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四姐妹的创作者
· · · · · ·
-
谷崎润一郎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谷崎润一郎
(1886~1965)
日本小说家。
生于东京一米商家庭。他幼时生活富裕,后来他父亲的生意失败,家道中落,念中学时曾教过家馆。1905年,在亲友的资助下,入第一高等学校,1908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国文系 ,接触希腊、印度和德国的唯心主义、悲观主义哲学,形成虚无的享乐人生观。文学上受到波德莱尔、爱伦·坡和王尔德的影响。1910年辍学,与同学合办《新思潮》杂志,并发表唯美主义的短篇小说《刺青》、《麒麟》。他的创作倾向颓废,追求强烈的刺激、自我虐待的快感和变态的官能享受,自称为“恶魔主义”。代表作《春琴抄》的主人公佐助,为了表示对盲女春琴的爱,竟用针刺瞎两眼,表现一种被虐待的变态心理。晚年的作品《疯癫老人日记》 (1962)更集中地表现了他颓废的一面,耽于变态性欲的描写。但他有的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问题,如短篇小说《小小王国》(1918...
谷崎润一郎
(1886~1965)
日本小说家。
生于东京一米商家庭。他幼时生活富裕,后来他父亲的生意失败,家道中落,念中学时曾教过家馆。1905年,在亲友的资助下,入第一高等学校,1908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国文系 ,接触希腊、印度和德国的唯心主义、悲观主义哲学,形成虚无的享乐人生观。文学上受到波德莱尔、爱伦·坡和王尔德的影响。1910年辍学,与同学合办《新思潮》杂志,并发表唯美主义的短篇小说《刺青》、《麒麟》。他的创作倾向颓废,追求强烈的刺激、自我虐待的快感和变态的官能享受,自称为“恶魔主义”。代表作《春琴抄》的主人公佐助,为了表示对盲女春琴的爱,竟用针刺瞎两眼,表现一种被虐待的变态心理。晚年的作品《疯癫老人日记》 (1962)更集中地表现了他颓废的一面,耽于变态性欲的描写。但他有的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问题,如短篇小说《小小王国》(1918),塑造了一个外貌丑陋而才智出众的顽童形象,衬托贫病交迫的小学教员的凄凉。长篇小说《鬼面》(1916)描写寄人篱下的穷学生的遭遇。
1923年 关东大地震后,谷崎把全家由东京迁到京都,定居下来。因此,关西的风土人情成为他后半生写作的背景,著名的作品是战争期间为回避对法西斯的支持而写的长篇小说《细雪》 (1942~1948),它描写一家四个姐妹的婚姻生活,穿插了一些观花、赏月、捕萤、舞蹈等活动和风流韵事,人物的心理刻画细腻,对话是用京都、大阪的方言,别具特色。
谷崎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中有代表性的还有短篇小说《恶魔》(1912)、《春琴抄》(1933),长篇小说《痴人之爱》(1925)、《卍字》 (1928),《武州公秘录》(1932)、《少将滋干之母》(1950)、《钥匙》(1956)、《疯癫老人日记》(1962),独幕剧《御国与五平》 (1922),评论集《阴翳礼赞》等。他还在一九三四年到一九四一年之间,先后用了八年的时间从事《源氏物语》的今译工作。他的《源氏物语》口语译本 (1934~1941)文笔明丽酣畅。1949年获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
谷崎的汉学造诣很深,曾在秋香塾攻读汉文,十几岁时即能赋汉诗。1918年 ,他只身到我国东北、北京、天津、汉口、九江及江浙等地游历,返国后写《苏州纪行》、《秦淮之夜》、《西湖之月》等。1925年他又来我国访问,在上海与郭沫若、田汉、欧阳予倩等人结识,回国后写《上海交游记》。他生前曾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顾问。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妙子说:“我现在比任何人都清楚,启哥儿是个典型的船场公子哥儿,是个一无所长、毫无价值的男人。事到如今,关于这一点,根本不需要二姐夫和二姐再提醒我。当然,八九年以前,刚和他恋爱的时候,我还是个思虑欠周的小姑娘,真不知道他是这么个不中用的人。可是恋爱这种事,不应该只看对方有无出息来决定成败。至少我不能以那种功利主义的理由来嫌弃初恋情人,只能认为自己爱上这种没出息的人也是因缘注定的,我并不后悔。我担心的只是和他结婚后的生活问题。他目前是奥畑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据说婚后还可以从长兄那里分到他应得的一份动产和不动产。他把社会上的事想得太天真,无忧无虑。可是,我总觉得他这人将来会一贫如洗,就说现在吧,他过的是入不敷出的生活,每月付给茶楼、西服店和杂货店的开支都相当多,一旦他母亲去世了,长兄必定不会容他那样奢侈。不管奥畑家有多少财产,启哥儿排行第三,长兄已经成为一家之主了,很难指望分到很多份额。特别是那位长兄不大赞成他和我结婚,就更不能抱什么希望。即使分得一些财产,但是他生性容易上当,或者输在股票投机上,或者被人诓骗,到头来说不定会被他的兄弟们抛弃,有朝一日连饭都吃不上。我总为这事情感到不安。我可不愿意到时候让人在背后骂我活该倒霉。因此在生活方面我要完全不依靠他。我要从一开始就不靠他的收入过日子,这是我想靠裁剪西装自立谋生的动机之一。 另外,幸子还从妙子的话中大体察觉到,她已经决定不回东京的本家。雪子也曾说过,本家只能凑合安顿下雪子,目前似乎无意接妙子回去。而现在即使本家要接妙子回去她也不会同意。妙子听到姐夫去东京后变得更悭吝了,她说:”我多少有点积蓄,做人偶也有收入,所以每月的生活补贴我可以少领一些。本家的六个孩子都快长大了,雪姐也要他们照顾,开销很大。我要设法减轻他们的负担,我准备过不了多久就完全不要补贴,只是想请姐夫姐姐无比允许我明年去法国学习,并把父亲交给他们保管的我的结婚费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3页 -
雪子说着说着突然带有鼻音,幸子看见镜中雪子的脸上一滴晶莹的泪珠摇曳着坠下去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上卷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乱世四姐妹"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乱世四姐妹"的人也喜欢 · · · · · ·
乱世四姐妹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08 条 )



从重口味到小清新,是什么让他返璞归真?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2 )
-
译林出版社 (2017)8.9分 7510人读过
-
Vintage Classics (2019)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8.5分 4519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8.8分 235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❸·❸书单:让阅读成为习惯(7分区) (无心恋战)
- 书非买不能读也 (拉维克)
- 书单|译名障目 (bookbug)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乱世四姐妹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vivi 2015-06-10 09:29:06
翻译得太过平实了,不过也读到了跟其他版本不同的感觉。妙子这个人物越读越有味道,似乎每一卷都带给我们一个不同的妙子;妙子跟俄罗斯姑娘卡特琳娜的对比,妙子的各段感情,和姐姐之间的关系,阿春这个人物更是举足轻重。细雪 这个故事,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而且再也不觉得这个故事冗长了。大谷崎让姐妹们去看小津的《早春》其后就让妙子怀孕并在有马生产,日本人是有多热爱嫁女儿这个题材啊!
1 有用 蓝 2007-11-23 20:49:55
这种传记式的小说很多,可是谷崎笔下的那浓郁的日式美丽实在需要细细品读
1 有用 南宫非攻 2024-04-08 04:30:11 湖南
谷崎这么长的小说,还真是第一次读,耗时也是最久的一次。本作在外的好评甚高,文字确实是极为细腻的,可我个人并不是很喜欢如此详尽的家长里短,毕竟这种没落贵族的生活实在让我产生不了任何共鸣。看得出谷崎是有私心的,全文最正面的角色便是他的"自画像"贞之助了,而后看起来最操劳最有担当最像大姐的也便是以松子为原型的幸子了,至于《细雪》为何以雪子的"雪"字命名,知道谷崎与重子关系的人应该能秒懂吧?总的来说,全文... 谷崎这么长的小说,还真是第一次读,耗时也是最久的一次。本作在外的好评甚高,文字确实是极为细腻的,可我个人并不是很喜欢如此详尽的家长里短,毕竟这种没落贵族的生活实在让我产生不了任何共鸣。看得出谷崎是有私心的,全文最正面的角色便是他的"自画像"贞之助了,而后看起来最操劳最有担当最像大姐的也便是以松子为原型的幸子了,至于《细雪》为何以雪子的"雪"字命名,知道谷崎与重子关系的人应该能秒懂吧?总的来说,全文细致通顺,阅读感强,画面感强,具备一定的文学价值,可过于琐碎和缺乏共鸣也是不争的事实,个人还是更喜欢作者的短篇。 (展开)
0 有用 拉维克 2020-07-10 21:49:20
前几天有大雨洪水的新闻,又因为帕慕克的小说联想到谷崎,就把这本书翻出来又刷了一遍(书里那场洪灾发生在七月五号)。以前是看岁月静好,现在看故事几乎是嵌在时事里的,想想德日战后的惨像,再联系书里人物日后的命运,更加唏嘘。重读更注意一些底层人物和配角,比如阿春,板仓,(如果以阿春视角展开的话,很像那部同样以昭和时代为背景的《小小的家》),雪子的五个相亲对象,可以算作"昭和关西男子图鉴"了,一笑。
0 有用 张快乐666 2021-01-10 13:27:21
很早之前读过的一本书,四姐妹性格各异,整本书对当时日本风貌的了解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