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道教史研究 短评

热门 最新
  • 4 吴岛夷 2016-07-03 17:29:07

    各种名词和关系,尤其是道典,相当之复杂。小林正美以道典为主线考订时间,疏离脉络,功力还是很深的。研究方法和观点也独到 。可惜还是存在一些主观臆测。不知道是其本身的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语句很绕,初看有点云里雾里。

  • 4 梵湄 2019-09-12 14:28:06

    7分吧,有学者早就指出过两个问题:一是把道教看做是一线单传的线性发展的过程,二是在古代文献十不存一的情况下,很显然忽视了默证的可能性。

  • 1 三清喵 2022-09-19 14:37:15 上海

    以一己之力摧毁道家史旧范式,并且建立道家史新范式,虽然存在线性思维与跳跃逻辑,但是依然功不可没。国内学界刘屹与赵益二先生紧随其后,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老辈学者钟国发与丁培仁二位介于新旧之间,亦可留心。

  • 0 逛街老冲 2022-11-07 15:59:07 江苏

    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其中有些问题刘昭瑞《考古发现与早期道教研究》写的较为透彻。话说小林正美的这本书可能是我读过“吧”字最多的学术著作了.....

  • 0 懒五更 2023-12-06 11:49:23 北京

    重读感觉越来越受不了 太多结论先行的猜测

  • 0 Michishirube 2018-01-05 11:48:14

    两周时间断断续续读完。期间先读完了作者的《中国的道教》,再继续读这部书,体验好了许多。

  • 0 拉布拉布 2019-11-18 23:48:09

    读起来好费劲啊。建议先读作者的《中国道教史》。本书大部分是文献断代,不太适合初学者。小林正美最想写的是最后的三教关系,前面的文献断代看起来更像是博士论文写作前的文献准备工作。整体上,以个人肤浅的见解,觉得行文过于啰嗦重复啊。看起来真的好费力。想不到这也能算是博士论文...

  • 0 [已注销] 2020-03-01 14:53:51

    对道经断代真的不感兴趣...

  • 0 吴真君不猛 2024-04-05 01:08:53 上海

    花四天时间一字字从头到尾读完了,大为叹服。即便其结论(尤其是灵宝经的部分)在当下多受挑战,但仍不可否认小林氏是一个万中无一的、截断众流的学者。 看到有友友指出小林氏的论证有线性思维、忽视默证的之弊端,但在我看来,对于材料有限的六朝而言,我们当下的任何研究都无法真正触及六朝的历史本相。我们都不过是在有限的材料中辗转腾挪,以貌似精密的逻辑展现自己的智能。某一个结论、某一种研究范式,若能够最大限度解释、容纳现存的有限材料,即便此结论与六朝历史本相可能有差距(但是如果把学术视为一个游戏),就学术规范的角度而言,这个学者已然是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跳出了最绚烂的舞蹈的玩家。 要好好做一下笔记,把里面对于道经成立时间、某种道教观念产生时间的考订记录下来。留待日后眼界拓宽,再行检验。

  • 0 Konkonkonkon 2024-05-31 01:02:39 法国

    草草一讀。這一本歷史的部分少了很多,在經文內部打轉了,對門外漢來說有讀JRPG設定集的無聊感。

  • 0 春风词笔. 2024-02-05 20:35:06 江苏

    感覺有些結論下得非常武斷,讀著讀著就感覺不對勁,不過後來讀到趙益老師的一篇文章,解決了我的疑惑。另外,“陵與子長,豈當以抱惡於雲漢中乎”中的“陵”應當是張道陵自稱才對(。

  • 0 Willionvii 2021-06-09 08:56:17

    有点太technical,对想尔注的探讨挺有意思的

  • 0 虚舟 2019-01-22 13:30:53

    划时代之作,可以说是一己之力影响了整个道教史研究的走向。研究中古道教史的必读

  • 0 透明樊 2016-07-03 17:34:08

    这本书与其说是道教史,不如说是根据东汉到六朝以降的道流和道典梳理道教的形成(作者认为刘宋是道教形成的时期)。虽然书内容还算清晰,但不建议初学者阅读,因为日文翻译过来之后实在长句拗口。另外,许多观点也与主流观点、论法不同,可以说只是一家之言。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