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周国平论人生》(周国平卷)收录周国平最有代表性的随笔,许多文章许多是首次发表。这些随笔集中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深刻的感悟和思索,情真意切,给人以启迪。让我们学会倾听沉默......
目录 · · · · · ·
第一辑 论真性情 在义与利之外 丰富的安静 自己的园地 生命中不能错过什么 品味平凡生活 从容中有一种神性 真性情 倾听生命自身的声音 享受生命 宁静的心 走在自己的路上 成功是优秀的副产品 比成功更重要的第二辑 论简单生活 精神栖身于茅屋 世上本无奇迹 消费=享受? 习惯于失去 生活的减法 心灵的空间 谈钱 简单生活 不占有 与身外遭遇保持距离 有所为必有所不为 亲近自然 敬畏自然第三辑 论自我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记住回家的路 成为你自己 独处的充实 一个人和三个人称 拥有“自我” 做自己的忠实朋友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 交往的限度第四辑 论幸福和苦难 幸福是灵魂的事 可持续的快乐 面对苦难 论幸福 寻常的苦难 人得救靠本能 苦难与人的素质第五辑 论死亡 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 超验的死和经验的死 死亡不是一个思考的对象 临终的苏格拉底 临终的尊严 正视死亡 思考死的收获 死亡形而上学第六辑 论命运 失去的岁月 永远未完成 生命中的无奈 困惑与精神生活 尘世遭遇的意义 往事的珍宝 逆旅和聚散 从零开始与未完成 人的伟大和悲壮 困惑与觉悟 和命运结伴而行第七辑 论沉默 在沉默中面对 “沉默学”导言 树下的老人 唱出了我们的沉默的歌者 议论家 倾听沉默 节省语言 寂寞 无聊第八辑 论人性 智者的最后弱点 相貌和心灵 检验人的素质的一个尺度 自然、社会与人性的单纯 丰富的单纯 兽性和神性 情感和理智 不同的天赋 人之常情 人性现象 宽待人性 论嫉妒 论自卑 论吝啬 名声和舆论 幽默与自嘲第九辑 论做人与处世 第一重要的是做人 善良·丰富·高贵 报应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高贵者的道德 道德现象 平庸和伪善 人品和智慧 处世 大世态 小世态第十辑 论爱与孤独 爱的反义词 孤独的价值 表达你心中的爱和善意 不敢善良 朋友 孤独 爱与孤独 沟通的必要和限度 友谊第十一辑 论精神生活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好梦何必成真 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信仰之光 有所敬畏 信仰的价值 种子和土壤 哲学与我们时代 灵魂是一个游子 追求 人类精神生活的整体 论信仰 坚守精神的家园 理想主义 心灵也是一种现实 梦并不虚幻 哲学与灵魂
第一辑 论真性情 在义与利之外 丰富的安静 自己的园地 生命中不能错过什么 品味平凡生活 从容中有一种神性 真性情 倾听生命自身的声音 享受生命 宁静的心 走在自己的路上 成功是优秀的副产品 比成功更重要的第二辑 论简单生活 精神栖身于茅屋 世上本无奇迹 消费=享受? 习惯于失去 生活的减法 心灵的空间 谈钱 简单生活 不占有 与身外遭遇保持距离 有所为必有所不为 亲近自然 敬畏自然第三辑 论自我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记住回家的路 成为你自己 独处的充实 一个人和三个人称 拥有“自我” 做自己的忠实朋友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 交往的限度第四辑 论幸福和苦难 幸福是灵魂的事 可持续的快乐 面对苦难 论幸福 寻常的苦难 人得救靠本能 苦难与人的素质第五辑 论死亡 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 超验的死和经验的死 死亡不是一个思考的对象 临终的苏格拉底 临终的尊严 正视死亡 思考死的收获 死亡形而上学第六辑 论命运 失去的岁月 永远未完成 生命中的无奈 困惑与精神生活 尘世遭遇的意义 往事的珍宝 逆旅和聚散 从零开始与未完成 人的伟大和悲壮 困惑与觉悟 和命运结伴而行第七辑 论沉默 在沉默中面对 “沉默学”导言 树下的老人 唱出了我们的沉默的歌者 议论家 倾听沉默 节省语言 寂寞 无聊第八辑 论人性 智者的最后弱点 相貌和心灵 检验人的素质的一个尺度 自然、社会与人性的单纯 丰富的单纯 兽性和神性 情感和理智 不同的天赋 人之常情 人性现象 宽待人性 论嫉妒 论自卑 论吝啬 名声和舆论 幽默与自嘲第九辑 论做人与处世 第一重要的是做人 善良·丰富·高贵 报应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高贵者的道德 道德现象 平庸和伪善 人品和智慧 处世 大世态 小世态第十辑 论爱与孤独 爱的反义词 孤独的价值 表达你心中的爱和善意 不敢善良 朋友 孤独 爱与孤独 沟通的必要和限度 友谊第十一辑 论精神生活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好梦何必成真 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信仰之光 有所敬畏 信仰的价值 种子和土壤 哲学与我们时代 灵魂是一个游子 追求 人类精神生活的整体 论信仰 坚守精神的家园 理想主义 心灵也是一种现实 梦并不虚幻 哲学与灵魂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喜欢读"周国平论人生(周国平卷)"的人也喜欢 · · · · · ·
周国平论人生(周国平卷)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周国平论人生(周国平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 更多书评 5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叛逆乖小孩 (I love you&I love you more.)
泰戈尔有一段言简意赅的文字,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康德哲学的诗意表达—— “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绊倒在物体上,我们抓牢这些物体,相信它们便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的东西。光明来临时,我们放松了我们所占有的东西,发觉它们不过是与我们相关的万物之中的一部分而已。” 这里的黑暗,是指尘世,现象界,封闭在现象界里的经验自我;光明,是指上帝,本体界,与本体界相沟通的精神自我。在现象界中,我们是盲目的,受偶然的和有限...2011-10-13 20:20 1人喜欢
-
叛逆乖小孩 (I love you&I love you more.)
泰戈尔有一段言简意赅的文字,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康德哲学的诗意表达—— “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绊倒在物体上,我们抓牢这些物体,相信它们便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的东西。光明来临时,我们放松了我们所占有的东西,发觉它们不过是与我们相关的万物之中的一部分而已。” 这里的黑暗,是指尘世,现象界,封闭在现象界里的经验自我;光明,是指上帝,本体界,与本体界相沟通的精神自我。在现象界中,我们是盲目的,受偶然的和有限...2011-10-13 20:20 1人喜欢
-
叛逆乖小孩 (I love you&I love you more.)
泰戈尔有一段言简意赅的文字,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康德哲学的诗意表达—— “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绊倒在物体上,我们抓牢这些物体,相信它们便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的东西。光明来临时,我们放松了我们所占有的东西,发觉它们不过是与我们相关的万物之中的一部分而已。” 这里的黑暗,是指尘世,现象界,封闭在现象界里的经验自我;光明,是指上帝,本体界,与本体界相沟通的精神自我。在现象界中,我们是盲目的,受偶然的和有限...2011-10-13 20:20 1人喜欢
论坛 · · · · · ·
从学佛到看周国平的书 | 来自一片绿叶 | 2010-02-25 |
0 有用 牛帆 2011-03-13
三四年前,尤其喜欢他的调调,几乎一口气读完了他所有的书。
0 有用 Yennefer 2011-06-22
初2那年很喜欢的书。可以当作哲学启蒙来看。
0 有用 都是微臣的错! 2010-04-27
一直以来,都挺喜欢他的
0 有用 勇敢一点 2011-11-29
很好的书。人生的道理娓娓道来,平淡中体会深沉。有空要再好好看一下。
0 有用 风苇河 2009-10-27
精神文明的财富。
0 有用 吟凛lyn 2020-12-01
怎么说呢,说是鸡汤吧,没有特别腻味,但是说有道理吧,很多结论性的话直接摆出来,说教的意味很重,好像初中班主任一个学年里每周周五或者周一看的班级总结的最后结语摆在一块在一天说完了,干巴巴的,挺容易勾起来一些逆反情绪的。但是还是可以引发一些思考,毕竟,反骨长的像我,说教这些话,就是用来练驳辩了。
0 有用 O型血 2019-08-26
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0 有用 路小西同学 2019-08-01
还是往事推荐过来的,一看到史铁生相关我就奔过来了,真是与我渊源颇深呐。这本书我没看完,但是勉勉强强吧,远离城市远离喧嚣,现实不太可能,就给个及格吧。
0 有用 清奇脑回路 2019-06-14
话题太大了啊,从小的切入点谈多好。
0 有用 怎样 2019-04-23
一直都挺喜欢周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