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一个罗马皇帝的临终遗言》,不仅在于深刻挖掘一个古代帝王的灵魂和反映罗马帝国末期所犯的错误和行将灭亡的命运,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个历史人物的身影,使人们看到了面临当代动荡不安的历史转折时刻的西方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法国有的文学辞典称《一个罗马皇帝的临终遗言》是一部“现代色彩很浓”的作品。1952年度获埃莱娜-瓦雷斯科文学奖。
作者简介 · · · · · ·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Marguerite Yourcenar, 1903-1987),法国现代女作家、学者,法兰西学院成立三百多年来第一位女院士。16岁时即以长诗《幻想园》崭露头角。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她游历了欧美多国,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剧本、长篇小说、散文和论文。主要作品有回忆录《虔诚的回忆》、《北方档案》;小说《哈德良回忆录》、《苦炼》、《一弹解千愁》、《安娜姐姐》;诗歌《火》;文论《时间,这永恒的雕刻家》等。曾以《哈德良回忆录》和《苦炼》两获费米娜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只有一个项目,我自认较一般人优越:整体而言,我比他们自由,也比他们勇于服从。几乎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真正属于他们的自由与束缚。他们诅咒身上的铁链镣铐,有时似乎过于夸大。另一方面,他们任时光在放荡中无端流逝,不懂得自行编造较轻的枷锁。而我,比起获取权势,我花更多心力去获取自由,争权夺势也仅是为了拥有自由。我感兴趣的不是自由人的哲学(所有这方面的探讨企图都令我厌烦),而是技巧。我想找到意志衔接命运的那一点,找到戒律能协助天性,而非约束其发展的关键。……我梦想的是一种更隐秘的默认,或更柔软的回应。对我而言,生命宛如一匹马,须先尽力驯服调教,然后配合它一起律动。……我努力逐步去达成这种几近纯粹的、自由或服从的状态。…… 但我施行得最困难的,也是最奋力的,仍属顺天应人之自由。我决心不论任何境遇,都要处之泰然;在我尚未独立的那些年,若是我将压抑束缚视为一种有用的练习,那么其中的苦涩不甘,甚或屈辱恼怒都将消失。当时所拥有的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我强迫自己只要完全拥抱它,并尽可能彻底品尝。再怎么平淡乏味的工作,只要我愿意狂热视之,做起来就不觉得辛苦。一旦对某样物品感到嫌恶,我就把它当成研究题材,强迫自己机伶地将它变通成一种快乐的泉源。而对无法预料或几近绝望的变故、埋伏或海上风暴,既然已确保不伤及无辜,我便专心随机狂欢,享受此事所带来的出乎意料,而陷阱或风暴都可整合融入我的计划或构想,毫无冲突。即使在最凄惨的境遇中,我亦看见,到了某个时刻,山穷水尽,反而去除灾祸一部分恐怖感;我当失败是我的一部分,我愿意接受。万一我必须忍受折磨煎熬,尤其人少不了病痛,我也不确定自己能否淬炼出特拉塞亚那样无动于衷的意志,但至少,我有办法放任自己呐喊出来。以这样的方式,揉合保守与胆识,悉心调和屈从与反抗、极度苛求与谨慎退让,我终于接纳了我自己。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各式各樣,百轉千迴,變化萬千 -
別人設法給我解愁,到達泰伯數日之後,得知皇后及她的隨侍人員曾經兩度前往門儂(Memnon)大巨山腳下,想一聽傳說中的神秘聲音,在清晨時由石頭中發出。這是旅者都想親身經歷的奇景,結果神秘的聲音並沒有發出。有人迷信,以爲非我在場巨石才會響。我同意陪伴婦女們前去。任何能把漫漫秋夜縮短的方法都是值得嘗試。是日清晨約五點,俄弗利昂進入我房內點燃燈火,幫我穿上衣袍,走到甲板上,天色仍然漆黑,宛如荷馬史詩中所描寫的青銅色,對人間的苦、樂一概漠不關心的天空。那件事發生已超過二十天了,我在扁舟中坐定,短程航行中,婦女們一路尖叫、害怕。 我們在離開巨石山不遠之處下船,東方泛出一條淡粉紅色的光芒,又有一天將要開始;神秘的聲音響了三次,聲音酷似一隻箭斷了弦的聲音,茱莉亞.芭比雅有滿腹詩文,馬上在現場寫下一連串的詩。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3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一个罗马皇帝的临终遗言"的人也喜欢 · · · · · ·
一个罗马皇帝的临终遗言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一个罗马皇帝的临终遗言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2 条 )






Memoirs of Hadrian
Memoirs of Hadrian在於哈德良安是實在的人,他在羅馬帝國歷史上舉足輕重,而這個自傳是虛構的,據說他本人確實寫過自傳,可是已遺失了。於是這個傳記是歷史和虛幻的交匯點,更甚是,書中對於哈德良的事跡與他的沉思也互相交替,她要藉單獨一個偉人的思想重新建構一個世界。與...
(展开)
> 更多书评 42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东方出版社 (2002)8.6分 828人读过
-
暂时无货, 1天前曾上架
-
-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5)9.4分 81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11)8.3分 354人读过
-
臺灣光復書局 (1987)9.5分 21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临终遗言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心猿 2010-07-29
译文稍胜东方版,强烈期待罗芃的译本面世。这个贤明的帝王,以及他那著名的同性爱侣安蒂诺乌斯的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了两千年。他筑了一座城池、一座神殿,以及数不清的雕塑来纪念其死于华年的美少年,将其升上天宇塑为神明。不过尤尤重点在于刻画一个帝王而非情人的形象,现代意识浓烈,“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借古喻今,隐喻二战后后冷战的世界图景?
2 有用 Kalyanamitra 2013-11-15
典型的尤瑟纳尔,酝酿廿余年,笔下流淌着深沉河流与灿烂星空。
1 有用 EvaeVaevAEva 2018-12-22
关于死亡的阐述,关于帝国的思考,关于对年轻生命的悼念,还有无数繁杂的细节交织在一起,画面抖动着,罗马转过身来投下一个惆怅的眼神,所有事情合上书就消失了,它们迸溅开来,沾在城墙上落进运河里,融入每一个有关的符号中,每一次翻阅,它们便摇摇晃晃地站起来,眺望着曾经的投影。
0 有用 子安 2010-09-29
图书馆里意外发现的,回头看看这个译本怎么样。
0 有用 栀子花海 2016-03-15
作者功底深厚
0 有用 陶戈 2020-08-06
深沉,隽永,尤瑟纳尔真是可望不可及啊。好书,翻译也挺好的。
1 有用 EvaeVaevAEva 2018-12-22
关于死亡的阐述,关于帝国的思考,关于对年轻生命的悼念,还有无数繁杂的细节交织在一起,画面抖动着,罗马转过身来投下一个惆怅的眼神,所有事情合上书就消失了,它们迸溅开来,沾在城墙上落进运河里,融入每一个有关的符号中,每一次翻阅,它们便摇摇晃晃地站起来,眺望着曾经的投影。
0 有用 斗篷客 2018-05-25
在回忆中,一生还留下什么?感觉像哈德良这样死去是可以接受的。一个皇帝,一个文人,一个“人”。
0 有用 Little Icarus 2017-08-20
哈德里安回忆录。。。
0 有用 栀子花海 2016-03-15
作者功底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