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六合丛书:无声无光集》系“六合丛书”第一辑的最后一本,是作者张晖近年撰写的中国文史随笔,在其自序中这样介绍:“在嘈杂的市声与闪烁的霓虹中,面对无声无光的石塔,我日复一日地读书写作,只为辑录文字世界中的吉光片羽……正是书中这些有声有光的人与文,陪我度过了无声无光的夜与昼。”
全书分四辑。第一辑写唐诗宋词中的掌故,如唐朝酒价、南明秘史、姜白石的爱情、元缜的梦。第二辑谈近代学者的处事与治学,如怎样理解黄侃、俞平伯的淑世情怀。第三辑是评论文字,如书院的知识生产与清代人文图景、唐诗的传承等。
最后一辑为作者对陈国球、吴庚舜、徐公持三位先生的访谈,以谈代论,识见透脱。作者博学丰瞻,文笔雅洁,有很强的可读性与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 · · · · ·
张晖,(1977.11—2013.3),上海崇明人,南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哲学博士(2006)、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博士后(2008-2009),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文学遗产》编辑部副研究员,兼任中国近代文 学学会理事、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南社与柳亚子分会秘书长。大学三年级即出版《龙榆生年谱》,后又有《诗史》、《中国诗史传统》等,编有《量守庐学记续编》,《无声无光集》为其遗作。
目录 · · · · · ·
第一辑
一 中国的“诗史”传统 5
二 唐诗中的酒价 16
三 元稹的梦 23
四 姜白石的爱情 29
五 “商略”创造的情境 35
六 诗歌中的南明秘史 39
第二辑
七 我们怎样理解黄侃 47
八 俞平伯的淑世情怀 59
九 徘佪在文化与政治之间——汪伪时期词人龙榆生的活动 67
十 怀念高华老师 85
第三辑
十一 唐诗的传承 95
十二 慢慢经典化的《中国文学批评》 103
十三 从《陈维崧集》看清代别集整理 109
十四 评周绚隆《陈维崧年谱》 114
十五 跋陈璧君钞本《双照楼诗词稿》 120
十六 文章之道与思想表达 126
十七 书院的知识生产与清代人文图景 131
十八 且把金针度与人——读《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 141
十九 学界别裁——读胡文辉《现代学林点将录》 146
第四辑
二十 文学的力量——陈国球先生访谈录 153
二一 步入文学所,就是步入实现理想之路——吴庚舜先生访谈录 177
二二 徐公持先生访谈录 192
· · · · · · (收起)
"无声无光集"试读 · · · · · ·
唐诗中的酒价 《玉壶清话》是北宋的一本笔记,里面记载了一些有趣的掌故。书中第一个故事就是关于唐代酒价的: 真宗尝曲宴群臣于太清楼,君臣欢浃,谈笑无闲。忽问:廛沽尤佳者何处?中贵人奏有南仁和者,亟令进之,遍赐宴席。上亦颇爱,问其价,中贵人以实对。上遽问近臣曰:“唐酒价几何?”无能对者,唯丁晋公奏曰:“唐酒每升三十。”上曰:“安知?”丁曰:“臣尝读杜甫诗曰: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钱谦益《牧斋有学集》中有一卷诗叫《长干塔光集》,其中收入一首长诗专讲顺治十四年(丁酉,1657年)冬天南京长干塔于夜间大放光芒之事。长干塔是明永乐十年(1412年)敕建大报恩寺时所造的九级琉璃塔,高百馀丈,为当时全国最高建筑,以琉璃、黄金铸成塔顶,鼎盛时夜间更有128盏燃灯,其光远播几十里外。据陈寅恪《柳如是别传》考证,当时钱谦益正住在长干寺秘密从事复明运动。那么,他在诗中刻意表彰长干塔大放光明,其寓意可知。有趣的是,当晚陪同钱谦益一起礼塔的还有钱澄之,但他却在自己的诗中说长干塔“是夜仿佛有光”。这不是陶渊明“彷佛若有光”的希望,而是陷入黑暗的绝望。长干塔是否放光,必然有一个客观的事实,然而却因诗人的心境有所不同,光芒便在有无之间。 在我现在的住所,也可见一座高约50米的慈寿寺塔。此塔为万历四年(1576年)神宗生母李太后所建,因檐角挂有风铃3000多枚,俗称玲珑塔。微风拂过,清脆之声曾遍及禅院,撒落四周人家。如今慈寿寺已毁,风铃早已不存,有声的宝塔,遂成无声的沉默。 在嘈杂的市声与闪烁的霓虹中,面对无声无光的石塔,我日复一日地读书写作,只为辑录文字世界中的吉光片羽。本书所收录的这些文字,即为我几年来在编校古籍、撰写论文之外的部分感想,正是书中这些有声有光的人与文,陪我度过了无声无光的夜与昼。 是为序。 张 晖 2012年7月14日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自序 -
我觉得作为研究机构,有点儿“散漫”没有什么不好。请让我解释:“散”意味着不集中,不集中就意味着容许个性化,个性化多了,就通向多元化;“漫”意味着水一般随意流动,那是近似于自由化的状态。个性化、多元化、自由化,这正是学术研究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是学术环境的良性体现。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无声无光集"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无声无光集"的人也喜欢 · · · · · ·
无声无光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若我即声光,又何惧黑暗之寂
>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张晖:无声无光集自序 | 来自炎仌 | 5 回应 | 2013-12-17 11:54:56 |
我所杰出青年学者张晖先生不幸辞世(讣告) | 来自巳注销 | 11 回应 | 2013-07-08 20:00:47 |
为什么这本书别的网站不卖啊 | 来自宇中 | 2 回应 | 2013-03-25 17:12:04 |
這是書讖啊…… | 来自孜莫 | 1 回应 | 2013-03-21 10:51:13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3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TOP100 (451½°F™)
- 金融博物馆书院2013年4-6月推荐书单 (金融博物馆书院)
- 愿主使他们的灵魂得享安息----作家非正常死亡录II (RMR)
- 开卷八分钟(2013年) (bigboybt)
- 抒情传统与现代性 (南池子)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无声无光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种瓜得瓜 2014-03-26 08:40:17
序写的真好。俞平伯那篇也可观。另《跋陈璧君钞本<双照楼诗词稿>》中,有录龙榆生跋全文,述及汪兆铭“三易稿而后定,急足凡三至”,可见其对诗词传世以明心迹的看重,唯恐这唯一的辩白机会不能为人所察,是为汪先生好名之又一证明,当然其好名与常人甚至人杰之好名都是有殊然之别的。此为读此书之几点收获。最后一篇徐公持先生的访谈,有说及国学热,颇合我意。
1 有用 艾弗砷 2013-04-19 23:34:29
或许期望太高了吧,有点失望。跟这套丛书里张治、刘铮等人的那几本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
4 有用 RM Ngwini 2014-02-09 21:19:37
上回跟风狗买来,感觉没有想像的好,最近倒越来越爱看,而且觉得序写得尤其漂亮
1 有用 零度天气看风景 2016-06-19 16:42:17
说不上来的感受。不是很好。
2 有用 筱堂 2013-04-05 12:09:36
第33页《姜白石的爱情》:“面对世俗的肮脏不堪和个人生命挫折,只有那爱情能给他永远的安慰,它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甚至构成了他免于消沉的坚贞信仰,成为他参悟人生苦难的涅槃之径。他的词作,既是对爱情的歌颂,也是对真我的固执,直到黑暗的现实吞没了他的生命,直到他没有办法再发出自己的声音为止。”癸巳年清明假期阅讫于宁乡梅家田,此去学长之过世裁二旬耳。筱堂记。
0 有用 惜园 2023-03-18 23:10:11 山西
昨晚,远人发来维舟《灵魂只能独行:张晖辞世十周年祭》一文,今早读毕。时间的逡速令人惊诧,读张晖的书竟然已是来自前年的记忆了。如今我埋首于历史文献和苟且生活,茫茫然,戚戚然,然而古典文学注定是一生的白月光,即便无缘、无才成为一位专业的研究者,但那“仿佛若有光”的山口,永远是彼岸的招魂,闪闪微光,零零蔓草,可令此心,耿耿不灭。
0 有用 提灯看浮云 2022-11-29 19:17:08 四川
涉及龙榆生及清代别集整理内容可看。
0 有用 长安某 2022-11-25 11:02:03 安徽
“正是书中这些有声有光的人与文,陪我度过了无声无光的昼与夜。”
0 有用 bucentaur 2022-11-13 01:27:54 江苏
商略一词考证佳
0 有用 有灵词客 2022-11-06 21:38:01 江苏
是这本书让我反思文学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