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舊序
初集識語
整理說明
卷一 經部
總類
宋刊巾箱本八經書後
易類
宋監本周易正義跋
宋本周易要義跋
書類
校金刊本尚書注疏跋
影鈔元刊尚書纂傳殘本跋
詩類
题元本韓詩外傳
元本韓魯齊三家詩考跋
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點校毛詩跋
題詩經世本古義
禮類、
朝鮮刊本纂圖互注周禮跋
朝鮮活字本附釋音用禮注疏跋
校宋刊本鬳齋考工記解跋
重校查初白藏宋本鬳齊考工記解跋
輯本朱申檀記句解跋
春秋類
宋撫州本春秋經傳集解殘卷跋
……
思適齋題跋序
書舶庸譚序
嘉業堂善本書影序
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序
故宫殿本書庫目錄題辭
雁影齋题跋序
長沙葉氏藏書目绿序
校刻儒學警悟跋
海源閻藏書纪略
審閱德化李氏藏書說帖
涉園明本書目跋
涉園陶氏藏明季閔凌二家朱墨本書
書後
題周叔弢勘書圖
書名作者综合索引
作者简介 · · · · · ·
傅增湘(1872—1950) 著名藏书家。四川泸州江安人。字润沅、沅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等。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1898年入翰林院为庶吉士。辛亥革命时曾参加唐绍仪和谈代表团,任顾问。1914年任袁世凯御用机构约法会议议员。1915年后任肃政厅肃政史。五四运动中,因抵制北京政府罢免蔡元培的命令受牵连而被免职。1927年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辛亥革命后,开始大规模搜访中国古籍,致力于版本目录学研究。。所藏总计达20余万卷。1949年周恩来曾派陈毅持函探病,未及而逝。著有《藏园瞥目》、《藏园东游别录》、《双鉴楼杂咏》等。
提到傅增湘先生,就一定要提到《平复帖》。
《平复帖》是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261—303)书写的一封信简,为我国存世最早的书法真迹。此信的首行中有“平复”两字,故名“平复帖”。当年《平复帖》为恭王府所藏。1937年,溥心...
傅增湘(1872—1950) 著名藏书家。四川泸州江安人。字润沅、沅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等。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1898年入翰林院为庶吉士。辛亥革命时曾参加唐绍仪和谈代表团,任顾问。1914年任袁世凯御用机构约法会议议员。1915年后任肃政厅肃政史。五四运动中,因抵制北京政府罢免蔡元培的命令受牵连而被免职。1927年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辛亥革命后,开始大规模搜访中国古籍,致力于版本目录学研究。。所藏总计达20余万卷。1949年周恩来曾派陈毅持函探病,未及而逝。著有《藏园瞥目》、《藏园东游别录》、《双鉴楼杂咏》等。
提到傅增湘先生,就一定要提到《平复帖》。
《平复帖》是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261—303)书写的一封信简,为我国存世最早的书法真迹。此信的首行中有“平复”两字,故名“平复帖”。当年《平复帖》为恭王府所藏。1937年,溥心畲先生丧母,欲出让《平复帖》以办丧事。
在此期间,一些清朝遗老,如阿联、孟锡圭、朱蓬寿,最后一位状元刘春林等都曾致函溥心畲先生对《平复帖》易手表示惋惜,怕像恭王府出让的唐韩干《夜照白图》那样,流失海外。信致溥心畲先生,大意为,现已民国,丧事可否从俭,《平复帖》可否暂押盐业银行,云云。并托傅增湘先生向溥心畲先生致意此帖为祖传,还是留在本族为好。
傅增湘先生对大家说,张丛碧(张伯驹字丛碧)怕此帖流失海外,早有收购之意,并且,他曾为《夜照白图》事致信宋哲元请求保护该图。虽说张家财势已大不如前,但,以此推断他不会做出份外的事。另,心畲世兄(傅增湘先生与载赢贝勒有交,故称溥心畲先生为世兄)对《夜照白图》事,总有覆水难收的歉疚,曾说,我邦家之光已去,此帖由张丛碧藏也好。并且回绝了出高价的画商。傅增湘先生还对大家说,此帖易手木已成舟,让价大洋4万块已经议定,请大家不要为此事太伤感。此事经傅增湘先生从中斡旋,最后《平复帖》易手张伯驹。
傅增湘先生的书法以楷书和行书为主。楷书兼容欧、柳,晚年又间些魏碑笔意,字迹端庄典雅。行书以二王为基础,融唐碑笔意,于俊秀中添加了豪气,在转折处颇见楷书功底。尤其是先生写在书后的跋文,工整流畅且活泼,为文人字之典范。
喜欢读"藏园群书题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藏园群书题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 更多书评 2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熹年谨案:此刑赞亭先生藏书,跋亦应邢氏之请而作。据先祖壬午十二月初五日记云:“赞亭来,携《程氏经说》相示,告以确为宋刻,但少第八卷耳。”则此书实为不完本也。 案:宋本《程氏经说》止七卷,傅增湘、傅熹年说皆误。 傅增湘此跋以宋、明两本对校,条列其分卷、内容异同,以为“设非余目睹宋本,又乌知后人窜乱之谬至于是耶!”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又喋喋千言,不能点明宋本胜处,反以为残本不全,考证甚疏。 其实《... (2回应)
2013-05-30 18:31:25 7人喜欢
熹年谨案:此刑赞亭先生藏书,跋亦应邢氏之请而作。据先祖壬午十二月初五日记云:“赞亭来,携《程氏经说》相示,告以确为宋刻,但少第八卷耳。”则此书实为不完本也。 引自 《宋刊河南程氏经说跋》 案:宋本《程氏经说》止七卷,傅增湘、傅熹年说皆误。 傅增湘此跋以宋、明两本对校,条列其分卷、内容异同,以为“设非余目睹宋本,又乌知后人窜乱之谬至于是耶!”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又喋喋千言,不能点明宋本胜处,反以为残本不全,考证甚疏。 其实《程氏经说》宋、明本卷数异同及其源流,四库提要已做定论,聊聊数语,考证极精,兹全录如下: 程氏经说七卷 通行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皆伊川程子解经语也。《书录解题》谓之《河南经说》, 称《系辞》一、《书》一、《诗》二、《春秋》一、《论语》一、《改定大学》 一。又称程氏之学,《易传》为全书,馀经具此。其门目卷帙,与此本皆合,则 犹宋人旧本也。其中若《诗、书解》、《论语说》,本出一时杂论,非专著之书。 《春秋传》则专著而未成,观崇宁二年《自序》可见。至《系辞说》一卷,《文 献通考》并於《易传》,共为十卷。《宋志》则於《易传》九卷之外,别著录一 卷。然程子《易传》实无《系辞》,故吕祖谦集十四家之说为《系辞精义》以补 之。此卷疑或後人掇拾成帙,以补其阙也。《改定大学》兼载明道之本,或以兄 弟之说互相参考欤?明徐必达编《二程全书》,并《诗解》二卷为一卷,而别增 《孟子解》一卷、《中庸解》一卷,共为八卷。然《经义考》引康绍宗之言,谓 《孟子解》乃後人纂集《遗书》外书而成,非程子手著。至《中庸解》之出吕大 临,朱子辨证甚明,亦不得窜入《程氏经说》,增此一种。故今所录,仍用宋本 之旧焉。 而中华书局版《二程集》(王孝鱼点校),书前《重校二程全书凡例》第四条《程氏经说》考证,即全抄四库提要而没其名,未免也有失忠厚之道。
2回应 2013-05-30 18:31:25
-
熹年谨案:此刑赞亭先生藏书,跋亦应邢氏之请而作。据先祖壬午十二月初五日记云:“赞亭来,携《程氏经说》相示,告以确为宋刻,但少第八卷耳。”则此书实为不完本也。 案:宋本《程氏经说》止七卷,傅增湘、傅熹年说皆误。 傅增湘此跋以宋、明两本对校,条列其分卷、内容异同,以为“设非余目睹宋本,又乌知后人窜乱之谬至于是耶!”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又喋喋千言,不能点明宋本胜处,反以为残本不全,考证甚疏。 其实《... (2回应)
2013-05-30 18:31:25 7人喜欢
熹年谨案:此刑赞亭先生藏书,跋亦应邢氏之请而作。据先祖壬午十二月初五日记云:“赞亭来,携《程氏经说》相示,告以确为宋刻,但少第八卷耳。”则此书实为不完本也。 引自 《宋刊河南程氏经说跋》 案:宋本《程氏经说》止七卷,傅增湘、傅熹年说皆误。 傅增湘此跋以宋、明两本对校,条列其分卷、内容异同,以为“设非余目睹宋本,又乌知后人窜乱之谬至于是耶!”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又喋喋千言,不能点明宋本胜处,反以为残本不全,考证甚疏。 其实《程氏经说》宋、明本卷数异同及其源流,四库提要已做定论,聊聊数语,考证极精,兹全录如下: 程氏经说七卷 通行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皆伊川程子解经语也。《书录解题》谓之《河南经说》, 称《系辞》一、《书》一、《诗》二、《春秋》一、《论语》一、《改定大学》 一。又称程氏之学,《易传》为全书,馀经具此。其门目卷帙,与此本皆合,则 犹宋人旧本也。其中若《诗、书解》、《论语说》,本出一时杂论,非专著之书。 《春秋传》则专著而未成,观崇宁二年《自序》可见。至《系辞说》一卷,《文 献通考》并於《易传》,共为十卷。《宋志》则於《易传》九卷之外,别著录一 卷。然程子《易传》实无《系辞》,故吕祖谦集十四家之说为《系辞精义》以补 之。此卷疑或後人掇拾成帙,以补其阙也。《改定大学》兼载明道之本,或以兄 弟之说互相参考欤?明徐必达编《二程全书》,并《诗解》二卷为一卷,而别增 《孟子解》一卷、《中庸解》一卷,共为八卷。然《经义考》引康绍宗之言,谓 《孟子解》乃後人纂集《遗书》外书而成,非程子手著。至《中庸解》之出吕大 临,朱子辨证甚明,亦不得窜入《程氏经说》,增此一种。故今所录,仍用宋本 之旧焉。 而中华书局版《二程集》(王孝鱼点校),书前《重校二程全书凡例》第四条《程氏经说》考证,即全抄四库提要而没其名,未免也有失忠厚之道。
2回应 2013-05-30 18:31:25
-
熹年谨案:此刑赞亭先生藏书,跋亦应邢氏之请而作。据先祖壬午十二月初五日记云:“赞亭来,携《程氏经说》相示,告以确为宋刻,但少第八卷耳。”则此书实为不完本也。 案:宋本《程氏经说》止七卷,傅增湘、傅熹年说皆误。 傅增湘此跋以宋、明两本对校,条列其分卷、内容异同,以为“设非余目睹宋本,又乌知后人窜乱之谬至于是耶!”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又喋喋千言,不能点明宋本胜处,反以为残本不全,考证甚疏。 其实《... (2回应)
2013-05-30 18:31:25 7人喜欢
熹年谨案:此刑赞亭先生藏书,跋亦应邢氏之请而作。据先祖壬午十二月初五日记云:“赞亭来,携《程氏经说》相示,告以确为宋刻,但少第八卷耳。”则此书实为不完本也。 引自 《宋刊河南程氏经说跋》 案:宋本《程氏经说》止七卷,傅增湘、傅熹年说皆误。 傅增湘此跋以宋、明两本对校,条列其分卷、内容异同,以为“设非余目睹宋本,又乌知后人窜乱之谬至于是耶!”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又喋喋千言,不能点明宋本胜处,反以为残本不全,考证甚疏。 其实《程氏经说》宋、明本卷数异同及其源流,四库提要已做定论,聊聊数语,考证极精,兹全录如下: 程氏经说七卷 通行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皆伊川程子解经语也。《书录解题》谓之《河南经说》, 称《系辞》一、《书》一、《诗》二、《春秋》一、《论语》一、《改定大学》 一。又称程氏之学,《易传》为全书,馀经具此。其门目卷帙,与此本皆合,则 犹宋人旧本也。其中若《诗、书解》、《论语说》,本出一时杂论,非专著之书。 《春秋传》则专著而未成,观崇宁二年《自序》可见。至《系辞说》一卷,《文 献通考》并於《易传》,共为十卷。《宋志》则於《易传》九卷之外,别著录一 卷。然程子《易传》实无《系辞》,故吕祖谦集十四家之说为《系辞精义》以补 之。此卷疑或後人掇拾成帙,以补其阙也。《改定大学》兼载明道之本,或以兄 弟之说互相参考欤?明徐必达编《二程全书》,并《诗解》二卷为一卷,而别增 《孟子解》一卷、《中庸解》一卷,共为八卷。然《经义考》引康绍宗之言,谓 《孟子解》乃後人纂集《遗书》外书而成,非程子手著。至《中庸解》之出吕大 临,朱子辨证甚明,亦不得窜入《程氏经说》,增此一种。故今所录,仍用宋本 之旧焉。 而中华书局版《二程集》(王孝鱼点校),书前《重校二程全书凡例》第四条《程氏经说》考证,即全抄四库提要而没其名,未免也有失忠厚之道。
2回应 2013-05-30 18:31:25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 (jiulongshuju)
- 文献 目录 版本 (斩首之邀)
- 等等@国学 (穆)
- 九分以上中国文史哲著作(乱序) (司空宅星)
- 版本(有时更新) (心怡手绘)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藏园群书题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龙泉梅青 2009-06-27 23:01:27
大学期间就购入了,但真正阅读还是在图书馆期间。
1 有用 水岸風堤 2019-03-02 21:40:42
很多段落是剪裁的前人的序跋题记,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也。还得要辨别一下哪些是老人的独创,哪些是因袭……
1 有用 lili 2010-11-06 10:38:14
见多识广啊
0 有用 高籀 2019-04-21 16:09:12
补标,当年要价150,二话没说,直接买
0 有用 F16BLOCK60 2014-02-07 12:15:42
民国版本学的最高峰~~~
0 有用 高籀 2019-04-21 16:09:12
补标,当年要价150,二话没说,直接买
1 有用 水岸風堤 2019-03-02 21:40:42
很多段落是剪裁的前人的序跋题记,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也。还得要辨别一下哪些是老人的独创,哪些是因袭……
0 有用 F16BLOCK60 2014-02-07 12:15:42
民国版本学的最高峰~~~
1 有用 lili 2010-11-06 10:38:14
见多识广啊
1 有用 龙泉梅青 2009-06-27 23:01:27
大学期间就购入了,但真正阅读还是在图书馆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