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读这部小说的。告白自己获得了“疗愈”的邮件占了绝大多数。或许实际情况正是如此,但是,类似于角田光代那样对《海边的卡夫卡》感到“恐惧”的读者声音,在《少年卡夫卡》中却没有丝毫的体现,这也正是我感到危机的原因所在。
村上春树论的创作者
· · · · · ·
-
小森阳一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小森阳一,1953年生于东京。北海道大学文学部毕业,获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博士学位。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日本及亚洲(或东亚)知识界广受关注的学者和新生代左翼批判知识分子。现为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著有《重读夏目漱石》、《“摇摆”的日本文学》、《小森阳一——与日语的遭遇》、《日本近代国语批判》、《历史认识与小说——大江健三郎论》、《天皇的玉音放送》、《后殖民》、《种族歧视》《心脑控制社会》等。
译者简介
秦刚,1968年生于长春。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硕士课程毕业。1999年获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日本语言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编著《感受宫崎骏》,译著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等。曾获“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日本研究论文奖。
目录 · · · · · ·
中文版序
日文原版序
第一章《海边的卡夫卡》
俄狄浦斯神话之主题
《俄狄浦斯王》的故事
《海边的卡夫卡》与《俄狄浦斯王》的相似
俄狄浦斯情结的三角形
四岁时被母亲抛弃意味着什么?
语言的掌握与“自我”的诞生
肛门期与“为什么?”的疑问
卡夫卡少年“为什么?”的质疑
卡夫卡少年的暴力冲动
母亲难道不爱自己吗?
排便教育与爱情的悖论
卡夫卡少年的禁忌触犯应该得到宽恕吗?
第二章 甲村图书馆中书籍的迷宫Ⅰ
图书馆的母性空间
为何首先阅读《一千零一夜》?
山鲁佐德故事的内涵
卡夫卡少年论述卡夫卡《在流放地》
《一千零一夜》与《在流放地》的接合
“行刑机器”的构造
《在流放地》的权力问题
《海边的卡夫卡》是一部处刑小说?!
对佐伯和三本文稿的“处刑”
法与暴力
琼尼·沃克的真面目
杀猫与杀人——二者择一的伪命题
对于艾希曼的“想象力”意味着什么?
第三章 甲村图书馆中书籍的迷宫Ⅱ
卡夫卡少年阅读《矿工》与《虞美人草》
“近代教养小说”的视角
《矿工》与《海边的卡夫卡》的关系
《矿工》的人性观
追溯记忆的小说与消解记忆的小说
作为处刑小说的《虞美人草》
《海边的卡夫卡》中的女性憎恶
与“生魂”的恋爱
一语不发的佐伯“生魂”
拟似俄狄浦斯神话的完结
卡夫卡少年强奸“姐姐”
拿破仑战争、前日军士兵与“强奸”的邻接
“战争”是“无奈之举”吗?
《矿工》对思维停滞是怎样表述的?
《矿工》与《海边的卡夫卡》的差异
夏目漱石与村上春树
第四章 中田与战争的记忆
中田的身世
记忆缺失与识字能力的丧失
导致中田记忆丧失的冈持老师的暴力
创伤与解离
“日本正在打一场大战争时候”的记忆
丈夫的阵亡是否是冈持老师的“罪过”?
“打了中田君的那天”在《莱特战记》中是怎样记述的?
中田的行刑和佐伯之“罪”
女性之“罪”的框架
“入口的石头”和“三本文件”
历史否认与女性憎恶的结合
第五章 《海边的卡夫卡》与战后的日本社会
卡内尔·山德士所述“天皇《人间宣言》”的真伪
“生魂”与《菊花之约》的蕴涵
天皇的战争责任与弑父
田村浩一象征着“团块世代”
《海边的卡夫卡》的逆向俄狄浦斯构图
“两个士兵”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军事演习与解离
“战争”·“强奸”·随军慰安妇
“作为拥有精神的人而呼吸的女性”的记忆
《地下铁事件》与《海边的卡夫卡》
卡夫卡少年十五岁的含义
“9·11”之后的文学想象力
· · · · · · (收起)
"村上春树论"试读 · · · · · ·
目录 《海边的卡夫卡》现象及其背后(译者序) 中文版序 日文原版序 第一章《海边的卡夫卡》 俄狄浦斯神话之主题 《俄狄浦斯王》的故事 《海边的卡夫卡》与《俄狄浦斯王》的相似 俄狄浦斯情结的三角形 四岁时被母亲抛弃意味着...
原文摘录 · · · · · ·
-
布什政权在“9·11”事件之后,一直采取了在瞬间唤起二战记忆之后随即将其抹消,在否认历史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正当化的话语策略,这种话语策略象征性地体现在有关“9·11”事件的用词上。比如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国内曾对这次袭击表述为KAMIKAZE(神风),这是为了令美国人联想起二战中美军曾经遭到日本特攻队袭击的精神创伤。而这一集体记忆,又与美国对日本实施的种族灭绝(集体杀害罪)的记忆,即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的记忆结合在一起。原子弹爆炸的中心地点,曾被表述为Ground Zero(“零度地带”或“地面零点”),而“9·11”事件后世界贸易大厦双子座的遗址,在美国也被表述为Ground Zero。短暂地唤起加害记忆之后顷刻间将其抹消,将这一词汇换用为自己一方的被害性的象征;在否认历史的基础上捏造出另一种历史,并用以为自己在世界范围内行使暴力进行辩解,布什政府的做法,恰恰象征性地体现出了这种使用欺骗性的语言表述将暴力予以合理化的构图。 (查看原文)
村上春树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谁当凶器,谁当药箱?
>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要是该文作者在中国做官的话…… | 来自这只猫 | 7 回应 | 2022-09-24 20:07:0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人間出版社 (2012)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平凡社 (2006)暂无评分 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开卷八分钟(2010年) (bigboybt)
- 新星图书*文学 (玻璃软糖)
- 开卷八分钟书单 (南岛)
- 开卷有益——开卷八分钟@2010 (苏杉)
- 【村上春树】 (年逝)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村上春树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天草流云ヒカル 2011-06-08 21:54:56
读了之后觉得输了
14 有用 侧耳倾听 2012-12-26 11:22:23
观点很犀利,看了之后有种恍然大悟的心理。讲得是透彻了,有时候觉得就是太透彻了一点,仿佛自己陷入了一个阴谋。
1 有用 Cambrian 2011-09-30 16:20:10
切中肯綮,海边的卡夫卡也只是还行而已
1 有用 桃桃123 2021-06-24 17:58:19
日本左翼的批评家就是读来让人肃然起敬,历史不应该被一笔勾销,借用崩溃疗法,勾起记忆马上崩解掉,直面历史才是最好的方式,我觉得村上是读过这本书的,也影响到了他之后的作品中,直面个人创伤,也就是直面历史的倾向
7 有用 池老师要去浪 2013-05-15 00:34:40
1作者很认真 2很多情况下,作者在写完一部作品之后,这本作品本身就有着超出原先作者之外的意志的一个存在。 3最大的弱点,为什么没有谈到星野杀死白虫这一重大的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