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钱穆致书余英时:“又念弟之生活,却似梁任公,任公在日本时起居无节,深夜作文,日上始睡,傍晚四五时再起床,弟求远到,盼能力戒,勿熬深夜,勿纵晏起。”
推荐《钱穆与新儒家》一篇。
原来钱穆都是这样称呼他学生余英时的:英时老弟。推荐前两篇《犹记风吹水上鳞》与《一生为故国招魂 - 敬悼钱宾四师》。
迁延日久,总算翻完!其中《钱穆与新儒家》一文最为艰深,也最值得认真读。所谓新儒家绝非守旧不变者,而是慢变渐变者。在改良与革命间,我们应做何选择?我们能否寻得共识?能否有容异见的雅量?
全书都颇有看头,头两篇悼念钱穆先生的文章自是经典,而《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回忆杨联陞先生的文章)与《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讲稿更是让我大呼过瘾。回头打算去买一本藏书用。
刚开始读,我评价一本书是否好书,看能否触动内心,无论是理性上还是感情上,这本书做到了。//基本算是读完了吧,剩了一点点,对钱穆的思想了解了一些。作者余英时的学术态度也为我欣赏。他倒是个可以读读的作者。碰到一个好玩的事情:当初读梁漱溟,他不承认自己是新儒家,现在读钱穆,他也不承认自己是新儒家。哈哈哈哈,我们还是不要给这些人分门别类了,一点都不好玩。
一生为故国招魂
学者不能太急于自售,致为时代风气卷去,变成了吸尘器中的灰尘。 道欲通方,而业须专一。 钱先生所追求的从来不是中国旧魂原封不动地还阳,而是旧魂引生新魂。
: K825.81/8729-3
肯定得留一本的书。
一生为故国招魂,犹记风吹水上鳞。余英时对乃师钱先生心境之体悟可谓恰当,钱穆与新儒家那篇最好,批评有力。20世纪之初的知识分子的激进程度有异,但无人真顽固不化,与其说进步与保守,不如说革命与进步。尽管我对钱、余师徒政治上之行径多有异议,但就学术而言,钱氏之论在今日仍有价值。实斋谓学问不可无宗主,但不可有门户,诚哉斯言。今人虽不免栖身一学,然拘守一隅,画地为牢,终不得高深精微,故需博雅。此论在学科壁垒愈发强烈之今天颇值得警醒。对钱先生之评价终不仅一史家,而是通儒,这是他的固执,也是他的坚守,他的热爱。
既有对恩师钱宾四先生的深切悼念,又有对乃师一生学术成就及特点的总结与评价,情真意切,持论公允。最有意思的是,余氏指出歌德抄袭《系年》,一度引发大陆组织人手轮流与之论战,虽败犹荣;余氏强调钱穆与新儒家的本质区别以及新儒家的致命缺陷,对我们重新认识新儒家有重要借鉴作用。搞笑的是,李振宏先生在未能搞清新儒家内部分野之际,就冒然批评钱穆,宣称其是新儒家第二代代表,指责其鼓吹秦至清的国学与民主,要求其为当今大陆这批伪“新儒学”的牛鬼蛇神背锅,只能是贻笑大方。
前两篇《犹记风吹水上麟》和《一生为故国招魂》为回忆钱穆先生的文章,非常感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品和学生大概是比子女更加诚挚纯真的自我延续吧。
68
nice book
缅怀以及驳斥还有猜测。
郭沫若可是抄了钱穆不少东西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
2014.12.24, 野草
其实就是为了读那篇《犹记风吹水上鳞》
> 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
5 有用 守藏史 2014-07-11 18:13:10
钱穆致书余英时:“又念弟之生活,却似梁任公,任公在日本时起居无节,深夜作文,日上始睡,傍晚四五时再起床,弟求远到,盼能力戒,勿熬深夜,勿纵晏起。”
4 有用 小岩杂俎 2013-05-05 14:44:27
推荐《钱穆与新儒家》一篇。
4 有用 托马斯杨 2012-11-09 23:15:02
原来钱穆都是这样称呼他学生余英时的:英时老弟。推荐前两篇《犹记风吹水上鳞》与《一生为故国招魂 - 敬悼钱宾四师》。
3 有用 小海君斯国义 2014-10-28 00:55:41
迁延日久,总算翻完!其中《钱穆与新儒家》一文最为艰深,也最值得认真读。所谓新儒家绝非守旧不变者,而是慢变渐变者。在改良与革命间,我们应做何选择?我们能否寻得共识?能否有容异见的雅量?
2 有用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5-04-26 22:22:42
全书都颇有看头,头两篇悼念钱穆先生的文章自是经典,而《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回忆杨联陞先生的文章)与《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讲稿更是让我大呼过瘾。回头打算去买一本藏书用。
1 有用 莫莫 2013-07-08 21:10:56
刚开始读,我评价一本书是否好书,看能否触动内心,无论是理性上还是感情上,这本书做到了。//基本算是读完了吧,剩了一点点,对钱穆的思想了解了一些。作者余英时的学术态度也为我欣赏。他倒是个可以读读的作者。碰到一个好玩的事情:当初读梁漱溟,他不承认自己是新儒家,现在读钱穆,他也不承认自己是新儒家。哈哈哈哈,我们还是不要给这些人分门别类了,一点都不好玩。
1 有用 纸醉鬼 2009-12-16 18:31:02
一生为故国招魂
1 有用 Tom 2011-07-21 10:39:07
学者不能太急于自售,致为时代风气卷去,变成了吸尘器中的灰尘。 道欲通方,而业须专一。 钱先生所追求的从来不是中国旧魂原封不动地还阳,而是旧魂引生新魂。
0 有用 蝉 2014-08-22 14:53:48
: K825.81/8729-3
0 有用 Ex 2009-05-02 21:08:52
肯定得留一本的书。
2 有用 春秋 2021-03-19 22:33:55
一生为故国招魂,犹记风吹水上鳞。余英时对乃师钱先生心境之体悟可谓恰当,钱穆与新儒家那篇最好,批评有力。20世纪之初的知识分子的激进程度有异,但无人真顽固不化,与其说进步与保守,不如说革命与进步。尽管我对钱、余师徒政治上之行径多有异议,但就学术而言,钱氏之论在今日仍有价值。实斋谓学问不可无宗主,但不可有门户,诚哉斯言。今人虽不免栖身一学,然拘守一隅,画地为牢,终不得高深精微,故需博雅。此论在学科壁垒愈发强烈之今天颇值得警醒。对钱先生之评价终不仅一史家,而是通儒,这是他的固执,也是他的坚守,他的热爱。
2 有用 三清喵 2018-11-16 00:51:19
既有对恩师钱宾四先生的深切悼念,又有对乃师一生学术成就及特点的总结与评价,情真意切,持论公允。最有意思的是,余氏指出歌德抄袭《系年》,一度引发大陆组织人手轮流与之论战,虽败犹荣;余氏强调钱穆与新儒家的本质区别以及新儒家的致命缺陷,对我们重新认识新儒家有重要借鉴作用。搞笑的是,李振宏先生在未能搞清新儒家内部分野之际,就冒然批评钱穆,宣称其是新儒家第二代代表,指责其鼓吹秦至清的国学与民主,要求其为当今大陆这批伪“新儒学”的牛鬼蛇神背锅,只能是贻笑大方。
1 有用 闻韶 2018-09-13 21:24:07
前两篇《犹记风吹水上麟》和《一生为故国招魂》为回忆钱穆先生的文章,非常感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品和学生大概是比子女更加诚挚纯真的自我延续吧。
0 有用 卡尔松 2014-06-21 17:20:23
68
0 有用 jade 2012-06-23 20:40:36
nice book
1 有用 東柏林地下黨 2010-07-15 19:14:05
缅怀以及驳斥还有猜测。
0 有用 Trouble 2013-05-23 18:56:39
郭沫若可是抄了钱穆不少东西
2 有用 gawe 2008-08-31 18:09:24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
0 有用 黑 2014-12-31 20:33:31
2014.12.24, 野草
0 有用 Claire 2011-12-20 19:40:33
其实就是为了读那篇《犹记风吹水上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