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无人》的原文摘录

  • 小时候的经历使我习惯自己面对疾病和重创。 听说,大象受重伤或老死前,会默默远离象群,独自疗伤或等待死亡。我特别欣赏这一点。 我从九岁开始,在乱世中无土无根。不属于小学生,不属于完整的家庭,不属于军队,不属于地方。 我自卑,觉得不配让别人关注,不配耽误别人的时间。我面对任何人都到紧张,有压力。 很多时候,尤其是精神脆弱、身体不适、心理焦虑时,我渴望独自在一个角落里,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听,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静默像磁石从空吸取能量。只有这样,我才能恢复正常为人。 癌症手术住院时,见到病房里其他病人都有朋友同事探望,感觉有点冷清,会想到平日里朋友间的惺惺相惜,有一点点自怜的情绪。但理智来得飞快,我已经把自己训练成杀毒软件,软弱念头一闪,防火墙立刻进入戒备状态。立刻,面且是真心这么想:你每一个朋友都很忙,每一个朋友都没空来看你。这是好事啊。你应该为他们感到高兴,这说明他们一个个事业有成,都是社会精英。你应该为自感到高兴,因为你刚刚(!)发现,原来你有一个出色的朋友圈,等于一笔财富呢。 是不是理智得有点矫情?是不是有毛病的虚假安慰?我承认我有精神障碍,积重难返。 写作的过程,也是治疗的过程。我在注视李兰妮。 (查看原文)
    哼哼哈嘿 2赞 2021-02-05 23:07:09
    —— 引自第150页
  •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精神、命运的分水岭。当我们成为抑郁病人,或将要成为抑郁病人时,必须安静下来,仔细梳理自己的精神脉络:到底哪个段落出了毛病?究竟哪个区域有暗伤?阻塞是什么?裂痕有多深? (查看原文)
    琴耕 1赞 2019-05-25 20:06:21
    —— 引自第80页
  • 要消除紧张的压迫,就要记住“一次只做一件事” (查看原文)
    ego 1赞 2011-12-30 11:38:53
    —— 引自第6页
  • 抑郁症病人内心有一种不间断的自我批判:1.对自己的负面认识:“我一无用处”2.对周围世界的负面认识:“事事不顺心”3.对未来的负面认识:“我永远不会好起来了” (查看原文)
    ego 3回复 2赞 2011-12-30 11:57:02
    —— 引自第18页
  • 你为什么总喜欢去抠旧伤疤呢?本来结痂了,你又非要抠破它,让它痛。你好像沉迷这种痛。 (查看原文)
    ego 1赞 2012-01-05 08:45:26
    —— 引自第40页
  • 我希望你四处走走,看看那些长眠在那里的人们的墓碑。我希望你默想一下这个事实,他们中间许多人在那儿是因为他们跟你想法一样,认为整个世界是被他们扛在肩上。默想一下这个事实,当你长眠于地时,世界照样运转不误。 (查看原文)
    ego 2012-01-12 08:29:57
    —— 引自第76页
  • 不止是我的父母,也不只是在癌症手术这样的事情上,太多的父母儿女都选择隐瞒。都是出于爱的动机,结果却令人叹息。我们的传统习惯于报喜不报忧,喜欢保密,无论大事小事都不习惯公开透明,好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这种习惯的背后是一种精神上的敏感、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单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信任、默契、支持系统不健全,存在危机和故障。 也许,近百年来的弱国寡民当久了,大伤元气神气精气;多年来人们不信天,不信地,不信人,不信神。你什么都不信,力量从何而来?你什么都不信,如何立足于天地万物间?你什么都不信,怎么会拥有平安、健康、美好的人生? (查看原文)
    欣择 1赞 2017-08-05 19:48:53
    —— 引自章节:#1539
  • 第69篇 认知日记 2004年4月28日星期三上午11点20分 我感到很困惑!为什么我很少很少感到由衷的快乐?似乎我的习惯里没有快乐,没有那种打心底里涌出来,奔流着,饱满得不能不溢出来,里里外外甜畅淋、或激情或柔情忘我的快乐?那种与天地宇宙浑然一体、与日月山水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单纯的快乐? 孩童时我肯定有过单纯的快乐。可四岁以前的事情我记不得了。最早的记是与父母在北京,我白天玩得雷了,半夜尿床了,吓得不得了,直发愁,不知道怎样才能瞒住那湿湿的一摊尿。 去北京家是为第一次父母回黑龙江宾县新镇玉泉屯的老李家。记得地里像小灯笼似的姑娘子很好吃,从瓜藤上自己摘下来的黄瓜很清甜,灶膛里烤出来的苞米棒子好香! (查看原文)
    哼哼哈嘿 2021-02-06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