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译者: 李广荣
出版年: 2013-9
页数: 267
定价: 29.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菲利普·迪克作品:译林版
ISBN: 9787544737166
内容简介 · · · · · ·
小说以《易经》牵引情节,通过对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物的穿插描述,讲述了一个反转过来的 历史——同盟国在二战中战败,美国被德国和日本分割霸占,探讨了正义与非正义、文化自卑和身份认同,以及法西斯独裁和种族歧视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后果。
作者简介 · · · · · ·
Philip K. Dick:
粉丝昵称PKD。
美国科幻文学界的传奇人物,在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独树一帜。
共出版44部长篇小说和121个短篇小说,曾获雨果奖和坎贝尔奖。
作品集中探讨何为真实以及个体身份建构。赋予科幻以复杂的文学性、心理深度以及社会警示意义 ,是美国最早一批使科幻严肃起来的作家之一。
盛名经久不衰,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包括《银翼杀手》、《少数派报告》、《全面回忆》等,一再催生票房新高。
以其名字命名的菲利普•K.迪克奖是美国科幻界的主要奖项之一。
目录 · · · · · ·
韩松长文导读
"高城堡里的人"试读 · · · · · ·
一 弗兰克•弗林克住在海斯大街。他躺在床上,琢磨着该怎么起床。耀眼的阳光透过窗帘,照在滑落到地板上的一堆衣服上。他的眼镜也在地上。会把眼镜踩碎吗?换条路径去盥洗室。爬过去还是滚过去?他头疼,但心里并不难受。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他下定决心。什么时间了?他看了看梳妆台上的时钟。天哪,十一点三十分!但他还是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我被解雇了,他想到。 他昨天在...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She said, 'what is "historicity"?' 'When a thing has history in it. Listen. One of those two Zippo lighters was in Franklin D. Roosevelt's pocket when he was assassinated. And one wasn't. One has historicity, a hell of a lot of it. As much as any object ever had. And one has nothing .... You can't tell which is which. There's no "mystical plasmic presence", no "aura" around it... A gun goes through a famous battle, like the Meuse-Argonne, and it's the same as if it hadn't, unless you know. It's in here." He tapped his head. "In the mind, not the gun"'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Chapter 5 -
在种族上,我跟这个人很亲近吗?贝恩斯疑惑地想。真的近到连我们的意图和目的都一致了吗?果真如此的话,我的精神也有问题了。我们生活在精神病流行的世界里。狂人们都掌握了大权。我们意识到这种状况已经有多久了?面对这种状况又有多久了呢?我们中究竟有多少人真的意识到这种状况了呢?洛策肯定没有意识到。如果你意识到自己精神失常,也许你反而是正常的。或许最终你会逐渐恢复正常,幡然醒悟。我想,只有少数几个人意识到了这种情况。这儿那儿零零落落的几个人。但广大的民众……他们是怎么想的呢?旧金山这里的几十万民众,他们是不是认为自己生活在正常的世界中?或者他们猜到,窥探到了事实真相?……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高城堡里的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高城堡里的人"的人也喜欢 · · · · · ·
高城堡里的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5 条 )

翻译需要一定的周易知识

> 更多书评 85篇
-
库索 (浪漫理想在哪里啊!)
在种族上,我跟这个人很亲近吗?贝恩斯疑惑地想。真的近到连我们的意图和目的都一致了吗?果真如此的话,我的精神也有问题了。我们生活在精神病流行的世界里。狂人们都掌握了大权。我们意识到这种状况已经有多久了?面对这种状况又有多久了呢?我们中究竟有多少人真的意识到这种状况了呢?洛策肯定没有意识到。如果你意识到自己精神失常,也许你反而是正常的。或许最终你会逐渐恢复正常,幡然醒悟。我想,只有少数几个人意识到...2015-02-07 12:01:34 1人喜欢
在种族上,我跟这个人很亲近吗?贝恩斯疑惑地想。真的近到连我们的意图和目的都一致了吗?果真如此的话,我的精神也有问题了。我们生活在精神病流行的世界里。狂人们都掌握了大权。我们意识到这种状况已经有多久了?面对这种状况又有多久了呢?我们中究竟有多少人真的意识到这种状况了呢?洛策肯定没有意识到。如果你意识到自己精神失常,也许你反而是正常的。或许最终你会逐渐恢复正常,幡然醒悟。我想,只有少数几个人意识到了这种情况。这儿那儿零零落落的几个人。但广大的民众……他们是怎么想的呢?旧金山这里的几十万民众,他们是不是认为自己生活在正常的世界中?或者他们猜到,窥探到了事实真相?…… 引自第38页 回应 2015-02-07 12:01:34
-
献给我的妻子安妮, 没有她闭紧嘴巴,就没有此书。 应该是受此启发,《An Introduction to Algebraic Topology》一书的献词是: “To my wife Margaret and my children Ella Rose and Daniel Adam without whom this book would have been completed two years earlier.”
2016-02-23 19:47:12
-
齐尔丹想,地域差异总会消失的。总有一天,地域这个概念本身也会消失。没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只有人。 他对日本人恨之入骨,发誓要报仇雪耻。他把服役时用的枪上了油包扎好,埋在地下室里三米多深的地底下,等待他的战友们起来反抗的那一天到来。可是时间会治愈一切创伤,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现在回想起当初复仇的念头,想起那场大屠杀,也就是皮诺克斯政府和它的主子进行的大清洗,他感到自己好像是在翻阅一本中学时代褪了...
2022-04-23 11:00:58
齐尔丹想,地域差异总会消失的。总有一天,地域这个概念本身也会消失。没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只有人。 他对日本人恨之入骨,发誓要报仇雪耻。他把服役时用的枪上了油包扎好,埋在地下室里三米多深的地底下,等待他的战友们起来反抗的那一天到来。可是时间会治愈一切创伤,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现在回想起当初复仇的念头,想起那场大屠杀,也就是皮诺克斯政府和它的主子进行的大清洗,他感到自己好像是在翻阅一本中学时代褪了色的年鉴,正翻到少年时代激情澎湃的那一页。 太平洋沿岸国从未进行星球殖民活动。他们正忙于南美洲的事务,忙得不可开交。当德国人赶着把庞大的工程机器人运往太空的时候,日本人正在巴西内陆烧毁丛林,竖起八层楼高的泥砖房,给先前只知野蛮厮杀的土著人做公寓。当日本人升空第一艘宇宙飞船的时候,德国人差不多已经占领了整个太阳系。在历史书上记载的往昔岁月里,当欧洲列强完成了海外殖民,建立起各自的殖民帝国时,德国人错过了当时的机会。但是,弗林克想,这次他们不会落后了。他们吃一堑,长一智。 好,卦象有了,是由蓍草随机分配,被动得来的。看似随机,但却扎根于当下的这一时刻。在这一时刻,他和宇宙中的其他生命和物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所得的卦象把这一时刻的情形用阴阳爻展示出来。他、朱莉安娜、高夫大街上的那家工厂、统治这个地区的商会、外星的探索、非洲几十亿现已废弃的化学反应堆、他周围那些居住在旧金山破棚屋里的成千上万底层大众的希望、柏林的那些狂人,还有他们平静的外表下掩藏着的疯狂计划——所有这一切,在他摆弄着蓍草的这一刻都联系在一起。人们可以从公元前13世纪就开始流传的一本书里寻求适用的智慧。这本书历经中国圣人们五千年的筛选和完善,是一部美妙绝伦的宇宙宏论——是科学——甚至在欧洲人学会复杂的除法之前就已经记录成文字了。 他想,怎样才算真正懂得“道”呢?所谓“道”,就是先有光明,后有黑暗。这两种原始力量相互作用,不断产生新生命。只有这样,生命才会生生不息,宇宙才不会毁灭。当黑暗似乎就要窒息一切、主宰一切的时候,光明的种子在最黑暗的地方萌芽。这就 是“道”。当种子落下的时候,它是落进地里,落在泥土里的。在下面,眼晴看不到的地方,种子得以萌芽生长。 待在这里纯粹是在接受麻醉。这些人不是真正的人类。虽然他们衣冠楚楚,但他们就像马戏团里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猴子。他们很聪明,能够学习,但仅此而已。 写小说的人能迎合每个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卑鄙欲望,不管这个人看上去是多么道貌岸然。是的,这些写小说的家伙洞悉人性。人们因为贪婪,所以听命于情欲,受制于怯儒、能出卖的都会出卖——作家只要擂鼓助威、别人就会对他作出反应。当然,他会为自己取得的效果暗自得意。 人死之后,都会看一看其他死者,但这些人好像都和我们有深仇大恨。人都是孤立的。走到哪里都是孤立无援。可怕的人生旅程——磨难和再生的世界,时刻都得面对精神的失落和沮丧。人生的种种幻象。 他四下看了看。能散的迷雾都散了。这时,人们不禁会认为圣保罗的话入木三分:从昏暗的玻璃看出去,看到的不是比喻,而是一个扭曲变形的物体。从本质上来说,我们的确会扭曲现实:空间和时间是我们在心里构建出来的。当我们的内心出现摇摆的时候——比如我们的中耳受到严重干扰的时候,这样的情况就会发生。 即便我们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被毁灭了,在其他某个地方,一定还存在我们未知的生命形式。人类世界不可能是唯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之外,一定还有我们看不到的世界,存在于某个区域,某个维度,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 真相和死亡一样可怕,但是比死亡更难发现。 回应 2022-04-23 11:00:58 -
宇宙的进程不断向前,把生命碾碎,让它们重新变成花岗岩和沼气。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所有生命都是短暂的。而那些——那些狂人——回应了花岗岩和尘土呼唤,回应了无生命物质的需求;他们想助自然一臂之力。 他们被某种原始意向征服,自我疯狂地无限扩张,不知道什么时候取代了上帝。这不是狂妄自大或傲慢得意。这是自我的极度膨胀——一种顶礼膜拜者和被顶礼膜拜者的混乱状态。人没有吃掉上帝,而是上帝吃掉了人。
2021-07-19 16:29:08
-
然后呢 (Look at me,please)
他想,精神失常应该是指他们干的种种勾当,指他们的为人。他们的潜意识。他们对别人的无知,对自己给别人造成的后果的无知。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应在造成的破坏,已经正在造成的破坏。 贝恩斯先生打开盒子。盒子里的黑天鹅绒衬垫上放着一只米老师腕表。——迪斯尼的植入广告 按照格雷欣定律,赝品会让真品的价值大打折扣。这就是没有人愿意调查真假的背后动机。2020-05-11 12:19:06
论坛 · · · · · ·
新版本的译文还是不错的 | 来自monikawu | 19 回应 | 2020-10-07 10:18:00 |
翻译真的非常之差,译林出版社真是渣社。 | 来自jilsander | 4 回应 | 2020-10-07 10:16:07 |
读过小说的人帮个忙 | 来自Arcadia | 7 回应 | 2014-01-02 21:09:03 |
【12月4日/6日/7日】上海明画廊“重新发现菲利普·... | 来自译林出版社 | 2013-11-29 10:35:5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7 )
-
译林出版社 (2017)7.5分 4163人读过
-
限时抢
-
Putnam (1962)7.0分 115人读过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6.5分 244人读过
-
漓江出版社 (2001)6.4分 14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知道这些书很怪但我爱的难以自拔之二 (Josephine)
- 2013年9.1~10.31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50年来最优秀的科幻奇幻小说名单 (火星人小浣熊)
- 所有感兴趣的都要看~~~~~~~ (qianyu)
- 納粹德國相關書籍 1000 部 (二狗蛋施坦因)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高城堡里的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danver 2013-10-02 16:30:07
五旦那说PDK的东西读起来像喝多了写的就对了。可是这哪里是喝多了啊,这么精准的控制力……
2 有用 Lycidas 2015-11-11 10:32:49
在飞机上看完,那种半梦半醒喝多了一样的意识流碎碎念感觉太失真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脑缺氧。德日分治下的世界格局中各个阶级的风貌,文化霸权与意识形态的对垒,构建起全新的虚拟历史语境,结尾真是悲观情绪爆裂。
1 有用 Mephistopheles 2015-12-26 08:31:50
跟电视剧版完全不是一回事……充满了烦躁 无法交流 虚无 困惑的感觉。
5 有用 浣熊市垃圾回收 2015-02-07 21:43:13
不力荐怎能对得起这样的结局。《易经》海外推广大使。当真算得上“不明觉厉”。看完之后想看续写的同人什么的。
1 有用 Scallet 2013-12-19 11:22:46
假设德国和日本战胜了会是怎么样?除了动不动拿易经出来算一卦之外都很好。
0 有用 积极向上 2022-07-24 22:01:26
真的过誉了 只有设定和结局好 内在的真实?人物和几条线莫名其妙确实像梦中 对易经的使用太有西方人符号式的崇拜了诚惶诚恐无比虔诚实际上显得笨拙痕迹太明显 写个中短篇估计会更好 蝗虫成灾书名挺有意思
0 有用 Ashes Of Body 2022-07-04 18:41:22
惊恐发作中写的书,熵增赞歌
0 有用 Nevermore 2022-06-29 22:07:47
因为先看的电视剧,对书非常好奇。结果世界观宏大,格局很小。当然符合作者对美国的失望。三条线有一丝关联,但都没有聚合,显得很散。德国秘密警察被黑的真彻底。
0 有用 小北 2022-06-28 23:22:27
u1s1,易经真的能这样用吗……
0 有用 walkerace 2022-06-11 12:07:12
设定惊艳,起手不凡,推进冗沓,结尾空虚。珠玉在前,还有人认为《昭和米国物语》会让美国人破防?真是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