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看着这本书,真的不禁在想,好像也斯上一代以及他那一代的人都逐渐离开后,香港的文学界似乎没有那些年的氛围,变得沉寂了。起码那些年文学刊物还有不少,《快报》《明报》《四季》《大拇指》《越界》《号外》等等,现在可能就庆幸还有《香港文学》吧。希望这只是我孤陋寡闻的偏见,而不是真的因为香港的文学空间越来越小。当年也斯对香港文学的发展还真的用心良苦提了很多建议,不知道现在谁在摇旗呐喊?
對於早期香港文學之文化有較為全面的敘述,當中的反思也是有文化思考意義
@序言书室
算是一個完整的對香港文學從五六十年代開始,接觸新文學到後來發展一個分析總結。結合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刻劃出一個變化中的朦朧的城市形象
> 更多短评 4 条
> 3人在读
> 15人读过
> 72人想读
订阅关于香港文化空間與文學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kinder23 2021-02-17 23:55:31
看着这本书,真的不禁在想,好像也斯上一代以及他那一代的人都逐渐离开后,香港的文学界似乎没有那些年的氛围,变得沉寂了。起码那些年文学刊物还有不少,《快报》《明报》《四季》《大拇指》《越界》《号外》等等,现在可能就庆幸还有《香港文学》吧。希望这只是我孤陋寡闻的偏见,而不是真的因为香港的文学空间越来越小。当年也斯对香港文学的发展还真的用心良苦提了很多建议,不知道现在谁在摇旗呐喊?
0 有用 車有一戶 2020-03-02 19:24:05
對於早期香港文學之文化有較為全面的敘述,當中的反思也是有文化思考意義
0 有用 少女标本 2020-01-18 13:03:57
@序言书室
0 有用 小熊赶快溜 2021-09-13 14:39:10
算是一個完整的對香港文學從五六十年代開始,接觸新文學到後來發展一個分析總結。結合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刻劃出一個變化中的朦朧的城市形象
0 有用 小熊赶快溜 2021-09-13 14:39:10
算是一個完整的對香港文學從五六十年代開始,接觸新文學到後來發展一個分析總結。結合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刻劃出一個變化中的朦朧的城市形象
0 有用 kinder23 2021-02-17 23:55:31
看着这本书,真的不禁在想,好像也斯上一代以及他那一代的人都逐渐离开后,香港的文学界似乎没有那些年的氛围,变得沉寂了。起码那些年文学刊物还有不少,《快报》《明报》《四季》《大拇指》《越界》《号外》等等,现在可能就庆幸还有《香港文学》吧。希望这只是我孤陋寡闻的偏见,而不是真的因为香港的文学空间越来越小。当年也斯对香港文学的发展还真的用心良苦提了很多建议,不知道现在谁在摇旗呐喊?
0 有用 車有一戶 2020-03-02 19:24:05
對於早期香港文學之文化有較為全面的敘述,當中的反思也是有文化思考意義
0 有用 少女标本 2020-01-18 13:03:57
@序言书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