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现场 短评

热门 最新
  • 50 九霄云NineNine 2013-06-15 15:35:15

    中国人曾经离民主那么近,却因为军阀,流氓革命者,政党之争等流弊而渐行渐远。说到底,不是因为民智未开,是大部分执政者还没有接受过职业政治的熏陶,民主社会执政者被监督,军政训政社会民众一举一动被监督。民主是一条漫漫长路,但我坚信,这是大势所趋。即便现在我看不到,我老了看不到,总有一天,它会在中国的土地上实现的。

  • 17 Tradition 2013-09-18 17:38:15

    从晚清到27年党国,就是宪政被孙党徒摧毁的历史,好书,值得推荐!

  • 8 wizard 2016-06-13 21:31:34

    梳理的不错,但作者总以为宪法久久不成,乃是出于此人彼人的种种偶然干扰因素,这实在是太天真了。

  • 8 北溟鱼 2013-06-25 21:52:25

    文笔是真不错,黑孙中山也黑得很高端。但是我还是读了后面忘了前面。。。>_<

  • 3 雨飘泥香 2013-10-31 00:28:45

    看到乱象,仍需探究原因。一些语言较为主观,带入不够理性的情绪,有时因果关系不够清晰。将政客与民众完全割裂去看我觉得是有失偏颇的,怎样的土壤长出怎样的果实,总有内在原因。倒是有激励到自己再去多读,不同的作者和角度。

  • 2 我有一个小咪 2017-11-29 14:14:57

    对民国制宪的历史进行全景式讲述,但也只是讲述而已,作者国际关系和政治发展的理论功底没有显露出来,而且对于史实的处理有点拖拖拉拉,由于题材的特殊性而具有可读性吧。又一次的,庸厨子坏了一锅好食材。

  • 4 qupang 2018-05-14 12:07:39

    内容都在书名里了,有三点看完印象深刻。 一是宋教仁被刺一事作为民国初年宪政发展的转折点颇具代表性。之前进程虽有波折,但也砥砺前行,并受全国人民及军政各界尊重。之后国会分裂,军人干政频繁,民主每况愈下。假使宋教仁当时成行,并与袁世凯达成共识,哪怕出来的宪法稍有瑕疵,也是为民国打下了民主的基础,再任由制度自身运转进步,中国是有实现宪政的希望的,可惜。 二是为陈炯明大书了一笔,如属实,陈确实称得上是英雄:辛亥时替下无主张的胡汉民稳定广东形势,保护革命成果;领孤军入闽建立自治政府,后又推动两广民主自治建设;心系统一,不愿置身南北之争而劳民伤财。 三是作者笔下的孙文与国民党并不光彩:暗杀宋教仁挑起二次革命的嫌疑;暗杀不从其意的革命军官;治下言论管制、为北伐横征暴敛;醉心总统,挑动国会分裂等。

  • 3 melete 2016-04-03 12:33:14

    书好看,但是作者立场偏颇不客观,避重就轻,预选结论而选择性评判,高度不够,主观随意显得评判标准不统一。只管州官放火,不准大炮点灯。军阀割据、国外势力避而不谈,不是作者幼稚,实为做惊人之语故意为之。“百年后的任何一个蠢蛋,都能以先驱为消遣,杜撰各种关于他们的谬见”真实不虚啊。

  • 1 蛋丁 2013-06-19 10:56:55

    芳华绝美,已成追忆。

  • 5 林狩 2017-10-02 00:13:37

    将一个伟人放大,他不再是璞玉良才出山中,而是执念作祟闹堂前。 将一个罪人分解,他不再是祸国乱民于一方,而是明光炯炯照千古。 百年一梦,兴于斯、毁于斯,今不复见,唯余叹焉。

  • 3 饿霸地煮 2021-04-11 23:06:49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主转型,从芳华鲜美到一地狼藉,引人唏嘘。当年开国会制定宪法,被当做拯救中国的良方。辛亥初为国家立宪,为生民请命,那时候所有代议制议员都对民主法制有着一种信仰。这样的岁月很短暂,宋教仁被杀,袁世凯逆流,议会两次解散,孙文在南方护国护法成立非常国会,当年让位失策成为一根刺,让孙文笃信武力统一,他打着护法之名毁掉了人人都该视若瑰宝的宪法,国民党更是为了反对北洋而反对,国会成为斗殴干架的猪圈。徐世昌做总统,北洋再烂,却言论结社出版自由,而孙文的广东军政府则一片肃杀,民不聊生。军阀混战,一部宪法十年难产,南方纷纷联省自治,孙文不允许,终于酿成616事件,一切归零。到了曹锟登场,当年圣光加持的议员们,早已沦落为猪仔议员,成了收钱办事的官僚恶棍。直奉之战后,国会终于走进历史。

  • 2 奇爱博士♡ 2015-07-02 16:06:12

    春秋之笔,读来淋漓酣畅。

  • 1 寂路目者 2016-06-09 20:56:43

    文人误国,武人害国。在屈原的祭日读完这本书心情格外沉重。

  • 1 kings 2013-06-24 23:32:38

    百年过去了,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 3 莫语 2014-01-16 21:43:59

    极具现场感的一本书,作者为孙文祛魅,同时充分肯定了徐世昌、宋教仁这样的经理人式政治领袖,这几年“民国”很热。ps 没有“政治素养”,读起来真吃力

  • 0 平生 2013-05-10 21:42:02

    作者文字真不错,简洁有力。

  • 0 迦尔底亚部落 2013-05-24 07:01:32

    一本书,至于评论的这么矫情吗?

  • 0 苹果大桃子 2016-03-06 22:06:46

    军人干政,政治理想最后都进了博物馆,可惜了真心奋斗过的那些豪杰。

  • 0 Utinni! 2014-11-25 12:11:23

    写作上有点流水账的味道,读着有些费劲。读完,对民国政治的主要印象就是一个“乱”字,不过作者的观点我很赞同:对民国的过度美化大可不必,现在看来的美好也只是当时政治上的败坏还来不及侵入到其他领域导致的。另外书评(《国会现场》:一个关于梦想破灭的标准样本)很不错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961304/

  • 1 oakma 2015-09-06 22:28:37

    作者写得不错,将早期的民国政治纷乱通过国会这个舞台展现出来。史料运用得不错,而且文笔还行,将国会在一次一次党派政治斗争中如何逐渐沉沦,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对孙文领导的国民党颇有微词,春秋笔法不少。总之,值得一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