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或是明天的启示……即使繁花零落,死神到来,一曲终了,人犹未散。
《繁花》让人为之一震,小说的好处自有高人评说----程永新
优雅之野心,当今几乎不可能出现的文体----张辛欣
近年来最有看头的小说---吴亮
作者简介 · · · · · ·
金宇澄,生于上海,祖籍吴江黎里,著有中短篇集《迷夜》、随笔集《洗牌年代》,主编《城市地图》、《飘泊在红海洋——我的大串联》等。现任《上海文学》常务副主编。
目录 · · · · · ·
壹章
二章
叁章
四章
伍章
六章
柒章
八章
玖章
十章
拾壹章
十二章
拾叁章
十四章
拾伍章
十六章
拾柒章
十八章
拾玖章
二十章
贰拾壹章
二十二章
贰拾叁章
二十四章
贰拾伍章
二十六章
贰拾柒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章
三十章
三十一章
尾声
跋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独上阁楼,最好是夜里。《阿飞正传》结尾,梁朝伟骑马觅马,英雄暗老,电灯下面数钞票,数清一沓,放进西装内袋,再数一沓,拿出一副扑克牌,撵开细看,再摸出一副。接下来梳头,三七分头,对镜子梳齐,全身笔挺,骨子里疏慢,最后,关灯。否极泰来,这半分钟,是上海味道。 如果不相信,头伸出老虎窗,啊夜,层层叠叠屋顶,“本滩”的哭腔,霓虹养眼,骨碌碌转光珠,软红十丈,万花如海。六十年代广播,是纶音玉诏,奉命维谨,澹雅胜繁华,之后再现“市光”的上海夜,风里一丝丝苏州河潮气,咸菜大汤黄鱼味道,氤氲四缭,听到音乐里反复一句女声,和你一起去巴黎呀和你一起去巴黎呀去巴黎呀。对面有了新房客了,窗口挂起的小衣裳,眼生的,黑瓦片上面,几支白翅膀飘动。 八十年代,上海人聪明,新开小饭店,挖地三尺,店面多一层,阁楼延伸。这个阶段,乍浦路黄河路等等,常见这类两层结构,进贤路也是一样,进店不便抬头,栏杆里几条玉腿,或丰子恺所谓“肉腿”高悬,听得见楼上讲张,加上通风不良的油镬气,男人觉得莺声燕语,吃酒就无心思。 古罗马诗人有言,不亵则不能使人欢笑。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汪小姐说,有一种女人,开口就谈情调,谈巴黎,谈吃茶,谈人生,这是十三点。开口闭口谈小囡,奶瓶,尿布,打预防针,标准十三点。一开口,就是老公长,老公短,这是妖怪。”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繁花"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繁花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29 条 )
-
俊桦 (盐多必食)
《繁花》出场人物表 一、1960年代初 沪生——学生,出身空军干部家庭,家住石门路拉德公寓 沪民——沪生哥,逃兵 小毛——沪生同龄人,出身上钢八厂工人家庭,家住大自鸣钟西康路 建国——小毛同学,一同拜师练武 拳头师傅——专攻形意拳,住苏州河南岸叶家宅 大妹妹——小毛同学、邻居;出身“奉帮”裁缝家庭 兰兰——小毛同学、邻居 王师傅——小毛一楼店面邻居,剃头师傅,苏北人 甫师太——小毛邻居 海德——小毛二楼邻居,... (24回应)2013-08-01 16:27:25 316人喜欢
《繁花》出场人物表 一、1960年代初 沪生——学生,出身空军干部家庭,家住石门路拉德公寓 沪民——沪生哥,逃兵 小毛——沪生同龄人,出身上钢八厂工人家庭,家住大自鸣钟西康路 建国——小毛同学,一同拜师练武 拳头师傅——专攻形意拳,住苏州河南岸叶家宅 大妹妹——小毛同学、邻居;出身“奉帮”裁缝家庭 兰兰——小毛同学、邻居 王师傅——小毛一楼店面邻居,剃头师傅,苏北人 甫师太——小毛邻居 海德——小毛二楼邻居,海员 银凤——海德老婆 阿宝——学生,出身资产阶级家庭,家住皋兰路,水瓶座 蓓蒂——阿宝青梅竹马的邻居,双鱼座 阿宝祖父——原工商企业家,住思南路公馆 宋老师——阿宝嬢嬢,沪生老师 阿宝大哥——过继给香港家庭,与阿宝有书信往来 阿宝大伯伯——与阿宝祖父同住 阿宝二伯伯——与阿宝祖父同住 小阿姨——阿宝娘的妹妹,离婚妇女 绍兴阿婆——蓓蒂家保姆 淑婉——阿宝邻居,绰号“大小姐”,社会青年 马头——淑婉表弟,中学生,家住杨树浦 姝华姐姐——沪生邻居,文艺女青年,出身工会干部家庭,家住茂名路南昌公寓 关键词:24路电车、国泰电影院、《摩雅傣》、《第四十一》、《卡门》密纹唱片、穆旦诗集、思南路邮局、淮海路国营旧货商店、拉马尔丁《和声集》、“翼风”航模店 二、文革时期至1980年代初 沪生——五金公司采购员,全国出差,因父母问题搬入武定路旧公房 姝华——吉林插队落户,与鲜族通婚 董丹桂——“香港小姐”,原大世界舞女 兰兰——中学毕业后,通过小毛娘关系留沪 小毛——钳工工人 樊师傅——小毛师傅,八级钳工 二楼爷叔——小毛邻居,棉胎商店店员,老色胚 大妹妹——迁户安徽军工厂 荣根——小毛大师兄 金妹——小毛师姐,纺织厂刨床车间女工 春香——环卫所女工,家住莫干山路澳门路弄堂 阿宝——曹杨加工组冲床工人 黄毛——阿宝师傅 五室阿姨——阿宝同事、两万户邻居 小珍——阿宝邻居,出身造纸厂工人家庭 雪芝——兰兰同学,电车卖票员,家住安远路 欧阳先生——阿宝爸爸的老领导 黎老师——阿宝爸爸老同事的未亡人 关键词:诗人叶芝;DIY不锈钢开瓶器;“四如春”饮食店;人民广场派出所;中山公园法国梧桐;沪剧《碧落黄泉》;三官堂桥62路终点站 三、1990年代初 沪生——律师,留守男士 白萍——沪生老婆,公派出国后滞留境外 梅瑞——沪生夜大同学 香港小开——梅瑞继父 黑宝塔——梅瑞原房东女儿,浦东人 陶陶——梅瑞邻居,水产商贩,话唠 芳妹——陶陶老婆,雌老虎 孟先生——成都路大碟黄牛 俞小姐——投资客户,陶陶朋友 潘静——海静天安公司副总,北方人 玲子——陶陶朋友,进贤路“夜东京”饭馆老板娘 小琴——华亭路服装摊主,家住延庆路 小广东——华亭路服装摊主,小琴哥们 张警官——派出所民警 葛老师——老克勒 菱红——玲子小姊妹,日本留学回沪 亭子间小阿嫂——玲子老邻居 丽丽——玲子小学同学,出身北京官商家庭 韩总——投资公司老板;丽丽朋友 范总——苏州项目经理 钟大师——吴江路风水先生 小毛——工厂门卫,原钟表厂下岗工人 薛阿姨——小毛二楼邻居 菊芬——小毛原表芯车间同事,曾经的厂花、跳舞皇后 大妹妹——小本经营馄饨摊主,安徽回沪 兰兰——合资企业家太太 雪芝——合资企业家太太 招娣——小毛娘邻居,离婚妇女,传销小组长 芮福安——法国青年,文字工作者 安娜——芮福安女友 阿宝——外贸个体户 汪小姐——梅瑞同事;阿宝客户 宏庆——汪小姐老公 林太——阿宝客户,台湾人 李李——黄河路“至真园”饭店老板,汪小姐朋友,北方人,金牛座 小芙蓉——夜总会舞女 康总——宏庆朋友 常熟徐总——李李客户,上海人 苏安——徐总秘书 丁老板——徐总朋友,收藏家,浙江人 吴小姐——公司会计 章小姐——公司白领 小保姆——章小姐钟点工 秦小姐——公司白领,北方人,文艺女青年 关键词:沧浪亭;陈昇《北京一夜》;玫瑰;荷花;庵堂;绿杨桥养老院;梅艳芳《珍惜再会时》;黄安《新鸳鸯蝴蝶梦》
24回应 2013-08-01 16:27:25 -
五月病 (拖延症末期病患发作中)
独上阁楼,最好是夜里。《阿飞正传》结尾,梁朝伟骑马觅马,英雄暗老,电灯下面数钞票,数清一沓,放进西装内袋,再数一沓,拿出一副扑克牌,撵开细看,再摸出一副。接下来梳头,三七分头,对镜子梳齐,全身笔挺,骨子里疏慢,最后,关灯。否极泰来,这半分钟,是上海味道。 如果不相信,头伸出老虎窗,啊夜,层层叠叠屋顶,“本滩”的哭腔,霓虹养眼,骨碌碌转光珠,软红十丈,万花如海。六十年代广播,是纶音玉诏,奉命维谨,... (13回应)2013-06-25 18:16:35 77人喜欢
独上阁楼,最好是夜里。《阿飞正传》结尾,梁朝伟骑马觅马,英雄暗老,电灯下面数钞票,数清一沓,放进西装内袋,再数一沓,拿出一副扑克牌,撵开细看,再摸出一副。接下来梳头,三七分头,对镜子梳齐,全身笔挺,骨子里疏慢,最后,关灯。否极泰来,这半分钟,是上海味道。 如果不相信,头伸出老虎窗,啊夜,层层叠叠屋顶,“本滩”的哭腔,霓虹养眼,骨碌碌转光珠,软红十丈,万花如海。六十年代广播,是纶音玉诏,奉命维谨,澹雅胜繁华,之后再现“市光”的上海夜,风里一丝丝苏州河潮气,咸菜大汤黄鱼味道,氤氲四缭,听到音乐里反复一句女声,和你一起去巴黎呀和你一起去巴黎呀去巴黎呀。对面有了新房客了,窗口挂起的小衣裳,眼生的,黑瓦片上面,几支白翅膀飘动。 八十年代,上海人聪明,新开小饭店,挖地三尺,店面多一层,阁楼延伸。这个阶段,乍浦路黄河路等等,常见这类两层结构,进贤路也是一样,进店不便抬头,栏杆里几条玉腿,或丰子恺所谓“肉腿”高悬,听得见楼上讲张,加上通风不良的油镬气,男人觉得莺声燕语,吃酒就无心思。 古罗马诗人有言,不亵则不能使人欢笑。 引自第1页 13回应 2013-06-25 18:16:35 -
冬. (所思不远,若为平生。)
《繁花》中的人物及关系 阿宝 (一)约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父亲是革命人士,母亲是浙江地主家庭小姐。大概于80年代开了私人公司。 (二)阿宝六年级初遇沪生。 (三)阿宝少年时代大概喜欢过蓓蒂。后蓓蒂失踪(据说是变成了金鱼),阿宝心中一直记着蓓蒂。 (四)文革期间被抄家,从皋南路迁往沪西曹杨工人新村。先和邻居小珍谈恋爱,后关系破裂。经兰兰介绍认识雪芝,和雪芝做了男女朋友,大概在78年正式分手。 (五)80... (2回应)2015-03-04 10:09:34 70人喜欢
《繁花》中的人物及关系 阿宝 (一)约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父亲是革命人士,母亲是浙江地主家庭小姐。大概于80年代开了私人公司。 (二)阿宝六年级初遇沪生。 (三)阿宝少年时代大概喜欢过蓓蒂。后蓓蒂失踪(据说是变成了金鱼),阿宝心中一直记着蓓蒂。 (四)文革期间被抄家,从皋南路迁往沪西曹杨工人新村。先和邻居小珍谈恋爱,后关系破裂。经兰兰介绍认识雪芝,和雪芝做了男女朋友,大概在78年正式分手。 (五)80年代后期因外贸生意结识国营外贸公司员工汪小姐,汪小姐似乎对阿宝有感觉,但阿宝不与汪小姐搞暧昧。后沪生将阿宝介绍给梅瑞认识,结果梅瑞喜欢上阿宝。 (六)90年代初认识李李,逐渐喜欢上李李,与李李发生性关系大概是在94年之后。 沪生 (一)约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父母是空军干部,60年代从茂名路洋房搬到石门路拉德公寓。71年的坠机事件(大概是林彪)牵连到沪生父母,沪生从拉德公寓搬到武定路旧公房。90年代初做了律师。 (二)初遇阿宝时,沪生三年级,阿宝六年级,蓓蒂一年级,沪生当时读茂名南路的民办小学,老师是阿宝的孃孃(姑姑)。 (三)对姝华有感情,发生过一次性关系。文革时期姝华去吉林务农,两人联系断绝。文革中期沪生在火车站撞见姝华,但那时沪生已经有了女朋友兰兰。 (四)60年代沪生第一次去找小毛时认识兰兰,在小毛面前说兰兰“笑起来好看”。文革时期,沪生和兰兰做了男女朋友。两人大概在78年正式分手,后兰兰嫁给了香港男人。 (五)80年代中期有两个女朋友,一是白萍,二是梅瑞(大概是同时交往),后梅瑞喜欢上阿宝,和沪生分手,沪生大概在87年与白萍结婚。89年白萍公派出国,与沪生联系渐少,后在国外有了别的男人。 (六)陶陶的朋友玲子和老公闹离婚,陶陶拜托沪生帮忙,沪生由此结识玲子及“夜东京”饭店一干人等。 小毛 (一)大概与沪生同龄,住沪西大自鸣钟弄堂,在国泰电影院买《摩雅傣》电影票时与沪生结识。 (二)小学时曾拜师学拳,文革时期做了钳工。 (三)文革时期多次和邻居银凤发生性关系,后二楼爷叔将全部情况告知银凤的丈夫海德,海德找小毛娘谈判(小毛并不知情),小毛被迫娶了春香,搬到莫干山路。 (四)小毛搬到莫干山路之前和银凤、沪生、阿宝断绝了关系。 (五)同春香结婚大概三年后,春香难产而死(大概是76年或77年)。 (六)小毛大概在95年去世。 李李 (一)“至真园”饭店老板,由汪小姐介绍给阿宝和沪生认识。 (二)事实上喜欢阿宝(但二人并没有确立恋人关系)。 (三)常熟之行,将汪小姐介绍给徐总认识。 (四)最终出家为尼,与阿宝断绝俗世关系。 梅瑞 (一)国营外贸公司员工,经沪生介绍结识阿宝,后与沪生分手,但并没有如愿成为阿宝女友,而是和北四川路男人结婚。 (二)宏庆、汪小姐、康总、梅瑞四人去余杭的双林古镇春游,梅瑞大概对康总动心。后两人有过一些接触,但没有深入。 (三)梅瑞姆妈和丈夫离婚,和香港小开结婚。后来梅瑞大概和香港小开发生了“故事”。 (四)小开被查,梅瑞姆妈外逃香港,梅瑞的生活一落千丈。 白萍 (一)沪生的老婆。89年白萍公派出国,与沪生联系渐少,后在国外有了别的男人。 陶陶 (一)静安寺菜场卖大闸蟹的商贩,梅瑞的邻居,大概因为这个关系,和沪生结识。老婆是芳妹,但陶陶常背着芳妹和别的女人搞暧昧。 (二)因朋友玲子和老公闹离婚,陶陶拜托律师沪生帮忙,沪生由此结识玲子及“夜东京”饭店一干人等。陶陶也曾和玲子有过“故事”。 (三)90年代的某年秋天,在大碟黄牛孟先生的住所认识潘静,次年火场逃生之后,两人关系突飞猛进。 (四)“夜东京”一聚之后,喜欢上了小琴,后和小琴同居,和芳妹离婚。 (五)和芳妹离婚当天,小琴坠楼而亡。后陶陶翻看小琴的记事簿才知道小琴一直在伪装。 汪小姐 (一)国营外贸公司员工,宏庆的老婆。 (二)曾和阿宝有生意上的来往,想和阿宝搞暧昧,后被梅瑞搅局。 (三)常熟之行,有汪小姐、李李、阿宝、吴小姐、章小姐、秦小姐。汪小姐在徐总宅中和徐总发生了性关系。后怀孕(不确定孩子父亲是谁)。 芳妹 (一)陶陶的老婆。后陶陶和小琴同居,和芳妹离婚。 春香 (一)小毛的妻子。 (二)同小毛结婚大概三年后,难产而死(大概是76年或77年)。 康总 (一)宏庆的朋友。 (二)老婆是康太。80年代康总在舞会上认识康太。 (三)宏庆、汪小姐、康总、梅瑞四人去余杭的双林古镇春游,康总大概对梅瑞动心。后两人有过一些接触,但没有深入。 康太 (一)康总的老婆,80年代和康总在舞会上认识。 大妹妹 (一)住大自鸣钟弄堂,沪生第一次去找小毛时认识。 (二)70年代被分配到安徽山区工厂。文革后,回上海。
兰兰 (一)住大自鸣钟弄堂,沪生第一次去找小毛时认识,被沪生在小毛面前说“笑起来好看”。 (二)大妹妹被分配到安徽的第二年,兰兰也被分配到安徽,后因“视神经萎缩”证明才留沪。 (三)文革时期和沪生做了男女朋友。大概在78年与沪生正式分手,后与香港男人结婚。 蓓蒂 (一)阿宝的邻居,比阿宝小四岁,家中请了帮佣绍兴阿婆。 (二)阿宝少年时代大概喜欢过蓓蒂。 (三)文革期间被抄家,后和阿婆同时在一个诡异的黄昏失踪(据说变成了金鱼)。 阿婆 (一)绍兴人,在蓓蒂家帮佣。 (二)文革时失踪(据说是变成了鲫鱼)。 马头 (一)蓓蒂的朋友,大概喜欢蓓蒂。 淑婉 (一)住在阿宝和蓓蒂家附近,文革期间被抄家。 姝华 (一)沪生原先住在茂名路时的邻居(姝华住南昌路)。 (二)亲历蓓蒂和阿婆“变鱼”消失的那个诡异黄昏。 (三)文革时期和沪生好过一次,后去吉林务农。生了第三个孩子之后,离开吉林出走,被沪生在上海火车站撞见,待会南昌路。后又被接回吉林。 俞小姐 (一)投资客户,陶陶的朋友,也认识沪生和阿宝。 苏州范总 (一)陶陶的朋友,经陶陶介绍认识俞小姐、沪生、阿宝。 吴小姐 (一)李李的朋友,公司会计。 (二)初识阿宝的那晚就对阿宝发嗲。 章小姐 (一)李李的朋友,外资白领。 秦小姐 (一)李李的朋友,常熟之行亦在其中。 潘静 (一)上海某实业公司副总经理,河北人。 (二)90年代的某年秋天,在大碟黄牛孟先生的住所认识陶陶,次年经历火场逃生之后两人关系突飞猛进。 常熟徐总 (一)李李的朋友,本纠缠李李,后和汪小姐发生性关系。 苏安 (一)徐总的秘书,喜欢徐总(应该也发生过性关系)。 银凤 (一)小毛的邻居(小毛家在三楼,银凤住二楼)。 (二)文革时期多次和小毛发生性关系,后二楼爷叔将所有情况捅给海德,银凤和小毛断绝关系。 海德 (一)银凤的丈夫,海员,常年出海。 二楼爷叔 (一)银凤的邻居。 玲子 (一)曾是沪生帮忙离婚,后去日本,回到上海后开了“夜东京”饭店。 (二)陶陶和芳妹结婚是玲子牵线搭桥的。曾和陶陶有过“故事”。 菱红 (一)玲子在日本认识的小姊妹。 丽丽 (一)玲子的小学同学 葛老师 (一)玲子的朋友,玲子开“夜东京”,葛老师给予了帮助。 (二)大概和亭子间小阿嫂有感情纠葛。 亭子间小阿嫂 (一)玲子的朋友,大概和亭子间葛老师有感情纠葛。 小琴 (一)玲子的朋友,在花亭路摆服装摊。 (二)“夜东京”一聚之后,逐渐和陶陶走到一起,并同居。 (三)陶陶同芳妹离婚当天,小琴坠楼而忘。后陶陶翻看小琴的记事簿才知道她的真面目。
陆太 (一)北方人,康太的朋友。 古太 (一)北方人,康太的朋友。 林太 (一)台湾人,康太的朋友。 小珍 (一)阿宝在曹杨新村的邻居。文革时期做过阿宝的女朋友。 五室阿姨 (一)阿宝在曹杨新村的邻居。老公昌发得了小中风之后,开始寻觅别的男人,先是曹杨加工组的维修工黄毛,后是小珍的爸爸(以帮小珍的爸爸找对象为借口)。 (二)因五室阿姨在小珍家的不当举动,小珍和阿宝关系破裂。 雪芝 (一)兰兰的朋友。 (二)70年代文革中期做了阿宝的女朋友。大概在78年两人正式分手。
2回应 2015-03-04 10:09:34 -
无印 (晴耕雨读)
沪生,我写信来,是想表明,我们的见解并不相同,所谓陈言腐语。"花鸟之寓目,自信心中粗",人已经相隔千里,燕衔不去,雁飞不到,愁满天涯,像叶芝诗里所讲,我已经"支离破碎,六神无主",也是身口自足。我们不必再联系了,年纪越长,越觉得孤独,是正常的,独立出生,独立去死。人和人,无法相通,人间的佳恶情态,已经不值一笑,人生是一次荒凉的旅行。我就写到这里,此信不必回了。祝顺利。姝华。2014-03-20 22:57:25 56人喜欢
-
五月病 (拖延症末期病患发作中)
独上阁楼,最好是夜里。《阿飞正传》结尾,梁朝伟骑马觅马,英雄暗老,电灯下面数钞票,数清一沓,放进西装内袋,再数一沓,拿出一副扑克牌,撵开细看,再摸出一副。接下来梳头,三七分头,对镜子梳齐,全身笔挺,骨子里疏慢,最后,关灯。否极泰来,这半分钟,是上海味道。 如果不相信,头伸出老虎窗,啊夜,层层叠叠屋顶,“本滩”的哭腔,霓虹养眼,骨碌碌转光珠,软红十丈,万花如海。六十年代广播,是纶音玉诏,奉命维谨,... (13回应)2013-06-25 18:16:35 77人喜欢
独上阁楼,最好是夜里。《阿飞正传》结尾,梁朝伟骑马觅马,英雄暗老,电灯下面数钞票,数清一沓,放进西装内袋,再数一沓,拿出一副扑克牌,撵开细看,再摸出一副。接下来梳头,三七分头,对镜子梳齐,全身笔挺,骨子里疏慢,最后,关灯。否极泰来,这半分钟,是上海味道。 如果不相信,头伸出老虎窗,啊夜,层层叠叠屋顶,“本滩”的哭腔,霓虹养眼,骨碌碌转光珠,软红十丈,万花如海。六十年代广播,是纶音玉诏,奉命维谨,澹雅胜繁华,之后再现“市光”的上海夜,风里一丝丝苏州河潮气,咸菜大汤黄鱼味道,氤氲四缭,听到音乐里反复一句女声,和你一起去巴黎呀和你一起去巴黎呀去巴黎呀。对面有了新房客了,窗口挂起的小衣裳,眼生的,黑瓦片上面,几支白翅膀飘动。 八十年代,上海人聪明,新开小饭店,挖地三尺,店面多一层,阁楼延伸。这个阶段,乍浦路黄河路等等,常见这类两层结构,进贤路也是一样,进店不便抬头,栏杆里几条玉腿,或丰子恺所谓“肉腿”高悬,听得见楼上讲张,加上通风不良的油镬气,男人觉得莺声燕语,吃酒就无心思。 古罗马诗人有言,不亵则不能使人欢笑。 引自第1页 13回应 2013-06-25 18:16:35 -
独上阁楼,最好是夜里。《阿飞正传》结尾,梁朝伟骑马觅马,英雄暗老,电灯下面数钞票,数清一沓,放进西装内袋,再数一沓,拿出一副扑克牌,捻开细看,再摸出一副。接下来梳头,三七分头,对镜子梳齐,全身笔挺,骨子里疏慢,最后,关灯。否极泰来,这半分钟,是上海味道。 如果不相信,头伸出老虎窗,啊夜,层层叠叠屋顶,“本摊”的哭腔,霓虹养眼,骨碌碌转光珠,软红十丈,万花如海。六十年代广播,是纶音玉诏,奉命唯谨,...
2013-11-27 14:34:39 1人喜欢
独上阁楼,最好是夜里。《阿飞正传》结尾,梁朝伟骑马觅马,英雄暗老,电灯下面数钞票,数清一沓,放进西装内袋,再数一沓,拿出一副扑克牌,捻开细看,再摸出一副。接下来梳头,三七分头,对镜子梳齐,全身笔挺,骨子里疏慢,最后,关灯。否极泰来,这半分钟,是上海味道。 如果不相信,头伸出老虎窗,啊夜,层层叠叠屋顶,“本摊”的哭腔,霓虹养眼,骨碌碌转光珠,软红十丈,万花如海。六十年代广播,是纶音玉诏,奉命唯谨,澹雅盛繁华,之后再现“市光”的上海夜,风里一丝丝苏州河潮气,咸菜大汤黄鱼味道,氤氲四缭,听到音乐里反复一句女声,和你一起去巴黎呀一起去巴黎呀去巴黎呀。对面有了新房客了,窗口挂的小衣裳,眼生的,黑瓦片上面,几支白翅膀飘动。 八十年代,上海人聪明,新开小饭店,挖地三尺,店面多一层,阁楼延伸。这个阶段,乍浦路黄河路等等,常见这类两层结构,进贤路也一样,进店不便抬头,栏杆里几条玉腿,或丰子恺所谓“肉腿”高悬,听得见楼上讲张,加上通风不良的油镬气,男人觉得莺声燕语,吃酒就无心思。 古罗马诗人有言,不亵则不能使人欢笑。 引自第1页 回应 2013-11-27 14:34:39
-
江湖骗子上官蝶 (庄生晓梦迷蝴蝶)
此处写的是《被遗忘的俱乐部》。 上个月初工作去拍摄现场,我和同事们给塑料模特穿、脱、换衣服,搬来抱去,常把模特摔两半。手滑刹那,当下是心慌的,口中默念抱歉抱歉不是有意的……思绪乱飞想着“这位”,会否半夜与同伴吐槽,白天摔好痛腰酸背疼╯﹏╰。这位,无意识的变有意识,想想都觉诡异又好笑。😅2022-07-03 15:46:13
论坛 · · · · · ·
《繁花》群芳谱:女性角色年龄身份经历(陆续更新) | 来自安素chieko | 4 回应 | 2022-07-04 14:25:02 |
孃孃是啥意思? | 来自芥末驴 | 1 回应 | 2022-07-04 09:04:16 |
双目失明的黎老师的自述有何深刻意义? | 来自小猪贝 | 1 回应 | 2022-06-27 20:24:23 |
书里最不喜欢哪个女人? | 来自ssun | 16 回应 | 2022-06-17 16:33:39 |
汪小姐假离婚假结婚为啥 | 来自烟雨细草江南岸 | 6 回应 | 2022-06-08 19:36:26 |
> 浏览更多话题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每满100-50
-
低至5元,每满69减20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8.7分 114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8.6分 516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8.5分 266人读过
-
每满100-50
-
INK印刻出版公司 (2013)9.3分 22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盲刺客阅读收藏 (盲刺客)
- 生而有涯 书海无涯 (佾云)
- 茅盾文学奖 (Li)
- 2013上海书展新书关注榜 (451½°F™)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繁花的评论:
feed: rss 2.0
78 有用 辄馨 2013-06-06 09:45:07
也难怪上海人被外地人觉得小气,本地小文人写出的文字也只能让人觉得“小器”。刻画了人间酸甜苦辣,却没有豁达、坦荡,终究是亭子间作家。(送我书的同学,我也对不住你了。。。)
137 有用 malingcat 2013-04-03 10:21:20
繁花照眼,终是虚空。赞。
86 有用 珠颈花臂黄金獴 2015-08-17 12:46:21
不喜繁花者非我友。
653 有用 潜意识 2014-11-11 11:20:18
看罢最后一页,像是过完了一生。
297 有用 欢乐分裂 2014-01-02 22:28:52
读完仍浸于恍惚,华语文学中独一无二的语境,俗雅兼容;通篇言语,如全知平移镜头横扫群英人物谱系,声音律动,景物白描,心理活动,全在罅隙间,且处处留白,铺陈无数弄堂故事;纵向年轮建国40余年云波诡谲,繁花静叶声色虚空;女性群像、角色串联、遁入虚空,多处名家影子;最感动:李李往事及出家、小毛与银凤,几处长镜头描写几乎落泪,扉页书“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是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0 有用 留白 2022-07-05 21:40:26
语言和故事都是那么鲜活和有烟火气,时间的跨度与交错,在篇幅中彰显结构上的巧思,多好的一本书啊!
0 有用 貘 2022-07-05 19:32:06
“沪生,我写信来,是想表明,我们的见解并不相同,所谓陈言腐语,“花鸟之寓目,自信心中粗”,人已经相隔千里,燕衔不去,雁飞不到,愁满天涯,像叶芝诗里所讲,我已经“支离破碎,六神无主”,也是身口自足。我们不必再联系了,年纪越长,越觉得孤独,是正常的,独立出生,独立去死。人和人,无法相通,人间的佳恶情态,已经不值一笑,人生是一次荒凉的旅行。我就写到这里,此信不必回了。祝顺利。姝华。”
0 有用 壶大茶 2022-07-05 06:54:23
“不响”两个字出现频率最高,最开始不解,后来发现应该是上海方言。读了挺久才看完,小时候和现在对应的写法要是不认真看连人物都对应不上。开始的时候觉得现在时的故事比较有意思,看到后面还是主角们小时候的故事更能体现上海的时代变迁。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沪生还是那个沪生,阿宝变成宝总,书中的女性角色大多经历曲折又离奇,结局大多令人唏嘘。
0 有用 遛弯的猫wudign 2022-07-04 23:51:47
人生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
0 有用 riaght as rain 2022-07-04 23:26:57
人物名字的反复出现是体现了生活的真实,但还是没有想到人可以变得这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