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波兰]罗曼·英加登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译者: 陈燕谷
出版年: 1988
页数: 432
定价: 4.20
装帧: 平装
丛书: 文艺新学科建设丛书
ISBN: 9787505902817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译者: 陈燕谷
出版年: 1988
页数: 432
定价: 4.20
装帧: 平装
丛书: 文艺新学科建设丛书
ISBN: 9787505902817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的电子书2 (菲娅)
- 现象学资料辑集(ing) (歧木零)
- 美学与艺术哲学(Aesthet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 art) (剧旁)
- 想你的时间我看书 (七)
- 文学批评理论书单 (杉)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Divergence 2023-09-19 17:25:35 重庆
作为现象学文论的经典之作,还是值得五星的。但书中同样存在晦涩难懂的问题,不知道是因为翻译导致的句子诘屈聱牙,还是英伽登在写时就没有理得太清楚。全书主要集中于探讨审美问题,这部分有些也没解释得太清楚。想再看看英伽登关于文学的形而上学部分的论述,只可惜《文学的艺术作品》没有中译本。
0 有用 剧旁 2009-12-07 19:37:03
很描述性地分析,具有一定的启发,但是对社会学思路的批判力度很弱
1 有用 Frühe 2024-03-14 13:11:58 天津
文学的艺术作品与科学作品因其构成性差异而截然区分:文学的艺术作品的陈述是拟判断,以所塑造的自足的“现实世界”为限定,试图向读者传达出在其自身内的审美经验;科学作品的陈述是判断,其目的在于向读者传达一种超出自身的知识(因而总是革命性的)并要求一种严格符合理论自身论述的概念符号(也就是斯宾诺莎在《伦理学》和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所呈现的要求)。据此,读者在与文学的艺术作品具体化的共同创造活动中,通过这种... 文学的艺术作品与科学作品因其构成性差异而截然区分:文学的艺术作品的陈述是拟判断,以所塑造的自足的“现实世界”为限定,试图向读者传达出在其自身内的审美经验;科学作品的陈述是判断,其目的在于向读者传达一种超出自身的知识(因而总是革命性的)并要求一种严格符合理论自身论述的概念符号(也就是斯宾诺莎在《伦理学》和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所呈现的要求)。据此,读者在与文学的艺术作品具体化的共同创造活动中,通过这种创造活动(不定点/审美对象的具体化,反思,时间透视)从其艺术价值(作为审美对象的具体化)过渡到审美价值,实现对审美价值的直观。杰出的文学的艺术作品也就在于对这一过程的掌握,它预先规定出不定点具体化的对象与界限,以一种复调性的和谐引导读者,使其达到审美价值实现的顶点。 (展开)
0 有用 三体重症患者 2014-05-05 18:31:46
读 导言部分
0 有用 Iconimage 2019-04-16 10:33:37
语音部分超级打脑壳完毕
1 有用 骆驼的披风 2024-08-14 07:31:29 浙江
茵加登将文学的艺术作品分为四个层次:语音层次,语义层次,再现客体层次,图式化外观层次,而表现了作品内在统一性的“观念”则浮现在对作品进行适当的审美具体化后各层次的审美性质组成的复调性和谐之中。时间透视的讨论让人想到胡塞尔和柏格森。文学作品作为拟判断的观点延伸了胡塞尔关于中性化的讨论。对于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的讨论,体现出茵加登反对心理主义与相对主义的现象学立场,但在处理欣赏者如何通过适当的审美具体化... 茵加登将文学的艺术作品分为四个层次:语音层次,语义层次,再现客体层次,图式化外观层次,而表现了作品内在统一性的“观念”则浮现在对作品进行适当的审美具体化后各层次的审美性质组成的复调性和谐之中。时间透视的讨论让人想到胡塞尔和柏格森。文学作品作为拟判断的观点延伸了胡塞尔关于中性化的讨论。对于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的讨论,体现出茵加登反对心理主义与相对主义的现象学立场,但在处理欣赏者如何通过适当的审美具体化接近作品本身时,茵加登似乎没有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如果作品只有通过审美具体化才能被揭示,那么我们从哪里得到一个“作品本身”反过来衡量审美具体化正确与否呢?“作品本身”似乎违背了现象学的要求设立了一个独立于审美体验的对象。这一点杜夫海纳在本体论层面将主体-客体回溯到绝对者上的处理似乎要更合逻辑一些。 (展开)
2 有用 虚心若愚 2024-05-09 11:33:38 安徽
对于这样一个定位的著作应该磕几个响头。这本书已经极度简明了。不过这里过度强调历时性的阅读,却忽略了阅读过程之后一切围绕记忆的内容实际上是以共时性形式聚合起来的。流从来都是一个幻觉。这当然是因为重视审美过程和单次阅读的原因。
1 有用 Frühe 2024-03-14 13:11:58 天津
文学的艺术作品与科学作品因其构成性差异而截然区分:文学的艺术作品的陈述是拟判断,以所塑造的自足的“现实世界”为限定,试图向读者传达出在其自身内的审美经验;科学作品的陈述是判断,其目的在于向读者传达一种超出自身的知识(因而总是革命性的)并要求一种严格符合理论自身论述的概念符号(也就是斯宾诺莎在《伦理学》和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所呈现的要求)。据此,读者在与文学的艺术作品具体化的共同创造活动中,通过这种... 文学的艺术作品与科学作品因其构成性差异而截然区分:文学的艺术作品的陈述是拟判断,以所塑造的自足的“现实世界”为限定,试图向读者传达出在其自身内的审美经验;科学作品的陈述是判断,其目的在于向读者传达一种超出自身的知识(因而总是革命性的)并要求一种严格符合理论自身论述的概念符号(也就是斯宾诺莎在《伦理学》和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所呈现的要求)。据此,读者在与文学的艺术作品具体化的共同创造活动中,通过这种创造活动(不定点/审美对象的具体化,反思,时间透视)从其艺术价值(作为审美对象的具体化)过渡到审美价值,实现对审美价值的直观。杰出的文学的艺术作品也就在于对这一过程的掌握,它预先规定出不定点具体化的对象与界限,以一种复调性的和谐引导读者,使其达到审美价值实现的顶点。 (展开)
0 有用 Divergence 2023-09-19 17:25:35 重庆
作为现象学文论的经典之作,还是值得五星的。但书中同样存在晦涩难懂的问题,不知道是因为翻译导致的句子诘屈聱牙,还是英伽登在写时就没有理得太清楚。全书主要集中于探讨审美问题,这部分有些也没解释得太清楚。想再看看英伽登关于文学的形而上学部分的论述,只可惜《文学的艺术作品》没有中译本。
0 有用 可怜你又pf囖 2023-04-22 11:10:15 广东
读的我好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