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原作名: 沈黙
译者: 林水福
出版年: 2013-5
页数: 234
定价: 32.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新经典文库:远藤周作作品
ISBN: 9787544265416
内容简介 · · · · · ·
《沉默》是日本文学大师远藤周作的经典杰作,被誉为“20世纪日本文学的高峰”。此版《沉默》为精装典藏版。
远藤周作是20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20世纪天主教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沉默》堪称战后日本文学代表作。(格雷厄姆·格林)
《沉默》这部非同凡响的杰作,忧郁、冷峻、深沉、雅致,引起心灵深处的共鸣。(约翰·厄普代克)
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筹划23年,投入350万美金,至今仍没找到完美呈现《沉默》的方式!
-----------------------------------------------------------------------------------------------------------------
《沉默》内容简介:德川幕府时代,禁教令下长崎海边的村庄,葡萄牙耶稣会教士洛特里哥偷渡日本,暗查恩师因遭受“穴吊”而宣誓弃教一...
《沉默》是日本文学大师远藤周作的经典杰作,被誉为“20世纪日本文学的高峰”。此版《沉默》为精装典藏版。
远藤周作是20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20世纪天主教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沉默》堪称战后日本文学代表作。(格雷厄姆·格林)
《沉默》这部非同凡响的杰作,忧郁、冷峻、深沉、雅致,引起心灵深处的共鸣。(约翰·厄普代克)
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筹划23年,投入350万美金,至今仍没找到完美呈现《沉默》的方式!
-----------------------------------------------------------------------------------------------------------------
《沉默》内容简介:德川幕府时代,禁教令下长崎海边的村庄,葡萄牙耶稣会教士洛特里哥偷渡日本,暗查恩师因遭受“穴吊”而宣誓弃教一事,因为这事在当时欧洲人的眼中,不只是个人的挫折,同时也是整个欧洲信仰、思想的耻辱和失败。
在传教与寻访的艰难过程中,信仰与反叛、圣洁与背德、强权与卑微、受难与恐惧、坚贞与隐忍、挣扎与超脱……所有的两难情境都逼迫着他对基督的信仰进行更深层且更现实的思索,最终,他仿佛也走过一趟恩师的心路历程,获得对信仰的诠释与实践,向无边苍穹敞开了心扉……
作者简介 · · · · · ·
远藤周作(1923-1996)
日本作家。出生于东京一个天主教家庭,10岁时受洗。
1954年,处女作《到雅典》初试啼声,正式登上日本文坛;次年,短篇小说《白人》获芥川文学奖;1958年,长篇小说《海和毒药》获新潮文学奖和每日出版文化奖;1966年,《沉默》出版,次年即获谷崎润一郎奖……1993年,《深河》出版,次年获每日艺术奖。1995年,被授予日本文化勋章,次年病逝于东京。临终之前特嘱亲人,死后将《沉默》《深河》两书放入灵柩之内,自己将与两书永生相陪。
作品中渗透着关于生命、人生、社会、文化、历史的浓厚思考和沉重追问,在日本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枢纽地位,代表了日本20世纪文学的最高水平。
目录 · · · · · ·
第一章薛巴斯强·洛特里哥书信(1)
第二章薛巴斯强·洛特里哥书信(2)
第三章薛巴斯强·洛特里哥书信(3)
第四章薛巴斯强·洛特里哥书信(4)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天主教住宅官差日记
后记
远藤周作年表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沉默"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沉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5 条 )
-
❀人,真是奇妙,内心深处似乎都认为别人或许躲不掉,只有自己无论多么危险,一定能化险为夷。就像雨天时,心中描绘着远处太阳照射的山丘。 ❀他们像牛马一样的劳动,像牛马一般无声无息地死去,从我们的宗教找到了唯一能解除镣铐的途径。 ❀“为什么主要赐给我们这么大的痛苦呢?”“神甫!我们并没有做什么坏事!” ❀海浪激起白色泡沫,有时越过木桩涌向海边,有一只鸟掠过海面,飞向远方。就这样,一切都结束了。(...
2013-08-11 14:59:27 3人喜欢
❀人,真是奇妙,内心深处似乎都认为别人或许躲不掉,只有自己无论多么危险,一定能化险为夷。就像雨天时,心中描绘着远处太阳照射的山丘。 ❀他们像牛马一样的劳动,像牛马一般无声无息地死去,从我们的宗教找到了唯一能解除镣铐的途径。 ❀“为什么主要赐给我们这么大的痛苦呢?”“神甫!我们并没有做什么坏事!” ❀海浪激起白色泡沫,有时越过木桩涌向海边,有一只鸟掠过海面,飞向远方。就这样,一切都结束了。(平静中的恐惧) ❀海仍然发出阴沉而单调的声音啃噬着海滩,我无法忍受。我在海可怕的寂静背后,感受到的是神的沉默——神对人们的悲叹声仍然无动于衷…… ❀我不知道海延伸到哪里,也不知夜的黑暗从哪里开始。 ❀不管信仰多坚定,肉体的恐惧无关意志,不断袭来。 ❀林中突然传出蝉鸣。周遭却一片静寂。(我喜欢的感觉) ❀所谓罪,是指一个人穿越另一个人的人生,却忘了留着那里的雪泥鸿爪。 ❀主啊,我恨你一直沉默。 读着,我对主的信念一直在摇摆。
回应 2013-08-11 14:59:27 -
司祭抬起脚,感到脚沉重而疼痛。那并不是形式而已。现在他要踏下去的,是在自己的生涯中认为最美丽的东西,相信是最圣洁的东西,是充满着人类的理想和美梦的东西!我的脚好疼呀。这时,铜版上的那个人对司祭说:踏下去吧!踏下去吧!你脚上的疼痛我罪清楚了。踏下去吧!我就是为了要让你们践踏才来到这世上,为了分担你们的痛苦才背负十字架的。 就这样,司祭把脚践踏到圣像时,黎明来临,远处传来鸡啼。 (1回应)
2014-03-20 22:24:44 1人喜欢
-
刘鹏 (攻取三郡,脚到擒来)
这个小孩有一天也会和他的父亲、祖父一样,在这面对黑暗的大海、贫瘠而狭小的土地上,像牛马般劳动,像牛马般死去。然而,基督并不是为美丽的、良善的东西而死去的。我那时候悟出:为美丽的、良善的东西而死是很容易的;为悲惨的、腐败的东西而死才是困难的。 罪,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只是盗窃、说谎等行为;所谓罪,是指一个人穿越另一个人的人生,却忘了留在那里的雪泥鸡爪。 而,那个人并非沉默着。纵使那个人是沉默着,到...2020-03-10 00:07:54 1人喜欢
-
❀人,真是奇妙,内心深处似乎都认为别人或许躲不掉,只有自己无论多么危险,一定能化险为夷。就像雨天时,心中描绘着远处太阳照射的山丘。 ❀他们像牛马一样的劳动,像牛马一般无声无息地死去,从我们的宗教找到了唯一能解除镣铐的途径。 ❀“为什么主要赐给我们这么大的痛苦呢?”“神甫!我们并没有做什么坏事!” ❀海浪激起白色泡沫,有时越过木桩涌向海边,有一只鸟掠过海面,飞向远方。就这样,一切都结束了。(...
2013-08-11 14:59:27 3人喜欢
❀人,真是奇妙,内心深处似乎都认为别人或许躲不掉,只有自己无论多么危险,一定能化险为夷。就像雨天时,心中描绘着远处太阳照射的山丘。 ❀他们像牛马一样的劳动,像牛马一般无声无息地死去,从我们的宗教找到了唯一能解除镣铐的途径。 ❀“为什么主要赐给我们这么大的痛苦呢?”“神甫!我们并没有做什么坏事!” ❀海浪激起白色泡沫,有时越过木桩涌向海边,有一只鸟掠过海面,飞向远方。就这样,一切都结束了。(平静中的恐惧) ❀海仍然发出阴沉而单调的声音啃噬着海滩,我无法忍受。我在海可怕的寂静背后,感受到的是神的沉默——神对人们的悲叹声仍然无动于衷…… ❀我不知道海延伸到哪里,也不知夜的黑暗从哪里开始。 ❀不管信仰多坚定,肉体的恐惧无关意志,不断袭来。 ❀林中突然传出蝉鸣。周遭却一片静寂。(我喜欢的感觉) ❀所谓罪,是指一个人穿越另一个人的人生,却忘了留着那里的雪泥鸿爪。 ❀主啊,我恨你一直沉默。 读着,我对主的信念一直在摇摆。
回应 2013-08-11 14:59:27 -
Zwiliebe (贰㤅)
远藤周作 沉默 德川幕府禁教令 1587 日本大名丰臣秀吉改变以往的政策,开始迫害天主教徒 1614 德川家康,萧规曹随,决定将所有天主教的神职人员驱逐出境 37位司祭不忍心舍弃信徒,化明为暗,潜伏在日本,费雷拉神甫就是其中之一,不断写信把陆续被捕、被自残的怀仁和信徒的情形向上司报告。 1632年3月12日从长崎寄给巡察师安特列·巴尔美洛神甫的信函, 1635 罗比诺神甫等司佘在罗马聚会,为了洗涮费雷拉弃教的耻辱,计划偷渡...2017-01-15 10:01:41
远藤周作 沉默 德川幕府禁教令 1587 日本大名丰臣秀吉改变以往的政策,开始迫害天主教徒 1614 德川家康,萧规曹随,决定将所有天主教的神职人员驱逐出境 37位司祭不忍心舍弃信徒,化明为暗,潜伏在日本,费雷拉神甫就是其中之一,不断写信把陆续被捕、被自残的怀仁和信徒的情形向上司报告。 1632年3月12日从长崎寄给巡察师安特列·巴尔美洛神甫的信函, 1635 罗比诺神甫等司佘在罗马聚会,为了洗涮费雷拉弃教的耻辱,计划偷渡日本 1637 葡萄牙神职人员允许费雷拉神甫的三名学生去日本传教。搭乘里斯本开往印度的印度舰队,经印度卧亚(印度西部城市,即今果阿)。自从圣方济各·沙勿略之后,卧亚已经成为往东方传教的踏脚石。在卧亚获得的关于日本的情报,在三人出发前一年10月起,日本有35000名天主教徒起义,以岛原为中心和幕府军中苦战的结果,是不分男女老幼全被杀得精光。战争结束后,当地变成杳无人迹的荒地,残存的天主教徒也消灭净尽。由于这次战争,日本已和葡萄牙全面断绝通商和贸易,更禁止葡萄牙船只入境。因而三名司祭怀着绝望的心情来到澳门。这个城市是葡萄牙在远东的根据地,同时也是日本和中国贸易的基地。在澳门受到巡察师范礼安神甫的严厉警告。神甫说,在日本传教根本不可能,而且澳门的传教会也不打算用危险的方法送追求者士到日本。 从葡萄牙“海外领土史研究所”的文书中,看到几封洛特里哥的书函。 p.5 宗教永远与战争相关 p.7 找人医治被折磨的信徒与让弃教信徒为神甫的不信教而死去之间的叙事矛盾 p.10 17世纪的澳门对于传教的意义 第一章 薛巴斯强·洛特里哥书信(1) P14. 新教徒及英国当时与日本的关系如何 岛原之乱及荷兰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一角色与小说最后的文书之间的关系 P.16 在我眼中,在基督原发文明的地域以外,尤其是已经有同一层次的文明基底的地域传教的行为,无异于最初踏上日本的洛特里哥神甫在别人的土地上寻找怀乡之感的行为 凭什么会认为西方传教在远东的行为就是被迫害,而伊斯兰教在西方社会传教就是文明倒退 p.22 “不过连我们的主耶稣基督都曾把自身的命运托付给不能信任的人” 相信才是信仰的源泉 (吉次郎)“想忘掉隐藏在内心深入的痛苦回忆才喝酒”,日本人这种生活模式原来可以追溯到近代 p.23 日本的荒僻村壤,为何符合基督教观念中,对世界尽头的想象? “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这霸道荒谬的一神教逻辑啊,在东亚的世界尽头遭遇到挫折,是让你们反省自己打着博爱仁慈的旗号所行的布道有多么地专制 第二章 薛巴斯强·洛特里哥书信(2) P.29 不知道2016年用英文电影如何表现葡萄牙人的葡萄牙语,以及各国各教派神甫在日本之关系 P33. 宗教有一种比照思维,它在面向未来时,心却总流连于过去,仿佛最好的时代已经逝去 第三章 薛巴斯强·洛特里哥书信(3) P.36 “我们的宗教之所以能够在这个地方的农民当中扎根,如水浸透泥土,不是别的,是因为我们让他们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温暖,是因为我们把他们当人看待,是因为司祭们的仁慈打动了他们。”“只是他们的名字不易记得” 明明是自己在受当地农民的恩惠,而神甫们却连最基本的记住人名这样的尊重都做不到。 P.38 “长久的秘密生活,使得信徒们的脸都变得像假面” 我觉得是西方人看不懂东方人的表情而已 P.40 “把它们用小石子一只只地压死,有一种无可言喻的快感。难道官差每次杀害信徒时,也会有这种快感?” p.43 我们用洗礼的水沾湿婴儿的额头,婴儿皱起脸使劲地哭,小头、细眼,和茂吉、一藏一样,将来准是一副标准的农夫脸。这个小孩有一天也会和他的父亲、祖父一样,在这面对着黑暗的大海、贫瘠而狭小的土地上,像牛马般劳动,像牛马般死去。然而,基督并不是为美丽的、善良的东西而死去的。我那时候悟出:为美丽的、善良的东西而死是很容易的;为悲惨的、腐败的东西而死才是困难的。 看不到对当地人民的爱,只是找一种英雄主义的自我满足。仿佛不贬低日本当地人,就无法显示自己的善良高贵。 p.44 “我不过是为了义务。”“义务”的日文原词是? p.46 “还藏着许多表面上假装是佛教徒,其实是天主教徒的人” 为何日本人对佛教失去了信仰? p.47 “我们以前都太胆怯了,我们和双脚受伤、露宿山野前来寻找我们的日本百姓相比,真是太胆怯了。” 终于知道,信人者远比被信者高贵的道理。 p.48 “令我感到滑稽的是,吉次郎跟以前判若两人,他受到村落民众英雄式的欢迎,很得意地穿梭在他们之中。不管怎么説,要是没有他,我这个司祭也到不了这里,所以也难怪他神气。他以前所做的事——一度弃教的事,似乎都因此而一笔勾销了。这个醉鬼很可能向信徒们吹嘘在澳门的事,把带两名司祭经过漫长的洎旅途才来到日本,也说成是自己的大功劳。” 神甫并不信任自己的信徒,这对他而言,应该已经构成罪。也许吉次郎这个角色的设置融入了愧对生母的作者自己一生无尽的追悔,但是吉次郎这样一个难以理解的不断背叛与出卖,又不断寻求谅解与救赎的心态,也许正好反映了宗教在日本所产生的变形。 p.49 “和尚哭个痛快与把百姓像牛马一样看待的人同流合污” 而宗教一旦与政府合流,都一样,岛原之战时向信仰基督教的日本民众开炮,助力德川幕府的荷兰人,便是一例。 第四章 薛巴斯强·洛特里哥书信(4) p.57 “我拼命地祈祷,虽然我很清楚祈祷并不能为这块土地带来幸福或好运,但我仍然不能不祝福这恐怖的沉默快点从友义村消失。” p.68 “可是现在我心中为什么会有种类似悲哀的心情呢?为什么绑在木桩上的茂吉断断续续的歌声,会伴随着痛苦在脑海中复现呢?” 正是我现在下的状态,拼命説服自己在卡夫卡的天地间那一条线的两端之间游移。 “我在海的可怕寂静背后,感受到的是神的沉默——神对人们的悲叹声仍然无动于衷……” 说实话,与《日本人为何是无宗教的?》一书中提及的本土宗教与佛教思想相比,基督教的痛与思都太简单 “因此,卡尔倍和我都发誓,纵使分道扬镳后也要尽可能活下去。” 为什么不能为村民而死呢?高贵的神甫,为什么却让村民为你死呢? p.70 “我逐渐明白,友义村村民总觉得为他们招来灾祸的外国人是个大负担。” 这居然要逐渐明白么,自我感觉是有多良好 p.79 “百姓当中把我们的宗教和佛教混为一谈的似乎相当多。连圣方济各·沙勿略也因翻译的不当,刚开始时犯了同样的错误。听了他的话的日本人,把我们的主当成是日本国民长久以来信仰的太阳。” 那又怎么解释在检查时念佛教来蒙混过关,这就说明在民众的心中,佛教与基督教显然是有分别的。 p.84 “或许在今晚,这个男子就可能像背叛同伴一样把我出卖。对这个穷得像乞丐一样的男子来说,三百枚银元是多么耀眼的诱惑呀!” 难的不仅是吉次郎对主的稳定持久的虔信,还有神甫对子民的无条件的信任。 “他露出黄牙,浮现出浅笑。我在心里打个问号:为什么你昨晚没为了三百银元去靠密呢?我想起《圣经》中最具戏剧性的一幕——基督在餐桌上对犹大说:“去吧!你所作的快作吧!” 这种这定势的对号入座,才是神甫们最无知之处,总幻想自己是完美无亏的主,而错全在他人的背叛,相比于神甫,始终生活在对自己的错与德行之亏的属性与偿还中的吉次郎,身上有东方人独有的谦卑与自省。 “基督那时为什么不阻止已误入歧途的他呢?” 我想,同样是回到正途,经由他人阻止,与通过自己省,还是有巨大分别的 s.86 在我的眼中,如果允许我有冒渎的揣测,犹大本身就是为营造基督戏剧的人生和死在十字架上的光荣而设的可怜傀儡、玩偶!” 有些认识还以之比吉次郎,置自己于何处呢,神甫? “我用舌头舔嘴唇,后悔自己大意,只为了贪吃一条鱼干而埋下无可挽回的错误的种子。” 一直在强调神甫作为有肉身的凡胎,会有的尘世性,始终有他无法企及的超越层面 “阳光下,我发觉蜥蜴偷瞄着我的胆怯脸孔,跟刚刚离开的吉次郎的一模一样。” 葡萄牙出身的神甫会有这种联想,应当是日本人的一厢情愿,紧急时刻断尾落跑以求自保的蜥蜴的文学形象究竟在什么范围内通用,值得一考。 p.88 吉次郎一起在寻求重获信任的机会,为什么?是什么让他如此执著,却又那么怯懦? p.89 “人,天生就有两种,即强者和弱者、圣人和凡人、英雄和懦夫。” 这种划分是错误的,成为什么样的人,是自己的选择,而非天生。 第五章 P.91 “他误以为他们是信徒,脸颊上勉强挤出笑容。” 司祭的确缺乏对非信徒的众生的本能之爱 p.92 “在恐惧与不安交杂的幻想中描绘的被捕日,竟是这般宁静,那时他有种不可言喻的不满——他甚至对自己无法像许多殉教者或基督那样成为悲剧的英雄而感到幻灭。” !!! p.99 “来到这国家之后时间观念完全消失了,因此也计算不出复活节之后经过多少日子的今天,到底是哪位圣哲的纪念日。” 前信中写6月5日的事,不是还清楚地知道日期么?话说当时,还在用阴历的日本,在那里生活的外国人,都是如何计算时间的。 p.111 “我是否不行了?司祭身体颤抖着,心想:如果主再不给自己勇气和气力,就忍耐不下去了。划浆声戛然而止,一个男子朝着大海喊道:“是谁呀?” 这边的浆已停,同样的划浆声不知从哪里传来。” 主沉默时,他觉得出卖他的人,却出声了。 第六章 P.137 “并不是要你们真心踩下去,只是形式上把脚放上去,又不会伤害到信心。” 这些“信心”都应该被译为“信仰”或“信仰之心” p.139 “长久以来,我一起认为祈祷是为了赞美你;然而,现在向你说话时,却好像是为了要诅咒你。他突然有一股想笑的冲动。将来自己被杀的那一天,外界是否也跟现在一样毫无关系地运转着呢?自己被杀之后,蝉声是否依旧鸣叫,苍蝇是否仍然发出诱人入睡的嗡嗡声?那么想当英雄吗?你期待的,不是默默无闻的殉教,而是光荣的死亡吗?是为了希望被信徒们赞美、祈祷,説那个神甫是圣人吗?” 在生命与信仰的天平之上,不被铭记与盛赞的死亡,连牺牲(殉教)都算不上。 第七章 p.142 “听着翻译的译词,司祭逐渐明白了。奉行究竟想说什么呢?他知道井上不是在说谎。因为以前在卧亚和澳门时就听说过,信新教的英国人和荷兰人,不喜欢信旧教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日本发展,经常向幕府和日本人进谗言。而且,也有过传教士们对抗严禁日本信徒和英国人及荷兰人接触的时代。 p.146 前现代,具象共生的前现代,要传递抽象的道理,需要依附具象的故事,因为人们尚不具有抽象概念思维的能力。因而宗教具有极好的适用性,而进入现代,把用于承载道理的故事当作真实而笃信,却抛弃了作为目的的道理,这是愚蠢的。 p.178 “这个国家存在着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天主教的某种东西。” 或许是天主教本身存在某种无论如何都难以说服不在宗教环境下养育而成,且具有自己的理性的民众的东西。(我猜,是一神教霸道的排他性,让他自己在多元文化区哉被排斥了) p.179 “司祭将费雷拉的孤独和自己的寂寞作这样的比较时,发出了能满足自尊心的微笑。然后,他在冷硬的木板房间躺下,静静地等候睡意来访。” 不作践他人就无法获得内心安宁的人类缺陷,在天主教中,至少是未能得到拯救。 第八章 p.181 翻译:“只要表面上宣称弃教就行了,其他的随您高兴。” 对于无宗教的国家,对弃教的要求也与对异教徒赶尽杀绝的一神教不同。 p.183 “人不论面临何种事态,都摆脱不了虚荣心,也为自己还有心情想这种事而感到高兴。” 也许信仰最大的罪就在于一种被动的姿态,期待神迹发生的被动,把生活变成了漫长的苦熬。 吉次郎 悔与信仰,也许是双生儿。 p.188 “但是,被捕之后——在牢房里,尤其是杂树林中树叶发出摩擦声的晚上,更由于别的欲望,那个人的容貌在心里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张脸,现在,在这黑暗中就在他眼前,默默地,但却以温柔的眼神凝视着他。那副容颜似乎在诉说着:你痛苦的时候,我也在旁边跟着痛苦,我会陪伴你直到最后。” 人是孤独懦弱的,因而,要么假想一个永远的救赎,以纵容自己的软弱,要么假想一个永远的敌人,来激励和支撑自己的刚猛。 p.190 “那个人跟自己一样尝受着死亡的恐惧,这样的事实也安慰不了自己。” 人需要能够理解自己的神,却并不能因此而被由这个需求所造出来的神所满足。 p.193 “然而,现在在自己的人生当中,最重要的这个晚上,却混杂着这种粗俗、恶劣、不谐调的声音,司祭遽然感到愤怒,甚至觉得自己的人生被愚弄了。他停止发笑后,用拳头敲打墙壁。就像在客西马尼园对那个人的苦恼毫不关心而呼呼大睡的弟子们一样。” 道教应当没有这种不超然的心理,至少在教义层面没有,在修行的目标里,是没有这样的牵绊之心的 第九章 西胜寺是哪里
回应 2017-01-15 10:01:41 -
80℃ (寒冬夜行人)
△罪,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只是盗窃、说谎等行为;所谓罪,是指一个人穿越另一个人的人生,却忘了留在那里的雪泥鸿爪。 △雨,未曾有片刻的间歇,不断地落在海上。海杀死他们之后,也一味地沉默不语。 △他闭上凹陷的眼睛,一直忍耐着黑暗的深与浓。 △我天生就是弱者,上帝却要我模仿强者,那是毫无道理的! △他无法理解的是,中庭的寂静和蝉声、苍蝇声。尽管死了一个人,外界却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般,继续着先前的运转。...2017-04-18 16:49:16
△罪,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只是盗窃、说谎等行为;所谓罪,是指一个人穿越另一个人的人生,却忘了留在那里的雪泥鸿爪。
△雨,未曾有片刻的间歇,不断地落在海上。海杀死他们之后,也一味地沉默不语。
△他闭上凹陷的眼睛,一直忍耐着黑暗的深与浓。
△我天生就是弱者,上帝却要我模仿强者,那是毫无道理的!
△他无法理解的是,中庭的寂静和蝉声、苍蝇声。尽管死了一个人,外界却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般,继续着先前的运转。没有这样的傻事,这就是所谓的殉教吗?为什么?你还沉默着?现在,你应该知道那个独眼的百姓——是为了你——死了。可是,为什么一切还这么静呢?你和这正午的寂静、苍蝇声、愚劣而残忍的事件好像全无关系,丝毫不加理睬。我无法忍受……这一点。
△丑女的深情对一个男人而言是难以忍受的重担,以及石女并没有出嫁的资格。
△神,真的存在吗?如果没有神,那么自己这半生以来万里波涛,漂洋过海,把一粒种子带到这不毛的岛上,就非常滑稽。在蝉鸣的正午,人头落地的独眼男子的人生也是滑稽的,游泳追赶着信徒们小舟的卡尔倍的一生也是滑稽的。司祭面对墙壁笑出声来。
△如果基督在这里的话。基督一定会为他们而弃教的!
△那不是我们的神,而是和挂在蜘蛛网上的蝶一模一样的事物。起初,那只蝶的确是蝶,但是翌日,那东西外表上虽有蝶的翅膀和胴体,其实是已失去实体的尸骸。我们的神,在日本就和挂在蜘蛛网上的蝶一模一样,只有外形和形式像神,其实已是无实体的尸骸。
回应 2017-04-18 16:49:16
-
-
「主啊!我恨你一直都保持沉默。」 「我并非沉默着,我是和你一起受苦。」 「可是,你对犹大说“去吧”,去吧!去做你所想做的。」 「我并没有这么说。就像现在我对你说“踏下去吧”一样,我对犹大说去做你所想做的。如你的脚疼痛般,犹大的心也疼痛吧!」 那时,他把被血和汗水弄脏的脚放到圣像上。五根脚趾掩盖了自己所爱的脸。 “没有所谓的强者与弱者。谁又能断言弱者一定不比强者痛苦呢?”司祭朝着门口急促地说。
2022-06-16 20:34:04
-
司祭抬起脚。感到脚沉重而疼痛。那并不是形式而已。现在自己要踏下去的是,在自己的生涯中认为最美丽的东西;相信是最圣洁的东西;是充满着人类的理想和美梦的东西! 我的脚好疼呀!这时,铜版上的那个人对司祭说;踏下去吧!踏下去吧!你脚上的疼痛我最清楚了。踏下去吧!我是为了要让你们践踏,才出生到这世上,为了分担你们的痛苦才背负十字架的。 就这样子,司祭把脚踏到圣像时,黎明来临,传来远处鸡啼。
2022-06-16 20:01:57
论坛 · · · · · ·
求《沉默》的电子书~~~ | 来自阅读与生活 | 2022-08-10 19:59:13 | |
费德拉神甫真实存在吗 | 来自-緘黙- | 2022-06-25 11:51:23 | |
林永福和林水福是同一个人??? | 来自华尔斯坦 | 1 回应 | 2021-01-25 13:49:54 |
有个想不通的问题 | 来自荆棘 | 2 回应 | 2019-03-16 16:14:0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南海出版公司 (2009)8.5分 3541人读过
-
Tapl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1980)8.4分 33人读过
-
立绪出版 (1999)9.0分 135人读过
-
新潮社 (1981)8.8分 3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你好好睡,我好好读书。等你醒了我们聊柏拉图。 (琼斯黄)
- 读后念念不忘的那些书 (影随茵动)
- 2013年3.1~4.30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映画化的日本小說 (陈重重)
- 37°暖书单(二) (37°暖)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沉默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TISA 2017-09-04 23:11:51
这是第二次觉得描写基督教的小说很好看(另一部是《你往何处去》)
70 有用 YING 2014-02-02 20:42:58
C. S. Lewis在The Problem of Pain卷首引用George MacDonald:The Son of God suffered unto the death, not that men might not suffer, but that their sufferings might be like His.《沉默》正是這一句話的痛切詮釋。小說深沉,冷峻,其震撼力令人窒息。
18 有用 子规 2014-12-25 12:06:17
你们的主真正的是慈悲的吗?那为什么总是如此沉默。读完这本书,我并没有深恶痛疾日本当朝,反而觉得他们的某些想法也有其道理。
5 有用 Rarseef 2015-06-05 16:05:25
一个parable,现代《约伯记》。故事的结尾和这个人的一生,是容易被忘却的那种,而这,正是《沉默》的题中之义。
4 有用 绵绵 2015-03-04 16:15:55
为什么沉默,因为特么根本不存在啊。对不起,我这种没有信仰的人,脑子里只有这句吐槽。
0 有用 拨浪鼓灵魂鼓手 2022-08-10 11:54:54
对“神为何沉默”这一问题的解答,看完后异常乏力。
0 有用 泽漆 2022-08-08 22:00:43
友邻推荐,前两天才读完。把天主教信仰的实质解释为人文,可能是非信徒所能采取的最合适的态度。井上的逻辑很脆弱,但这个世界运行的方式就是现实和原则互相平衡,对已经选定一种宗教策略的德川日本而言,天主教确实是“丑女的深情”,但信仰能在海边村庄扎根,本身也说明德川模式自身出了问题。另一个打动我的瞬间是说吉次郎如果在西班牙会是最开朗、受欢迎的那种教徒。对我来说,这就是生活的意义。
0 有用 少来 2022-08-06 00:33:59
好
0 有用 阿辽沙 2022-08-04 19:48:36
作者认为洛特里哥最后的信仰比较接近基督教思想
0 有用 秋山sayoko 2022-08-03 20:30:10
百读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