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高阳先生的小说往往很难安分地固定叙述一位主角的故事,常常一笔宕开收不了尾——本书亦不例外,照理说写的是唐伯虎身陷宁王府佯疯逃脱的故事,反倒末尾宁王作乱、王阳明力挽狂澜一节描摹得更为生动,点题之笔亦在最后一段文字——“世态时丰刍米贱,买酒颇有青铜钱。夕阳半落风浪舞,舟船入港无危颠。烹鲜热酒招知己,沧浪迭唱仍扣舷。醉来举盏酧明月,自谓此乐能通仙。遥望黄尘道中客,富贵于我如云烟!”P.S.唐伯虎王阳明同饮筵席未知系否杜撰(王劝唐早脱樊笼之书信亦为唐所烧)?宁王发妻娄妃(王阳明师长孙女)堪称巾帼不让须眉;王阳明戡乱誓师文字颇为动容:“进不避嫌,退不避罪,惟民是保而利于主,臣之心也;直行其报国之诚,而忘其缓命之罪,求伸其哀痛之情,而甘冒弃职之诛,臣之罪也!”
没写好
闲书一本,公交上打发时间用,没读完
我的這個版本好早,當然看的時候也小
还是太平常了,好多人的下落交代不清。朱宸濠的故事。
20年前 忘了写的啥
读的第一本高阳的书
高阳以洪都东湖名胜百花洲为名,写明正德年间宁王宸濠之乱事,重点放在谋乱之前宸濠结交名士这一侧面,核心人物则是吴中四才子之唐寅。关于唐寅依附宁王一事,正史和各类笔记虽有记载,但都不外乎宸濠以重金厚礼聘伯虎,伯虎赴南昌后察宸濠有反意,乃佯狂装疯惑之,被放归苏州云云,个中细节均不详。这才给了高阳足够的空间,生发出一段别有幽愁暗恨生的故事来,尤其是宁王妃和两侍女的引入,为小说增色不少。不过伯虎归苏后以王守仁平叛为小说作结,略显草草。
高阳从未去过百花洲,却写了这部历史小说。我小学的校名叫百花洲小学,校歌里有一句“百花洲上百花开”
偶然又翻到这本书,因为是南昌人,好容易有本以南昌为背景的历史小说,但从大学到现在,都是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高阳先生写这本书的时候,大概功力还比较有限。
马马虎虎,还算可以
上学时读过的 是左边封面的第一版 不同于点秋香的唐伯虎 现在人看不进去高阳 是读不出他的好
书的来历比较有意思,是2016年史航到南大做演讲,我举手回答了一个有关遗憾的小故事后史航所赠的旧书,扉页还有他的to签“百花深处,历史一叹”。当初很喜欢他的,还在微博互动了,现在他也因为性骚扰被市场封杀了,算是女性主义进步的小高潮和节点吧。确实值得一叹。这书讲的是朱宸濠、唐寅、王阳明的故事,有些散,显得主线不明,小说结尾一句“再多的泪水也不能洗涤他的罪过”实在把人看乐了。倒是有个有意思的情节:地中取土,加三点以成池;囚中出人,进一王以得国。
写唐伯虎不算出色。
阅
写明代,高阳感觉还是弱了点。
写的唐伯虎,宁王,王阳明的故事,真是浪费了一个好题材和这么多本应生动的人物。文笔生硬呆滞,且故作矫情,味同嚼蜡。小说结尾有点儿学金庸《天龙八部》的意味。高阳太多产,本来筹集了10多本高阳的书,读了这本索然无味,全给一个朋友了。 给三星是因为四舍五入的法则,本来只能给两星半。
回味一下
唐伯虎的事情
> 百花洲
2 有用 念东 2019-01-31 14:24:25
高阳先生的小说往往很难安分地固定叙述一位主角的故事,常常一笔宕开收不了尾——本书亦不例外,照理说写的是唐伯虎身陷宁王府佯疯逃脱的故事,反倒末尾宁王作乱、王阳明力挽狂澜一节描摹得更为生动,点题之笔亦在最后一段文字——“世态时丰刍米贱,买酒颇有青铜钱。夕阳半落风浪舞,舟船入港无危颠。烹鲜热酒招知己,沧浪迭唱仍扣舷。醉来举盏酧明月,自谓此乐能通仙。遥望黄尘道中客,富贵于我如云烟!”P.S.唐伯虎王阳明同饮筵席未知系否杜撰(王劝唐早脱樊笼之书信亦为唐所烧)?宁王发妻娄妃(王阳明师长孙女)堪称巾帼不让须眉;王阳明戡乱誓师文字颇为动容:“进不避嫌,退不避罪,惟民是保而利于主,臣之心也;直行其报国之诚,而忘其缓命之罪,求伸其哀痛之情,而甘冒弃职之诛,臣之罪也!”
0 有用 释凡 2008-12-20 21:02:42
没写好
0 有用 LipingTaBaBa 2007-10-23 09:30:12
闲书一本,公交上打发时间用,没读完
0 有用 徐大水 2016-06-13 10:34:40
我的這個版本好早,當然看的時候也小
0 有用 锥指 2012-03-11 11:58:56
还是太平常了,好多人的下落交代不清。朱宸濠的故事。
0 有用 仄平仄 2011-01-28 10:35:39
20年前 忘了写的啥
0 有用 六牙白象 2011-07-07 20:47:45
读的第一本高阳的书
0 有用 bookbug 2021-06-22 09:13:13
高阳以洪都东湖名胜百花洲为名,写明正德年间宁王宸濠之乱事,重点放在谋乱之前宸濠结交名士这一侧面,核心人物则是吴中四才子之唐寅。关于唐寅依附宁王一事,正史和各类笔记虽有记载,但都不外乎宸濠以重金厚礼聘伯虎,伯虎赴南昌后察宸濠有反意,乃佯狂装疯惑之,被放归苏州云云,个中细节均不详。这才给了高阳足够的空间,生发出一段别有幽愁暗恨生的故事来,尤其是宁王妃和两侍女的引入,为小说增色不少。不过伯虎归苏后以王守仁平叛为小说作结,略显草草。
0 有用 江声浩荡 2023-09-15 19:47:46 北京
高阳从未去过百花洲,却写了这部历史小说。我小学的校名叫百花洲小学,校歌里有一句“百花洲上百花开”
0 有用 yoyo 2012-02-16 14:27:27
偶然又翻到这本书,因为是南昌人,好容易有本以南昌为背景的历史小说,但从大学到现在,都是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高阳先生写这本书的时候,大概功力还比较有限。
0 有用 塔勒布 2016-01-31 14:04:16
马马虎虎,还算可以
0 有用 王十二 2021-04-27 13:48:10
上学时读过的 是左边封面的第一版 不同于点秋香的唐伯虎 现在人看不进去高阳 是读不出他的好
0 有用 捱得到新天地 2024-12-21 17:50:30 江苏
书的来历比较有意思,是2016年史航到南大做演讲,我举手回答了一个有关遗憾的小故事后史航所赠的旧书,扉页还有他的to签“百花深处,历史一叹”。当初很喜欢他的,还在微博互动了,现在他也因为性骚扰被市场封杀了,算是女性主义进步的小高潮和节点吧。确实值得一叹。这书讲的是朱宸濠、唐寅、王阳明的故事,有些散,显得主线不明,小说结尾一句“再多的泪水也不能洗涤他的罪过”实在把人看乐了。倒是有个有意思的情节:地中取土,加三点以成池;囚中出人,进一王以得国。
0 有用 wind flower 2016-03-27 22:01:21
写唐伯虎不算出色。
0 有用 春水秋山 2012-08-04 13:45:55
阅
0 有用 法显 2016-01-31 08:16:27
写明代,高阳感觉还是弱了点。
1 有用 折柳为笔 2014-11-09 02:09:08
写的唐伯虎,宁王,王阳明的故事,真是浪费了一个好题材和这么多本应生动的人物。文笔生硬呆滞,且故作矫情,味同嚼蜡。小说结尾有点儿学金庸《天龙八部》的意味。高阳太多产,本来筹集了10多本高阳的书,读了这本索然无味,全给一个朋友了。 给三星是因为四舍五入的法则,本来只能给两星半。
0 有用 大司令 2024-02-02 23:26:34 宁夏
回味一下
0 有用 山人 2019-04-07 23:25:05
唐伯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