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作者长年旅居欧洲所作。因为近距离观察,亲身经历,直接感触,交流即时,所以能出入事件与问题之中,贯穿当今与历史之间。见的是过路的观察者所未能见,识的是书斋学者所未能识,文字却灵动飘逸,笔底带着着感情。作者强调:欧洲与美国虽然共称西方却大有不同,与中国远隔万里却在同一大陆。世界多元,理解欧洲才能理解世界。
自序
辑一:破碎的欧洲
欧洲:破碎之美
橄榄肚人士DIY
慢食美味大赛
书店书城书山水
一个不久前尚犯忌的题目——中国人与戴王妃之死
婆母学媳妇
是分,还是合,这(不)是个问题——从英国的“权力下放”说起
爱因斯坦“隐私”大战
缺点成就真英雄
逃兵的名誉
模仿死亡
撒谎是如何成为艺术的
辑二:单轴时代的牢骚
鸡汤谁先喝?
猫王为什么值得崇拜
王子说:往上爬要不得
村子大了,就需要名人
为何富人爱玩命?神圣的无聊
谁是肚脐眼?
历史的鼻子
“反贺岁...
本书是作者长年旅居欧洲所作。因为近距离观察,亲身经历,直接感触,交流即时,所以能出入事件与问题之中,贯穿当今与历史之间。见的是过路的观察者所未能见,识的是书斋学者所未能识,文字却灵动飘逸,笔底带着着感情。作者强调:欧洲与美国虽然共称西方却大有不同,与中国远隔万里却在同一大陆。世界多元,理解欧洲才能理解世界。
自序
辑一:破碎的欧洲
欧洲:破碎之美
橄榄肚人士DIY
慢食美味大赛
书店书城书山水
一个不久前尚犯忌的题目——中国人与戴王妃之死
婆母学媳妇
是分,还是合,这(不)是个问题——从英国的“权力下放”说起
爱因斯坦“隐私”大战
缺点成就真英雄
逃兵的名誉
模仿死亡
撒谎是如何成为艺术的
辑二:单轴时代的牢骚
鸡汤谁先喝?
猫王为什么值得崇拜
王子说:往上爬要不得
村子大了,就需要名人
为何富人爱玩命?神圣的无聊
谁是肚脐眼?
历史的鼻子
“反贺岁片”
领养与亲养
未知死,焉知生——关于“协助自杀的讨论”
历史,这浮华的女孩
生死关头您先请
未刊本图书馆——一个尚非后现代的建议
哪儿有中国的嬉皮士一代?
中国人不需要图书馆?
辑三:少见则怪
结婚是问号?死亡是惊叹号!
把希特勒写成一个人?
握过元首的手的手的手
战争与和平上球场
文科时髦
英雄难过子女关
我们时代的孩子
追踪英国情人
歧视中国人的“风情译名”
对抗议的抗议
地铁诗——对“中会诗歌帝国”的一点启示
辑四:时间的两岸
误入德累斯顿
伦敦南郊:全球化时代的绿色小市民
生活在布鲁姆斯伯里
如何打倒英语帝国主义
单轴时代
很笨,更笨,极笨。还是得“往下笨”——当今文化发展的一个全球性忧虑
百年树刊:所谓《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我我不休”的时代
额尔金伯爵的“忏悔”
彩虹示威——新反对运动再次出现?
作者简介 · · · · · ·
赵毅衡,男,1943年出生于广西桂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1981),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自1988年至今: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席。主要中文著作有:《新批评》(1984),《符号学导论》(1990),《苦恼的叙述者》(1991),《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1997),《必要的孤独——形式文化学论集》(1998),《建立一种现代禅剧:高行健与中国实验戏剧》(1998),《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2001),《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史人物》(2002);主要英文著作有:The Uneasy Narrator:Chinese Fic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1995),Towards a Modern Zen Theatre(2001);主要文学创作有:《居士林的...
赵毅衡,男,1943年出生于广西桂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1981),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自1988年至今: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席。主要中文著作有:《新批评》(1984),《符号学导论》(1990),《苦恼的叙述者》(1991),《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1997),《必要的孤独——形式文化学论集》(1998),《建立一种现代禅剧:高行健与中国实验戏剧》(1998),《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2001),《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史人物》(2002);主要英文著作有:The Uneasy Narrator:Chinese Fic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1995),Towards a Modern Zen Theatre(2001);主要文学创作有:《居士林的阿辽沙》(中篇,1994),《沙漠与沙》(长篇,1995);散文集有《豌豆三笑》,《西出洋关》,《伦敦浪了起来》,《握过元首的手的手的手》。
喜欢读"有个半岛叫欧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有个半岛叫欧洲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有个半岛叫欧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和《庄园与下午茶》的比较

中西方文化对比的思考

从欧洲半岛想到 ----读《有个半岛叫欧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赵毅衡先生在该书自序中写道:“我在美国住了近十年,在欧洲住了二十年,之前住在中国,之后又住在中国。在三个地方住的时间都够长的,可以让我自称有资格谈谈三个地方文化之差异”。的确,读完该书后感受到只有身处并且深入不同文化环境才能真切感受到不同文化间的... (展开)
中国也在“dumbing down”?!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在自序中提到,这本书中集结的文章是应国内一些报刊约稿而写的----《万象》、《中华读书报》、《南都周刊》、《新京报》等等。所以应这些报刊编辑的要求,力求文章篇幅短小,风格佻达,题目轻松,文字有趣。本书的前三辑“辑一:破碎的欧洲”,“辑二:单轴时代的牢骚... (展开)> 更多书评 9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小飞侠6414 (飞过这世界)
慢食美味大赛: 从1995年开始,每年11月,北意大利都灵市举行“慢食美味大赛”……大展厅有世界各地来参赛的560个摊位,世界各地的食客游客蜂拥而至,门票30美元,中意的尽管吃,半夜11点依然灯火通明。 在意大利的人表示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可是赵老师的描述也不尽准确。这是活动的官网,[http://www.slowfood.com/international/28/national-and-international-events-calendar]。在意大利的活动似乎要到2012年底了。 是分,...2011-10-01 19:39
慢食美味大赛:
从1995年开始,每年11月,北意大利都灵市举行“慢食美味大赛”……大展厅有世界各地来参赛的560个摊位,世界各地的食客游客蜂拥而至,门票30美元,中意的尽管吃,半夜11点依然灯火通明。 引自第15页 在意大利的人表示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可是赵老师的描述也不尽准确。这是活动的官网,http://www.slowfood.com/international/28/national-and-international-events-calendar。在意大利的活动似乎要到2012年底了。 是分,还是合,这(不)是个问题: 布莱尔的devolution政策
建立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单独的议会及其政府,以及伦敦市议会、市政府(伦敦由30多个镇boroughs弥合而成,各镇各自为政,这是英国传统的基层自治,但是对于这个特级大都市,未免太不方便),有权支配地方事务与财政税收,但无权决议外交与国防。 引自第15页 中国人不需要图书馆?
伦敦有36个区,平均每个区有8个公共图书馆,因此有288家公共图书馆。英国每10000居民有一家图书馆。德国每6000人,芬兰每5000人,奥地利每4000人,挪威每4000人,瑞士每3000人;法国每2.2万人,意大利每2.6万人……而中国是每50万人。公共图书馆,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民众无处读书,无需读书,无书可读,似乎也不必读书,这样的国家,如何成为21世纪的主人? 引自第15页 握过元首的手的手的手
既然希特勒并非由英国警方逮捕,也不是由英国警方收集证据,那么英国法律的无罪推定也不适用……(右翼)几年前在法国差点拿到政权,在奥地利真的进入政府,在作为欧盟首都的布鲁塞尔,弗莱芒民族党也在占上风。 引自第15页 误入德累斯顿
英德双方在战争之初,约定德军不炸牛津和剑桥,英国不炸海德堡与图病根。 人类最可悲的缺点是能自动忘却不方便记住的事。 引自第15页 生活在布鲁姆斯伯里
布鲁姆斯伯里是伦敦中心的文化区: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一些主要出版社、学生熙熙攘攘闹事的伦敦大学。 引自第15页 很笨、更笨、极笨。还是得“往下笨”
据统计,美国98%的家庭有一台以上的电视机,比卫生设备拥有率还高。学前儿童每天看电视4小时以上,在进学校之前,已经看了近1万个小时;学童在学期中(假期狂看不算),每天看3小时电视,做功课不到1小时,而读书报仅16分钟,跟母亲说话14分钟,跟父亲说话才5分钟。 引自第15页 “我我不休”的时代
自我膨胀,是为了涨破传统社会的硬壳,引出开放式的个人—社会关系,以适应市场需要。这壳固然是限制,却也是自我的保护壳。裸露的自我,固然在一定范围内有选择的自由,却增添了选择的焦虑:自行建立的与社会的关系,远不是毫无精神代价的。 最近又有调查,发现破腹产婴儿,长大后容易依赖他人,性情急躁。他们没有“阴道产儿”那种奋斗挣扎让自我出台的“胎儿记忆”。 中国人学美国人太容易,学做欧洲人才是难事,学做中国人最难。 引自第15页 回应 2011-10-01 19:39
-
小飞侠6414 (飞过这世界)
慢食美味大赛: 从1995年开始,每年11月,北意大利都灵市举行“慢食美味大赛”……大展厅有世界各地来参赛的560个摊位,世界各地的食客游客蜂拥而至,门票30美元,中意的尽管吃,半夜11点依然灯火通明。 在意大利的人表示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可是赵老师的描述也不尽准确。这是活动的官网,[http://www.slowfood.com/international/28/national-and-international-events-calendar]。在意大利的活动似乎要到2012年底了。 是分,...2011-10-01 19:39
慢食美味大赛:
从1995年开始,每年11月,北意大利都灵市举行“慢食美味大赛”……大展厅有世界各地来参赛的560个摊位,世界各地的食客游客蜂拥而至,门票30美元,中意的尽管吃,半夜11点依然灯火通明。 引自第15页 在意大利的人表示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可是赵老师的描述也不尽准确。这是活动的官网,http://www.slowfood.com/international/28/national-and-international-events-calendar。在意大利的活动似乎要到2012年底了。 是分,还是合,这(不)是个问题: 布莱尔的devolution政策
建立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单独的议会及其政府,以及伦敦市议会、市政府(伦敦由30多个镇boroughs弥合而成,各镇各自为政,这是英国传统的基层自治,但是对于这个特级大都市,未免太不方便),有权支配地方事务与财政税收,但无权决议外交与国防。 引自第15页 中国人不需要图书馆?
伦敦有36个区,平均每个区有8个公共图书馆,因此有288家公共图书馆。英国每10000居民有一家图书馆。德国每6000人,芬兰每5000人,奥地利每4000人,挪威每4000人,瑞士每3000人;法国每2.2万人,意大利每2.6万人……而中国是每50万人。公共图书馆,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民众无处读书,无需读书,无书可读,似乎也不必读书,这样的国家,如何成为21世纪的主人? 引自第15页 握过元首的手的手的手
既然希特勒并非由英国警方逮捕,也不是由英国警方收集证据,那么英国法律的无罪推定也不适用……(右翼)几年前在法国差点拿到政权,在奥地利真的进入政府,在作为欧盟首都的布鲁塞尔,弗莱芒民族党也在占上风。 引自第15页 误入德累斯顿
英德双方在战争之初,约定德军不炸牛津和剑桥,英国不炸海德堡与图病根。 人类最可悲的缺点是能自动忘却不方便记住的事。 引自第15页 生活在布鲁姆斯伯里
布鲁姆斯伯里是伦敦中心的文化区: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一些主要出版社、学生熙熙攘攘闹事的伦敦大学。 引自第15页 很笨、更笨、极笨。还是得“往下笨”
据统计,美国98%的家庭有一台以上的电视机,比卫生设备拥有率还高。学前儿童每天看电视4小时以上,在进学校之前,已经看了近1万个小时;学童在学期中(假期狂看不算),每天看3小时电视,做功课不到1小时,而读书报仅16分钟,跟母亲说话14分钟,跟父亲说话才5分钟。 引自第15页 “我我不休”的时代
自我膨胀,是为了涨破传统社会的硬壳,引出开放式的个人—社会关系,以适应市场需要。这壳固然是限制,却也是自我的保护壳。裸露的自我,固然在一定范围内有选择的自由,却增添了选择的焦虑:自行建立的与社会的关系,远不是毫无精神代价的。 最近又有调查,发现破腹产婴儿,长大后容易依赖他人,性情急躁。他们没有“阴道产儿”那种奋斗挣扎让自我出台的“胎儿记忆”。 中国人学美国人太容易,学做欧洲人才是难事,学做中国人最难。 引自第15页 回应 2011-10-01 19:39
-
小飞侠6414 (飞过这世界)
慢食美味大赛: 从1995年开始,每年11月,北意大利都灵市举行“慢食美味大赛”……大展厅有世界各地来参赛的560个摊位,世界各地的食客游客蜂拥而至,门票30美元,中意的尽管吃,半夜11点依然灯火通明。 在意大利的人表示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可是赵老师的描述也不尽准确。这是活动的官网,[http://www.slowfood.com/international/28/national-and-international-events-calendar]。在意大利的活动似乎要到2012年底了。 是分,...2011-10-01 19:39
慢食美味大赛:
从1995年开始,每年11月,北意大利都灵市举行“慢食美味大赛”……大展厅有世界各地来参赛的560个摊位,世界各地的食客游客蜂拥而至,门票30美元,中意的尽管吃,半夜11点依然灯火通明。 引自第15页 在意大利的人表示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可是赵老师的描述也不尽准确。这是活动的官网,http://www.slowfood.com/international/28/national-and-international-events-calendar。在意大利的活动似乎要到2012年底了。 是分,还是合,这(不)是个问题: 布莱尔的devolution政策
建立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单独的议会及其政府,以及伦敦市议会、市政府(伦敦由30多个镇boroughs弥合而成,各镇各自为政,这是英国传统的基层自治,但是对于这个特级大都市,未免太不方便),有权支配地方事务与财政税收,但无权决议外交与国防。 引自第15页 中国人不需要图书馆?
伦敦有36个区,平均每个区有8个公共图书馆,因此有288家公共图书馆。英国每10000居民有一家图书馆。德国每6000人,芬兰每5000人,奥地利每4000人,挪威每4000人,瑞士每3000人;法国每2.2万人,意大利每2.6万人……而中国是每50万人。公共图书馆,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民众无处读书,无需读书,无书可读,似乎也不必读书,这样的国家,如何成为21世纪的主人? 引自第15页 握过元首的手的手的手
既然希特勒并非由英国警方逮捕,也不是由英国警方收集证据,那么英国法律的无罪推定也不适用……(右翼)几年前在法国差点拿到政权,在奥地利真的进入政府,在作为欧盟首都的布鲁塞尔,弗莱芒民族党也在占上风。 引自第15页 误入德累斯顿
英德双方在战争之初,约定德军不炸牛津和剑桥,英国不炸海德堡与图病根。 人类最可悲的缺点是能自动忘却不方便记住的事。 引自第15页 生活在布鲁姆斯伯里
布鲁姆斯伯里是伦敦中心的文化区: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一些主要出版社、学生熙熙攘攘闹事的伦敦大学。 引自第15页 很笨、更笨、极笨。还是得“往下笨”
据统计,美国98%的家庭有一台以上的电视机,比卫生设备拥有率还高。学前儿童每天看电视4小时以上,在进学校之前,已经看了近1万个小时;学童在学期中(假期狂看不算),每天看3小时电视,做功课不到1小时,而读书报仅16分钟,跟母亲说话14分钟,跟父亲说话才5分钟。 引自第15页 “我我不休”的时代
自我膨胀,是为了涨破传统社会的硬壳,引出开放式的个人—社会关系,以适应市场需要。这壳固然是限制,却也是自我的保护壳。裸露的自我,固然在一定范围内有选择的自由,却增添了选择的焦虑:自行建立的与社会的关系,远不是毫无精神代价的。 最近又有调查,发现破腹产婴儿,长大后容易依赖他人,性情急躁。他们没有“阴道产儿”那种奋斗挣扎让自我出台的“胎儿记忆”。 中国人学美国人太容易,学做欧洲人才是难事,学做中国人最难。 引自第15页 回应 2011-10-01 19:39
论坛 · · · · · ·
编辑太没有责任感,错误比比皆是 | 来自江海一蓑翁 | 2013-05-21 | |
他和虹影是什么关系? | 来自薇羅尼卡 | 10 回应 | 2012-02-22 |
我要看这个书。。。但我不会看 | 来自老四 | 2008-11-07 | |
近黄昏 | 来自Growing Soil | 2008-04-28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有个半岛叫欧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蝌蚪往人 2010-07-06
本作作者的思维已经很欧化了,给人一种新的视角以及反思,但是论其气魄胸襟,不如林达、刘瑜。
0 有用 睡莲 2010-05-08
属于作者笔下的欧洲城市与其介绍,其中有几篇还是有些启发的。
0 有用 五月-小章鱼 2008-11-20
挺不错的书。作者的笔锋还是比较犀利的,有什么话也敢说出来。
0 有用 塔可夫斯基的镜子 2007-12-14
渡口书店;美国联邦法宝最低工资每小时5.15美元,但各州最低工资不同,例如加州是6美元。欧洲的最低工资线要高得多,例如英国是每小时5.3英镑,约10美元。(第12页,橄榄肚人士DIY)
0 有用 其其实 2010-03-16
学人写的随笔一般都比论文好看,赵老师也不例外
0 有用 日拱卒 2021-02-25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有机会可以去读!💪
0 有用 Lilykkki 2021-02-07
作为一个赵fan,还是非常喜欢这本琐碎的欧洲文化散文集的,虽然观点比较杂,但读后收获颇丰(或许是因为没有文化环境吧最后几页实在没耐心读下去我保证有空去读完……
0 有用 不管怎样是我错 2020-03-27
赵先生的而作品确实以前没有听说过,拿起这本书,只是想看看见闻也好啊,多一个角度看世界,总是好的。
0 有用 冬来春不知 2019-10-20
有点意思 科普 文化散文 分析不够透彻 有点散乱
0 有用 西西一朵 2019-10-08
苏格兰有位农妇,要求把她的遗体放在牛食槽的草料中,哞哞叫的奶牛合唱最美的安灵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