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前夜》塑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夜”平民知识分子的“新人”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运动由新的活动家来推动的历史趋向。《父与子》揭示了面临社会变革时期平民知识分子与贵族之间的矛盾。这两部小说均是揭露当时俄国社会矛盾和揭示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作品,问世之初曾在俄国引起争论,但至今一直为中外读者所喜爱。
作者简介 · · · · · ·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1833年进莫斯科大学文学系,一年后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毕业后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希腊与拉丁文。1843年春,屠格涅夫发表叙事长诗《巴拉莎》受别林斯基好评,二人建立深厚友谊。1847~1851年,他在进步刊物《现代人》上发表其成名作《猎人笔记》。以一个猎人在狩猎时所写的随笔形式出现的,包括25个短篇故事,全书在描写乡村山川风貌、生活习俗、刻画农民形象的同时,深刻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慈,实际上丑恶残暴的本性,充满了对备受欺凌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写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良好品德。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放逐。在拘留中他写了著名的反农奴制的短篇小说《木木》。
19世纪50...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1833年进莫斯科大学文学系,一年后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毕业后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希腊与拉丁文。1843年春,屠格涅夫发表叙事长诗《巴拉莎》受别林斯基好评,二人建立深厚友谊。1847~1851年,他在进步刊物《现代人》上发表其成名作《猎人笔记》。以一个猎人在狩猎时所写的随笔形式出现的,包括25个短篇故事,全书在描写乡村山川风貌、生活习俗、刻画农民形象的同时,深刻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慈,实际上丑恶残暴的本性,充满了对备受欺凌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写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良好品德。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放逐。在拘留中他写了著名的反农奴制的短篇小说《木木》。
19世纪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创作的旺盛时期,他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59)。其中《罗亭》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塑造了继奥涅金、皮却林之后又一个“多余的人”形象,所不同的是,罗亭死于1848年6月的巴黎巷战中。《父与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它反映了代表不同社会阶级力量的“父与子”的关系,描写亲英派自由主义贵族代表基尔沙诺夫的“老朽”,塑造了一代新人代表——平民知识分子巴札罗夫。但巴札罗夫身上也充满矛盾,他是旧制度的叛逆者,一个“虚无主义者”,否认一切旧传统、旧观念,他宣称要战斗,但却没有行动。小说问世后在文学界引起剧烈争论。
从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时间在西欧度过,结交了许多著名作家、艺术家,如左拉、莫泊桑、都德、龚古尔等。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文学大会”,被选为副主席(主席为维克多·雨果)。屠格涅夫对俄罗斯文学和欧洲文学的沟通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
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小说结构严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尤其善于细致雕琢女性艺术形象,而他对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前夜 父与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1 条 )

承载信念力量的《父与子》

成长就是要不断地肯定,否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近疯狂地爱上了屠格涅夫 说到他不得不说说他的北京,1950s正是他多产的时代,这个时候也正是俄国农奴制遭遇首次危机的时期。 经济不景气,自然精神世界也混乱。 屠格涅夫笔下的人物也是如此,要么消极厌世,四处流浪,要么愤世嫉俗,怀疑一切,但在这背后,最最美好的还是父... (展开)
联结与分离――读屠格涅夫《父与子》
> 更多书评 41篇
论坛 · · · · · ·
上大学时迷上了屠格涅夫,他笔下的故事,他的叙事... | 来自冷暖都是一杯茶 | 2019-06-09 06:43:4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8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8.1分 963人读过
-
Alma Classics暂无评分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8.5分 70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8.1分 22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名著文库 (Iris)
- 译文名著文库——有这样一套书可以爱不释手 (爱玛·包法利)
- 最佳名著译本 (看不见我)
- 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名著文库 (无线火车)
- 李欧梵先生所喜读的近现代文学作品 (恪彥)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前夜 父与子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聪明 2011-09-30 23:49:05
又是一本害过我的书
0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13-05-29 14:46:33
下一步會怎么走,這隻是開始……
0 有用 布塔 2011-01-31 22:24:57
在一个特殊的时期读《前夜》,感觉很微妙
0 有用 雞皇飯 2009-06-15 06:56:15
有什么比爱情更为崇高
0 有用 轩暂时离开豆瓣 2011-10-19 00:35:33
很遗憾,《前夜》没看懂。
0 有用 一点梅心 2023-02-06 15:56:48 河南
多余的人、虚无主义、否定一切!
0 有用 C.L. 2022-12-23 08:08:21 英国
好想警醒自己不要变成巴扎罗夫 虽然我并不怀疑一切也不那么愤世嫉俗 他的代价未免太惨重了
0 有用 豆友Z3VyFCMFVo 2022-08-28 09:08:45 广东
还可以
0 有用 多潘立酮 2022-07-23 20:22:16
“在这个地方,在树荫和清凉中,她不是念书,便是做别的事情,再不然便是沉浸在完全宁静的感觉里面,这种感觉我们每个人一定都知道,它的魅力就在于:半意识地静静听着生命的洪流在我们身外同在我们内心绵绵不息地泛滥”…咂摸若是没有小学语文课照本宣科和熟读并背诵全文,我会更爱巴金一点(
0 有用 豆瓣用户 2022-06-06 00:17:48
太隔,实在欣赏不来,又必须要读,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