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往事》是一部明显带有“自叙传”意味的长篇小说。作者在结构上采取了带有其自创性的“个人编年史”写法,按照公元纪年分章并逐年写来,通过童年一少年视角的目击,展现出上世纪整个70年代中国社会所经历的重大转型,以及时代变迁给人民生活和心灵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同时,这又是一部十分独特的“成长小说”,大时代里也有个人的成长秘密,旧时代里也有青梅竹马、青春萌动和性的困惑觉醒,用小说主人公的话说: “怎么都能长大。”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可以借此回眸自己的成长岁月;出生于那个年代的人,可以借此了解你出生时的中国。本书所写出的正是几代中国人共同的记忆和经历。
作者简介 · · · · · ·
伊沙,当代著名诗人、作家。1966年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6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居西安,在某大学任教。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江山美人》《狂欢》,中短篇小说集《俗人理解不了的幸福》《谁痛谁知道》,散文随笔集《一个都不放过》《被迫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无知者无耻》,诗集《饿死诗人》《野种之歌》《我终于理解了你的拒绝》《伊沙诗选》等。曾获多种文学奖项。部分作品被译为英、美、日、韩、瑞典、荷兰、希伯来、世界语在国外发表、出版。
"中国往事"试读 · · · · · ·
以下是我最早认识的一组汉字(我相信你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开始了。开始于我的记事儿——是狠狠摔在泥水里的惨痛一跤开启了我对周围世界的记忆之门。在这一年,夏天,一个下午,一场暴雨过后,天空中有道传说中的美丽彩虹出现——正是一个孩子眼中初见的彩虹,让时龄刚满四岁的我有点喜不自禁,有点忘乎所以,从自己家中一扇窗玻璃的后面跑了出来,来到家门前的一小片空地上—...
喜欢读"中国往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中国往事"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往事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中国往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去年写过的书评,那时觉得非常不错,甚至尝试过翻译

那年那月-----《中国往事》
> 更多书评 9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卡特兰 (≯此一时彼一时)
而事实是:四班的班主任是我们一年级的年级组长,她不想因为这点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消失而与他搞得很对立。 —— 此段里的“四班的班主任”通过前后文对比可知,是一处记录错误,实际应该是“三班的班主任……”,证据是: 在此之前的142页段落中讲述索索被打,从卢福根口里得知打人者“他们是三班的”。 在此之后的144页里讲述卢福根钻到防空洞一段时,作者也说 是三班的那个男老师(年级组长)对着全年级说过:不许下去!里面极...2011-03-31 09:32
而事实是:四班的班主任是我们一年级的年级组长,她不想因为这点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消失而与他搞得很对立。 引自第143页 —— 此段里的“四班的班主任”通过前后文对比可知,是一处记录错误,实际应该是“三班的班主任……”,证据是: 在此之前的142页段落中讲述索索被打,从卢福根口里得知打人者“他们是三班的”。 在此之后的144页里讲述卢福根钻到防空洞一段时,作者也说
是三班的那个男老师(年级组长)对着全年级说过:不许下去!里面极其危险,随时都有塌方的可能。 引自第143页 从上述2处可以推断出:打人者是三班的,而三班班主任就是年级组长。所以143页里的那处“四班的班主任”是记录错误,甚至也可能是编辑修改文章时弄出来的错别字。
回应 2011-03-31 09:32
-
卡特兰 (≯此一时彼一时)
而事实是:四班的班主任是我们一年级的年级组长,她不想因为这点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消失而与他搞得很对立。 —— 此段里的“四班的班主任”通过前后文对比可知,是一处记录错误,实际应该是“三班的班主任……”,证据是: 在此之前的142页段落中讲述索索被打,从卢福根口里得知打人者“他们是三班的”。 在此之后的144页里讲述卢福根钻到防空洞一段时,作者也说 是三班的那个男老师(年级组长)对着全年级说过:不许下去!里面极...2011-03-31 09:32
而事实是:四班的班主任是我们一年级的年级组长,她不想因为这点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消失而与他搞得很对立。 引自第143页 —— 此段里的“四班的班主任”通过前后文对比可知,是一处记录错误,实际应该是“三班的班主任……”,证据是: 在此之前的142页段落中讲述索索被打,从卢福根口里得知打人者“他们是三班的”。 在此之后的144页里讲述卢福根钻到防空洞一段时,作者也说
是三班的那个男老师(年级组长)对着全年级说过:不许下去!里面极其危险,随时都有塌方的可能。 引自第143页 从上述2处可以推断出:打人者是三班的,而三班班主任就是年级组长。所以143页里的那处“四班的班主任”是记录错误,甚至也可能是编辑修改文章时弄出来的错别字。
回应 2011-03-31 09:32
-
卡特兰 (≯此一时彼一时)
而事实是:四班的班主任是我们一年级的年级组长,她不想因为这点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消失而与他搞得很对立。 —— 此段里的“四班的班主任”通过前后文对比可知,是一处记录错误,实际应该是“三班的班主任……”,证据是: 在此之前的142页段落中讲述索索被打,从卢福根口里得知打人者“他们是三班的”。 在此之后的144页里讲述卢福根钻到防空洞一段时,作者也说 是三班的那个男老师(年级组长)对着全年级说过:不许下去!里面极...2011-03-31 09:32
而事实是:四班的班主任是我们一年级的年级组长,她不想因为这点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消失而与他搞得很对立。 引自第143页 —— 此段里的“四班的班主任”通过前后文对比可知,是一处记录错误,实际应该是“三班的班主任……”,证据是: 在此之前的142页段落中讲述索索被打,从卢福根口里得知打人者“他们是三班的”。 在此之后的144页里讲述卢福根钻到防空洞一段时,作者也说
是三班的那个男老师(年级组长)对着全年级说过:不许下去!里面极其危险,随时都有塌方的可能。 引自第143页 从上述2处可以推断出:打人者是三班的,而三班班主任就是年级组长。所以143页里的那处“四班的班主任”是记录错误,甚至也可能是编辑修改文章时弄出来的错别字。
回应 2011-03-31 09:32
论坛 · · · · · ·
忆童年 | 来自臭鞋 | 1 回应 | 2009-02-03 |
读懂人世间-评伊沙《中国往事》 | 来自huangjingyuzhu | 2008-02-03 |
0 有用 [已注销] 2014-03-06
一本编年体大事纪要,写在文革到改革开放后期。一代不年轻的年轻人的群相册。当代年轻人,通过这本书,可以看看老一辈的youth跟自己的比较比较,更好地找一个角度去理解他们,或者说更好地跟他们抓共鸣点
0 有用 無 2013-08-02
这个结局无限逗,这整个故事是从一个少年强奸犯竟然误打误撞差点吃了生母的便宜而后在多年后的一场丧礼上认出阔别多年的熟悉面孔大民此处执笔而作的。末尾又是什么?是索索告诉羊羊他知道怎么置入而且已经置入过还要在以后的日子里教他怎么置入,随便还不忘还不忘文革的启蒙师傅,表面上是和玩伴红军分别实则是心猿意马深情地看着王梅。“你要守住自己的秘密,等你长大后,你就会发现,这些都是你一生中做美好最珍贵最难忘的记忆。... 这个结局无限逗,这整个故事是从一个少年强奸犯竟然误打误撞差点吃了生母的便宜而后在多年后的一场丧礼上认出阔别多年的熟悉面孔大民此处执笔而作的。末尾又是什么?是索索告诉羊羊他知道怎么置入而且已经置入过还要在以后的日子里教他怎么置入,随便还不忘还不忘文革的启蒙师傅,表面上是和玩伴红军分别实则是心猿意马深情地看着王梅。“你要守住自己的秘密,等你长大后,你就会发现,这些都是你一生中做美好最珍贵最难忘的记忆。” 一个十三岁发育了的秘密何尝不是这个三十多岁成熟妇女的秘密。整本书其实可以说的有太多的,为何老在嘴边挂着这个甚而是把它当做喙头去回避这个真的不能再真的事实。人总是要长大的,怎么都能长大。 (展开)
0 有用 dokibin 2012-01-04
要签约先读读看吧……
0 有用 嗝. 2014-09-19
噢~孩子们打个架就引申出你奶奶烈士同乡兼同学 开头五页没看见别的就见你说你家牛叉了 字里行间的优越感真是挡不住
0 有用 奇 2013-12-02
伊沙真是会写大长篇啊。很好看。最大的感受还是——爽!
0 有用 高歌 2020-07-05
刚刚读完《中国往事2》的打印版,准备这两天写个读后感,关于中考,关于高考,关于爱情和友谊,关于中国孩子的成长史,伊沙释放的是,满满的正能量和大智慧,我们怎样度过一道道难关……不气馁、不绝望。
0 有用 Kosma civitano 2020-05-17
找本伊沙的诗集看看吧
0 有用 王原野 2020-02-04
我是08年读的这本书,当时我印象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想起了我第一次遗精。整个故事充斥着被压抑的性。
0 有用 Francium 2020-01-27
作为小说是不合格的,但时代感很好
0 有用 悠然小卒2012 2019-12-14
很不错,一口气快读完了,一部成长故事,令我感动的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主人公的父母为了我国的国防科技,无怨无悔完成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