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The Childhood of Jesus
译者: 文敏
出版年: 2013-3
页数: 299
定价: 36.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库切作品集
ISBN: 9787533936051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个奇特而神秘的故事。一名寂寞男子,一个天才儿童,远渡重洋来到陌生国度。他们被抹除记忆,篡改身份,同另一位不相干的女子组成“偶合家庭”,开始全新生活。小说带有喜剧性的惊奇和震动,叙事织体仍是库切式的稠密,包含“新生活”所指涉的形而上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母题。
作者简介 · · · · · ·
J.M.库切,当代作家,文学大师,史上获得最多文学奖项的作家之一,1940年生于南非开普敦。作品包括《等待野蛮人》《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男孩》《青春》《夏日》《耻》《凶年纪事》等。两次夺得布克奖,并于2003年荣获诺内尔文学奖。
媒体推荐:
J.M.库切的小说以结构精致、对话隽永、思辨深邃为特色……对当下西方文明中浅薄的道德感和残酷的理性主义给予毫不留情的批判。——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这部作品包含库切对文字一贯严苛的精确,他有望成为首位三次夺得布克奖的伟大作家。——《观察家》
发人深省的小说,对生活的拷问来自内心深处……轻透行文下饱含层层深意。——《爱尔兰独立报》
库切的寓言,带有卡夫卡的质感……非常吸引人,是库切这十几年来最好的作品。——《每日邮报》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她讨厌学校。每个人都讨厌学校。“ ”西蒙,有好的无限和坏的无限。我们之前谈论过坏的无限——记得吗?一个坏的无限就像你发现自己套在一个又一个梦里,醒来是另一个梦,再醒来又是另一个梦,如此无限衍生开去。或者,你发现自己的生活只是另一种生活的序幕,序幕又是另者的序幕,等等,等等。可数字不是这样。数字构成一个好的无限。为什么?因为,数字是无穷的,它们填满了宇宙所有的空间,像砖块一样,一个挨一个排列起来。所以我们是安全的。不会掉进虚无的空隙里。向孩子指出这一点。这会让它安心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68页 -
也许看上去不怎么样,操纵起来比较笨拙,但引擎非常强劲,相当给力。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8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耶稣的童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耶稣的童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圣经》《堂吉诃德》映照下的纯真诗学实验
> 更多书评 18篇
-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仍是一种现实,而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不过是一个幻觉。我们不必自欺欺人。我们需要在文化翻译过程中重新定义自己。(*16) ●问题是,事情没有显示出它应有的分量:这是他最终想对埃琳娜说的。我们听到的音乐不带劲。我们的做-爱缺乏力度。我们吃的食物,每天都是乏味的面包,缺乏质感——缺乏动物血肉那种实实在在的质感(内中隐藏着全套放-血和献-祭的庄严)。我们专用的言辞没有沉重感,那...
2021-06-22 12:05:14 1人喜欢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仍是一种现实,而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不过是一个幻觉。我们不必自欺欺人。我们需要在文化翻译过程中重新定义自己。(*16) ●问题是,事情没有显示出它应有的分量:这是他最终想对埃琳娜说的。我们听到的音乐不带劲。我们的做-爱缺乏力度。我们吃的食物,每天都是乏味的面包,缺乏质感——缺乏动物血肉那种实实在在的质感(内中隐藏着全套放-血和献-祭的庄严)。我们专用的言辞没有沉重感,那些西班牙语并非出自我们内心。(p80) ●就像鱼儿生活在海里一样,我们生活在时间之中,必然随着时间而改变。我们是要求自己遵循码头工人的悠久传统,但不管这种心情是多么坚定,我们最终还是要被变革裹挟而去。变革就像潮起潮落。你可以驻堤建坝,但水总是会渗进来的。(p139) ●如果历史就像气候一样,是一种高级别的真实,那么,也许历史就具有能够通过我们的感知而获得的证明了。可是这种证明在哪里呢?……我们有谁曾被历史吹落过帽子?……没有吧。因为历史没有这样的证明。因为历史不是真实的。因为历史只不过是人们编造的故事。 ……因为历史没有在场的证明。历史只是我们看待以往的一种形式。它没有力量抵达当下。(p140) ……至于历史,我所能说的就是今天我们也许可以置若罔闻,却不能永远视而不见。……(省略部分大意:如果十年之后事物还是保持原样)我会向真实的力量低头致意。我将把这称作向历史的裁决投降。(p143) ◆历史抵达现实的力量永恒而时长起决定性作用。不过这个说法很有意思:我们有谁曾被历史吹落过帽子?换句话说,我们有谁未曾被历史吹落过帽子? ●我对过去那些累人的记忆没那么珍惜。我同意你的说法:这只是一些负累。不,这其中有另外一些东西是我不愿放弃的:不是记忆本身,而是带着过去记忆的身体的归属感,那个沉浸在往事中的身体。(p174) ●这本书代表了我们两种看世界的眼睛,一种是堂吉诃德的眼睛,一种是桑丘的眼睛:“对堂吉诃德来说,这是他要战胜的巨人。对桑丘来说,这只是一座磨坊。”而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赞同桑丘的看法,认为这只是一座磨坊。(p186) ●我所说的真正,是指大卫生命中的缺失。这种缺失真正的感受,包括缺失真正的父母。大卫的生命中没有精神支柱。因此他要退缩到一个虚幻的世界里,他觉得只有在那儿他才能把握自己。(p249) ●欧亨尼奥,关于教育,在教养孩子方面,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我们应该想用黏土造物一样塑造他们,把他们变成有道德的公民,另一种认为,我们的童年只有一次,一个幸福的童年时日后幸福生活的基础。伊内斯属于后一种教育思路。再说,因为她是他的母亲,因为孩子和母亲之间的联系是神圣的,我就听从她的。因而,不,我不相信太多的教室纪律对大卫有好处。(p302) ●“就这样,找一个住的地方,开始我们的新生活。”(p334)
回应 2021-06-22 12:05:14 -
Durazno (Our love become a funeral pyre)
”她讨厌学校。每个人都讨厌学校。“ ”西蒙,有好的无限和坏的无限。我们之前谈论过坏的无限——记得吗?一个坏的无限就像你发现自己套在一个又一个梦里,醒来是另一个梦,再醒来又是另一个梦,如此无限衍生开去。或者,你发现自己的生活只是另一种生活的序幕,序幕又是另者的序幕,等等,等等。可数字不是这样。数字构成一个好的无限。为什么?因为,数字是无穷的,它们填满了宇宙所有的空间,像砖块一样,一个挨一个排列起来...2017-10-10 21:42:02 1人喜欢
”她讨厌学校。每个人都讨厌学校。“ ”西蒙,有好的无限和坏的无限。我们之前谈论过坏的无限——记得吗?一个坏的无限就像你发现自己套在一个又一个梦里,醒来是另一个梦,再醒来又是另一个梦,如此无限衍生开去。或者,你发现自己的生活只是另一种生活的序幕,序幕又是另者的序幕,等等,等等。可数字不是这样。数字构成一个好的无限。为什么?因为,数字是无穷的,它们填满了宇宙所有的空间,像砖块一样,一个挨一个排列起来。所以我们是安全的。不会掉进虚无的空隙里。向孩子指出这一点。这会让它安心的。“ 引自 第二十八章 “欧根尼奥,关于教育,在教养孩子方面,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我们应该像用黏土造物一样塑造他们,把他们变成有道德的公民。另一种认为,我们的童年只有一次,一个幸福的童年是日后幸福生活的基础。伊妮丝属于后一种教育思路。再说,因为她是他的母亲,因为孩子和母亲之间的联系是神圣的,我就听从她的。因而,算了,我不相信太多的教室纪律对大卫有好处。”
回应 2017-10-10 21:42:02 -
代中译本序 10 人物自我定义的需要 奈保尔《魔种》萨拉曼·拉什迪《撒旦诗篇》 萨拉曼·拉什迪《论君特·格拉斯》“传统上,一位充分意义上的移民要遭受三重分裂;他丧失他的地方,他进入一种陌生的语言,他发现自己处身于社会行为和准则与他自身不同甚至构成伤害的人群之中。而移民之所以重要,也见之于此:因为根、语言和社会规范一直都是界定何谓人类的三个重要元素。移民否决所有三种元素,也就必须寻找描述他自身的新途...
2022-04-20 20:09:55
代中译本序
10 人物自我定义的需要 奈保尔《魔种》萨拉曼·拉什迪《撒旦诗篇》
萨拉曼·拉什迪《论君特·格拉斯》“传统上,一位充分意义上的移民要遭受三重分裂;他丧失他的地方,他进入一种陌生的语言,他发现自己处身于社会行为和准则与他自身不同甚至构成伤害的人群之中。而移民之所以重要,也见之于此:因为根、语言和社会规范一直都是界定何谓人类的三个重要元素。移民否决所有三种元素,也就必须寻找描述他自身的新途径,寻找成为人类的新途径。”
11抛开这些议题和讨论,我们难以理解这部小说,因为它们是在主题层面上形成聚焦。到我们也无法重视其形而上学的结论,因为这些结论是零碎的,小说化的,也是自相矛盾的。……
11观点的自相矛盾不完全是出于形而上学的片面,也不完全是基于小说化表述的需要,而是缘于移民身份的暖昧属性。库切对移民身份的表征与奈保尔、拉什迪如出一辙;“移民”这个词在文化意义上是一种翻译行为,意味着自我的置换和调解、启蒙和更新。任何移民都是活在两种文化、两个国度和两种语言之间,活在历史的记忆和他乡的现实之间;换言之,是活在一个暖昧的边界地带。这就是为什么西蒙的头脑和性欲会变得难堪,甚至陷入哲学上的焦虑和压力。但是移民身份也包含自由,包含政治和伦理上更新的可能。所谓公共空间和公民观念,都是在理论的探讨和界定中形成的,我们必须承认近代启蒙文化所造就的价值观和普世意义。西蒙(或库切)说,“异乡人的新生活”意味着“协作和规则”。……
14西蒙和大卫乘坐难民船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小说没有交代这个说西班牙语的国家是在什么地方,是属于欧洲还是南美;它的细节是具体的,背景是抽象的。西蒙谈到历史记忆,身体对往日归属感的记忆,这个方面的叙述也是抽象的,正如脖子上挂着信件的大卫,他的来源不过是一个孤零零的画面。我们从小说叙述语言中更是找不到民族归属性,因为库切的英语是一种规范的国际英语,与地域和方言保持距离。置身于这个虚构的“异乡人的国度”,读者或许会对移民身份有一种隐喻意义上的理解。 我们是这个全球化时代的移民。所谓“新移民”不只是一个历史性概念(相对于十九世纪移民),也是对当代文化身份的一种隐喻。不以家族公共价值为依托,不以古老信仰为依据,事实上也不信赖民族文化残余的庇护和遗赠。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仍是一种现实,而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不过是一个幻觉。我们不必自欺欺人。我们需要在文化翻译过程中重新定义自己。 33……信仰意味着你相信自己在做的事情,即使看不见成果。……
36……我只能说,就我自己的肉身而言,被一个女人所吸引那只是对方的一种奉献。我把这叫作奉献,是因为我觉得这是给予之物,而不是一种羞辱。(西蒙在“辩论”)
114“因为不能坐等命运降临,埃琳娜,就像不能坐等某个想法让它自己变为现实。总得有人去把想法付诸实施。总得有人代表命运行事。”
117“……人肯定不需要什么高端设计来证明生命存在的意义。生活本身就是美好的。……”(西蒙工作领头的话)
118……没有劳动,没有劳动的分享,是不可能有同伴情谊的,这是不需要再被证明了。……(西蒙)
143“死者尸体就是让死亡折磨过的人体,等变成了那个样子,我们就不能再做什么了。但我们不必担心着死亡。死后不会再有另一种人生,你能够理解这事儿。我们人类在这方面是幸运的。……”(西蒙对大卫讲的话)
155……我对过去那些累人的记忆没那么珍惜。我同意你的说法:这只是一些负累。不,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些东西是我不愿放弃的:不是记忆本身,而是那个带着过去记忆的身体的归属感,那个沉浸在往事中的身体。你能明白吗?(西蒙对埃琳娜)
162……他(西蒙)说的话,他(大卫)一点都没有听进去,不,那些话都被听进去了,所有那些话:听进去又被拒绝接受了。这孩子如此聪明,如此向往踏入这个世界,却为什么又拒绝理解事物?
回应 2022-04-20 20:09:55
-
代中译本序 10 人物自我定义的需要 奈保尔《魔种》萨拉曼·拉什迪《撒旦诗篇》 萨拉曼·拉什迪《论君特·格拉斯》“传统上,一位充分意义上的移民要遭受三重分裂;他丧失他的地方,他进入一种陌生的语言,他发现自己处身于社会行为和准则与他自身不同甚至构成伤害的人群之中。而移民之所以重要,也见之于此:因为根、语言和社会规范一直都是界定何谓人类的三个重要元素。移民否决所有三种元素,也就必须寻找描述他自身的新途...
2022-04-20 20:09:55
代中译本序
10 人物自我定义的需要 奈保尔《魔种》萨拉曼·拉什迪《撒旦诗篇》
萨拉曼·拉什迪《论君特·格拉斯》“传统上,一位充分意义上的移民要遭受三重分裂;他丧失他的地方,他进入一种陌生的语言,他发现自己处身于社会行为和准则与他自身不同甚至构成伤害的人群之中。而移民之所以重要,也见之于此:因为根、语言和社会规范一直都是界定何谓人类的三个重要元素。移民否决所有三种元素,也就必须寻找描述他自身的新途径,寻找成为人类的新途径。”
11抛开这些议题和讨论,我们难以理解这部小说,因为它们是在主题层面上形成聚焦。到我们也无法重视其形而上学的结论,因为这些结论是零碎的,小说化的,也是自相矛盾的。……
11观点的自相矛盾不完全是出于形而上学的片面,也不完全是基于小说化表述的需要,而是缘于移民身份的暖昧属性。库切对移民身份的表征与奈保尔、拉什迪如出一辙;“移民”这个词在文化意义上是一种翻译行为,意味着自我的置换和调解、启蒙和更新。任何移民都是活在两种文化、两个国度和两种语言之间,活在历史的记忆和他乡的现实之间;换言之,是活在一个暖昧的边界地带。这就是为什么西蒙的头脑和性欲会变得难堪,甚至陷入哲学上的焦虑和压力。但是移民身份也包含自由,包含政治和伦理上更新的可能。所谓公共空间和公民观念,都是在理论的探讨和界定中形成的,我们必须承认近代启蒙文化所造就的价值观和普世意义。西蒙(或库切)说,“异乡人的新生活”意味着“协作和规则”。……
14西蒙和大卫乘坐难民船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小说没有交代这个说西班牙语的国家是在什么地方,是属于欧洲还是南美;它的细节是具体的,背景是抽象的。西蒙谈到历史记忆,身体对往日归属感的记忆,这个方面的叙述也是抽象的,正如脖子上挂着信件的大卫,他的来源不过是一个孤零零的画面。我们从小说叙述语言中更是找不到民族归属性,因为库切的英语是一种规范的国际英语,与地域和方言保持距离。置身于这个虚构的“异乡人的国度”,读者或许会对移民身份有一种隐喻意义上的理解。 我们是这个全球化时代的移民。所谓“新移民”不只是一个历史性概念(相对于十九世纪移民),也是对当代文化身份的一种隐喻。不以家族公共价值为依托,不以古老信仰为依据,事实上也不信赖民族文化残余的庇护和遗赠。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仍是一种现实,而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不过是一个幻觉。我们不必自欺欺人。我们需要在文化翻译过程中重新定义自己。 33……信仰意味着你相信自己在做的事情,即使看不见成果。……
36……我只能说,就我自己的肉身而言,被一个女人所吸引那只是对方的一种奉献。我把这叫作奉献,是因为我觉得这是给予之物,而不是一种羞辱。(西蒙在“辩论”)
114“因为不能坐等命运降临,埃琳娜,就像不能坐等某个想法让它自己变为现实。总得有人去把想法付诸实施。总得有人代表命运行事。”
117“……人肯定不需要什么高端设计来证明生命存在的意义。生活本身就是美好的。……”(西蒙工作领头的话)
118……没有劳动,没有劳动的分享,是不可能有同伴情谊的,这是不需要再被证明了。……(西蒙)
143“死者尸体就是让死亡折磨过的人体,等变成了那个样子,我们就不能再做什么了。但我们不必担心着死亡。死后不会再有另一种人生,你能够理解这事儿。我们人类在这方面是幸运的。……”(西蒙对大卫讲的话)
155……我对过去那些累人的记忆没那么珍惜。我同意你的说法:这只是一些负累。不,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些东西是我不愿放弃的:不是记忆本身,而是那个带着过去记忆的身体的归属感,那个沉浸在往事中的身体。你能明白吗?(西蒙对埃琳娜)
162……他(西蒙)说的话,他(大卫)一点都没有听进去,不,那些话都被听进去了,所有那些话:听进去又被拒绝接受了。这孩子如此聪明,如此向往踏入这个世界,却为什么又拒绝理解事物?
回应 2022-04-20 20:09:55 -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仍是一种现实,而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不过是一个幻觉。我们不必自欺欺人。我们需要在文化翻译过程中重新定义自己。(*16) ●问题是,事情没有显示出它应有的分量:这是他最终想对埃琳娜说的。我们听到的音乐不带劲。我们的做-爱缺乏力度。我们吃的食物,每天都是乏味的面包,缺乏质感——缺乏动物血肉那种实实在在的质感(内中隐藏着全套放-血和献-祭的庄严)。我们专用的言辞没有沉重感,那...
2021-06-22 12:05:14 1人喜欢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仍是一种现实,而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不过是一个幻觉。我们不必自欺欺人。我们需要在文化翻译过程中重新定义自己。(*16) ●问题是,事情没有显示出它应有的分量:这是他最终想对埃琳娜说的。我们听到的音乐不带劲。我们的做-爱缺乏力度。我们吃的食物,每天都是乏味的面包,缺乏质感——缺乏动物血肉那种实实在在的质感(内中隐藏着全套放-血和献-祭的庄严)。我们专用的言辞没有沉重感,那些西班牙语并非出自我们内心。(p80) ●就像鱼儿生活在海里一样,我们生活在时间之中,必然随着时间而改变。我们是要求自己遵循码头工人的悠久传统,但不管这种心情是多么坚定,我们最终还是要被变革裹挟而去。变革就像潮起潮落。你可以驻堤建坝,但水总是会渗进来的。(p139) ●如果历史就像气候一样,是一种高级别的真实,那么,也许历史就具有能够通过我们的感知而获得的证明了。可是这种证明在哪里呢?……我们有谁曾被历史吹落过帽子?……没有吧。因为历史没有这样的证明。因为历史不是真实的。因为历史只不过是人们编造的故事。 ……因为历史没有在场的证明。历史只是我们看待以往的一种形式。它没有力量抵达当下。(p140) ……至于历史,我所能说的就是今天我们也许可以置若罔闻,却不能永远视而不见。……(省略部分大意:如果十年之后事物还是保持原样)我会向真实的力量低头致意。我将把这称作向历史的裁决投降。(p143) ◆历史抵达现实的力量永恒而时长起决定性作用。不过这个说法很有意思:我们有谁曾被历史吹落过帽子?换句话说,我们有谁未曾被历史吹落过帽子? ●我对过去那些累人的记忆没那么珍惜。我同意你的说法:这只是一些负累。不,这其中有另外一些东西是我不愿放弃的:不是记忆本身,而是带着过去记忆的身体的归属感,那个沉浸在往事中的身体。(p174) ●这本书代表了我们两种看世界的眼睛,一种是堂吉诃德的眼睛,一种是桑丘的眼睛:“对堂吉诃德来说,这是他要战胜的巨人。对桑丘来说,这只是一座磨坊。”而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赞同桑丘的看法,认为这只是一座磨坊。(p186) ●我所说的真正,是指大卫生命中的缺失。这种缺失真正的感受,包括缺失真正的父母。大卫的生命中没有精神支柱。因此他要退缩到一个虚幻的世界里,他觉得只有在那儿他才能把握自己。(p249) ●欧亨尼奥,关于教育,在教养孩子方面,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我们应该想用黏土造物一样塑造他们,把他们变成有道德的公民,另一种认为,我们的童年只有一次,一个幸福的童年时日后幸福生活的基础。伊内斯属于后一种教育思路。再说,因为她是他的母亲,因为孩子和母亲之间的联系是神圣的,我就听从她的。因而,不,我不相信太多的教室纪律对大卫有好处。(p302) ●“就这样,找一个住的地方,开始我们的新生活。”(p334)
回应 2021-06-22 12:05:14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Harvill Secker (2013)8.0分 5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7.3分 24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3年3.1~4.30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2013年购书目录(一) (思郁)
- 2013亡羊补牢书单 (夏夜飞行器)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耶稣的童年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阿朽 2014-11-24 13:43:33
库切理解的堂吉诃德,移民即是一场冒险。耶稣因其异端而吸引了一大帮门徒追随,对于没读过圣经的我是一个很奇妙的视角呢。
9 有用 文体博主金凤娃 2013-08-27 16:18:40
那个我喜欢的库切已死,一个离开了南非的库切也远离文学母体,写得越来越贝克特的库切是我所厌恶的。
1 有用 乙左左 2016-06-21 17:11:00
作者很舒服地写,读者很舒服地读。我觉得这是一本不必要深究标题的隐喻、情节转折是否合理、人物形象是否有问题、对偶合家庭的探讨、移民问题等等,而是应该发现它是让人可以注入情感的小说。库切的叙述简洁,对话生动有趣,这个需要我好好学习。
2 有用 成知默 2013-04-11 17:53:27
库切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那个被称作是唯一的世界里,在那个仿佛一切大同的乌托邦里,他们摒弃过去,从一片完全的空白重新开始,可是却因为困于记忆的阴影之中、无法洗尽过去的痕迹而痛苦万分。他们身处的这个“异乡人的国度”,完全抹煞事物的多样性与各种事物之间的微妙区别,没有秘而不宣的追求,对另外的可能没有渴望。他们与这个社会的行为与准则格格不入,在再一次的逃亡中,他们再次成为“新人”,寄希望于新生活的开始。以... 库切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那个被称作是唯一的世界里,在那个仿佛一切大同的乌托邦里,他们摒弃过去,从一片完全的空白重新开始,可是却因为困于记忆的阴影之中、无法洗尽过去的痕迹而痛苦万分。他们身处的这个“异乡人的国度”,完全抹煞事物的多样性与各种事物之间的微妙区别,没有秘而不宣的追求,对另外的可能没有渴望。他们与这个社会的行为与准则格格不入,在再一次的逃亡中,他们再次成为“新人”,寄希望于新生活的开始。以及,库切的主人公都是哲学家。 (展开)
0 有用 看不见我 2015-12-27 15:23:00
给这小孩减一星
0 有用 Narrenschiff 2022-08-14 13:19:25
玄而又玄
0 有用 起昵称好难 2022-08-01 16:19:50
开启了灵魂的乌托邦之旅
0 有用 未練 2022-07-26 23:48:56
感觉有点无聊
0 有用 爱新觉罗考考 2022-07-18 09:37:48
没读出什么意思来。感觉索然无味。
0 有用 谦神 2022-07-07 22:01:25
靠大量的对话堆砌来表达思想 然而对话和情节是割裂的 和人物形象也是割裂的 使得人物扁平,剧情欠缺逻辑 何况对话看似充满哲思 实则宣教味浓厚 令人懒得去思考其中道理,只感觉无趣 前半部分似乎是想表达一种孩童式的,返璞归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后半部分从上学开始就不明所以,母亲和孩子性格的转变太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