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短评

热门 最新
  • 42 Veronica 2011-09-11 22:51:16

    班固,班超,班昭。班家三兄妹真是NB~

  • 32 shawnj 2014-11-27 14:07:18

    两个多月啃完,无注释,错讹稍多。重点提印象最深的几个人:厚黑天才刘季、算无遗策陈平、精神崩溃孝惠帝、双插头汉成帝、为同志肯禅让的汉哀帝、悲壮鲁莽汉李陵、爱妻家张敞、狂犬主父偃、宿命论者王莽以及让我评分最低的汉武帝刘红猪,血腥千年的巫蛊大案。。。

  • 17 Isaac 2012-01-16 10:35:11

    艾玛,终于连奔带跑的看完了.......还是史记好看...

  • 22 千里东风 2013-07-07 09:23:12

    看完汉书,我更坚定了做司马迁门下走狗的决心,已经无可救药的成了司马迁的脑残粉了。凡是汉书里写的比较精彩的,肯定是从史记里抄来的。武帝纪倒是不太一样,但是汉书是标准的帝王传记,司马迁则把武帝写成了个为追求长生不老的人,多有荒唐之举,当代史敢这么写,司马迁真是胆大包天。贾谊写的也比史记长,但是看完之后才发现原来是引了两篇贾谊的赋。汉书中写到司马迁似乎评价也不是特别高,关键还是立场不一样,汉书非常符合官方的立场,成为历朝断代史的标准样板。史记则因为属于开山立派的人物,难免还带有某种叛逆精神。汉书因为太正统,让人读来不是很有味道,对史记的因袭也的确是几乎到了逐字逐句的地步,难怪郑樵说班固是浮华之人,全无创见,专擅剽窃,与司马迁相较就是猪之于龙。

  • 11 衛藤美彩 2015-06-20 20:26:38

    对仗很多,用写汉大赋的态度录史。才气飒飒,对统治者的回护便成末节。班马皆喜删文,高帝本纪区别之大,甚感意外。阅读计划脆若蝉翼,一开始便被弹破了。二次会好些吧。三秦刑法、孟坚姗笑、五日画眉、傅陶雉经、子云太玄。特别留意了翦伯赞所说韩信几十年问题,压根没见。静玄无常,幽光无量,去年《通鉴》也如此呢。郦商定三秦食邑六千,破钟离昧益四千,共一万户。然当其平燕、灭淮南,却遭逢大转封——由河西武成县至涿五千,终定曲周五千一百。功越高,食邑不增反锐减,类韩信(实地齐转至残楚)。高祖夺邑,这是汉五年剖符定封一个隐藏点。无怪分封纠结多年,朝四难暮三。回首雍齿故事,虚厚诸将实薄侯者。

  • 5 hehe. 2018-01-13 17:39:58

    2018年05:挑着看了些,没看某彻的本纪,怕我看了更讨厌他,杀女儿、杀儿子、巫蛊案杀几万无辜的人,服气服气

  • 1 陈毓秀 2011-10-28 00:17:38

    不如史迁好,感觉二十四史一代不如一代

  • 4 バカモノ 2016-05-08 20:41:15

    汉书下酒,百斗不醉

  • 2 仰望星空 2017-06-23 21:21:57

    《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双骚。《艺文志》这篇算是中国最早的目录学,保存了不少先秦学术流派的著作,多已失传。

  • 1 不知名 2011-11-02 07:36:04

    累计超过四十小时历时一月终于读完,汉书太繁杂了,夹杂了太多的奏章和诗词文赋,虽然有一部分很有价值,不过这都快成百科全书了吧,有些志倒还有趣,总体可读的就几篇纪几篇传,全读意义不大。。

  • 3 YongtoriBodon 2015-01-30 12:35:59

    西汉之业,衰于元成,崩于哀平,其外戚之盛,未所闻也。兴亡之机,其可辨乎?班固之才,世所称焉。《汉书》盛名,固所宜哉。

  • 0 无力取名的小林 2011-10-05 17:01:12

    24史第一本喜欢的也是最喜欢的

  • 2 阅微草堂 2012-07-22 21:35:29

    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而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汉书》 是理解司马迁的思想的一把钥匙

  • 0 jame88 2013-04-11 23:45:09

    简体横排无注释。《汉书》和《史记》有一些篇章是类似的,但总感觉这些内容相同的篇章中,《史记》读起来更加明白晓畅一些,《汉书》一些地方的遣词用字令人不解。有待研究。

  • 0 知行曰成 2014-03-21 13:20:24

    无法跟史记相媲美。

  • 0 袁老板天下无敌 2011-11-27 16:06:13

    大概读了一半多一点

  • 0 行者 2012-06-24 23:25:50

    古文读不太懂,大概过一遍古文,猜一猜,象读外文一样,然后看一遍翻译,再看一遍古文。 后背发凉,特别是儒家霍光和王莽的篡权,皇帝的无能。 善良的人总是毁灭吗?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