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学导论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独孤奴 2014-02-15 11:40:13

    有些论述显得有些走火入魔了。凑字数的痕迹太明显了。须淡妆!

  • 1 Laetitia 2012-09-18 22:39:21

    对创造性叛逆和文化意象的传递论述很好,特别是后面刘小刚为老师辩护的论文,有青出于蓝之感。然而本书的例子和概念阐释常常重复,谢天振对“诗学”的理解也让我困惑。

  • 1 defunct 2014-03-04 16:48:35

    谢老师学识和为人都不错,但是要花大量的篇幅和一大群认为 翻译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帮投资拉动内需的外商翻译小册子,或者外国翻译理论不值一提因为其中没有中国民族性的 傻逼们 论战,实在令人感到悲哀,更何况这种论战还是不得不做的。

  • 0 Ophelia 2022-09-24 20:59:49 重庆

    在现当代的语境之中,翻译作为一种对文本(即语言)的操作行为,其本身也就是一种理解以及阐释。故而翻译不仅仅是意味着作为实践的翻译行为,意味着对翻译实践的应用性理论,也意味着关于其作为一种文学/文化/社会现象的理论。于是,凡是在语言学转向及文化转向中发挥作用的理论,便理所当然地可以应用于翻译的领域,而翻译在阐释学的视域中,便也拜托了单纯的跨语言的行为,而变得在历时与共时层面都无处不在。文章如今看已显得较为平淡,有些部分也有重复,但也说明出其开拓的方向,已经被后人进一步发展与深入。

  • 0 欢乐的洒 2023-04-28 10:40:14 陕西

    阐释学、解构主义两章,作者似乎混淆文学的“意蕴”和文学的“语义”。“译图谬误”“作者死了”都是针对“意蕴”的,而翻译工作所要把握的“作者要传达的含义”在于“语义”与“语言形式”。尝试把握作者想传达的意蕴有时会很愚蠢,毕竟小说家写故事经常只是为了写故事。

  • 1 绵绵 2012-03-10 00:18:51

    最讨厌理论

  • 0 随心所欲 2019-06-28 20:08:30

    想着补充一点材料,但是材料也多重复,没什么意思。

  • 0 三岁 2018-04-26 22:20:48

    看完了。2007年的书了,观点有点旧,但梳理下还是好的,也找到了有效素材。累得我脖子痛。

  • 0 COLICM 2018-04-17 16:44:49

    例子很详实也有趣,学术做得很细。 但,翻译真的是一件为他人做嫁衣的活儿吧,因而此基础上建立学派也如履薄冰,总归有所束缚。

  • 0 致萝 2020-05-27 15:56:15

    旁征博引,但车轱辘话很多,每章初读看似很有启发,读完发现和前面几章表达的是同一个观点。

  • 0 葱葱 2019-05-06 17:31:25

    口头报告作业读。非常不简洁明了,例子很丰富,但是废话太多,蘑菇重点

  • 0 Mad Scientist 2021-05-14 16:32:25

    粗略翻过一遍。整书多是废话。重点讲“创造性逆写”。我比较侧重的是,介绍西方作品的译介史部分,还有介绍流派的部分。 乃至对诸如穆旦一类作家的介绍。 结合翻译史,中国近现代诗学问题亟待阐释。因为受到古代西方各类多元文化之冲击,很复杂。 直接看谢先生编的译文选就好了。

  • 0 不归。 2024-03-17 15:45:44 浙江

    我的文学翻译101

  • 0 哈哈哈 2019-10-11 21:38:47

    2019.8.9—10.11,真的很难读懂。我的导师是译介学方向的,我还能说什么。

  • 0 顾时月 2017-02-13 13:59:04

    收益颇多,但最大的感受学术迷狂。

  • 0 矮圆圆 2020-12-11 20:35:33

    翻译研究必读入门之作,文学研究角度进行翻译研究

  • 0 sheilajoe 2019-10-07 20:26:20

    谢老师的视野确实开阔,思维敏捷,但是本书架构缺陷太多。一、对于译介学学科的界定,本来比较文学和翻译学下的翻译研究应该非常清晰,各自从自己学科内去研究翻译问题,但是突然提出译介学又是为何呢?二、解释学,结构主义,多元系统里面如果成为译介学的理论基石,并各做单章介绍,反而弱化了译介学本身的理论意义。三、相比较前两者来说,例子重复过多,已经不算大缺点了。

  • 0 momo 2015-01-08 18:20:42

    为毕业论文看完了这本书。作为一本教材,还是很有价值的。引述前人成就很多,但是写论文恰好需要这样的总结性陈述性文字。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