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开端 短评

热门
  • 4 阅湖 2013-11-16 23:21:12

    现有关于宋教仁研究的一个简单总结吧。。。确实只有新浪网历史频道的水平。。。想我可是抱着毕业论文选题参考的态度来看的。。。

  • 1 抹小茶kid 2013-04-23 10:40:24

    作者考证了不少资料,详实严谨。

  • 2 切... 2013-09-16 11:56:30

    全书考小节而不忘大端,传个人而牵及远近。时势造就了宋,可惜宋却来不及造就时势。北洋军阀属惰性军政集团的观点有创见。

  • 0 ZGJ 2021-07-24 00:54:56

    满地腥膳岁月过,百年胡运竟何如?我今欲展回天策,只奈汉儿不肖多。

  • 0 锡泪 2022-02-02 01:58:16

    很好,就是错别字多

  • 0 忧忧愁愁地走了 2022-07-27 20:23:16

    前半部分还行 越往后越走偏了 最后两章甚至跟主题没啥关系

  • 0 加仑熊 2020-05-03 01:42:29

    在近代史著作中,这大概是有史以来最嚣张的前言了吧...... 总结一下作者表达大意:我本意不想写,也觉得宋这个人无趣,然而被派了任务XD

  • 0 孟浪 2021-03-27 23:08:21

    作者从1913年宋教仁遇刺案出发,着重以当时的电报内容和报刊新闻入手,详细分析了有关宋案所牵涉关键人物(武士英、洪述祖、应夔丞)之所以刺宋的背景和动机,同时也借史实大胆假设了袁世凯、赵秉钧与此案的相关联系(实际上是对一些学者的既成观点进行了反驳)。不过关于宋教仁本人的史实资料好像流传很少(只有一本《宋教仁日记》是一手材料),以至于后半本书的核心内容转向了民国初年各大政治势力对议会宪政、政党政治所做尝试的分析,尤其是对同盟会的内部派别之争和北洋军政集团辛亥南北议和的作用做了大量评述,算是从政绩成果的角度挖掘了宋教仁的历史贡献。宋被刺时年仅31岁,但当时即已成为撰写《临时约法》倡议内阁制、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牵制孙文袁世凯的领袖人物,放之此后近百年,估计也无人可比吧。

  • 0 iJoy 2013-08-09 16:12:14

    这本书,算不上是宋教仁的评传,主要篇幅在解说民国建立前后,主要党派、北洋集团之间的矛盾与较量。

  • 1 祭天金人 2017-01-24 07:42:05

    和另一本关于宋教仁的书《退潮的革命》一起读的。倘若当时宋教仁不死,国民党取得议会领导权并和袁世凯即合作又斗争,没有二次革命,中国是否可以朝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呢?历史不能假设,但是宋教仁之死确实让人唏嘘。

  • 0 小荷儿 2020-11-26 01:44:11

    太有趣了,首先是切入点的视角独特,其次是把江湖草莽气写的刚刚好,比啥宋教仁日记一类的好读多了

  • 0 君复予文 2017-04-20 09:31:57

    论述较严谨。作为评传的特色,作者的观点鲜明。缺点是书中错字错词真的有点多,不知道是校对时候的疏忽还是印刷的问题,此外,作者两次弄反“兴中会”和“华兴会”,容易误导读者。

  • 0 RUN LOREN RUN 2021-07-18 19:24:32

    大量的史料引述确实是硬核的历史书写,可就如同作者说的那样,缺了轶事当佐料读起来没味儿,严肃但是没趣,不好读,只有惰性军政集团那一部分我看的感觉比较畅快;另外批评一下校对的虎头蛇尾,后两章错字白字激增。

  • 0 绵绵blume 2013-04-23 15:09:05

    历史知识缺乏者,正在读:)

  • 0 阿魏 2020-01-28 15:16:07

    清末民初,湖广乘势而起,其中多少人前仆后继……其中精神应永存

  • 0 小弥乐 2013-04-23 14:53:22

    值得认真读一读的好书!该书以宋教仁遇刺为开端,将其放至具体的历史背景之下,还原当时的历史真实。是了解民国政坛风云不可多多得的好书!值得推荐!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