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自我通识教育 (锟斤拷)
- 人类学著作 (王荣欣)
- 人类学读书目录 (他山之石)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西方社会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经典著作 (已注销哈哈)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09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戏剧、场景及隐喻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明月出天山 2010-09-08 11:52:06
把阈限改头换面为社会戏剧
3 有用 辄馨 2013-08-29 10:30:44
“伊达尔戈:作为社会戏剧的历史”、“过渡、边缘和贫困:共同体的宗教符号”这两篇很有指导意义,揭示了社会戏剧如何成为人们行为的指南。可惜象征人类学的中国传人没有学到家啊。
0 有用 樾 2022-03-30 10:17:14
非常喜欢39页这句:“冲突”是“聚合”这一枚硬币的另一面;
0 有用 yak 2013-11-12 17:43:13
特纳有了结构与反结构就足够了,这本书有点太玄了,步子有点大了
5 有用 浮浪少女小暖壶 2018-09-22 20:18:25
只读了第一章来学习社会戏剧的理论。作者在这一理论中关注的是社会关系中动态的、时间性的结构关系。他借用戏剧的隐喻发展出一套模式,用以描画一个社会的冲突从出现到解决的过程。在这里其曼彻斯特学派的背景体现得更明显。前面对于社会科学理论中的隐喻的反思很好,那个时候就已经把这样的问题关注到了。这本的翻译把“阈限”翻译为“中介性”,把“交融”翻译为“共同体”,不知道哪一种更准确。感觉中国用特纳用得少,或者说对... 只读了第一章来学习社会戏剧的理论。作者在这一理论中关注的是社会关系中动态的、时间性的结构关系。他借用戏剧的隐喻发展出一套模式,用以描画一个社会的冲突从出现到解决的过程。在这里其曼彻斯特学派的背景体现得更明显。前面对于社会科学理论中的隐喻的反思很好,那个时候就已经把这样的问题关注到了。这本的翻译把“阈限”翻译为“中介性”,把“交融”翻译为“共同体”,不知道哪一种更准确。感觉中国用特纳用得少,或者说对仪式和符号感兴趣的不多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