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 伊恩·麦克尤恩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原作名: The Cement Garden
译者: 冯涛
出版年: 2007-6
页数: 156
定价: 22.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802252219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原作名: The Cement Garden
译者: 冯涛
出版年: 2007-6
页数: 156
定价: 22.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802252219
内容简介 · · · · · ·
《水泥花园》(The Cement Garden)最初发表于1975年,是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最受赞誉、亦是受到最多评论关注和阐释的作品之一。该作品于1993年由著名编剧、导演安德鲁·伯金(Andrew Birkin)搬上大银幕,荣获第43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水泥花园》其实是个很单纯的故事,由“我”——一个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十五岁少年杰克,絮絮叨叨地讲述出来,只不过这个故事以世俗的眼光看来确有些耸人听闻。父母的相继离世,使四个孩子——朱莉、杰克、苏和汤姆在广阔的天地里如同囚徒,被困在水泥花园中,成为了孤岛上的幸存者。他们相依为命,在与世隔绝的世界里诠释着父亲、母亲、兄妹、儿女的常规伦理以及超越伦常、“惊世骇俗”却又合乎情理的故事。
水泥花园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 )是英国当代文坛最优秀、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自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获1975年毛姆奖以来,他多次获得布克奖提名。《阿姆斯特丹》1998年布克奖折桂,《赎罪》获2002年度布克奖提名,《星期六》获2005年度布克奖提名。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然后它就出来了,它像是突然就出现在我手腕背面,虽说我早就从笑话和学校的生物课本上知道了这是怎么回事,而且已经等了好几个月了,希望我跟别人没什么不同,可眼下我仍然惊得目瞪口呆而且深受触动。它衬着汗毛,摊在手腕上一块灰色的水泥污迹上,一小块闪着微光的液体,并不是我设想的牛奶状,而是无色的。我伸出舌头舔了一下,也没什么味道。我盯着它看了很久,凑上前去找那些拖着摇曳的长尾巴的小东西,在我盯着看的当口,它已经风干为一层几乎看不见的闪光的硬皮,而且在我活动手腕时裂开了。我决定不把它冲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页 -
可一个男孩如果像女孩那就是堕落,按照你的理论,因为你私下里认为做个女孩儿就是堕落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水泥花园"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水泥花园"的人也喜欢 · · · · · ·
水泥花园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5 条 )
> 更多书评 65篇
论坛 · · · · · ·
我能吐槽一处翻译么== | 来自麓夕 | 2 回应 | 2021-12-14 23:05:20 |
我有太多疑问 | 来自一颗兔兔豆 | 2 回应 | 2014-09-14 22:05:37 |
在《外国文艺》上登载的译文,可能和这个版不同 | 来自Anonymous | 2 回应 | 2011-09-04 23:27:21 |
怎么就这样结尾了?? | 来自休息一下 | 2011-08-05 10:27:55 | |
有点想看英文原版的 | 来自Quack-Quack | 2 回应 | 2011-06-28 16:26:09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8 )
-
Anchor (13 January, 1994)7.9分 123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7.9分 3060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7.9分 2319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7.6分 30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那些美好的封面哟…… (飞客流依)
- 我凭名字认定了你 (小盆景)
- 我们都是标题党。已满。 (DUVET才没)
- 景行外国文学豆列Ⅰ (mcpanther)
- 电影学院四年个人读书清单 (杜扬Seatory)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水泥花园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Irgendwann 2008-01-20 00:08:44
包装实在让我喜欢
14 有用 柯柯柯尼 2013-05-16 19:21:22
十四岁时最想读的书,现在来看上去已经太晚了。关于青春的孤岛,关于逃不出的束缚,关于秩序的崩塌和全新的世界。期待所不能得的,那时才是最快乐的。
1 有用 熊阿姨 2010-06-01 02:52:00
简直就是余华写的啊简直是
1 有用 绝望的猫女 2010-06-29 12:56:24
伊恩从来不惮于发掘骇人听闻的黑暗,从不忌讳所谓的变态和禁忌,但他绝不是一个廉价的恐怖批发商。他的文字简洁而优雅,他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洞察和挖掘使他笔下经常是“不洁”的题材具有了真正的人性深度。 虽然是精装版,错别字仍时不时出现。文章第一句“父亲不是我杀的,可有时觉得是我促使他走上了不归路。”本来挺震撼一开头,硬是被多余的两个“我”字和“促”少个“使”破坏了心境。
5 有用 殁 2011-08-12 19:29:05
感觉就好像我被一个人 一边亲吻一边肢解
0 有用 苏易桥 2023-09-16 17:11:01 陕西
这一版的对话分段有大问题,个别字词也有错误,不知道编辑校对是太摸鱼了还是语文不好
0 有用 castol 2023-09-01 18:07:21 浙江
骨科,颓丧风,孤独绝望,脏兮兮的感觉无法被从身上剥离,指甲里的污浊随着尸体一起腐烂,这是一本有气味的书。。。。
0 有用 见之则喜 2023-08-17 23:56:48 广东
母亲死了,他们拿床单盖着她那段,几个孩子都笑了,他们也有伤心,但是我看到这里还是有点绷不住笑,太魔幻太残忍了。 用最童真的话说出的最残忍的事,我需要找些解读看看,因为阅读起来很折磨,尽管篇幅很短,有很长一大段我都不知道作者写一堆琐事到底想表达什么,有一种我在看麦田里的守望者那种无序感。最后一段,四个人坐在房间里等待最后的审判,是我觉得全文写的最好的地方。 喜欢译后记的一段话:他没有一句伤痛之语,他... 母亲死了,他们拿床单盖着她那段,几个孩子都笑了,他们也有伤心,但是我看到这里还是有点绷不住笑,太魔幻太残忍了。 用最童真的话说出的最残忍的事,我需要找些解读看看,因为阅读起来很折磨,尽管篇幅很短,有很长一大段我都不知道作者写一堆琐事到底想表达什么,有一种我在看麦田里的守望者那种无序感。最后一段,四个人坐在房间里等待最后的审判,是我觉得全文写的最好的地方。 喜欢译后记的一段话:他没有一句伤痛之语,他就这么絮絮叨叨地把他知道的一切讲述出来,有很多东西他根本就不明白,也没想去弄明白。可正是这种平淡和“原生态”才更衬托出骨子里的悲哀。他正是小说大师亨利·詹姆斯所谓的“不可靠的叙述者”,他只能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来讲述,读者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掘故事的真相,如此比照之下的效果才会愈发强烈和刻骨铭心。 (展开)
0 有用 kkkl 2023-05-29 02:10:37 重庆
她看起来像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女孩子 所有的房间终有一天会倒塌
0 有用 Wiikwegamaa 2023-04-08 00:35:57 湖北
我到底看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