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相对弱小的福克斯新闻频道与已经称雄世界的CNN电视网之间的竞争中,福克斯新闻不讲规则或改变规则,以一系列近乎狐狸般狡诈而疯狂的运营方式,以收视率上最终超越CNN而位居美国电视新闻的榜首。柯林斯所廛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甚至从中隐隐读出中国电视近几年来激烈竞争的刀光剑影。
本书的主人公是美国电视办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透过竞争中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展现的是美国传媒界和商界强势人物之间的性格较量和决策对决,以及美国媒体业的游戏规则和人情世故。
福克斯新闻,用5年的时间从开办伊始走到了第一名,它招摇过市的成功是我们时代最大的经营传奇之一。迄今为止,尚无人提示它们耀眼辉煌的全部细节。
作者简介 · · · · · ·
斯科特·柯林斯(Scott Collins )是《洛杉矶时报》的电视与媒体专题记者。
目录 · · · · · ·
序幕
壹 “飞身一跃”
贰 电视非噱头
叁 此……乃CNN
肆 压扁“臭虫”鲁珀特
伍 假想的朋友
陆 公正而平衡
柒 特纳是块硬骨头
捌 “死亡之谷”
玖 冒牌布里克与范妮婶婶
拾 恰当人选
拾壹 选举闹剧
拾贰 摇旗呐喊
拾叁 一头笨熊
拾肆 收视大战
拾伍 “流沙上的战线”
尾声
译后记
汉英译名对照
· · · · · · (收起)
喜欢读"狐狸也疯狂"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狐狸也疯狂"的人也喜欢 · · · · · ·
狐狸也疯狂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狐狸也疯狂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要当狐狸,而且是一只疯狂的狐狸
> 更多书评 1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安先生 (先生们,这不对!!)
<原文开始></原文结束>前言 第二次海湾战争刚打响不到24小时,有线电视新闻网(CNN,Cable News Network,以下译作CNN)就已经输掉了它的第一次大战役。 “你们比美国政府还坏。”2003年5月21日的下午,一个伊拉克审查官员对着尼克·罗伯特森(Nic Robertson)发怒,这位cNN的记者刚从他的巴勒斯坦酒店住所被紧急召见。“滚出伊拉克!立刻滚蛋!” 第二天一大早,罗伯特森和他的摄制组不情愿地挤进他们的汽车里,往西行走...2011-05-25 14:08
<原文开始></原文结束>前言 第二次海湾战争刚打响不到24小时,有线电视新闻网(CNN,Cable News Network,以下译作CNN)就已经输掉了它的第一次大战役。 “你们比美国政府还坏。”2003年5月21日的下午,一个伊拉克审查官员对着尼克·罗伯特森(Nic Robertson)发怒,这位cNN的记者刚从他的巴勒斯坦酒店住所被紧急召见。“滚出伊拉克!立刻滚蛋!” 第二天一大早,罗伯特森和他的摄制组不情愿地挤进他们的汽车里,往西行走4百英里,穿越沙漠前往约旦边境。40岁的罗伯特森11年前在“沙漠风暴行动”期间于伊拉克境内做过报道,曾被指望成为英美联军围攻巴格达时唯一留在城中的美国电视网记者,以便戏剧性地传回现场消息。而现在他却只能面对弹痕累累的伊拉克首都作最后的一瞥,在那里,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的复兴社会党员们全副武装地穿行于毁坏的街面上,或者在掩体里移动。 对CNN而言,罗伯特森被强行驱逐出境是一个极具嘲弄意味的挫败,CNN划拨了3500万美元的一笔巨款,就是冲着报道第二次海湾战争来的。电视网的高层主管们期待着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戏剧性重演,那时的CNN因为它在巴格达所表现的新闻韧力而成为全球的偶像。1991年1月16日的清晨,CNN记者彼得·阿奈特(Peter Arnett)、约翰·霍利曼(John Holliman)和伯纳德·肖(Bernard Shaw)蜷缩在拉希德酒店的906房间里。这三个最后留在围城里的美国记者在美国空军以军事史上最猛烈的空袭践踏巴格达时,用四通道电话进行现场报道。这条新闻在全世界的电视观众估计达10亿人——是非体育事件报道的历史之最。就像20世纪80年代初,记叙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和麦当娜(Madonna)的音乐录像见证了音乐电视MTV的新生,现在是海湾战争把CNN推到了世界的聚光灯下。“锁定CNN!”当这一前所未闻的新战斗口号响彻云霄之时,广播电视新闻的老兵们目瞪口呆。 “沙漠风暴”的凯旋,对1980年创办CNN的亚特兰大乖僻巨头特德·特纳而言,是一次畅快的复仇。这个二十四小时的有线新闻网创办之初不免粗制滥造,职员又大多是低薪酬的新手,以致被竞争对手嘲弄为“小鸡汤面新闻”①的行当。当批评家预计特纳的有线新服务将很快因失败而告终时,特纳却发誓他的小企业将会报道世界的末日,“播放着‘上帝与你同在’而结束广播”。在cNN的“巴格达城里人”做出现场报道的精彩举动之后,竞争者们开始翻唱特纳的“赞美诗”了。尽管早期免不了有耸人听闻的损失,特纳已经证明了连轴转的新闻报道可以做成盈利的行业。特纳曾说过“新闻是明星”,并且实现了他的言词。在1995年,cNN的广告毛利突破3.22亿美元,差不多比1990年的数字翻了一番。到1996年,CNN进入6800万户家庭,比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时多出了15%。每当突发性新闻事件发生时,如辛普森谋杀案和俄克拉何马城爆炸案,收视率便一路飙升。有线行业的操盘人报告说,CNN在总体上提升了有线电视的红利。也许更重要的是,曾经蔑视CNN的那一批广播业主们,现在也需要他们自己的“全新闻”电视网了。“在海湾战争之前,[CNN]是那种无人观看的小小有线网,”长期主持新闻节目的鲍比·巴提斯塔(Bobbie Battista)说,“而海湾战争之后,突然人人都收看了。” 然而在两次海湾战争之间,新闻业和美国社会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克林顿总统弹劾案上空的党派争斗的飓风,以及接踵而来的2000年总统竞选战,加深了保守派观众的愤怒,他们长期以来相信主流媒体培育了一种不被认可的自由主义偏见。至少在2000年,全国差不多完全分裂为民主党和共和党,政治上的相互攻击变成文化景观的常规特征。 有线电视网的成长也正在侵蚀大广播业主的市场份额。ABC、CBS和NBC正看着它们一度声名显赫的晚间新闻广播的观众慢慢流失;观众四处分散地去打探新闻,就像他们到处找娱乐一般。同时,媒体业的兼并也使得CNN的“父母”特纳广播公司,最终无法作为独立的实体而生存。只要特纳和更大的媒体公司合并,对手们便会开始部署它们自己的竞争性有线新闻服务。 到了美国坦克在2003年3月再次开进波斯湾的战场时,CNN发现它自己也被锁定在了更痛苦的自身战争中。一个大大仰仗对有线新闻的垄断而生存的电视网,现在面临着两个竞争者:MSNBC①和福克斯新闻频道②。虽然MSNBc出现在先,更大的威胁却来自福克斯新闻——由澳大利亚出身的媒介大亨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在1996年创建——不断捕捉那些感觉被主流媒体遗弃的美国观众的心灵。默多克称CNN“太自由主义了”。福克斯新闻,用它自己引人注目的口号说,应该是“公正而平衡的”。尽管它的职员们最初否认福克斯新闻倒向右派一边,但很快便一目了然,福克斯新闻为保守派提供了一处避风港,加上那帮右倾的主持人和新闻播报人,如比尔·欧莱里(Bill O'Reilly)、肖恩·汉尼提(Sean Hannity)以及布瑞特·休姆(Brit Hume)。 由此引发的有线电视新闻大战,在2l世纪的开头几年里,充分展现了国家政治与大众媒介相互交叉的方式。电视新闻一度假定为仅仅“报道”政治冲突,现在它煽风点火。福克斯新闻的比尔·欧莱里——以前只是个不起眼的庸俗小报式(tabloid TV)电视节目主持人,现在成了最受欢迎的电视新闻主持人之一——用他那每晚咄咄逼人的布道坛挑战克林顿、反战人士和所谓的政府渣滓。:MSNBc也雇用了欧莱里的翻版人物,如前美国众议员乔·斯卡伯勒(Joe Scarborough)和右翼煽动家迈克尔·萨维奇(Michael Savage)。电视新闻网成了娱乐帝国拥有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视网的新闻部门日益被拉扯进收视率大战中,而采访也“钉牢”社会名流和新闻人物。 有线电视新闻大战的故事涉及:处心积虑和战略失误、公司专制和主管狡诈、激烈的收视大战和广告大战以及身价数百万美金的主持人。这一前途未卜之战争所产生的令人震惊之结果,改变了美国人获得和使用新闻的方式。
回应 2011-05-25 14:08
-
安先生 (先生们,这不对!!)
<原文开始></原文结束>前言 第二次海湾战争刚打响不到24小时,有线电视新闻网(CNN,Cable News Network,以下译作CNN)就已经输掉了它的第一次大战役。 “你们比美国政府还坏。”2003年5月21日的下午,一个伊拉克审查官员对着尼克·罗伯特森(Nic Robertson)发怒,这位cNN的记者刚从他的巴勒斯坦酒店住所被紧急召见。“滚出伊拉克!立刻滚蛋!” 第二天一大早,罗伯特森和他的摄制组不情愿地挤进他们的汽车里,往西行走...2011-05-25 14:08
<原文开始></原文结束>前言 第二次海湾战争刚打响不到24小时,有线电视新闻网(CNN,Cable News Network,以下译作CNN)就已经输掉了它的第一次大战役。 “你们比美国政府还坏。”2003年5月21日的下午,一个伊拉克审查官员对着尼克·罗伯特森(Nic Robertson)发怒,这位cNN的记者刚从他的巴勒斯坦酒店住所被紧急召见。“滚出伊拉克!立刻滚蛋!” 第二天一大早,罗伯特森和他的摄制组不情愿地挤进他们的汽车里,往西行走4百英里,穿越沙漠前往约旦边境。40岁的罗伯特森11年前在“沙漠风暴行动”期间于伊拉克境内做过报道,曾被指望成为英美联军围攻巴格达时唯一留在城中的美国电视网记者,以便戏剧性地传回现场消息。而现在他却只能面对弹痕累累的伊拉克首都作最后的一瞥,在那里,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的复兴社会党员们全副武装地穿行于毁坏的街面上,或者在掩体里移动。 对CNN而言,罗伯特森被强行驱逐出境是一个极具嘲弄意味的挫败,CNN划拨了3500万美元的一笔巨款,就是冲着报道第二次海湾战争来的。电视网的高层主管们期待着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戏剧性重演,那时的CNN因为它在巴格达所表现的新闻韧力而成为全球的偶像。1991年1月16日的清晨,CNN记者彼得·阿奈特(Peter Arnett)、约翰·霍利曼(John Holliman)和伯纳德·肖(Bernard Shaw)蜷缩在拉希德酒店的906房间里。这三个最后留在围城里的美国记者在美国空军以军事史上最猛烈的空袭践踏巴格达时,用四通道电话进行现场报道。这条新闻在全世界的电视观众估计达10亿人——是非体育事件报道的历史之最。就像20世纪80年代初,记叙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和麦当娜(Madonna)的音乐录像见证了音乐电视MTV的新生,现在是海湾战争把CNN推到了世界的聚光灯下。“锁定CNN!”当这一前所未闻的新战斗口号响彻云霄之时,广播电视新闻的老兵们目瞪口呆。 “沙漠风暴”的凯旋,对1980年创办CNN的亚特兰大乖僻巨头特德·特纳而言,是一次畅快的复仇。这个二十四小时的有线新闻网创办之初不免粗制滥造,职员又大多是低薪酬的新手,以致被竞争对手嘲弄为“小鸡汤面新闻”①的行当。当批评家预计特纳的有线新服务将很快因失败而告终时,特纳却发誓他的小企业将会报道世界的末日,“播放着‘上帝与你同在’而结束广播”。在cNN的“巴格达城里人”做出现场报道的精彩举动之后,竞争者们开始翻唱特纳的“赞美诗”了。尽管早期免不了有耸人听闻的损失,特纳已经证明了连轴转的新闻报道可以做成盈利的行业。特纳曾说过“新闻是明星”,并且实现了他的言词。在1995年,cNN的广告毛利突破3.22亿美元,差不多比1990年的数字翻了一番。到1996年,CNN进入6800万户家庭,比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时多出了15%。每当突发性新闻事件发生时,如辛普森谋杀案和俄克拉何马城爆炸案,收视率便一路飙升。有线行业的操盘人报告说,CNN在总体上提升了有线电视的红利。也许更重要的是,曾经蔑视CNN的那一批广播业主们,现在也需要他们自己的“全新闻”电视网了。“在海湾战争之前,[CNN]是那种无人观看的小小有线网,”长期主持新闻节目的鲍比·巴提斯塔(Bobbie Battista)说,“而海湾战争之后,突然人人都收看了。” 然而在两次海湾战争之间,新闻业和美国社会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克林顿总统弹劾案上空的党派争斗的飓风,以及接踵而来的2000年总统竞选战,加深了保守派观众的愤怒,他们长期以来相信主流媒体培育了一种不被认可的自由主义偏见。至少在2000年,全国差不多完全分裂为民主党和共和党,政治上的相互攻击变成文化景观的常规特征。 有线电视网的成长也正在侵蚀大广播业主的市场份额。ABC、CBS和NBC正看着它们一度声名显赫的晚间新闻广播的观众慢慢流失;观众四处分散地去打探新闻,就像他们到处找娱乐一般。同时,媒体业的兼并也使得CNN的“父母”特纳广播公司,最终无法作为独立的实体而生存。只要特纳和更大的媒体公司合并,对手们便会开始部署它们自己的竞争性有线新闻服务。 到了美国坦克在2003年3月再次开进波斯湾的战场时,CNN发现它自己也被锁定在了更痛苦的自身战争中。一个大大仰仗对有线新闻的垄断而生存的电视网,现在面临着两个竞争者:MSNBC①和福克斯新闻频道②。虽然MSNBc出现在先,更大的威胁却来自福克斯新闻——由澳大利亚出身的媒介大亨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在1996年创建——不断捕捉那些感觉被主流媒体遗弃的美国观众的心灵。默多克称CNN“太自由主义了”。福克斯新闻,用它自己引人注目的口号说,应该是“公正而平衡的”。尽管它的职员们最初否认福克斯新闻倒向右派一边,但很快便一目了然,福克斯新闻为保守派提供了一处避风港,加上那帮右倾的主持人和新闻播报人,如比尔·欧莱里(Bill O'Reilly)、肖恩·汉尼提(Sean Hannity)以及布瑞特·休姆(Brit Hume)。 由此引发的有线电视新闻大战,在2l世纪的开头几年里,充分展现了国家政治与大众媒介相互交叉的方式。电视新闻一度假定为仅仅“报道”政治冲突,现在它煽风点火。福克斯新闻的比尔·欧莱里——以前只是个不起眼的庸俗小报式(tabloid TV)电视节目主持人,现在成了最受欢迎的电视新闻主持人之一——用他那每晚咄咄逼人的布道坛挑战克林顿、反战人士和所谓的政府渣滓。:MSNBc也雇用了欧莱里的翻版人物,如前美国众议员乔·斯卡伯勒(Joe Scarborough)和右翼煽动家迈克尔·萨维奇(Michael Savage)。电视新闻网成了娱乐帝国拥有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视网的新闻部门日益被拉扯进收视率大战中,而采访也“钉牢”社会名流和新闻人物。 有线电视新闻大战的故事涉及:处心积虑和战略失误、公司专制和主管狡诈、激烈的收视大战和广告大战以及身价数百万美金的主持人。这一前途未卜之战争所产生的令人震惊之结果,改变了美国人获得和使用新闻的方式。
回应 2011-05-25 14:08
-
安先生 (先生们,这不对!!)
<原文开始></原文结束>前言 第二次海湾战争刚打响不到24小时,有线电视新闻网(CNN,Cable News Network,以下译作CNN)就已经输掉了它的第一次大战役。 “你们比美国政府还坏。”2003年5月21日的下午,一个伊拉克审查官员对着尼克·罗伯特森(Nic Robertson)发怒,这位cNN的记者刚从他的巴勒斯坦酒店住所被紧急召见。“滚出伊拉克!立刻滚蛋!” 第二天一大早,罗伯特森和他的摄制组不情愿地挤进他们的汽车里,往西行走...2011-05-25 14:08
<原文开始></原文结束>前言 第二次海湾战争刚打响不到24小时,有线电视新闻网(CNN,Cable News Network,以下译作CNN)就已经输掉了它的第一次大战役。 “你们比美国政府还坏。”2003年5月21日的下午,一个伊拉克审查官员对着尼克·罗伯特森(Nic Robertson)发怒,这位cNN的记者刚从他的巴勒斯坦酒店住所被紧急召见。“滚出伊拉克!立刻滚蛋!” 第二天一大早,罗伯特森和他的摄制组不情愿地挤进他们的汽车里,往西行走4百英里,穿越沙漠前往约旦边境。40岁的罗伯特森11年前在“沙漠风暴行动”期间于伊拉克境内做过报道,曾被指望成为英美联军围攻巴格达时唯一留在城中的美国电视网记者,以便戏剧性地传回现场消息。而现在他却只能面对弹痕累累的伊拉克首都作最后的一瞥,在那里,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的复兴社会党员们全副武装地穿行于毁坏的街面上,或者在掩体里移动。 对CNN而言,罗伯特森被强行驱逐出境是一个极具嘲弄意味的挫败,CNN划拨了3500万美元的一笔巨款,就是冲着报道第二次海湾战争来的。电视网的高层主管们期待着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戏剧性重演,那时的CNN因为它在巴格达所表现的新闻韧力而成为全球的偶像。1991年1月16日的清晨,CNN记者彼得·阿奈特(Peter Arnett)、约翰·霍利曼(John Holliman)和伯纳德·肖(Bernard Shaw)蜷缩在拉希德酒店的906房间里。这三个最后留在围城里的美国记者在美国空军以军事史上最猛烈的空袭践踏巴格达时,用四通道电话进行现场报道。这条新闻在全世界的电视观众估计达10亿人——是非体育事件报道的历史之最。就像20世纪80年代初,记叙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和麦当娜(Madonna)的音乐录像见证了音乐电视MTV的新生,现在是海湾战争把CNN推到了世界的聚光灯下。“锁定CNN!”当这一前所未闻的新战斗口号响彻云霄之时,广播电视新闻的老兵们目瞪口呆。 “沙漠风暴”的凯旋,对1980年创办CNN的亚特兰大乖僻巨头特德·特纳而言,是一次畅快的复仇。这个二十四小时的有线新闻网创办之初不免粗制滥造,职员又大多是低薪酬的新手,以致被竞争对手嘲弄为“小鸡汤面新闻”①的行当。当批评家预计特纳的有线新服务将很快因失败而告终时,特纳却发誓他的小企业将会报道世界的末日,“播放着‘上帝与你同在’而结束广播”。在cNN的“巴格达城里人”做出现场报道的精彩举动之后,竞争者们开始翻唱特纳的“赞美诗”了。尽管早期免不了有耸人听闻的损失,特纳已经证明了连轴转的新闻报道可以做成盈利的行业。特纳曾说过“新闻是明星”,并且实现了他的言词。在1995年,cNN的广告毛利突破3.22亿美元,差不多比1990年的数字翻了一番。到1996年,CNN进入6800万户家庭,比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时多出了15%。每当突发性新闻事件发生时,如辛普森谋杀案和俄克拉何马城爆炸案,收视率便一路飙升。有线行业的操盘人报告说,CNN在总体上提升了有线电视的红利。也许更重要的是,曾经蔑视CNN的那一批广播业主们,现在也需要他们自己的“全新闻”电视网了。“在海湾战争之前,[CNN]是那种无人观看的小小有线网,”长期主持新闻节目的鲍比·巴提斯塔(Bobbie Battista)说,“而海湾战争之后,突然人人都收看了。” 然而在两次海湾战争之间,新闻业和美国社会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克林顿总统弹劾案上空的党派争斗的飓风,以及接踵而来的2000年总统竞选战,加深了保守派观众的愤怒,他们长期以来相信主流媒体培育了一种不被认可的自由主义偏见。至少在2000年,全国差不多完全分裂为民主党和共和党,政治上的相互攻击变成文化景观的常规特征。 有线电视网的成长也正在侵蚀大广播业主的市场份额。ABC、CBS和NBC正看着它们一度声名显赫的晚间新闻广播的观众慢慢流失;观众四处分散地去打探新闻,就像他们到处找娱乐一般。同时,媒体业的兼并也使得CNN的“父母”特纳广播公司,最终无法作为独立的实体而生存。只要特纳和更大的媒体公司合并,对手们便会开始部署它们自己的竞争性有线新闻服务。 到了美国坦克在2003年3月再次开进波斯湾的战场时,CNN发现它自己也被锁定在了更痛苦的自身战争中。一个大大仰仗对有线新闻的垄断而生存的电视网,现在面临着两个竞争者:MSNBC①和福克斯新闻频道②。虽然MSNBc出现在先,更大的威胁却来自福克斯新闻——由澳大利亚出身的媒介大亨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在1996年创建——不断捕捉那些感觉被主流媒体遗弃的美国观众的心灵。默多克称CNN“太自由主义了”。福克斯新闻,用它自己引人注目的口号说,应该是“公正而平衡的”。尽管它的职员们最初否认福克斯新闻倒向右派一边,但很快便一目了然,福克斯新闻为保守派提供了一处避风港,加上那帮右倾的主持人和新闻播报人,如比尔·欧莱里(Bill O'Reilly)、肖恩·汉尼提(Sean Hannity)以及布瑞特·休姆(Brit Hume)。 由此引发的有线电视新闻大战,在2l世纪的开头几年里,充分展现了国家政治与大众媒介相互交叉的方式。电视新闻一度假定为仅仅“报道”政治冲突,现在它煽风点火。福克斯新闻的比尔·欧莱里——以前只是个不起眼的庸俗小报式(tabloid TV)电视节目主持人,现在成了最受欢迎的电视新闻主持人之一——用他那每晚咄咄逼人的布道坛挑战克林顿、反战人士和所谓的政府渣滓。:MSNBc也雇用了欧莱里的翻版人物,如前美国众议员乔·斯卡伯勒(Joe Scarborough)和右翼煽动家迈克尔·萨维奇(Michael Savage)。电视新闻网成了娱乐帝国拥有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视网的新闻部门日益被拉扯进收视率大战中,而采访也“钉牢”社会名流和新闻人物。 有线电视新闻大战的故事涉及:处心积虑和战略失误、公司专制和主管狡诈、激烈的收视大战和广告大战以及身价数百万美金的主持人。这一前途未卜之战争所产生的令人震惊之结果,改变了美国人获得和使用新闻的方式。
回应 2011-05-25 14:08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Portfolio Hardcover (2004)暂无评分 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狐狸也疯狂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智商感人 2012-12-08
NBC的罗杰埃尔斯不满自己的孩子America's Talking被微软和NBC合作的MSNBC取代转投默多克旗下开创FOX新闻进行报复遭殃的却是CNN
0 有用 无德无量 2008-05-29
一个揭示媒体与商业关系的书,一个能帮助理解美国媒体言论的书。
0 有用 卡列宁的微笑 2008-01-03
引人入胜的媒体竞争故事。可惜翻译有点别扭。
0 有用 江湖骗子 2018-12-09
媒体之间的竟争故事,一时好奇读了下。
0 有用 夏白露 2017-06-11
美国有线电视行业发展的有趣历史,不过不太专业,有很多趣闻八卦,适合我这样的外行人看。
0 有用 江湖骗子 2018-12-09
媒体之间的竟争故事,一时好奇读了下。
0 有用 H 2018-03-05
1)切入行业的时点很重要 2)紧跟热点全天候触达 3)重金聘请明星主播制作人 4)在对手犯错的时候抢夺份额
0 有用 夏白露 2017-06-11
美国有线电视行业发展的有趣历史,不过不太专业,有很多趣闻八卦,适合我这样的外行人看。
0 有用 猪头叶君 2016-04-23
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默多克和他臭名昭著的媒体帝国都被钉在耻辱柱上。
0 有用 突然粉碎 2015-02-14
新闻网大混战,脚注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