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没有参与过敏捷开发模式的设计师去快速的颠覆对以往设计活动的理解,从而更快的事业我司的项目工作模式。具体来看本书可以分为三块内容:
第一部分(1-4章):传统设计模型诞生与工业时代,这种设计模式受制于工业生产线的、生产计划等不可抗因素,所以必然是瀑布式的流程,个人认为唯一有可能让制造业颠覆设计模式的技术是3D打印技术的原因也是此技术可以完全颠覆批量生产线的模式。而如今我们所处的IT行业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所以设计的模式理应需要重新被设计。不幸的是,事实上设计模式的革新远没有跟上技术模式的革新,所以目前还是有很多的组织、企业采取工业革命延续下来的设计模式来制作数字产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颠覆设计模式的原因。作者同时通过列举传统瀑布流程中的缺点进一步佐证在敏捷流程中设计的模式需要做出改变。接着介绍了体验设计师在敏捷项目中的基本设计原则和项目执行原则,为读者做观念上的颠覆和改变。
第二部分(5-10章):作者详细阐述了一个项目从 准备= > 探索(why&who)=> 定义(what)=> 设计(how)=> 交付=> 迭代 的整个过程中体验设计师的具体工作是什么。注意,流程中的『设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体验设计师的设计流程,它是一个精心制作的过程,是定义项目该如何做的过程,项目中的各个角色都有介入。而传统概念中所理解的『设计』活动则在这六个流程中都有涉及并不仅仅包含与某一个阶段。这也是我司敏捷中的体验设计流程与传统瀑布式项目中的设计流程的区别之一
第三部分(11章):这是一个工具箱,大致介绍了体验设计师在项目流程中会运用到的工具方法。这部分介绍到的方法并不是特别详细。
2.归纳:
设计原则:1.在需要的时候做设计因为市场变化太快,只做“刚刚好”的设计 ;2.在整个过程中做设计,不存在所谓的设计阶段;3.明确体验的战略是整个业务战略的一部分,必须与其他战略保持一致。
设计师角色:1.明确团队是跨职能的,模糊自己的标签能更好的促使与其他成员之间的沟通;2.切勿有“这事不归我管,我是设计师”的想法’’需要克服技术敌意。3.除了应有的体验设计输出之外,在项目中需要担当组织者和推动者。
设计职能:1.定义产品的形态、行为和内容 2.更重要的是:作为设计师,你的工作是让团队坚持愿景,并让团队朝正确的方向前进(本书多次强调到愿景对设计师和整个团队的重要性,设计师在项目开始之初通过对why,who,what的思考去明确愿景,并以此为依据把项目一直推动下去!)
设计与敏捷的关系:我认为敏捷和精益的核心价值观是,快速验证、快速反应、快速迭代,只做“刚刚好”的工作,确保目前的工作都是最有价值的,避免由于目标不明确而造成的成本浪费。要达成这样的原则,敏捷团队协作是关键所在,时刻保持沟通顺畅。团队每一个成员对项目所处的阶段目标需要的认知要高度一致,所以在项目之处设计师需要花时间让团队中的所有人明确项目愿景,通过这个“支点”指导项目范围和设计决策,这也是能做到“刚刚好”的重要前提。
读书笔记
|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