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诞生》的原文摘录

  • 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不仅仅是工业化本身的结果,更是由于隐藏在其下的财产权、科学调查和资本市场制度的存在。一旦国家达到了那个阶段,贫穷的桎梏就被打破了。如果你愿意,经济增长可以说成是和当时的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使当时这些国家的经济从外表上看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轴心国的那样,它们也能快速恢复,并超越前期的繁荣。 比战争更可怕的是对财产权的侵蚀。在20世纪,民主德国曾有两次只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就从世界大战造成的极大破坏中恢复的经历。但是,从财产权被侵蚀的状态中恢复则需要几代人的时间。 …… 西方世界令人如此惬意的状态并不是一夜之间实现的。它花了第二个千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摆脱封建制度对财产权的压抑,摒弃教会对知识分子的束缚,克服资本市场的缺失,改变高效交通和通信的缺失状态。只有在这四个目标全部实现以后,新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社会的居民才能够享受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查看原文)
    王慧敏 1赞 2011-12-22 16:22:36
    —— 引自第44页
  • 伯恩斯坦搭建了一个可以被称之为“四位一体”的解释框架:财产权、科学理性主义(或科学方法)、资本市场、交通和通信技术的改善。在这四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现代财富增长逐渐生根发芽于英国格拉斯哥至意大利热那亚之间的地区。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1-12-28 14:28:29
    —— 引自章节:零
  • 一国繁荣的关键是与之相关的制度,即人们在其中思考、互动和从事商业往来的框架……发挥顶梁柱功效的非财产权莫属。所谓财产权,是指创新者和商人的劳动成果免遭政府、违法者和垄断机构随意征用或侵占的权利。保障一个人获得其创造物的绝大部分的权利,是所有其他权利的基础。 科学理性主义。因为经济进步有赖于创新和对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而创新过程需要一个以理性思考为基础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具体来说,科学理性主义表现为引发技术进步的经验观察和数学工具的进步。 在天才的创意和经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而打通两者的只有资本,准确地说唯有充满活力且受投资人信赖的资本市场。有效的资本市场具有三项基本功能:降低融资成本、分散投资风险以及提供市场信息。 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势必通过融资成本反映出来。借贷利率通常被认为是融资成本的综合标尺。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1-12-28 14:28:29
    —— 引自章节:零
  • 第一,世界是如何发展到当今状态的?第二,为读者提供一个框架,该框架能够解释所有的国家(不光是书中所提到的几个)何以富裕或贫穷,何以民主或极权,何以弱小或强大,该框架甚至还能够回答一国国民是否对其生活状态感到满意……因此,本书很自然地分为三部分:世界为什么会这样、世界如何变成这样以及世界将走向何方。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1-12-28 14:28:29
    —— 引自章节:零
  • 财产权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即使是在经济最自由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也存在征税、征用和对某些商业行为自由的限制。同样,与封建制国家相比,它们的财产没收现象则较为隐蔽。 1900年最富裕的国家在20世纪的增长速度是最慢的,而同时期那些最穷的国家在20世纪的增长速度却是最快的。例如,在20世纪之初,日本是表中所列国家中最贫穷的,但是它的生产力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而1900年的领头羊英国,其年增长率仅为1.4%。 在一个没有货币的封建社会中,不能储存的产品必须在坏掉之前消费掉。在这样一个没有货币的社会里,财产权的概念是很难想象的。 货币经济的发展侵蚀并最终摧毁了封建制度。从农奴可以将自己的劳动出售给最高出价者的那一刻起,连接农奴和奴隶主关系的纽带就瓦解了。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国家法律和资本制度才得以发展。 利息率能够精确地反映一个社会的健康状况……几大文明古国的利息率曲线都显现出U形模式。 四个投入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知识)和四个阶段:狩猎和采集阶段、农业阶段、工业化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 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不仅仅是工业化本身的结果,更是由于隐藏在其下的财产权、科学调查和资本市场制度的存在。一旦国家达到了那个阶段,贫穷的桎梏就被打破了……即使当这些国家的经济从外表上看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它们也能快速恢复,并超越前期的繁荣。 比战争更可怕的是对财产权的侵蚀。在20世纪,民主德国曾有两次只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就从世界大战造成的极大破坏中恢复的经历。但是,从财产权被侵蚀的状态中恢复则需要几代人的时间。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1-12-29 13:14:19
    —— 引自章节:一
  • 没有财产权和公民权,发明家和商人则没有动力发明和生产超过基本需求以外的产品。 公民自由权来源于财产权。财产权是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没有财产权的人很容易挨饿,而恐惧和饥饿使得他们更容易臣服于国家意志。如果国家可以肆意威胁个人的财产权,那么同样的力量将难以避免地被用于恐吓那些持有不同政治和宗教观点的人。——Leon Trotsky 由于成本的原因,狩猎和采集国家在财产权的维持上存在困难。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1-12-31 09:51:55
    —— 引自章节:二、财产权
  • 在农耕社会财产权只是土地所有权。但土地数量是有限的。在古代社会,大量的土地落入少数人手中并集中起来变成大面积农地……在一个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民主制度只是昙花一现,脆弱不堪。一旦财产权难以避免地变得过度集中,则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就会被打破。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1-12-31 09:51:55
    —— 引自章节:二、财产权
  • “民主”指的是个人权利,尤其是财产权,受国家保护。“民主制度”意味着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是经过广泛且不记名的多党竞选形式公选出来的。根据这个定义,19世纪的英国是自由国家,但是不民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是民主的,但是不自由。见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 自由市场不受垄断力量的阻碍也是一项基本的权利。……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卖家构成整个行业,则形成了垄断。而许多卖家构成行业协会,他们就可以免除普通法禁止垄断条款的束缚。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1-12-31 09:51:55
    —— 引自章节:二、财产权
  • 罗马人和英国人有一个这样的共识,法律是业已存在且等待发掘的东西,而不是制定出来的东西。在一个社会中,没有任何人能够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能够将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位置,使得自己的愿望等同于土地法。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1-12-31 09:51:55
    —— 引自章节:二、财产权
  • 在中世纪晚期,教会在意识形态上拥有了希特勒羡慕的绝对控制力。到1500年,即使是最虔诚的教徒也能明显感觉到教会的核心弱点。行贿受贿、买卖圣职和敲诈勒索成了基督教会生活的暗语。教会的败落在阿维翁(Avignon)教皇在位期间达到了极致。那时,“教会的一切,从红衣主教的帽子到朝圣者的遗物,都被出售。”主教们和红衣主教们凭借什一税和宽容(人们用金钱从教会购买赦免)聚敛了大量的财富。约翰十二世在其执掌教会的1316-1334年所表现出来的对黄金服饰和皮草的强烈欲望无人能及。贵族家庭为其年幼的孩子购买牧师职务,20岁的主教并不罕见。1342-1343年分配的624个正统的神职中,有484个被授予了教士的后代。16世纪,在英格兰的某些地区,将近四分之一的性侵犯案件都是教士所犯下的,这个比例比其占全国人口比例的10倍还要高。 (查看原文)
    老魁 2012-10-09 09:10:49
    —— 引自第30页
  • 当某个具体商品的所有买卖者在相同时间聚集在相同地点进行交易的时候,市场能够实现最有效率的运作。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几乎按照相同价格在进行交易。最容易理解的就是黄牛票的买卖。 (查看原文)
    老魁 2012-10-11 11:34:24
    —— 引自第39页
  • eBay就是一个将世界范围内所有买者和卖者在相同时刻集合到相同地点的完美市场。 (查看原文)
    老魁 2012-10-11 11:34:24
    —— 引自第39页
  • 19世纪的某个时候,在欧洲和美国出现了一个“良性循环”:技术进步带来生产力提高,相应地,生产力提高带来了财富的增加,接着,这又会带来更多的资本以促进更多的技术进步。由于工业化经济不断引入高生产力的资本和知识投入,经济增长就具有了自我持续性,且势不可挡。 (查看原文)
    老魁 2012-10-11 11:42:21
    —— 引自第43页
  • 技术创新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与之前的装置相比,经过改进的生产力装置对操作者技术水平的要求更低。就好比缝纫机可以比最熟练的女裁缝用针线更快地轧出更直和更坚固的布匹,而一位借助现代个人电脑的笨拙中年作者能够比几百年前最熟练的印刷工排出更漂亮的文档。操作上的简便往往来源于复杂的设计。 (查看原文)
    老魁 2012-10-16 11:28:59
    —— 引自第190页
  • 路易十四手下最著名的大臣科尔贝尔是一位重商主义者,他认为,一国经济的健康取决于其所持有的黄金数量,而后者又取决于该国的贸易顺差情况。若出口旺盛而进口紧缩,财富就会聚集;若出口下降,则黄金流出并且削弱经济。 因此,重商主义就是一种零和博弈,博弈的结果是对所有国家造成经济损失。佛朗西斯•培根也是一位重商主义者。亚当•斯密则指出,贸易只有在互惠的情况下才能发生,重商主义者的过度利己心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查看原文)
    老魁 2012-10-28 21:57:56
    —— 引自第208页
  • 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指出,发明创造同时为个人和社会带来好处,给发明者和社会带来了收益。如果法律不能给予发明者以足够的奖励和保障,他将失去发明创造的动力。通过对发明者提供丰厚的回报,社会也将受益。如果可以随便获取别人的发明成果且不被惩罚的话,那么没有谁会愚蠢到把大量的资金、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造或大批量生产一项发明中去。 (查看原文)
    适兕 2022-12-04 10:49:48
    —— 引自章节:第2章 财产权
  • 在封建主义的中国,情况比这还要糟糕,皇帝可以轻易地占有一项新的发明,中国古代的发明,如印刷造纸以及票据等都遭此厄运。 (查看原文)
    适兕 2022-12-04 10:49:48
    —— 引自章节:第2章 财产权
  • 如果说成熟的个人财产权制度并没有为古希腊和中世纪英国的经济作出很大的贡献,那么现代社会在获得了其余三个要素——科学理性主义、资本市场,以及现代动力和交通通信技术之后,个人财产权就开始发挥最为关键的作用。后三个要素在现代社会里都可以得到。任何一所大学都会教授物理学、工程学、经济学和法律知识,你也能在书店里买到传播这些知识的书本。资本可以在当地或国外的银行里获得。道路修建起来了,汽车、飞机、计算机和移动电话可以很方便地买到。而在西方世界最受欢迎并且得到Coke、Loeke和斯密高度赞扬的对个人财产的保护却不能轻易实现。今天,环顾全球,它依然是区分一个国家经济成功或失败的最重要的因素。 (查看原文)
    适兕 2022-12-08 07:05:32
    —— 引自章节:第14章 何时,何时地,通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