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西达·斯考切波 (Theda Skocpol)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
原作名: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Russia,and China
出版年: 2013-3-1
页数: 389
定价: 5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东方编译所译丛
ISBN: 9787208112797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
原作名: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Russia,and China
出版年: 2013-3-1
页数: 389
定价: 5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东方编译所译丛
ISBN: 9787208112797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一) (37°暖)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 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参考文献 (vacuity)
- 政治科学文献 (知闲)
- 法学nerd的偏冷读书世界 (李初一)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2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国家与社会革命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江海一蓑翁 2017-01-23 22:25:26
政治社会学领域的经典论著,采取个案研究与比较历史分析的方法,从国家结构、国际环境与阶级关系这三个方面入手,比较中、法、俄三国革命的异同,进而对马克思和韦伯关于革命的既往理论提出质疑、批判与修正。关于革命起源研究的必读之作。
1 有用 哆啦大胖 2020-05-29 12:01:21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首先,本书介绍了革命和起义、暴动、叛变的不同之处,指出革命的本质特征是给一个国家带来根本性的结构转型。其次,作者通过比较法国、俄国、中国的革命,以及英国、日本的反面案例,发现在激烈的国际军事竞争压力下,一旦国内爆发政治危机,同时农村存在使得农民团结起来的组织基础,两个条件综合起来,革命的浪潮就会冲破旧政权薄弱的堤坝。最后,为什么法国、俄国、中国革命结出了不同的果实?作者在...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首先,本书介绍了革命和起义、暴动、叛变的不同之处,指出革命的本质特征是给一个国家带来根本性的结构转型。其次,作者通过比较法国、俄国、中国的革命,以及英国、日本的反面案例,发现在激烈的国际军事竞争压力下,一旦国内爆发政治危机,同时农村存在使得农民团结起来的组织基础,两个条件综合起来,革命的浪潮就会冲破旧政权薄弱的堤坝。最后,为什么法国、俄国、中国革命结出了不同的果实?作者在这里再次强调了她的结构性视角,认为革命领袖们并不是根据意识形态来建设新国家,而是在当时种种客观条件提供的可能性中,才能施展拳脚。这本书挑选案例进行正反比较的分析方法,反对唯意志论的结构性视角,提出国家领袖与精英阶级之间既存在一致利益、也存在冲突的可能性这一观点,阐发出国家具有潜在自主性这个理论。 (展开)
0 有用 阿云 2023-01-31 20:49:20 上海
建议和赵鼎新那本社会与政治运动一起来看
0 有用 浮一大白 2022-05-24 09:56:23
本科时代政治社会学入门书
1 有用 adtmxk 2019-06-23 10:23:40
以前翻过大部分内容,直到后来导师说我的论文的问题意识不集中,可以看下这本书,然后从6月初断断续续看到现在,中间的内容有些都忘记了。单一案例就已经很复杂了,如果多个案例比较则更加复杂了。要是作者去某地开题,会被批的,这么多的案例,拿在一起比较,合适吗?问题意识不突出,得靠读者去总结和诠释。然而,斯考觉得,我喜欢就行,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0 有用 Themis_ 2023-03-14 14:57:54 上海
Chap1-3 “在所有这三个旧制度下,之所以会出现革命性政治危机,是因为在一个受资本主义所驱动的、处于不均衡转型的世界中,与专制性、原生型官僚政权组织紧密相关的土地所有制,阻碍或束缚了君主应对日益高涨的国际军事竞争的主动性。在法国和中国,富裕而政治上有权的地主上层阶级,阻碍了现代化改革过程的最初尝试。在俄国,软弱的地主贵族虽然不能阻止自上而下的改革,但是农村经济状况和阶级结构却构成了国家指导下的... Chap1-3 “在所有这三个旧制度下,之所以会出现革命性政治危机,是因为在一个受资本主义所驱动的、处于不均衡转型的世界中,与专制性、原生型官僚政权组织紧密相关的土地所有制,阻碍或束缚了君主应对日益高涨的国际军事竞争的主动性。在法国和中国,富裕而政治上有权的地主上层阶级,阻碍了现代化改革过程的最初尝试。在俄国,软弱的地主贵族虽然不能阻止自上而下的改革,但是农村经济状况和阶级结构却构成了国家指导下的工业化的障碍,从而使得沙皇俄国无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赶上其主要敌人德意志帝国。在这三个国家中,国家发动的改革受阻的最终影响是,君主专制政权的垮台,中央集权的行政和军事组织走向瓦解。在支配阶级不再求助于专制政权的支持时,自下而上的反抗就有可能出现和扩散,社会革命也就即将到来。” (展开)
0 有用 给我一瓶乌龙茶 2023-03-13 15:41:44 上海
反正读的我很痛苦 不喜欢看历史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0 有用 Eliora 2023-02-27 11:10:51 上海
真的看不懂啊…
0 有用 洛忱 2023-02-21 20:57:50 河南
虽说本书仍在史料运用上饱受争议,但在40年代的比较政治学研究上,作者已然是出类拔萃,对于三个国家的革命历程进行了相对完整的比较。
0 有用 阿云 2023-01-31 20:49:20 上海
建议和赵鼎新那本社会与政治运动一起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