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已有近30年的历史,其间最为深刻的经济、社会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之一,就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学者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至少有三个“世界之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潮──民工潮;人类历史上增速最快的城市化率;全世界人数最为庞大的城市人口。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www.ftchinese.com)资深记者魏城为此前往中国,与许多农民工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和接触,并采访了中国这个领域最著名的诸多专家和学者,此外,另外一些中国学者和官员也通过接受采访和撰写文章的方式,参与了有关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大讨论。如今,法律出版社使之成书,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 · · · · ·
魏城,男,1959年出生于中国北京,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www.ftchinese.com)资深记者。
目录 · · · · · ·
序言/1
第一章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潮/1
中国城市化走势图 ——胡鞍钢访谈/8
第二章 异乡不再有虫鸣/13
第三章 流动中的中国农民/21
珠三角地区城市化中的农民工 ——周春山访谈/28
· · · · · · (更多)
第一章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潮/1
中国城市化走势图 ——胡鞍钢访谈/8
第二章 异乡不再有虫鸣/13
第三章 流动中的中国农民/21
珠三角地区城市化中的农民工 ——周春山访谈/28
· · · · · · (更多)
序言/1
第一章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潮/1
中国城市化走势图 ——胡鞍钢访谈/8
第二章 异乡不再有虫鸣/13
第三章 流动中的中国农民/21
珠三角地区城市化中的农民工 ——周春山访谈/28
第四章 故乡可望不可归/33
没有移民,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葛剑雄访谈/41
农民工的零点调查 ——袁岳访谈/46
第五章 “特”不起来的特区/51 “刘易斯转折点”来临 ——蔡昉访谈/57
本地人和外地人 ——金城访谈/63
第六章 现代化之祸?/71
城市化反思 ——温铁军访谈/78
第七章 户籍与土地/89
坚决反对土地私有化 ——曹锦清访谈/96
历史地看待中国城市化 ——彭希哲访谈/107
第八章 堵不住的洪流/115
我赞成农民就地城镇化 ——茅于轼访谈/121
农民工成就城市化 ——刘开明访谈/127
第九章 农民“的哥”/131
出租车司机的酸甜苦辣 ——一位湖南攸县籍出租车司机访谈/138
农民工政策在执行中变形 ——宋洪远访谈/143
第十章 农民工出身的老板/147
一个农民企业家的梦想 ——邱启光访谈/154
从农家小子到京城老板 ——彭雄兵访谈/162
第十一章 让农民工成为真正的城里人/171
让稳定就业的农民工融入城市/176
第十二章: 我们都来自农村/185
后记/193
· · · · · · (收起)
第一章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潮/1
中国城市化走势图 ——胡鞍钢访谈/8
第二章 异乡不再有虫鸣/13
第三章 流动中的中国农民/21
珠三角地区城市化中的农民工 ——周春山访谈/28
第四章 故乡可望不可归/33
没有移民,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葛剑雄访谈/41
农民工的零点调查 ——袁岳访谈/46
第五章 “特”不起来的特区/51 “刘易斯转折点”来临 ——蔡昉访谈/57
本地人和外地人 ——金城访谈/63
第六章 现代化之祸?/71
城市化反思 ——温铁军访谈/78
第七章 户籍与土地/89
坚决反对土地私有化 ——曹锦清访谈/96
历史地看待中国城市化 ——彭希哲访谈/107
第八章 堵不住的洪流/115
我赞成农民就地城镇化 ——茅于轼访谈/121
农民工成就城市化 ——刘开明访谈/127
第九章 农民“的哥”/131
出租车司机的酸甜苦辣 ——一位湖南攸县籍出租车司机访谈/138
农民工政策在执行中变形 ——宋洪远访谈/143
第十章 农民工出身的老板/147
一个农民企业家的梦想 ——邱启光访谈/154
从农家小子到京城老板 ——彭雄兵访谈/162
第十一章 让农民工成为真正的城里人/171
让稳定就业的农民工融入城市/176
第十二章: 我们都来自农村/185
后记/193
· · · · · · (收起)
中国农民工调查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中国农民工调查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1 条 )
> 更多书评 31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中国农民工调查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billy 2008-03-31
封面比内容有意思 都是故事 基本没有太多的分析 不过总比替人做判断好
0 有用 。。。 2012-10-30
剖析度不深,
0 有用 年逝 2008-04-18
看看有收获
0 有用 活在这世界 2009-06-30
期间蔡昉说,户籍制度本身并无多大意义,关键要改革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待遇。
0 有用 足哥 2009-08-02
记者的人类学调查,让人看起来还只是手稿。碎片化的新闻,难以磬书。
0 有用 天城的海豹 2020-07-12
有些浮于表面,对于采访对象不够详细,但也足够引人思索了
0 有用 KiYama 2019-12-23
20世纪末21世纪初,是中国城市化由发育阶段进入到爆发阶段的一个重要窗口期,这样一种城市化离不开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人口迁徙,而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样一种迁徙并非盲目无序的,而是在一种特有的张力和秩序下进行。同英国19世纪中期,美国20世纪初,日本六十年代一样,这是中国人,中国农民用脚走出来的史诗,是这片土地的新一页,这个时代离我们还不算远,但我们在回顾时必须铭记。
0 有用 果果 2019-05-29
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外国记者很相似了,也难怪,是FT中文网的记者、出国多年的华人。原是FT上一个采访专题集结成书,也就不能以系统深刻取胜了。 但读来还是有收获,改变了我部分认知。比如,不能过快城市化,以避免城市中形成贫民窟,如印度等;不能放开土地买卖,在无社保支撑下会形成失地农民;不能过快取消户口制度,在税收不均衡,社保、义务教育没统筹安排下,容易社会失衡。温铁军先生还是很有良知的学者。
0 有用 凡人❤ 2019-05-05
与我而言,离开熟悉的土地和空气,就会变得没有底气,很难找到归属感。 一个人被迫活的像一支队伍,但是冷静,多的是机会直面自我。 还有北京这个地方的有些二逼“土著”,恶心,最不喜欢的一个地方。
0 有用 aries 2015-12-06
挺好的,客观分析,真实记载,带领读者了解农民工这个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