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慢热而沉缓。最后的蓄力一发却没有我想象中的给力。很好奇未删节版的全貌。此外,尤瑟纳尔的比喻一如既往的吸引着我。“索菲的衣物在那里,就像一条无主的狗”…… “和女人在一起,我们总是要中计的。”精彩的自我挖苦。
原名应该是《仁慈的一击》,不知怎么就扭曲成这样了还敷衍出一篇洋溢着阶级斗争情怀的译后记。不过《一弹解千愁》这个译名也很矫情好么。
即《一弹解千愁》,尤瑟纳尔奶奶的书里总少不了同性情节,虽然我没看出孔拉这个角色的设置有何意义。索菲选择死亡与其说是为了报复埃里克的犹豫、懦弱和自欺欺人,我更愿意理解为她在经历过战乱带来的侮辱损害、埃里克的的刻意无情和冷漠回应之后,比爱情更重要、更光辉的理想和信念终于觉醒。至于可悲可恨的埃里克,就让他一直沉浸在自以为是的情绪中去好了。
两三年前因为有人说这是对他生命及写作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于是想看看是多洞悉幽微的故事,费力吧啦地从旧书网上淘回来了,结果!当然不是不好,只是上升不到撼动灵魂的程度。 一旦意识到自己不被期待,难免会生出种种不甘,即使最开始并不曾渴望过。 写的是这样一种普适性的人类感情,惟妙惟肖,自作自缚。还记得埃里克早先游刃有余的自白,“我的可取之处就是对爱和恨都无所谓。”而最后他只能呆呆地搂着索菲,什么话都不会说。 至于所谓“最后一代贵族”的设定和十月革命的大背景,反而显得可有可无了。
《致命的一击》让我倍感复杂——女作家以男人的视角写女人为自己沉迷堕落、奉献,是出于什么心态呢?还是写得不错的,至少故事情节模糊了我对作者性别的判断,不过也不太像男作家写,男作家可能没有她写得这么细腻——完全剖析开“我”的内心、絮絮叨叨地吐露情感。然而作者这种细腻的写法,让笔下人物的形象传递受到了影响,整篇都漂浮着时有时无的落寞贵族气质,就和写南北战争的《飘》一样,隐含着对过往的留念,实在是没看出来原来是在称赞变革的 《情人》我觉得原文应该是很美的,等哪次有时间看看别的译本,作者的叙述打乱了时间像在雾里看花一样,翻译得好的话绝对很值得品味(虽然人物、叙述的故事实在是一言难尽)。
另一版本的《一弹解千愁》。摘抄了一堆男主的内心独白,情感复杂,冷酷又热烈,有许多看似中立的无奈的自我挖苦。80年代的后记挺有意思,能读出一种矛盾纠缠的博弈感。。另外豆瓣提供的信息里译者的名字有误。
译后记想骂人… 据说这个版本还有删减。不过最最心痛地倒是… 据说瑟瑟在这篇小说的自序里写,写这本书是“因为它具有文献资料的价值(如果它具有这种价值的话),而不是为了它的政治意义。” !!!!! 是瑟瑟冷漠过了头,还是傻瓜读者我热情过了头! 哼!
> 致命的一击
0 有用 野次馬 2010-12-01 10:11:27
慢热而沉缓。最后的蓄力一发却没有我想象中的给力。很好奇未删节版的全貌。此外,尤瑟纳尔的比喻一如既往的吸引着我。“索菲的衣物在那里,就像一条无主的狗”…… “和女人在一起,我们总是要中计的。”精彩的自我挖苦。
1 有用 豹子头林黛玉 2013-06-11 16:50:25
原名应该是《仁慈的一击》,不知怎么就扭曲成这样了还敷衍出一篇洋溢着阶级斗争情怀的译后记。不过《一弹解千愁》这个译名也很矫情好么。
0 有用 Kana 2014-09-27 03:00:37
即《一弹解千愁》,尤瑟纳尔奶奶的书里总少不了同性情节,虽然我没看出孔拉这个角色的设置有何意义。索菲选择死亡与其说是为了报复埃里克的犹豫、懦弱和自欺欺人,我更愿意理解为她在经历过战乱带来的侮辱损害、埃里克的的刻意无情和冷漠回应之后,比爱情更重要、更光辉的理想和信念终于觉醒。至于可悲可恨的埃里克,就让他一直沉浸在自以为是的情绪中去好了。
0 有用 就想摸鱼 2023-10-23 15:52:16 广东
两三年前因为有人说这是对他生命及写作生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于是想看看是多洞悉幽微的故事,费力吧啦地从旧书网上淘回来了,结果!当然不是不好,只是上升不到撼动灵魂的程度。 一旦意识到自己不被期待,难免会生出种种不甘,即使最开始并不曾渴望过。 写的是这样一种普适性的人类感情,惟妙惟肖,自作自缚。还记得埃里克早先游刃有余的自白,“我的可取之处就是对爱和恨都无所谓。”而最后他只能呆呆地搂着索菲,什么话都不会说。 至于所谓“最后一代贵族”的设定和十月革命的大背景,反而显得可有可无了。
0 有用 ZERO 2023-12-06 18:47:52 湖南
《致命的一击》让我倍感复杂——女作家以男人的视角写女人为自己沉迷堕落、奉献,是出于什么心态呢?还是写得不错的,至少故事情节模糊了我对作者性别的判断,不过也不太像男作家写,男作家可能没有她写得这么细腻——完全剖析开“我”的内心、絮絮叨叨地吐露情感。然而作者这种细腻的写法,让笔下人物的形象传递受到了影响,整篇都漂浮着时有时无的落寞贵族气质,就和写南北战争的《飘》一样,隐含着对过往的留念,实在是没看出来原来是在称赞变革的 《情人》我觉得原文应该是很美的,等哪次有时间看看别的译本,作者的叙述打乱了时间像在雾里看花一样,翻译得好的话绝对很值得品味(虽然人物、叙述的故事实在是一言难尽)。
0 有用 玻璃柔术街 2017-08-17 23:41:20
另一版本的《一弹解千愁》。摘抄了一堆男主的内心独白,情感复杂,冷酷又热烈,有许多看似中立的无奈的自我挖苦。80年代的后记挺有意思,能读出一种矛盾纠缠的博弈感。。另外豆瓣提供的信息里译者的名字有误。
0 有用 幸木 2020-08-31 17:42:15
译后记想骂人… 据说这个版本还有删减。不过最最心痛地倒是… 据说瑟瑟在这篇小说的自序里写,写这本书是“因为它具有文献资料的价值(如果它具有这种价值的话),而不是为了它的政治意义。” !!!!! 是瑟瑟冷漠过了头,还是傻瓜读者我热情过了头!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