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啟示 短评

热门
  • 17 萨缪 2016-04-19 07:30:30

    想不到這種入門級的小冊子讀來仍大有收穫。寂然師不我欺,是我之前輕慢了。

  • 11 卓嘎Sitatārā 2009-09-14 22:32:31

    佛教基本教義入門書,Walpola Rahula經典之作,戴密微作序。附巴利文佛典選譯。

  • 24 林峰 2012-12-08 11:30:42

    很不错,通俗的小册子。"巴利语系佛教"就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别名,俗称“小乘佛教”( 电子书在线阅读 http://www.fosss.org/Book/FoTuoDeQiShi/Index.html)

  • 16 小羊儿 2017-12-24 05:00:48

    这是我一生推的讲佛法根本的书,每次读还是颇有启发。其实佛陀没有密法,他也不关心有没有后世或者生命的起源,他是个很实在的人,他只关心灭苦。这个“苦”并不是单纯感情上的痛苦,对无常的恐惧或者我执,而是更深层次上对于生命因缘和合,不停流转和变化的苦。想要灭苦,停止这因缘和合和生灭,就得证实相,灭贪爱,抽掉苦的因,这不停流转的才会寂灭,这苦才能去除。当你亲见五蕴瞬息万变,自然就没有了贪爱。这不是一个道德问题,也和政治正确没有关系,它是一个了解事物运作,科学验证的问题。

  • 22 劈头士》睁木 2013-08-05 22:59:40

    选取了佛经中的一些故事,以白话文形式说出来,好懂许多~~弟子问,宇宙到底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佛说,你若执意要等我回答,那还未等到答案,就已告死亡了。而我之所以不回答这种问题,因为它们没有用处,它们不会让人得到宁静。

  • 2 蔚藍 2018-01-11 19:57:53

    虽然是入门读物,但破除了众多俗见,有很多一针见血之处。

  • 2 不吃黄绿青苹果 2022-06-06 14:36:21

    好想看,不知道去哪买?

  • 5 爱大愚 2012-02-09 22:39:09

    这才是真正的佛学知识。 回答问题的四种方式:一,直截了当;二,分析;三,反问;四,搁置。搁置是最难做到的,张口容易,闭嘴难。

  • 3 皆大欢喜 2013-01-26 20:25:11

    宗萨仁波切推荐

  • 1 席幕瞳 2013-04-21 23:21:51

    这是一本要多读几次的书。

  • 3 朝东风凉 2012-02-16 23:21:31

    简单易读,条理清楚,丝毫没有故弄玄虚。终于明白悉达多跌坐菩提树下了悟的是什么,佛祖传法传的是什么,说是宗教毋宁简单说是修身处事的方法,清晰的明了有那样一个境地的存在,才知道要往何处去。最好的哲学,不外是让人宁静而快乐的生活在当下。

  • 2 [已注消] 2012-06-12 17:02:13

    听说读了这本书,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

  • 3 MyLibrary 2008-05-16 19:47:42

    很扼要地介绍佛陀的思想。仅以数百字略述佛陀生平,然后切入正题。可下载:http://www.dhamma.net.cn/books/ftdqs/ftdqs-001.htm

  • 2 Kaspar Hauser 2022-09-12 08:10:14 上海

    佛教中没有其它宗教中不可或缺的神、罪与信的观念,整个佛教建基于人性之上——「人的努力与才智,足可以自解缠缚」、「一切恶法的根本是无明与邪见」、「佛教的信永远是知见的问题」。虽然佛教并不菲薄其它宗教,而是心甘情愿地谛听,但在佛教看来,执着于某一宗教的人不过是被桎梏之人吧。佛从不解答与梵行无关的问题,笼罩整个西方哲学史的形而上学讨论不过是「戏论的原野」。经过无数讨论的自由意志也只是西方基督教语境下的产物,既然整个存在都是相对的、缘生的,又遑论其它。佛教没有精神与物质的二元论,因此也不迷恋所谓「灵魂」的永恒,「灵魂」为何?「自我」为何?须知,生命是「一股刹那的生灭之流」。

  • 4 长亭 2022-03-14 17:37:29

    这本加上《正见》,应该是最好的佛教基础套装之一,最后两点附注可忽略。

  • 1 Pipi.W 2009-10-16 14:53:25

    佛说:“比丘们!病有两种。那两种呢?肉体的病和心智的病。有人可以一年、两年、甚至一百年、一百多年肉体都不生病。但是,比丘们啊!世间除了心无染著的人(就是说,除了阿罗汉以外),心智方能有片刻不生病的的人,都是稀有难得的啊!

  • 3 WALLMAPU 2022-09-24 11:32:03

    一般的人,并不生活在他们眼前的生活中,他们都生活在过去或未来里。虽然看外表他们似乎是在此时此地做著些什么,实际上,他们是生活在他们思想中的另一世界里,生活在虚构的问题与苦闷里。通常他们是活在过去的记忆中,或对未来的欲望与悬揣之中。因此,他们并不生活在他们目前在做的工作里,也不乐于这工作。所以,他们就对现况不满、不开心,而自然而然的不能对当前像是在做的工作,献出全部的身心了。

  • 2 如如 2011-05-18 21:17:25

    贼棒的佛法书!

  • 1 舒眉 2012-06-03 22:22:20

    真的是非常适合初学者看的书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