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文三书3:文学种籽》是一本带领你由教室到文坛,由学生向作家过渡的书。由学生到作家,由教堂到文坛,那是怎样的一段路?《作文三书3:文学种籽》从文心、文路、文境、文运告诉青少年,如何从欣赏到创作。全书引述详尽,启发多多,确为初学文者不错之引路。每个人都有文学潜能。当你碰到一件不顺心的事情,郁闷得影响了学习的时候,如果选择文学的方式加以发泄,在排解了郁闷的同时,或许还得到了一首诗或一篇散文。这就是文学潜能的释放。当然,这是无意识的释放。如果你读了《文学种籽》,由无意提升到有意,境界就不同了,你不仅提高了人生,也提高了文学。
作文三书(全三册)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作文三书(全三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 更多书评 5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fenglong88 (问平生,懒散随意,读书最无心。)
文言求精简,因精简而一句之中意思拥挤稠密,有伤明晰,但若把文言巧妙地融人白话之中,即可增加白话文的密度。白话求清浅,因清浅而可能单薄松散,若使白话吸收文言灵活使用,可以增加句子的弹性和节奏变化。一位散文家写他看自己的照片簿,他认为人的生气、机智、热爱、嫉妒全不能靠一般照片表达出来。他说:“这本簿子是一个木偶世界,即使从呱呱堕地到气息奄奄,每年的照片全有,也不能构成一个动作。”呱呱堕地和气息奄奄...2014-07-14 14:55 1人喜欢
文言求精简,因精简而一句之中意思拥挤稠密,有伤明晰,但若把文言巧妙地融人白话之中,即可增加白话文的密度。白话求清浅,因清浅而可能单薄松散,若使白话吸收文言灵活使用,可以增加句子的弹性和节奏变化。一位散文家写他看自己的照片簿,他认为人的生气、机智、热爱、嫉妒全不能靠一般照片表达出来。他说:“这本簿子是一个木偶世界,即使从呱呱堕地到气息奄奄,每年的照片全有,也不能构成一个动作。”呱呱堕地和气息奄奄是文言成语,有了这两个成语,可以把生和死的情景在一句话内说完,这句话不致拖得很长,也不致于难懂。而且读来也顺口。这句话“一句说完”的好处是,轻舟直下,一笔扫过,避免冗长的“过场”。更妙的是生命由“呱呱”开始,而“呱呱”是成语的前两个字;生命到“奄奄”告终,而“奄奄”是成语的末两个字,两个成语恰在此处连用,说尽人的一辈子。 说到句子的节奏,可以看另一个例子:“怀乡人最畏明月夜,何况长途犹长,归途的终点也不能算家。”节奏由长短轻重快慢构成,“怀乡人”三字要连着读,“明月夜”三字也要连着读,短而且快。中间“畏”字较重,略略一顿,这个宇的声音很容易过人“明”字,虽顿而不至于断,比“怕”字合适。下面“长途犹长”四字连读,干净利落,与上句相接,节奏不滞不乱,此所以用“犹”不用“还”。“归途的终点也不能算家”,这一句要长,长一些才收得住,才可以把前面两句托住。由于句长,这句的最后五个字“也不能算家”是清浅纯净的白话了,长音袅袅,余音也袅袅,这时读者以较多的时间承受较轻的压力,得以回味全三句的变化与统一,伸缩与开阖。 白话文学所以重拾文言还有一个原因:真正的大白话词汇有限,尤其对古典、高贵、庄严的情景气氛拙于表达。白话文学的先驱者,有人曾主张连“古典、高贵、庄严”的内容一并革除,但是,后继者认为,文学表现人生,“古典、高贵、庄严”也是人生的样相,白话文学要接受它的挑战。我们谈过字词的历史文化色彩,容我补充,“仕女”决不等于女人,而是有很高的教养和很高的生活水准的女人。“遗体”决不等于尸首,而是我们所敬所爱的人的尸首。“喟然”决不只是叹气的声音,而是伟大的人物叹气。在这些地方,文言仍被借重,文言仍是有其价值与生命。 白话文学揭竿而起,推倒文言,夺得正统,在基础稳固之后再将文言收归己用。此外,“欧化”和方言也都奔流归海,共襄盛举。作者,由于各人的才情、气性、素养不同,有人偏爱欧化,有人偏爱方言,有人偏爱文言,有人三者都要,细大不捐。如调鸡尾酒,各人握有自己的配方,形成自己的风格。学习写作的人正好多看,看人家怎么做,看谁做得好。只要做出好作品来,怎么做都对。但求尽其在我,不必强人同己。这时,我们发现,白话文学写出来的“话”,与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相互沟通联系的语言确乎不同,它堪当大用,能承担多方面的任务。它“延长”了很多,但它仍然不是文言,不是土话,更不是外国话。十指连心,十子也连心,它和母体仍然息息相关,遥遥相应。如同孩子,离开母亲身边,转一个大圈子,再回来;可是,还要再走出去;可是,并非一去不返。
回应 2014-07-14 14:55 -
棉花 (never)
作文构思的时候,一方面要抓紧题目,一方面要能向四面八方延伸,题目,就是“心”,文章构思就是在向心力和离心力之间取得均衡,只有离心力固然不行,只有向心力也是玩儿不转的。你手里那根绳子的长度,也就是文章的长度,写长文章,题目多向前延伸一些,圆周大一些,写短文章,题目少延伸一些,圆周小一些。2014-07-11 16:03
-
fenglong88 (问平生,懒散随意,读书最无心。)
文言求精简,因精简而一句之中意思拥挤稠密,有伤明晰,但若把文言巧妙地融人白话之中,即可增加白话文的密度。白话求清浅,因清浅而可能单薄松散,若使白话吸收文言灵活使用,可以增加句子的弹性和节奏变化。一位散文家写他看自己的照片簿,他认为人的生气、机智、热爱、嫉妒全不能靠一般照片表达出来。他说:“这本簿子是一个木偶世界,即使从呱呱堕地到气息奄奄,每年的照片全有,也不能构成一个动作。”呱呱堕地和气息奄奄...2014-07-14 14:55 1人喜欢
文言求精简,因精简而一句之中意思拥挤稠密,有伤明晰,但若把文言巧妙地融人白话之中,即可增加白话文的密度。白话求清浅,因清浅而可能单薄松散,若使白话吸收文言灵活使用,可以增加句子的弹性和节奏变化。一位散文家写他看自己的照片簿,他认为人的生气、机智、热爱、嫉妒全不能靠一般照片表达出来。他说:“这本簿子是一个木偶世界,即使从呱呱堕地到气息奄奄,每年的照片全有,也不能构成一个动作。”呱呱堕地和气息奄奄是文言成语,有了这两个成语,可以把生和死的情景在一句话内说完,这句话不致拖得很长,也不致于难懂。而且读来也顺口。这句话“一句说完”的好处是,轻舟直下,一笔扫过,避免冗长的“过场”。更妙的是生命由“呱呱”开始,而“呱呱”是成语的前两个字;生命到“奄奄”告终,而“奄奄”是成语的末两个字,两个成语恰在此处连用,说尽人的一辈子。 说到句子的节奏,可以看另一个例子:“怀乡人最畏明月夜,何况长途犹长,归途的终点也不能算家。”节奏由长短轻重快慢构成,“怀乡人”三字要连着读,“明月夜”三字也要连着读,短而且快。中间“畏”字较重,略略一顿,这个宇的声音很容易过人“明”字,虽顿而不至于断,比“怕”字合适。下面“长途犹长”四字连读,干净利落,与上句相接,节奏不滞不乱,此所以用“犹”不用“还”。“归途的终点也不能算家”,这一句要长,长一些才收得住,才可以把前面两句托住。由于句长,这句的最后五个字“也不能算家”是清浅纯净的白话了,长音袅袅,余音也袅袅,这时读者以较多的时间承受较轻的压力,得以回味全三句的变化与统一,伸缩与开阖。 白话文学所以重拾文言还有一个原因:真正的大白话词汇有限,尤其对古典、高贵、庄严的情景气氛拙于表达。白话文学的先驱者,有人曾主张连“古典、高贵、庄严”的内容一并革除,但是,后继者认为,文学表现人生,“古典、高贵、庄严”也是人生的样相,白话文学要接受它的挑战。我们谈过字词的历史文化色彩,容我补充,“仕女”决不等于女人,而是有很高的教养和很高的生活水准的女人。“遗体”决不等于尸首,而是我们所敬所爱的人的尸首。“喟然”决不只是叹气的声音,而是伟大的人物叹气。在这些地方,文言仍被借重,文言仍是有其价值与生命。 白话文学揭竿而起,推倒文言,夺得正统,在基础稳固之后再将文言收归己用。此外,“欧化”和方言也都奔流归海,共襄盛举。作者,由于各人的才情、气性、素养不同,有人偏爱欧化,有人偏爱方言,有人偏爱文言,有人三者都要,细大不捐。如调鸡尾酒,各人握有自己的配方,形成自己的风格。学习写作的人正好多看,看人家怎么做,看谁做得好。只要做出好作品来,怎么做都对。但求尽其在我,不必强人同己。这时,我们发现,白话文学写出来的“话”,与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相互沟通联系的语言确乎不同,它堪当大用,能承担多方面的任务。它“延长”了很多,但它仍然不是文言,不是土话,更不是外国话。十指连心,十子也连心,它和母体仍然息息相关,遥遥相应。如同孩子,离开母亲身边,转一个大圈子,再回来;可是,还要再走出去;可是,并非一去不返。
回应 2014-07-14 14:55 -
棉花 (never)
作文构思的时候,一方面要抓紧题目,一方面要能向四面八方延伸,题目,就是“心”,文章构思就是在向心力和离心力之间取得均衡,只有离心力固然不行,只有向心力也是玩儿不转的。你手里那根绳子的长度,也就是文章的长度,写长文章,题目多向前延伸一些,圆周大一些,写短文章,题目少延伸一些,圆周小一些。2014-07-11 16:03
-
fenglong88 (问平生,懒散随意,读书最无心。)
文言求精简,因精简而一句之中意思拥挤稠密,有伤明晰,但若把文言巧妙地融人白话之中,即可增加白话文的密度。白话求清浅,因清浅而可能单薄松散,若使白话吸收文言灵活使用,可以增加句子的弹性和节奏变化。一位散文家写他看自己的照片簿,他认为人的生气、机智、热爱、嫉妒全不能靠一般照片表达出来。他说:“这本簿子是一个木偶世界,即使从呱呱堕地到气息奄奄,每年的照片全有,也不能构成一个动作。”呱呱堕地和气息奄奄...2014-07-14 14:55 1人喜欢
文言求精简,因精简而一句之中意思拥挤稠密,有伤明晰,但若把文言巧妙地融人白话之中,即可增加白话文的密度。白话求清浅,因清浅而可能单薄松散,若使白话吸收文言灵活使用,可以增加句子的弹性和节奏变化。一位散文家写他看自己的照片簿,他认为人的生气、机智、热爱、嫉妒全不能靠一般照片表达出来。他说:“这本簿子是一个木偶世界,即使从呱呱堕地到气息奄奄,每年的照片全有,也不能构成一个动作。”呱呱堕地和气息奄奄是文言成语,有了这两个成语,可以把生和死的情景在一句话内说完,这句话不致拖得很长,也不致于难懂。而且读来也顺口。这句话“一句说完”的好处是,轻舟直下,一笔扫过,避免冗长的“过场”。更妙的是生命由“呱呱”开始,而“呱呱”是成语的前两个字;生命到“奄奄”告终,而“奄奄”是成语的末两个字,两个成语恰在此处连用,说尽人的一辈子。 说到句子的节奏,可以看另一个例子:“怀乡人最畏明月夜,何况长途犹长,归途的终点也不能算家。”节奏由长短轻重快慢构成,“怀乡人”三字要连着读,“明月夜”三字也要连着读,短而且快。中间“畏”字较重,略略一顿,这个宇的声音很容易过人“明”字,虽顿而不至于断,比“怕”字合适。下面“长途犹长”四字连读,干净利落,与上句相接,节奏不滞不乱,此所以用“犹”不用“还”。“归途的终点也不能算家”,这一句要长,长一些才收得住,才可以把前面两句托住。由于句长,这句的最后五个字“也不能算家”是清浅纯净的白话了,长音袅袅,余音也袅袅,这时读者以较多的时间承受较轻的压力,得以回味全三句的变化与统一,伸缩与开阖。 白话文学所以重拾文言还有一个原因:真正的大白话词汇有限,尤其对古典、高贵、庄严的情景气氛拙于表达。白话文学的先驱者,有人曾主张连“古典、高贵、庄严”的内容一并革除,但是,后继者认为,文学表现人生,“古典、高贵、庄严”也是人生的样相,白话文学要接受它的挑战。我们谈过字词的历史文化色彩,容我补充,“仕女”决不等于女人,而是有很高的教养和很高的生活水准的女人。“遗体”决不等于尸首,而是我们所敬所爱的人的尸首。“喟然”决不只是叹气的声音,而是伟大的人物叹气。在这些地方,文言仍被借重,文言仍是有其价值与生命。 白话文学揭竿而起,推倒文言,夺得正统,在基础稳固之后再将文言收归己用。此外,“欧化”和方言也都奔流归海,共襄盛举。作者,由于各人的才情、气性、素养不同,有人偏爱欧化,有人偏爱方言,有人偏爱文言,有人三者都要,细大不捐。如调鸡尾酒,各人握有自己的配方,形成自己的风格。学习写作的人正好多看,看人家怎么做,看谁做得好。只要做出好作品来,怎么做都对。但求尽其在我,不必强人同己。这时,我们发现,白话文学写出来的“话”,与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相互沟通联系的语言确乎不同,它堪当大用,能承担多方面的任务。它“延长”了很多,但它仍然不是文言,不是土话,更不是外国话。十指连心,十子也连心,它和母体仍然息息相关,遥遥相应。如同孩子,离开母亲身边,转一个大圈子,再回来;可是,还要再走出去;可是,并非一去不返。
回应 2014-07-14 14:55 -
棉花 (never)
作文构思的时候,一方面要抓紧题目,一方面要能向四面八方延伸,题目,就是“心”,文章构思就是在向心力和离心力之间取得均衡,只有离心力固然不行,只有向心力也是玩儿不转的。你手里那根绳子的长度,也就是文章的长度,写长文章,题目多向前延伸一些,圆周大一些,写短文章,题目少延伸一些,圆周小一些。2014-07-11 16:03
论坛 · · · · · ·
真的是本很不错的书 | 来自瑞道杉 | 2013-01-06 | |
中学时候能看到这套书该多好 | 来自杰娃 | 2007-12-07 |
1 有用 车瑞希 2017-09-30
75元购得
0 有用 有栖月 2019-02-17
已读
0 有用 澹台未昀 2018-12-05
高中读过很多次。但我作文一直比较一般。
1 有用 ycao 2016-03-01
作文三书有三本。《作文七巧》和《作文十九问》会对孩子写作文有帮助,只是需要长大两年再看,也可以我讲方法给他听。2015.12.07-2016.03.01
0 有用 redesign 2014-01-05
不知道给弟弟妹妹看,怎么样。很想让他们对写作产生兴趣。
0 有用 圆慈魔法师 2020-12-29
特别适合高中生。
0 有用 Aileen. 2020-08-05
读到故事书,下意识的找:哪里在倒叙,制造高潮?哪里是在描写,烘托详略表里起落都在哪里?哪里是在抒情,抒情是否恰到好处?最后故事讲了一个什么样的理。
0 有用 花绿柳红 2020-02-15
浏览了下,没看多少,不吸引我
0 有用 西西弗斯爱爬山 2019-12-27
别看封面土,内容可精华了:1. 作文:记录、论断、描写相互作用,观察、想象、体验密切关联;2. 语文:说不尽,说不准,但缺点即优点;3. 题材:聚材成题,寓题于材;4. 体裁:散文是谈天的延长,任意议论;5. 杜子春的故事;6. 阻碍(环境/内心)使故事曲折。
0 有用 海游 2019-08-13
三本都读完了。作者面向青少年写的,但是对于没有系统学习过写作的人来说也是同样受益匪浅。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一本书,正在处于学生时代的小读者们可以读,像我这种大龄社会青年也可以学习。语言活泼亲切,讲解得透彻清晰。当然写作最终还是要通过自己不断练习才能提高,但是在这之前多读相关书籍也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