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读"李白与杜甫"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李白与杜甫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李白与杜甫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0 条 )
> 更多书评 30篇
-
🐮♊️🔝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李白做什么都是很认真的,这也导致他无法真正从俗世抽离出来。李白嗜酒,酒反而在胃里和那些“丹药”产生化学反应。“腐胁疾”,成为病症。 《下途归石门旧居》确实不太为人所知。最喜欢结尾两句。 “揖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天色“向暮”了,他在向吴筠诀别;生命也“向暮”了,他也在向尘世诀别。”2018-06-14 11:11 1人喜欢
-
-
🐮♊️🔝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大众对李白的印象还停留在“浪漫潇洒”“谪仙人”这样的固有定位,事实上李白的功利心是很强的。也可以这么说,在盛唐时期,所有文人都有强烈的进取意识、想要建功立业。但是李白的出身、家庭的从商背景注定了他不能通过一般的科举制度实现自我抱负和自我价值。那么,还有入幕府和从军两种方式,李白先后尝试过。他也不忌讳做“上门女婿”,攀亲附贵。 而且不要以为杨玉环和高力士是谗毁李白的罪魁祸首,如果没有玄宗的默许,其...2018-06-12 11:52
大众对李白的印象还停留在“浪漫潇洒”“谪仙人”这样的固有定位,事实上李白的功利心是很强的。也可以这么说,在盛唐时期,所有文人都有强烈的进取意识、想要建功立业。但是李白的出身、家庭的从商背景注定了他不能通过一般的科举制度实现自我抱负和自我价值。那么,还有入幕府和从军两种方式,李白先后尝试过。他也不忌讳做“上门女婿”,攀亲附贵。
而且不要以为杨玉环和高力士是谗毁李白的罪魁祸首,如果没有玄宗的默许,其实那俩也成不了气候。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有一段话,道出了事实的真相。
“李白名播海内,玄宗于偏殿召见。神气高朗,轩轩然若霞举。上不觉忘万乘之尊,因命纳履。白遂展足与高力士曰:‘去靴!’力士失势,遽为脱之。及出,上指白谓力士曰:‘此人固穷相。’ ”
在玄宗眼里,李白不过是个御前文人,跟那些吹拉弹唱的戏子没什么区别。李白真可怜。
“又庸俗而又洒脱,这就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
回应 2018-06-12 11:52 -
🐮♊️🔝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安史之乱是必然会发生的,也不要总是把锅扔给杨玉环,连杨国忠曾经都有预感安禄山的叛变。一味纵容安禄山,是玄宗和李林甫们在放养他。李白曾去过幽州,当时他也已有感觉。可是他知而不能言、言而无人听,那种心情一定很绝望吧。 “他即使不能西向长安,为什么不留在中原联结有志之士和人民大众一道抗敌?”“他的自我批评是不够深刻的。” 郭在这里对李白“奔亡”的评价不免有失偏颇。李白有什么能力去抗敌啊???所有人都四...2018-06-13 16:02
-
🐮♊️🔝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李白做什么都是很认真的,这也导致他无法真正从俗世抽离出来。李白嗜酒,酒反而在胃里和那些“丹药”产生化学反应。“腐胁疾”,成为病症。 《下途归石门旧居》确实不太为人所知。最喜欢结尾两句。 “揖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天色“向暮”了,他在向吴筠诀别;生命也“向暮”了,他也在向尘世诀别。”2018-06-14 11:11 1人喜欢
-
🐮♊️🔝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在门阀观念这一点上,杜甫和李白一样虚伪得可笑。不过在当时,这也无可厚非。竟然把自己的祖先延伸到“陶唐氏”也是够不要脸了…… !才发现在图书馆借的这本居然没有“功名欲望”这一节!!152页直接到了159页,中间有明显的撕拉痕迹。是谁这么想不通呢……杜甫从此失去了功名欲望😃 如果对自己的生活品质有较高的标准也能被称作“地主生活”的话,那我也是没什么可说的了……不得不承认,杜甫在这方面确实很虚伪。一方面哭...2018-06-14 17:06
在门阀观念这一点上,杜甫和李白一样虚伪得可笑。不过在当时,这也无可厚非。竟然把自己的祖先延伸到“陶唐氏”也是够不要脸了……
!才发现在图书馆借的这本居然没有“功名欲望”这一节!!152页直接到了159页,中间有明显的撕拉痕迹。是谁这么想不通呢……杜甫从此失去了功名欲望😃
如果对自己的生活品质有较高的标准也能被称作“地主生活”的话,那我也是没什么可说的了……不得不承认,杜甫在这方面确实很虚伪。一方面哭穷一方面大肆扩张自己的庄园,或许他是真心同情下层贫民的,但他仍然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郭对于杜甫地主生活的批判仍然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补:
杜甫也太婊里婊气了吧!一边鄙视攀权附贵的人一边自己又要去那样做,有本事你别去干谒啊!睁着眼睛说瞎话!溜须拍马张口就来!福气!
回应 2018-06-14 17:06
论坛 · · · · · ·
据说作者写了三年 | 来自不约而同 | 4 回应 | 2012-02-14 |
有经典错误的经典著作 | 来自淡如清水 | 1 回应 | 2010-10-03 |
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 | 来自青猫 | 2008-02-2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9)7.2分 245人读过
-
线装书局 (2012)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李白与杜甫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晨星 2010-07-05
我看的是长安出版社的版本,附录中有茅盾、恽逸群、萧涤非、周国平等对于该书的评论,其中川大王锦厚教授的这句评论很有点意思:“如果他说了十句,只有三句说对了,那七句错的可以刺激起大家的研究辩证,那说对了的三句,就为同时代和以后的人省了很多冤枉路。”——也即是说,第一,说错的居多;第二,说对的那一小半,确实提供了另一个有价值的视角。就事论事,不以人品论学术,我也不知道该打几颗星了。
4 有用 陆秋槎 2009-01-23
很好玩的一本书……
6 有用 Irreversing 2012-04-04
忘了给神书打分了,这书当年我真认真看过,看到老杜评价如此不堪还暗自伤心
4 有用 麻雀 2020-02-07
在文件夹里随手挑的一本,读到杜甫的部分简直不可置信,杜甫不是人民的诗人?杜甫是巴不得将疲于重赋而起义的农民消灭个干净的地主阶级拥护者?很多地方的论证实在是太牵强!
34 有用 帕萨卡里亚 2009-08-04
“意识形态”的腐臭气息; 郭老先生的嘴脸尽显无遗
0 有用 人间指南李东宝 2021-01-17
要是忽略老郭非得把杜甫搞成地主代表,里面的材料和角度还是非常有意思的。闻一多的评论挺好的。
0 有用 江海一蓑翁 2021-01-11
郭沫若出版于“文革”时期的一部关于李白与杜甫生平及其作品的点评论著,抛开其自始至终的阶级理论立场与浓厚的时代痕迹来看,本书至少具备三个方面的优点——一是考证能力出色,体现出跨界一流学者的水准与功力;二是没有被“诗圣”“诗仙”这样的权威和神圣光环所遮蔽,真正把李白与杜甫作为普通人,探究其人性的丰富面向与作品的多元取向;三是真正从劳动人民的立场出发,探究作为士大夫文人的李白与杜甫的时代和历史局限性。本... 郭沫若出版于“文革”时期的一部关于李白与杜甫生平及其作品的点评论著,抛开其自始至终的阶级理论立场与浓厚的时代痕迹来看,本书至少具备三个方面的优点——一是考证能力出色,体现出跨界一流学者的水准与功力;二是没有被“诗圣”“诗仙”这样的权威和神圣光环所遮蔽,真正把李白与杜甫作为普通人,探究其人性的丰富面向与作品的多元取向;三是真正从劳动人民的立场出发,探究作为士大夫文人的李白与杜甫的时代和历史局限性。本书问世后近半个世纪,一直少有再版,其主要制约因素,应该是时代色彩过浓,但对于其学术价值和主体内容质量,如果对作者不抱主观情绪化的偏见的话,还是应该予以肯定。字里行间,作者早期在《女神》等作品里,洋溢出的浪漫化激情与生命力,仍然清晰可见,而这一点,或许正是造成其个人生命悲剧的主要原因。 (展开)
0 有用 john318 2021-01-09
1、据说郭是带着“抑杜杨李”的结论来写本书的,但感觉更多地是揭杜甫的老底:用杜甫自己的诗文证明人民诗人杜甫其实是个门阀观念强烈、汲汲于功名、终身嗜酒如命、疯狂吸食佛道精神鸦片、过着小地主生活的落魄地主。 2、“被称为‘诗圣’时,人民没有过问过;被称为‘人民诗人’时,人民恐怕就要追问个所以然了。” 3、对李白出生地、大商人家庭背景支撑一辈子游山问道、儿女情况、两次到相门做上门女婿等的考证,很见功力。... 1、据说郭是带着“抑杜杨李”的结论来写本书的,但感觉更多地是揭杜甫的老底:用杜甫自己的诗文证明人民诗人杜甫其实是个门阀观念强烈、汲汲于功名、终身嗜酒如命、疯狂吸食佛道精神鸦片、过着小地主生活的落魄地主。 2、“被称为‘诗圣’时,人民没有过问过;被称为‘人民诗人’时,人民恐怕就要追问个所以然了。” 3、对李白出生地、大商人家庭背景支撑一辈子游山问道、儿女情况、两次到相门做上门女婿等的考证,很见功力。 4、历史的真实就是:无论是李白,还是杜甫,都实在与劳动人民无涉! (展开)
0 有用 Dorr 2021-01-01
2020年翻完的最后一本书。理论挂帅,诗歌证史,观点清奇。没有想象中那么混账,不过结论确实让人难以接受[捂脸]天才和疯子的区别就是他往往比疯子更疯 三星给郭老对杜甫近乎偏见的偏见
0 有用 悲衣空怀 2020-11-05
雖然稍顯立場先行,有些論證過程過於簡略絕對,然而大部分考證依舊令人信服。也許這就是學術實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