剧。曾和王颖合导电影《烟》。《纽约时报》曾将他形容为“穿上胶鞋的卡夫卡”。其作品《纽约三部曲》、《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曾引起文坛热烈讨论,作品中接合了欧洲风味的前卫、感性,笔端带点忧郁,文体清澈,并擅用嘲讽式的象征主义。此外,他经常运用文学游戏使故事生动,并在每一本新书中鞭策自己彻底重塑风格,是勇于创新的当代作家之一。
"神谕之夜"试读 · · · · · ·
我病了很久,出院那天,几乎忘了怎么走路,也差点想不起来自己是谁。医生说,努把力,不出三四个月,你就能回到老样子。我不信,可还是照他说的做。他们一度对我放弃希望,而我现在居然推翻他们的预测,奇迹般活过来,除了活下去,我还能有什么选择?就当前面还有未来等我吧。我开始出门稍微走走,出一两个街口便折回公寓。我才三十四岁,却已被疾病变成一个一无用处的老人..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身体当然重要,它比我们愿意承认的还要重要,但我们并不会爱上身体,而是爱上对方,而且,我们有多少受制于肉体,也就有多少超越它。这些我们都知道,可是一旦我们跨越外观和表面的层次,语言就变得无用,瓦解成疑云迷惑和虚幻的比喻。有人将它成为“生命的火焰”,又有人称之为“内心的火花”或者“自我的灵光”,还有人把它叫作“本性之火”。这些说法总是落在光和热的影像上,而那种力量,那种我们有时唤作“灵魂”的生命本质,总是和另一个人以眼睛交流。自然,诗人们执着于此是不错的。欲望迷梦始于凝望心上人眼睛的片刻,因为只有透过眼睛你才能辨出那是谁。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页 -
今生今世我都愿意和她在一起,就算她偶有闪失或者做了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对于一辈子的婚姻来说又算得了什么?我不是来评判她的。我是她的丈夫,又不是道德法庭的检察官,不管发生什么我都应该站在她的一边。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神谕之夜"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神谕之夜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0 条 )
-
西珠 (∞∞∞∞∞∞)
身体当然重要,它比我们愿意承认的还要重要,但我们并不会爱上身体,而是爱上对方,而且,我们有多少受制于肉体,也就有多少超越它。这些我们都知道,可是一旦我们跨越外观和表面的层次,语言就变得无用,瓦解成疑云迷惑和虚幻的比喻。有人将它成为“生命的火焰”,又有人称之为“内心的火花”或者“自我的灵光”,还有人把它叫作“本性之火”。这些说法总是落在光和热的影像上,而那种力量,那种我们有时唤作“灵魂”的生命本...2015-01-26 00:04:41 7人喜欢
-
我们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这种难以理喻的力量潜伏在人的背后,左右我们,主宰我们,可是我们不愿意承认,因为我们说不出,说不好,一说出来就走了样。文学的意义和艺术正是要挖掘这一点,而这却是以还原真实为目标的新闻或历史所无法做到的。真实,就算可以再现,也不能帮助你了解原因和动力,甚至反而构成障碍。比如,你永远无法通过事实解释人为什么欺骗或者杀人,像小马手刃了四条人命,你可以知道过程的细节,可以掌握他的身世...
2021-02-09 00:06:13
我们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这种难以理喻的力量潜伏在人的背后,左右我们,主宰我们,可是我们不愿意承认,因为我们说不出,说不好,一说出来就走了样。文学的意义和艺术正是要挖掘这一点,而这却是以还原真实为目标的新闻或历史所无法做到的。真实,就算可以再现,也不能帮助你了解原因和动力,甚至反而构成障碍。比如,你永远无法通过事实解释人为什么欺骗或者杀人,像小马手刃了四条人命,你可以知道过程的细节,可以掌握他的身世,可以罗列种种心理隐疾,但这些并不能回答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四条人命。因为你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个具有相同性情和际遇的人连一只兔子也不敢杀,更可以找到另一个背负四条命案的人看不出一丝小马的影子。这些不可传递却又无法避免的宿命便是小说要说的事情。
回应 2021-02-09 00:06:13
-
西珠 (∞∞∞∞∞∞)
身体当然重要,它比我们愿意承认的还要重要,但我们并不会爱上身体,而是爱上对方,而且,我们有多少受制于肉体,也就有多少超越它。这些我们都知道,可是一旦我们跨越外观和表面的层次,语言就变得无用,瓦解成疑云迷惑和虚幻的比喻。有人将它成为“生命的火焰”,又有人称之为“内心的火花”或者“自我的灵光”,还有人把它叫作“本性之火”。这些说法总是落在光和热的影像上,而那种力量,那种我们有时唤作“灵魂”的生命本...2015-01-26 00:04:41 7人喜欢
-
西珠 (∞∞∞∞∞∞)
“人死于轻易”,哈默特是这么表述这个想法的,“活着只不过盲目的随机事件放过了他们……在理性的秩序里他(弗利特克拉夫特)的遭遇已经脱离生活的轨迹。他还没走出那根坠落的横梁几步便已明白,除非他投身并适应到那惊鸿一瞥的新生活里去,否则他内心将永远不复安宁。吃完午饭,他已找到了自己的顺应方式。既然生活可以借一根坠落的横梁随意将他了结,他也可以一走了之,随意改变自己的生活。”2015-01-26 00:05:19
-
我们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这种难以理喻的力量潜伏在人的背后,左右我们,主宰我们,可是我们不愿意承认,因为我们说不出,说不好,一说出来就走了样。文学的意义和艺术正是要挖掘这一点,而这却是以还原真实为目标的新闻或历史所无法做到的。真实,就算可以再现,也不能帮助你了解原因和动力,甚至反而构成障碍。比如,你永远无法通过事实解释人为什么欺骗或者杀人,像小马手刃了四条人命,你可以知道过程的细节,可以掌握他的身世...
2021-02-09 00:06:13
我们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这种难以理喻的力量潜伏在人的背后,左右我们,主宰我们,可是我们不愿意承认,因为我们说不出,说不好,一说出来就走了样。文学的意义和艺术正是要挖掘这一点,而这却是以还原真实为目标的新闻或历史所无法做到的。真实,就算可以再现,也不能帮助你了解原因和动力,甚至反而构成障碍。比如,你永远无法通过事实解释人为什么欺骗或者杀人,像小马手刃了四条人命,你可以知道过程的细节,可以掌握他的身世,可以罗列种种心理隐疾,但这些并不能回答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四条人命。因为你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个具有相同性情和际遇的人连一只兔子也不敢杀,更可以找到另一个背负四条命案的人看不出一丝小马的影子。这些不可传递却又无法避免的宿命便是小说要说的事情。
回应 2021-02-09 00:06:13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Faber & Faber (2004)8.3分 67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8.3分 740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8.0分 289人读过
-
低至5元,每满69减20
-
時報出版 (2006 年 09 月 21 日)8.0分 9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黄集伟的一架好书 (饥饿艺术家)
- 一湄私人书橱 (一湄)
- 你好好睡,我好好读书。等你醒了我们聊柏拉图。 (琼斯黄)
- 那些美好的封面哟…… (飞客流依)
- 我知道这些书很怪但我爱的难以自拔 (Josephine)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神谕之夜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苏更生 2009-01-08 16:12:11
技巧性小说,翻译不好。
18 有用 俞晓之 2009-11-02 19:33:05
像一口井,掀开盖子探头看下去满是星子,不知是倒影还是井中的宝藏。一路探下去,奇迹连连。
0 有用 一湄 2010-12-08 08:38:46
这个写偶然和奇遇的专家。生命处处是歧途。
0 有用 犀牛大哥 2012-03-03 01:56:55
算是他的作品里比较好的,很棒!
5 有用 H!karu 2012-04-17 01:44:18
偶然之书故事里的故事,其实看得我很愕然。。。希德在蓝色笔记本写下的那个故事更迷人
0 有用 吧唧 2022-05-08 20:00:11
真的很赞同所书写的故事会影响你之后的人生的段落,真的是这样
0 有用 kikyo0510 2022-04-27 12:21:43
故事一旦写出来就是真的:主角自己的故事,主角写的故事,主角听别人转述/口述的故事,注释里的故事(提供了一个奇特的视角,以重新审视其他的故事)…不过注释字好小,看得我崩溃。
0 有用 冯直子 2022-04-19 00:05:02
一口气读完 有点小阴影~
0 有用 磨砂马路 2022-04-15 00:09:24
3.5 好像也知道他想玩什么
0 有用 JZYS 2022-04-07 15:50:25
开头的寡淡真的把我劝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