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国] 弗里德里希·尼采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 卫茂平
出版年: 2007-8
页数: 194
定价: 19.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尼采注疏集
ISBN: 9787561747889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 卫茂平
出版年: 2007-8
页数: 194
定价: 19.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尼采注疏集
ISBN: 9787561747889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系“尼采注疏集”之一种。 尼采在《偶像的黄昏》中总功针对的不是充斥着世界的许多偶像,而是人被不公正地和并非为了他们自己的幸福牺牲给他的偶像。 其中“格言与箭”针对的是认识论、道德和心理学之基本准则形式中的偶像,针对的是这些基本准则那长久的效用或者甚至宗教上得到认证的庄严,还有让那些偶像成为不可侵犯的原则,亦即被人不假思索地接受的公利。 尼采通过叩问与倾听的方式进行审视,批判,必要的话还进行纠正。在书中,尼采自称狄俄尼索斯最后的门徒以及永恒轮回的老师。
偶像的黄昏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弗里德里希·尼釆(1844-1900),19世纪德国哲学家,是现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著有《悲剧的诞生》《论道德的谱系》《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偶像的黄昏》《瓦格纳事件》《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人性,太人性了》等。他对他那个时代的文化和道德,尤其是基督教、盲从主义、民族主义作了激烈的批判。他以后的德国,几乎所有哲学家、伟大诗人、小说家和心理学家,都曾深深受惠于他。在世界许多国家,他被列为自康德和黑格尔以来最有影响的哲学家。
目录 · · · · · ·
尼采注疏集出版说明(刘小枫)
KSA版编辑说明
Puetz版编辑说明
前言
格言与箭
苏格拉底问题
哲学中的“理性”
“真实的世界”如何最终成了寓言
作为反自然的道德
四种大谬误
人类的“改善者”
德国人缺少什么
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
我感谢古人什么
锤子说话
译后记
· · · · · · (收起)
KSA版编辑说明
Puetz版编辑说明
前言
格言与箭
苏格拉底问题
哲学中的“理性”
“真实的世界”如何最终成了寓言
作为反自然的道德
四种大谬误
人类的“改善者”
德国人缺少什么
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
我感谢古人什么
锤子说话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现在,每当我注视着这样一种人,如同往昔一样,以下的一些语句就跳入了我的头脑:“情欲总比禁欲主义和伪善要好得多;罪恶中的坦诚也比在道徳传统中失去自我要好得多;一个自由之人可能是善良的或邪恶的,而一个不自由的人则是对其本性的一种羞辱,他无法与人分享那种神圣的或世俗的喜悦;最后,每个人要想获得自由都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自由不会如一件奇妙的天赐之恩物,掉落在任何人的身上。” 因为我们需要彰显自己的力量,而痛苦是一种比快乐更易为人感知的方式。痛苦总是让人去追究其起因,而快乐则使人停留于现状,而不会回头眺望。 我们的生活中曾经有这么一段美好时光:大家彼此亲密无间,似乎没有任何事情能够阻碍我们的友谊和同胞之爱,除了一小段人行天桥阻隔着我们。当你正准备踏上去的时候,我问道:你是要跨过天桥到我这边来吗?”然后,你就不想过来了。当我再次问你时,你仍沉默不语。自此之后,高山大河以及一切能阻隔和疏离我们的事物,便横亘在我们之间,纵使我们想要互相来往也毫无办法了。 为了教导人们养成有德行的习惯,人们强调美德的不同作用,它使美德和个人利益看上去密不可分一一事实上也的确存在这种关联!比如,盲目而极度的勤奋一一这是种典型的“工具性”美德一它既通向象征财富和荣耀的道路,也是治愈无聊和情欲的最好的美酒,但是人们总是对它的极度危险性保持着缄默。换句话说,教育始终都以这种方式在进行:它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利益诱惑,使个体习惯于接受其思考和行为的方式,当这种方式成为了一种习惯、动机和爱好之时,它便控制了个体并凌驾其上,使个体为了“一种普遍之善”,而去反对自己的最大利益。 我经常能看见这种情形:盲目而极度的勤奋在带来财富和荣耀的同时,也使人丧失了能享受财富和荣耀的优雅器官。 在任何抱怨中都有些许精巧的复仇,人们因为自己的坏处境,有的甚至因为自己的不良品质而去责备与他们不同的人,似乎责备一种不公正,一种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 -
论艺术家心理。———为了艺术得以存在,为了任和一种审美行为或审美直观得以存在,一种心理前提不可或缺:醉。首先须有醉以提高整个机体的敏感性,在此之前不会有艺术。醉的如此形形色色的具体种类都拥有这方面的力量:首先是性冲动的醉,它是醉的最古老最原始的形式。同时还有一切巨大欲望、一切强烈情绪所造成的醉;节庆、竞赛、绝技、凯旋和一切剧烈活动的醉;酷虐的醉;破坏的醉;某种天气影响所造成的醉,例如春天的醉,或者因麻醉剂的作用而造成的醉;最后,意志的醉,一种积聚的、高涨的意志的醉。———醉的本质是力的提高和充溢之感。出自这种感觉,人施惠于万物,强迫万物向己索取,强奸万物———这个过程被称作理想化。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尼采注疏集(共29册),
这套丛书还有
《尼采与古典传统》《尼采作为古代文史学者》《尼采与基督教》《古修辞讲稿》《尼采反卢梭》
等
。
喜欢读"偶像的黄昏"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偶像的黄昏"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快乐的科学 8.7
-
- 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 7.7
-
- 不合时宜的沉思 8.5
-
- 形而上学导论 8.7
-
- 施特劳斯与尼采 8.6
-
- 人性的,太人性的(二卷) 9.1
-
- 上帝死了 8.1
-
- 尼采思想传记 8.5
-
- 存在与时间 8.8
-
- 演讲与论文集 9.2
偶像的黄昏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3 条 )




尼采《偶像的黄昏(the twilight of idols,1888)》小摘要
【按语:《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Twilight of the Idols or How to Philosophize with a Hammer,1888)》是尼采后期的一部短小精悍的作品。这里,尼采延续了在《悲剧的诞生》中对苏格拉底的攻击,但更为激烈,并延伸到对哲学和道德本身(也是一贯主题):苏格...
(展开)


关于本书的一点点资料(待完善)
《偶像的黄昏》这本书是尼采在1888年8月26日到9月3日在瑞士度假期间,只用了一个星期写就的。因为当时尼采在国内外有很高的名气,他觉得他需要写本书简短地介绍一下他的成果。最初起名叫《一个心理学家的闲逛》,后来改名叫为《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 《偶像的...
(展开)
> 更多书评 63篇
论坛 · · · · · ·
买到这个译本实在倒霉 | 来自R | 11 回应 | 2017-08-30 22:37:19 |
就算是读过吧.. | 来自当时是酸少爷 | 2010-10-10 15:42:56 | |
上帝?死了~ | 来自phoenix624 | 2010-08-15 06:54:3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9 )
-
商务印书馆 (2013)9.2分 3531人读过
-
Oxford Paperbacks (2008)9.3分 53人读过
-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6)8.5分 2094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9)8.8分 61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哲学】 (爱玛·包法利)
- 经典与解释 (铅笔刀客三分部)
- 尼采作品全集 (三学斋主人)
- 37°暖书单(二) (37°暖)
- 经典与解释 (达哒)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偶像的黄昏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陳若望 2016-01-26 21:04:54
以前的尼采相關書都白讀了
8 有用 茶二 2010-01-31 12:34:23
恩……尼采是天秤座的!!!
3 有用 愚公∞ 2010-03-29 16:56:38
最为辛辣的是尼采对高等教育的批判
1 有用 短章 2008-12-20 02:09:24
关于道德,关于古代,关于苏格拉底
0 有用 文目鳥 2015-12-11 21:38:14
轻松的脚步是神性的第一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