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不理解为什么他不在意谣言和比较的人可以从这本说是自传更像访谈实录的书里找到答案。“对于外界给予我的褒贬,我非常感谢,但是请原谅,使我动用精力的永远只有音乐。”一切不过这么简单而已。不得不矫情地说一句,能与未来的大师生活在同一个年代,真是幸运。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门外汉去聆听了解古典音乐,算是一个艺术家无心插柳的收获。谈吐,气质,对音乐和艺术的理解,清醒和淡定,有时候根本不相信他才三十岁不到。我一向敬仰深爱自己的事业并且能坚持下去的人,头像君和教授都是如此。这不是琴童家长会喜欢的书籍,因为完全没有借鉴的可能性。天赋和热爱都是不能强求的。其实相比于这本书,我更想看他200年后的传记。一向痛恨传记的我看得如此津津有味,这就是脑残粉的力量啊...
愿你成为一颗恒星
大多数有点名气开始为大众所熟知的人,越接触越展示其浅薄和低俗,尤其在社交网络时代,微博作为“照妖镜”,将无数且越来越多的“名人”斩落下马。但有一个人,在不断接触的过程中,我起先觉得他是百宝箱,因其热衷低调的“性格缺陷”,无数的荣誉、“第一”和善行像不断翻捡出的宝藏,你永远不知道藏在下一个转角的会是何种更大的惊喜。然而随着泥足深陷,你觉得百宝箱也不足以形容。而今我更愿意用大海来描述他,并且是德彪西的《大海》,随着时间推移光线变幻而展示丰富色调情绪的大海,有红日初升里的宁静祥和,亦有夜色浮动下的波澜壮阔。“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他从不谈辛苦,只有热爱,能懂的人确实不多。 35%的天分+20%的机遇+30%的勤奋+10%的人+5%的个性=李云迪!
李云迪精准坦诚的洞见和对音乐的专注热爱是当得起五星的,可惜作者花痴有余,笔力不逮,限制了本书更具启发性的可能,扣去一星。
作者能克制一点吗………… 不知道是作者文风问题还是怎么,虽然描写的都是辉煌,可我看了是在替李担心。 观众就是我的偶像,挺会讲话的 从云迪谈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是可以了解他冰山一角的。 如果他现在还有他在书中谈及的观念的话,我觉得完全不用替他担心
与《新浪漫主义》重合度极高,若有人想了解李云迪,建议直接看纪录片,纪录片比文字更传神更有生命力。 除了与纪录片重合的部分,作者还搬运了大量乐评来填充内容,并且用近乎吹捧的口吻介绍李云迪专辑以及记录他的行程,文字啰嗦,实际上李云迪口述比例少得可怜,如果这是一个已作古的人的传记,我可以理解,否则我会怀疑作者的能力或者用心程度。 后记里作者写了李云迪希望这本传记更多记录他的音乐性,导致作者大改稿子,我不知道李云迪这一要求对传记糟糕的文字有没有影响,单从这本书上来看,我认为作者不仅没进入李云迪的生活,连李云迪的音乐世界都没进入。
看完这本书 只想说 网上把李云迪黑的不像样了
出乎意料,作者思路逻辑十分清晰,读了18页,喜欢这种行文风格;好吧,书的整体架构依然是云迪的主意,不过以他的成就和年纪,别说是传记,连自传也至少要三十年后吧;被拉着手更深地看到他如此成熟明亮的一颗心,除了越来越爱他。
倒真不是因为我钟情于小钢琴,而是这本传记的确写的不错,我喜欢作者写作的那种风格~
25岁的李云迪如书中所写,天赋卓绝,思维活跃,年少有为,心思敏感又充满个性,谈吐成熟且有深度,如果他英年早逝一定会成为不朽的传奇。之后的十余年里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什么?那些大众所热衷探听的私密事,仿佛不被珍惜的羽毛,他这么个热爱表达的人,一辈子该不会仅出一本传记吧。ps:笔者有种微妙的译制腔调。
作者YY太多了
爱云迪....资料不错,只是作者写得实在是烂
我愛你 我愛你。
与其说是人物传记,不如说是以人物成长为线索的音乐鉴赏入门读物。作者文笔一般,但看得出来做了不少功课,同时看在教授的份上,给个四星还是很合适的
花痴给偶像立传也有成功的。但是这本书“行销”的意味太重了,诸如名人称赞报章评价各种大事各项记录,看重的似乎只是其成就而非其人本身。只有访谈段落有趣,能看出成长的痕迹
过眼云烟
港大图书馆居然有= =||| 可惜有点知音体 期待再版加入王力宏的内容!
高中时好朋友送的礼物,那会儿我还能熟练地弹个棉花~~ 犹记得某Z渣渣借了碟子就不还了 丫的!
前半部分读完了,后半部分实在没法勉强读下来。
> 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
27 有用 Ashes of time 2013-02-04 04:24:32
不理解为什么他不在意谣言和比较的人可以从这本说是自传更像访谈实录的书里找到答案。“对于外界给予我的褒贬,我非常感谢,但是请原谅,使我动用精力的永远只有音乐。”一切不过这么简单而已。不得不矫情地说一句,能与未来的大师生活在同一个年代,真是幸运。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门外汉去聆听了解古典音乐,算是一个艺术家无心插柳的收获。谈吐,气质,对音乐和艺术的理解,清醒和淡定,有时候根本不相信他才三十岁不到。我一向敬仰深爱自己的事业并且能坚持下去的人,头像君和教授都是如此。这不是琴童家长会喜欢的书籍,因为完全没有借鉴的可能性。天赋和热爱都是不能强求的。其实相比于这本书,我更想看他200年后的传记。一向痛恨传记的我看得如此津津有味,这就是脑残粉的力量啊...
17 有用 鸭梨 2013-04-29 01:42:41
愿你成为一颗恒星
12 有用 玄枫 2013-01-26 22:42:29
大多数有点名气开始为大众所熟知的人,越接触越展示其浅薄和低俗,尤其在社交网络时代,微博作为“照妖镜”,将无数且越来越多的“名人”斩落下马。但有一个人,在不断接触的过程中,我起先觉得他是百宝箱,因其热衷低调的“性格缺陷”,无数的荣誉、“第一”和善行像不断翻捡出的宝藏,你永远不知道藏在下一个转角的会是何种更大的惊喜。然而随着泥足深陷,你觉得百宝箱也不足以形容。而今我更愿意用大海来描述他,并且是德彪西的《大海》,随着时间推移光线变幻而展示丰富色调情绪的大海,有红日初升里的宁静祥和,亦有夜色浮动下的波澜壮阔。“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10 有用 FourQuartets 2013-07-21 10:26:29
他从不谈辛苦,只有热爱,能懂的人确实不多。 35%的天分+20%的机遇+30%的勤奋+10%的人+5%的个性=李云迪!
8 有用 凝眉 2013-02-25 02:26:41
李云迪精准坦诚的洞见和对音乐的专注热爱是当得起五星的,可惜作者花痴有余,笔力不逮,限制了本书更具启发性的可能,扣去一星。
4 有用 vacuum 2019-02-23 00:30:14
作者能克制一点吗………… 不知道是作者文风问题还是怎么,虽然描写的都是辉煌,可我看了是在替李担心。 观众就是我的偶像,挺会讲话的 从云迪谈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是可以了解他冰山一角的。 如果他现在还有他在书中谈及的观念的话,我觉得完全不用替他担心
2 有用 依筐 2022-04-10 00:58:26
与《新浪漫主义》重合度极高,若有人想了解李云迪,建议直接看纪录片,纪录片比文字更传神更有生命力。 除了与纪录片重合的部分,作者还搬运了大量乐评来填充内容,并且用近乎吹捧的口吻介绍李云迪专辑以及记录他的行程,文字啰嗦,实际上李云迪口述比例少得可怜,如果这是一个已作古的人的传记,我可以理解,否则我会怀疑作者的能力或者用心程度。 后记里作者写了李云迪希望这本传记更多记录他的音乐性,导致作者大改稿子,我不知道李云迪这一要求对传记糟糕的文字有没有影响,单从这本书上来看,我认为作者不仅没进入李云迪的生活,连李云迪的音乐世界都没进入。
5 有用 大咬瑶 2021-06-17 12:44:25
看完这本书 只想说 网上把李云迪黑的不像样了
1 有用 阿肉肉肉 2013-03-24 02:01:52
出乎意料,作者思路逻辑十分清晰,读了18页,喜欢这种行文风格;好吧,书的整体架构依然是云迪的主意,不过以他的成就和年纪,别说是传记,连自传也至少要三十年后吧;被拉着手更深地看到他如此成熟明亮的一颗心,除了越来越爱他。
1 有用 蕾拉 2016-05-25 14:34:04
倒真不是因为我钟情于小钢琴,而是这本传记的确写的不错,我喜欢作者写作的那种风格~
2 有用 鹤 2021-01-15 00:56:29
25岁的李云迪如书中所写,天赋卓绝,思维活跃,年少有为,心思敏感又充满个性,谈吐成熟且有深度,如果他英年早逝一定会成为不朽的传奇。之后的十余年里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什么?那些大众所热衷探听的私密事,仿佛不被珍惜的羽毛,他这么个热爱表达的人,一辈子该不会仅出一本传记吧。ps:笔者有种微妙的译制腔调。
2 有用 東柏林地下黨 2010-07-09 19:23:07
作者YY太多了
0 有用 魚鰭 2008-02-27 09:08:31
爱云迪....资料不错,只是作者写得实在是烂
0 有用 招财猫猫头 2011-09-14 11:57:18
我愛你 我愛你。
0 有用 六年 2013-04-13 12:38:37
与其说是人物传记,不如说是以人物成长为线索的音乐鉴赏入门读物。作者文笔一般,但看得出来做了不少功课,同时看在教授的份上,给个四星还是很合适的
2 有用 小斑 2013-02-08 19:07:45
花痴给偶像立传也有成功的。但是这本书“行销”的意味太重了,诸如名人称赞报章评价各种大事各项记录,看重的似乎只是其成就而非其人本身。只有访谈段落有趣,能看出成长的痕迹
1 有用 轩 2014-01-15 21:46:36
过眼云烟
0 有用 米粒 2012-05-06 22:54:07
港大图书馆居然有= =||| 可惜有点知音体 期待再版加入王力宏的内容!
0 有用 Molly 2013-01-05 03:06:25
高中时好朋友送的礼物,那会儿我还能熟练地弹个棉花~~ 犹记得某Z渣渣借了碟子就不还了 丫的!
0 有用 小衣君子 2012-06-18 15:41:51
前半部分读完了,后半部分实在没法勉强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