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是儒家半释家 短评

热门
  • 2 2015-05-17 21:16:55

    没有深度、不够系统、无甚逻辑是女性学者的通病,作为资料汇编是好的,汇集了周作人有关宗教各方面的言论。话说回来,从宗教角度研究现代文学真的很讨巧

  • 2 齐物秋水 2018-04-20 09:26:25

    在周氏思想研究领域,有开拓之功,病在略松散堆砌。

  • 0 吕六一 2012-05-07 21:51:57

    旁征博引,议论中肯,令人敬服。遗憾在于似乎征引的过多,提出作者本人意见的地方较少,而且全书数章之间的联系并不特别紧密,尤其是对周作人“附逆”时期的心理挖掘得还不够深(虽然作者在结论中说已经尽可能作了详尽的分析)。不过对周作人和宗教关系的突出是此书的一大长处。

  • 0 卢西亚 2013-03-17 21:09:35

    终于啃完这本厚书,对于周作人的很多思想分析的很到位,个人觉得这不只是周作人思想的评析,书中哈迎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论也很有见解。唯一觉得不妥的是,感觉很散,不明晰。

  • 0 卢墨 2018-04-16 12:16:04

    花了一个礼拜时间终于啃完了。全书十个章节,质量比较参差。对于周作人附逆的思想诱因,及其悲剧性的论述十分精彩,是真正客观的同情之理解。另外,不断强调周作人的思想家身份,并以宗教为切入口进行研究,也是重大的学术贡献。但不足的地方在于,虽然全书似乎以周作人思想发展的时间顺序编排,但实质上仍是主题式的,对周作人思想历时性发展脉络的梳理相当含混,常常同时引用早期和晚期文章来说明同一个问题,从而导致断章取义的现象。在写作风格上也略显散漫,逻辑性不强。个人认为,周作人40年代的儒家思想,还是可以从“人的发现”角度进行关照,在这种视角下,周作人所说的“生”与“生生”之“仁”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 0 桃乐丝Janine🍑 2024-12-19 00:55:11 广东

    哈老师在南大做的是五四文学与宗教研究。我也觉得在博论的基础上切入的想法很好,资料很全,但整体上引用过多,对材料的处理方式是“他认为”“他提出”,比较像是资料汇编,自己的观点在最后或夹杂中间略作评析。做思想史史料是第一位的,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处理史料则更为重要。不过项目结项少有做得好的了。博论一般是大家的巅峰。

  • 0 明海 🐾 2015-10-25 18:36:50

    有意思,还要慢慢看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