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美术史 短评

热门
  • 8 文在兹 2015-12-16 13:57:08

    资料尤其是造像材料搜集最全。插图多为清晰照片,弥补了此前发表多为拓片的遗憾。不过最好是有人弄个照片+拓片+线描+释文的集成,然后再来讨论道教史和美术史的问题。

  • 3 云吐月 2020-07-20 11:56:29

    疫情以来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内容扎实丰富,太棒了。虽然是以材料为核心,但不乏精彩的问题。尤其是马王堆“太一将行”图的重组复原的分析,十分有反思性。还有道民马洛子造像碑,体现了早期三佛与三清的隐秘关系。

  • 2 翼龙 2018-04-12 13:19:30

    太精彩啦,非常扎实

  • 0 鵬鵬 James 2015-02-11 17:28:24

    春秋戰國至隋代,完善強大的工具書

  • 0 卢瓦 2013-04-02 09:39:56

    用个案写通史,经典。力荐。

  • 0 三清喵 2022-05-25 13:26:21

    非常厉害,既有对道教美术史方法论的思考,又有对道教具体图像问题的考证。期待唐宋部分早日问世。😸

  • 0 非牛顿流体 2024-02-26 22:02:04 上海

    在图书馆偶然翻到,流连其中,确实是一部精彩的好书。资料充分详实,配图清晰精确,个例分析与通例梳理穿插叙述,每节都有发前人未见之明的亮点,虽然只是泛读也颇有获益。非常期待第二卷问世。

  • 0 玉山上行 2020-05-29 11:15:15

    图+说明+研究现状+自己见解。涉及的道教美术东西非常全面,一直抱着不放的极佳工具书!

  • 0 yuziyuzi 2020-06-30 19:56:06

    最近写论文,从点到面,道和佛的联系真是超出我原有的概念

  • 0 #1748 2020-04-07 22:04:01

    十分细致的资料搜集与整理,其中李老关于孔望山石刻、魏文朗造像碑及福地石窟的分析亦尤令人击节。此为第一卷,期待之后诸卷的推出。 当然,书中也有许多可备再检讨之处,比如成都出土的所谓“道教造像”,由于出土时其他造像皆为佛教造像,虽不能完全排除道教属性的可能,私以为断为维摩诘像或更为合适。 之前阅读《图像与仪式》,其中便有强调治佛教美术者不应忽略道教美术。而就北朝来说确为如此,不仅不能忽略,更需要细心的整理与学习。北朝的民间造像尚有许多可挖掘之处,譬如本书着重记述的陕西地区的佛道混合造像,如果这学期有时间的话,也想做些进一步的搜集与讨论。

  • 1 苦影 2020-05-16 00:24:09

    重点看了前部分,即对东汉及以前的铜镜、墓室、摩崖石刻等遗存中设计的神仙形象的考察,李淞的学术综述非常扎实严谨,细致到几乎繁琐,读来很是佩服。不过,过度倚重学术史也的确让本书偶尔显得有些累赘。后半部分考察了北朝期间的七十来件道教造像遗留,个案从信息到学术综述无一不精细至极,可备以之后参考,难能可贵的是在海量的个案分析过后仍然对每一个时间段作出了概览性的小结,使得每一个阶段的变化与特点相对清晰起来。前半部分考察神祗,我读得非常激动,能感觉到作者跳动其间的冷幽默和才气(看来真正的才气是不会被海量的考古描述以及细节信息淹没的)。

  • 0 维可多 2024-05-30 13:26:42 北京

    内容丰富,许多少见的海外藏品拍了彩图,一些之前仅见拓片的材料拍了原石,材料方面可以说是重要的必读书,对于材料的讨论也很有见地,期待后续卷的出版!

  • 0 后置词 2020-12-26 20:55:33

    真的太清楚详实了!感谢李松老师!时间所限只读了上卷,有机会一定拜读完

  • 0 Ms. 黄 2020-10-25 19:48:43

    李松老师是很牛的,文献考据什么也很详细。只是在通读的过程中有些痛苦和乏味😪😪😪

  • 0 晴紫emily 2021-10-10 18:10:54

    李老师多年来在全国各地考察,搜集材料,果真史料了得,图像与文献十分详实,论述严谨,第一册截止到了隋代,曾问过李老师多会能出,但这种煌煌巨作估计还得要很久了,期待下一本。

  • 1 小端庄 2018-09-13 21:19:25

    非常精彩!本来以为是通论性的工具书,结果是精深的研究专著,主要看了早期道教美术那部分,铜镜与西王母图像、汉画像中的老子图像、墓室绘画中的地下天堂。。。既有综合的视角又有具体的考证,尤其是插图部分,很多图片都经过二次制作,标出了关键的图片信息,对于看图说话的考古研究实在是太有帮助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