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恺品佛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萨库拉 2013-09-26 00:17:16

    须知诸相皆非相,能使无情尽有情。丰子恺对李叔同是真爱。

  • 0 鹿梦二 2014-04-22 22:21:21

    有一些啟發。但是有时代局限。

  • 0 上上上好佳 2017-09-21 15:47:49

    文笔清淡又干净,几百字的小文恰到好处,品佛又不处处谈佛。

  • 0 Flora_寶 2013-07-27 12:16:02

    施恩即望报 吾非斯人徒

  • 0 Fi 2014-02-20 22:15:54

    先生好有趣。

  • 0 影树 2014-03-03 07:14:18

    “须知诸相皆非相,能使无情尽有情。”

  • 0 芝麻酱 2017-08-20 00:30:44

    丰老的文字简单干净,能看出一些道理,有意思。应该算是生活小品文?李老和丰老都颇有才情,又有些小癖好,个性鲜明。有趣的人。

  • 0 菇凉在帝都 2018-01-14 22:59:16

    吃一天素,希望得到比吃十天鱼肉更大的报酬。他们放一条蛇,希望活一百岁。他们念佛诵经,希望个个字变成金钱。这些人从佛堂里散出来,说的都是果报:某人长年吃素,邻家都烧光了,他家毫无损失。某人念《金刚经》,强盗洗劫时独不抢他的。某人无子,信佛后索得一男。某人痔疮发,念了“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痔疮立刻断根……此外没有一句真正关于佛法的话。这完全是同佛做买卖,靠佛图利,吃佛饭。这真是所谓:“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 0 微笑遇到鱼尾纹 2019-04-09 15:51:51

    字里行间的感觉比较好

  • 0 芝乔 2016-03-06 10:50:18

    日本画家应举画猪,死猪却不知,一老农见画便曰:汝为何画死猪? 应举大惊。后确为死猪。

  • 0 Shero-贝 2019-12-12 10:20:13

    看后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丰子恺先生关于食素的观念,其实和“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有那么点想通之处。信佛不必流于形式,而重点在于不失慈悲之心。 另外,丰子恺先生简直就是弘一法师的小迷弟,看了他笔下的弘一法师,我也要变成小迷妹了。 “先器识而后文艺”,这两位大师都是因为有崇高人格做底,所以他们的作品才这样沁人心脾又温暖舒心吧。 读后身心舒畅,像晒着冬日的暖阳。

  • 0 冲鸭 2020-01-05 09:15:58

    子恺品佛:保守主义者,行素食,和梁漱溟同。都不走心。编者之过与?

  • 0 twopersons 2020-10-12 22:43:28

    这大概算得上是买了很久一直未读的书之一。和想象的一样,短篇散文合集,多有重复,可惜了。三颗星,已购。

  • 0 星童子 2014-08-23 16:57:53

    与弘一法师的相关性 佛法是领悟的 而非一次偶遇

  • 0 小王榴莲君 2022-04-23 17:26:45

    “凡做人,在当初,其本心未始不想做一个十分像人的人;但到后来,为环境,习惯,物欲,妄念等所阻碍,往往不能做得十分像人。” 2022世界读书日,两小时读完此书,短小精悍,内容有所重复,但也了解到了丰先生的佛学态度

  • 0 月白 2020-02-02 02:44:59

    书编的不好,文章很好,第一次读丰子恺先生的文章

  • 0 閒齋 2016-06-03 07:01:23

    三星全给丰子恺。文章没得说,但扣掉两星因为出版社。本套书都在瞎编,编辑是不是欺负丰子恺已经死了啊。可惜没得选,其他出版社都只出过「缘缘堂随笔」。这套「形同」文字版全集?

  • 0 ice012 2014-09-19 20:34:00

    在图书馆随手挑的书,却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以为丰先生只是画家,没想到散文写的也是如此好。对于民国时期的人,我们都了解、阅读的太少了。觉得自己知识真是匮乏。

  • 0 吴玲霞 2017-03-17 11:18:20

    闲谈 谈人生 才能真正悟人生 认识了弘一法师 (李叔同先生、大师)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