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集校笺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挂山云 2011-11-26 11:31:27

    作者是钱穆、饶宗颐先生的弟子,学问实做得扎实。不好的地方是书中只有晋书陶渊明本传,没有萧统、沈约等各家所作陶传。

  • 2 orz 2013-05-13 22:53:39

    好多繁体字不认得..........

  • 0 AlphaDiao 2010-12-15 06:53:56

    因为这本书认识了金定炫,很神奇的留学生。介绍给了很神奇的陈文备。

  • 0 李子綦 2008-11-12 18:52:42

    写本科毕业论文时看完了。

  • 0 劉道瓌 2010-06-28 09:51:25

    在醫院讀完,封面封底的塑料薄膜都鼓起來了!

  • 0 白翁客 2022-11-18 12:44:06 浙江

    读了个把月,真是舒服啊…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确是的评。陶的伟大处就在这里。毕竟生在追新逐丽的时代,他怎么可能不受影响,读其「闲情赋」,一语直下十个「愿在衣而为领」句式,可谓情灵涤荡,摇曳生姿,可见他的駢丽功夫不可谓不深。陶公的自然,在那样一个时代如孤鹤独行,难能可贵啊。读他写的自挽,也竟然觉得死不过如此了,「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死如有知,相见蒿里。

  • 0 非文 2019-02-08 23:08:23

    实在是王笺太好,加之这本沉得出奇,只能打四星了。愈发感受到陶公的傲。杨先生说“陶公的自得之态”,我觉出一些豪气,但仔细想想,都是傲。【以后写文章还是把集子多读几遍再说吧真想捏死我自己…orz

  • 0 Harry 2010-06-09 13:47:50

    这个版的繁体字不知道算哪种码的,和常见的不太一样

  • 0 不苦哈哈之甫 2019-05-22 15:37:34

    就我读过的两本陶集笺注来说,杨东波大家手笔,袁行霈婢作夫人

  • 0 高籀 2019-04-15 23:06:40

    4分(5分)

  • 0 或曰 2016-11-01 21:38:01

    陶诗常读常新。校笺部分只是粗略翻看,印象是材料精炼,善裁断。第3页注释【二】,引《诗经·湛露》“湛湛斯露”应作“湛湛露斯”。第4页注释【二一】丁福保笺注引《晋语》“作君深其怨,能浅其寇乎”,“作”字衍,或者应标到双引号外(未核对是丁氏本人的疏误,或是杨勇引用的疏忽)。第13页注释【二七】引《晋书·安帝纪》撮合原文而成,并非原文,且时间有误,又脱“豫”“并”二州。第28页注释【二0】古直引《太史公自序》“窃尝观阴阳之术”,“窃尝”两字倒乙(未核对误在古直,还是杨氏引用疏误)。第81页注释【一三】引《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化去”应作“安排而去化”,引郭象注“而与物俱去”应作“与化俱去”。

  • 0 LV 2013-06-11 19:41:59

    陶淵明的曠達,又怎是我等世俗之輩能學得到的!

  • 0 一心愁谢 2011-04-12 22:51:08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 0 冷亭 2018-10-31 20:52:33

    优秀,校笺很好,先读了注者做的世说和伽蓝记

  • 0 长宅雅美 2018-02-28 21:40:31

    杨氏做学问是勇字当头,《世说校笺》第一则就凭己意径直改删了刘孝标注,本书考证陶公年寿及作品系年也非常果敢武断。另外,《停云》引古直注:“《小雅》: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漏“同”字,古直所谓《小雅》,亦误,应是《唐风:杕杜》篇。

  • 0 策之 2021-07-30 23:58:59

    前有饶宗颐、车柱国序,可谓大师手笔;末附渊明行年考,持论允当。

  • 0 鉴水 2011-12-09 19:48:58

    这个注本不算火,但其实是最适合阅读的版本,注释不太简也不太繁。不过正文就有个别错字。

  • 0 也行 2011-05-03 00:27:11

    虽为论文而读,但也收获颇多,就是繁体字看得好生辛苦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