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在那些司空见惯的场合,诸如:地铁、超市、影院,与陌生人最普通的接触--几句闲聊、相互注视、排队等候--这种偶然且不疑难问题的人际互动,被一套复杂细微而难以觉察的法律规则深深影响与支配。这一看不见的法律体系,就是《看不见的法律》的主题:微观法律,一种非正式的社会规则。
在这本开创性的论著里,瑞斯曼教授援引了大量生活中的真实例子,佐以其他学科的观点,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以及道德哲学,运用精细的社会观察来说明微观法律体系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
看这本书,要把法律的概念扩大化。 从作者的文本,和相关引用来看,也惊叹美国人什么都研究!
始终不觉得与法律有太大相关,这是用社会规范也能说通的问题(排队那章写得挺好)
在作者微观法律观下的“法律”是比我们通常认为的广义“法律”还要广义的一个概念,我觉得这更像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法律的零星的感觉、情绪和习性,是法律心理和(类)法律现象。对于这类微观法律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正是我们在这些零星的感觉和习性中积累的丰富的主观知识,才塑造了宏大瑰丽的法律思想体系,但同时我也认为,像作者这样抛开“国家”等概念来谈法律,得到的法律观难免会有所松散与残缺。
道德和法律,微法律系统的研究,探讨法律的起源与形成要素。
微观社会学更注重角色,而这本书更注重规范,在我看来这就是前者和哈特的一种劣质综合体,无甚新意
一般般八
没有规则的时候
作者所谓的法律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法律,更偏向于道德规范或者礼仪。排队和两人会谈总结的规律很有趣,但语言偏学术性,几度有点没读下去。 总结结论部分,也算是升华了主题???但是不是很明白。总之,社会规律看到有感到就是自己的日常,但从来写不出来这样的学术论著。
围观法律体系
有点意思,但是机敏的人应该日常观察到了
> 更多短评 34 条
> 更多书评 3篇
> 30人在读
> 144人读过
> 404人想读
订阅关于看不见的法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菲利普 2007-12-23
看这本书,要把法律的概念扩大化。 从作者的文本,和相关引用来看,也惊叹美国人什么都研究!
0 有用 录音机维修员 2014-04-24
始终不觉得与法律有太大相关,这是用社会规范也能说通的问题(排队那章写得挺好)
1 有用 无盐 2018-04-10
在作者微观法律观下的“法律”是比我们通常认为的广义“法律”还要广义的一个概念,我觉得这更像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法律的零星的感觉、情绪和习性,是法律心理和(类)法律现象。对于这类微观法律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正是我们在这些零星的感觉和习性中积累的丰富的主观知识,才塑造了宏大瑰丽的法律思想体系,但同时我也认为,像作者这样抛开“国家”等概念来谈法律,得到的法律观难免会有所松散与残缺。
0 有用 pansin 2012-07-06
道德和法律,微法律系统的研究,探讨法律的起源与形成要素。
0 有用 木人公 2011-07-30
微观社会学更注重角色,而这本书更注重规范,在我看来这就是前者和哈特的一种劣质综合体,无甚新意
0 有用 LooooRt' 2020-02-18
一般般八
0 有用 Eli 2020-01-15
没有规则的时候
0 有用 饮水 2019-10-22
作者所谓的法律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法律,更偏向于道德规范或者礼仪。排队和两人会谈总结的规律很有趣,但语言偏学术性,几度有点没读下去。 总结结论部分,也算是升华了主题???但是不是很明白。总之,社会规律看到有感到就是自己的日常,但从来写不出来这样的学术论著。
0 有用 深陆 2019-06-16
围观法律体系
0 有用 早 2018-06-10
有点意思,但是机敏的人应该日常观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