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个问题贯穿与整部小说
一遍是拿到书后,有点迫不及待地想要读完,由于太迫切了,又赶上期末复习,感觉读得不够细致。 读了书的前言,知道这本出世已久,作为一本年代久远的科幻小说,是怎样的故事才能能做到经久不衰。阿瑟的描写,是应该用慢速体会的,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浮现出画面,太空的瑰丽神秘,如在眼前。 书中最触动我的,是两处。 一处是哈儿在“临终”前发出的声音,一个机器人,有了自我意识而且这种意识对人类带来危险后,被毁灭如同宿命(说来也不算是被彻底毁灭,因为另外的介绍说后来被修复),那一大串看上去很零乱的话语,是哈儿被灌输的智慧,如同一个孩子在早期学习历程中的记忆,然后,归于虚无。 另外一处,是鲍曼穿越星门,变成了星童。婴儿,意味着新生,也是生命形式转换过程中的桥接,这个寓意自然好懂,只是,感觉上仍然震撼。 刘慈欣曾经说,他在读过《2001太空漫游》后仰望星空,深觉震撼,我也有类似的感觉。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