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故事讲得还可以~
我跟Professor讲人家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看不错啊,professor跟我说,你看他们到民间去了吗我说没,然后他给我拿出一大堆民国年间社会学家的农村调查报告。(我竟无语凝噎)
尤其是对明清以来的民俗文献材料做了梳理,是该书的最大价值。而最后一节的“民粹主义”论点也是颇有见地。【另可参考:直江广治《中国民俗学》】
洪老师洋洋得意的作品,推荐.
應用了不少新的方法學來研究民間文學與知識份子的問題
翻译的太好了!!
很顺畅地读下来,并没什么过多感想。还是对两层文化互动关系的认识比较突出吧。二十年前的学术史,写成这样也不容易了。。感觉是比较轻松温和的姿态,没施老师吐槽的那么猛烈。。。
思想文化史视角,民俗学材料,很好的工作。
我以为是讲述知识分子如何从城市到民间去。。。结果是描写知识分子从事民间文学的书
本书提出了系列很有价值的问题,尽管他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它们。中国的民间文学运动与民粹主义、民族主义与浪漫主义有着复杂的思想关联。在我看来,这场民间文学运动一直存有学术与实践两种面向,知识分子一方面希望去到民间、改变大众,另一方面又希望收集、整理与研究各项民间文学,其结果是知识分子既没有真正去到民间,也没有在学理上做出更大的贡献,甚至在译介上也显得潦草。这不能不说是该时期知识分子的局限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仍然未能摆脱传统儒士的站位,也未能意识到自身的内在矛盾。
对史前史的部分做了相对清晰的阐述,虽然由于年代的限制有明显缺失的部分,但总体还挺温柔的,是相比陈本的不同面向。(其实是被当代文学强烈吸引之后读来消火的…读毕还是想问,自己现在想“到民间去”,到底是因为真的喜欢,还是因为民粹主义与原罪感共同作用的结果?)
介绍早期民俗学著作,还行
很不错。
最后的结论软了,没有真正论证清楚民间文学运动与更大的社会思潮间的关系。
看了一圈对周作人的态度转变最感兴趣。最后一章确实可惜了,感觉可以再写200页
花费10个小时读完的书,做了较为详尽的笔记。是最近阅读的书中最好读的一本书了。
一本很棒的书。作者不是从学术史出发,而是把“到民间去”的活动放置在当时大背景中,意在勾勒思想史。条理清晰,也有不少闪光点(比如“到民间去”活动与后来“上山下乡”的联系)。还有董老师的翻译字从文顺,读起来很舒服
很喜欢...原著与译作都极好。“到民间去”这句口号,有其诞生的历史背景。那些将视线转投于民间文学的知识分子,最初是忧虑祖国的命运,认为国之不振的症结在于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进而致力于抨击儒学寻求新的出路。而他们找到的希望就是民间文学。知识分子对于文学的态度转变,实际上也暗含了对于民众的态度转变,而后者显然更为重要。
有点意思,有一些例子让人耳目一新~
作者虽然没有做过所谓的“田野”,但对中国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理解不乏准确和启发之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几个理论部分,对民间文化与“上层文化”的关系、民间文化中“民族主义”的内涵、外来影响等的分析都足见功力。
> 到民间去
3 有用 青(求己) 2013-11-28 21:18:27
故事讲得还可以~
2 有用 木下天一郎 2014-11-21 21:51:47
我跟Professor讲人家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看不错啊,professor跟我说,你看他们到民间去了吗我说没,然后他给我拿出一大堆民国年间社会学家的农村调查报告。(我竟无语凝噎)
0 有用 南池子 2012-05-31 00:12:01
尤其是对明清以来的民俗文献材料做了梳理,是该书的最大价值。而最后一节的“民粹主义”论点也是颇有见地。【另可参考:直江广治《中国民俗学》】
0 有用 首席备胎 2009-11-13 21:24:31
洪老师洋洋得意的作品,推荐.
0 有用 TZ the QueerII 2011-06-02 20:00:43
應用了不少新的方法學來研究民間文學與知識份子的問題
0 有用 爱上一只猫 2013-03-29 19:01:53
翻译的太好了!!
0 有用 绫懒遥 2015-07-22 13:21:32
很顺畅地读下来,并没什么过多感想。还是对两层文化互动关系的认识比较突出吧。二十年前的学术史,写成这样也不容易了。。感觉是比较轻松温和的姿态,没施老师吐槽的那么猛烈。。。
0 有用 疾风卷猫 2022-11-22 19:43:11 中国香港
思想文化史视角,民俗学材料,很好的工作。
0 有用 momo 2023-04-01 15:02:02 上海
我以为是讲述知识分子如何从城市到民间去。。。结果是描写知识分子从事民间文学的书
0 有用 林窗 2023-04-30 20:12:45 北京
本书提出了系列很有价值的问题,尽管他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它们。中国的民间文学运动与民粹主义、民族主义与浪漫主义有着复杂的思想关联。在我看来,这场民间文学运动一直存有学术与实践两种面向,知识分子一方面希望去到民间、改变大众,另一方面又希望收集、整理与研究各项民间文学,其结果是知识分子既没有真正去到民间,也没有在学理上做出更大的贡献,甚至在译介上也显得潦草。这不能不说是该时期知识分子的局限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仍然未能摆脱传统儒士的站位,也未能意识到自身的内在矛盾。
0 有用 Miumiiiiii 2024-02-28 18:23:00 北京
对史前史的部分做了相对清晰的阐述,虽然由于年代的限制有明显缺失的部分,但总体还挺温柔的,是相比陈本的不同面向。(其实是被当代文学强烈吸引之后读来消火的…读毕还是想问,自己现在想“到民间去”,到底是因为真的喜欢,还是因为民粹主义与原罪感共同作用的结果?)
0 有用 松松小小书屋 2019-03-04 07:09:32
介绍早期民俗学著作,还行
0 有用 PERFECT BLUE 2012-05-20 16:01:44
很不错。
0 有用 狂而无依 2016-08-31 07:46:55
最后的结论软了,没有真正论证清楚民间文学运动与更大的社会思潮间的关系。
0 有用 一乘寺绿狗 2020-04-08 19:44:59
看了一圈对周作人的态度转变最感兴趣。最后一章确实可惜了,感觉可以再写200页
0 有用 送你一首小诗 2020-05-13 23:30:01
花费10个小时读完的书,做了较为详尽的笔记。是最近阅读的书中最好读的一本书了。
0 有用 四夕林 2021-04-19 22:48:51
一本很棒的书。作者不是从学术史出发,而是把“到民间去”的活动放置在当时大背景中,意在勾勒思想史。条理清晰,也有不少闪光点(比如“到民间去”活动与后来“上山下乡”的联系)。还有董老师的翻译字从文顺,读起来很舒服
0 有用 不想再叫旺仔了 2021-05-20 21:40:24
很喜欢...原著与译作都极好。“到民间去”这句口号,有其诞生的历史背景。那些将视线转投于民间文学的知识分子,最初是忧虑祖国的命运,认为国之不振的症结在于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进而致力于抨击儒学寻求新的出路。而他们找到的希望就是民间文学。知识分子对于文学的态度转变,实际上也暗含了对于民众的态度转变,而后者显然更为重要。
0 有用 毛栗子爱果果 2021-10-13 18:01:24
有点意思,有一些例子让人耳目一新~
0 有用 孙道德 2021-07-31 20:43:23
作者虽然没有做过所谓的“田野”,但对中国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理解不乏准确和启发之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几个理论部分,对民间文化与“上层文化”的关系、民间文化中“民族主义”的内涵、外来影响等的分析都足见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