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rama of the Gifted Child 短评

热门
  • 21 沁云 2014-11-10 10:07:16

    Alice Miller的一本代表作,我感觉她的理论是目前美国心理治疗主流方法的基石之一。其实这本书的目的根本不是叫人去一味责怪自己的父母,而是帮助读者意识到,只有正视不堪回首的童年创伤、重新体会那些被掩埋或不被允许表达的情绪并深切地哀悼,人才有可能贴近一个真实的自我、从心灵的牢笼中解脱出来。她对儿童心理的分析细致入微,对成年人空虚感的根源也有令人信服的解说,此外也颇有文采,文风是既雄辩又动人的那种。强烈建议国内出版社引进此书。

  • 17 竹去 2018-09-29 16:21:35

    Take-away message: if you are not able to clean up your own shit and still have lots of love to give, then don't have children, because you sure as hell are going to ruin them.

  • 10 DAWN 2020-12-20 12:26:52

    Lifelong goal: base my self-esteem on the authenticity of my own feelings and not on the possession of certain qualities.

  • 3 Berlin_柏林 2018-05-27 15:02:27

    i came to almost the verge of tears reading this... it's not too much to say it is the book of my life. 感觉节奏有些缓慢了,有些章节说的太细,以至于完整度和结构有所欠缺。但是还是受益匪浅,笔记记了超多超多,有好多那种,aha moment。

  • 1 SiSú (Ψυχη) 2024-03-01 08:58:00 爱尔兰

    这本书可谓细致入微。它建议人要从被刻意遗忘的童年创伤找出被压抑的真我,获得自由。作者似乎把所有问题都归罪给父母,尤其是母亲,可能会让一些人不高兴。但是作者解释,这种“归罪”是因为,父母作为社会的agency,是第一个施加给孩子影响的人。而他们之所以施加给孩子破坏性的影响,又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成长历程。所以,这也是一本关于创伤代际传递的书。作者也解释,并不需要父母百分百理解孩子。当他们无法理解,尊重他们就可以了,而不是控制。这大概就是所谓“good-enough”父母。发人深省的是,作者说,无论读了多少书,无论是否从知识层面上了解了自己的童年创伤,如果没有把刻意压制的内心的小孩的情绪真实地经历一遍,是无法被治愈的。这是不是回答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 0 Phalee 2012-04-08 12:02:47

    论文要用。

  • 1 春日迟 2024-02-04 22:51:47 海南

    近半个世纪前出版的书,虽然里面有些观点不太同意,但仍然包含许多真知灼见,无论咨询师还是一般人都可以读。

  • 0 猪花花 2024-08-28 01:39:03 加拿大

    每句话都是自己曾经在沉默的啜泣中经历的。 但是转念一想,真的有必要吗。按书里的标准是不是十个父母有九个都做不到全心全意舍弃自我去照顾幼子啊,大家都是一身伤痕长大的,再去养一个孩子给他一身伤痕。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话又说回来,我作为孩子的角色,依然觉得自己受了很多伤。我作为父母角色,依然觉得自己做不到。 真是。 算逑。

  • 0 Eureka Oasis 2022-06-21 20:05:22

    没怎么看懂。

  • 0 吃肉的梅阿婆 2024-01-18 21:07:10 北京

    3个半小时,好书。

  • 0 S 2023-12-07 12:44:17 美国

    有两点不太满意:一是大部分的责任都被放在母亲身上,父亲依然常常隐形;二是一边强调therapy的社会价值,一边绝口不提therapy作为一项昂贵的医疗服务如何被深深地卷入资本的游戏。

  • 1 Yijun 2023-01-11 21:28:32 加拿大

    写完memoir 再看这本书 感觉像在照镜子一样。推荐给所有人。如Alice在书的末尾所言:“Individuals who do not want to know their own truth collude in denial with society as a whole, looking for a common “enemy” on whom to act out their repressed rage.” 不能同意更多!

  • 0 momo 2025-02-18 18:13:18 浙江

    印象深刻的是棒冰的场景,塔电梯的梦。抚养者的操纵是儿童呼吸的有毒空气,哀悼童年时期永远错失的爱,重建以真实感受为基础的自尊。观点有些重复,现在才看到这本书,还是没找到具体的脱困办法。

  • 0 Lucia 2016-08-17 01:23:20

    虽然一样是讲幼年影响,但是尤其重压抑情绪以确保父母的爱

  • 0 花昀诗人 2015-11-17 16:07:39

    触动自己的地方很少,不太推荐,可能时间太早了吧。

  • 0 金莲 2018-06-16 09:49:09

    People’s behavior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ir childhood experiences.

  • 1 乐小乐乐乐 2021-03-07 05:24:01

    A messed-up adult can only bring up a messed-up child, who ends up being a messed-up adult.

  • 0 秋明 2016-08-21 15:36:51

    小孩子好可怜,大人好可怜,世人都可怜...然后呢?

  • 0 旺旺是支喵 2021-07-20 22:48:18

    知道自恋障碍这个概念就好,对自恋障碍形成的gradiosity和depression的症状有详细描述,但是逻辑链/因果关系似乎不是很清晰,对怎么克服的篇幅不多。

  • 0 窸窣 2024-05-23 19:36:01 江苏

    Reconnect your repressed childhood memory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