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集团而实施的防御战役(1942年7月17日—11月18日)和进攻战役(1942年11月19日—1943年2月2日)。
苏军先后参加这次会战的有: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东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伏尔加河区舰队和斯大林格勒军级防空地域。
德军统帅部利用欧洲尚未开辟第二战场之机,继续增强东线军事力量。这就使德军能于1942年夏季在苏德战场南翼展开进攻,以进至高加索各石油区和顿河、库班河以及伏尔加河下游等物产丰富地区。为进攻斯大林格勒,从“B”集团军群调来了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为保卢斯上将)。截至7月17日前,该集团军共辖13个师(约27万人、火炮和迫击炮3000门、坦克约500辆)。第4航空队的航空兵(作战飞机近1200架)负责进行支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集团而实施的防御战役(1942年7月17日—11月18日)和进攻战役(1942年11月19日—1943年2月2日)。
苏军先后参加这次会战的有: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东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伏尔加河区舰队和斯大林格勒军级防空地域。
德军统帅部利用欧洲尚未开辟第二战场之机,继续增强东线军事力量。这就使德军能于1942年夏季在苏德战场南翼展开进攻,以进至高加索各石油区和顿河、库班河以及伏尔加河下游等物产丰富地区。为进攻斯大林格勒,从“B”集团军群调来了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为保卢斯上将)。截至7月17日前,该集团军共辖13个师(约27万人、火炮和迫击炮3000门、坦克约500辆)。第4航空队的航空兵(作战飞机近1200架)负责进行支援。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从其预备队中把第62、第63、第64集团军调到了斯大林格勒方向。7月12日,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铁木辛哥,7月23日起为戈尔多夫中将)。除上述3个集团军外,编入该方面军的还有原西南方面军第21、第28、第38、第57集团军和空军第8集团军,7月30日起,北高加索方面军的第51集团军也编入该方面军。其中第57集团军以及38、第28集团军(后以这两个集团军为基础组建了坦克第1、第4集团军)担任预备队。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任务是在520公里宽的地带内实施防御,阻止德军继续前进。方面军开始遂行这一任务时总共只有12个师(1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200门、坦克约400辆)。空军第8集团军有飞机454架。此外,远程航空兵150—200架轰炸机、防空航空兵第102师60架歼击机也在这里参战。德军人员比苏军多0.7倍,炮兵和坦克多0.3倍,飞机多1倍多。
方面军的基本力量集中于顿河大弯曲部,第62、第64集团军在该处占领防御,制止德军强渡顿河并沿最近道路突向斯大林格勒。无论是在防御战役准备期间,还是在实施过程中,军队都进行了大量党政工作。国防人民委员部1942年7月28日第227号命令提出的要求是开展党政工作的依据。命令所提要求的实质体现在“决不后退一步!”这一口号中。指挥员,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团组织采取了一切措施。使每个军人都领会命令的要求。
斯大林格勒州的劳动者给了军队大力支援。在斯大林格勒各接近地构筑了4道防御匦郭,即外层围郭、中层围郭、内层围郭和市区围郭。这些围郭在会战开始前虽未构筑完毕,但对城市防御起了不小作用。斯大林格勒城防委员会和州党委采取了各种措施,以巩固民兵,加强城市消防,并使全州劳动者做好坚持敌后斗争的准备。
作者简介 · · · · · ·
安东尼·比弗,英国历史学家、历史题材畅销书作者。在温切斯特和桑德赫斯特接受了军事教育,并曾作为一名后备军官,随军在德国和英国服役。结束军旅生涯后,他先写小说,后改写战争纪实,大概他发现,现实生活特别是战争时期生活的戏剧性总是超出人的想象力。比弗的绝大部分著作由企鹅出版社出版。其中:
《西班牙内战》和《克里特:战斗和抵抗》获得伦西曼奖;
《保卫斯大林格勒》以其真实的细节和曲折的叙事,获得约翰逊散文文学奖、沃尔夫森历史史实故事奖和霍桑顿文学奖,已被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
《攻克柏林》获得第一届今日朗文历史理事奖。同样已被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
比弗曾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被肯特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他还是伦敦大学贝克特学院历史学、古典文学和考古学的访问学者。
目录 · · · · · ·
diyi部分 整个世界将为之屏气凝神
diyi章 巴巴罗萨的双刃剑
第二章 “德国士兵战无不胜!”
第三章 “彻底粉碎这个腐朽的体制!”
第四章 希特勒的自大之举:推迟进攻莫斯科
· · · · · · (更多)
diyi部分 整个世界将为之屏气凝神
diyi章 巴巴罗萨的双刃剑
第二章 “德国士兵战无不胜!”
第三章 “彻底粉碎这个腐朽的体制!”
第四章 希特勒的自大之举:推迟进攻莫斯科
第二部分 重开巴巴罗萨行动
第五章 保卢斯将军的diyi战
第六章 “一个人究竟需要多少土地?”
第七章 “决不允许后退一步”
第八章 “伏尔加河就在眼前!”
第三部分 “决定命运的城市”
第九章 “时间就是生命”:9月的战斗
第十章 鼠战
第十一章 叛国者与同盟国
第十二章 废墟上的要塞
第十三章 保卢斯的垂死挣扎
第十四章 一切为了前线!
第四部分 朱可夫的圈套
第十五章 天王星行动
第十六章 希特勒的困扰
第十七章 “没有屋顶的要塞”
第十八章 “曼施泰因来了!”
第十九章 “德国式的圣诞节”
第五部分 第6集团军的覆灭
第二十章 空中桥梁
第二十一章 “绝不投降”
第二十二章 “德国元帅不会用一副指甲钳自杀!”
第二十三章 “停止跳舞!斯大林格勒已经失守”
第二十四章 死亡之城
第二十五章 斯大林格勒之剑
附录A:参加1942年11月19日战役的德国和苏联军团
附录B:有争议的统计数据一构成合围圈的第6集团军的力量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Other members of the mission...had little doubt that Hitler was planning to invade. They had even sent on the proofs of a phrase book prepared for invading troops,which had been brought secretly to the Soviet Union by a German Communist printer. Useful terms included the Russian for "Surrender!","Hands up!","Where is the collective farm chairman?","Are you a Communist?", and "I will shoot!"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页 -
The German ambassador, after overseing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mbassy's secret papers, set off for the meeting called for half past nine. When challenged with the evidence of German preparations,he did not admit that an invasion was about to take place. He simply expressed his astonishment that the Soviet Union could not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and refused to answer any question until he had consulted Berlin.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保卫斯大林格勒"的人也喜欢 · · · · · ·
保卫斯大林格勒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保卫斯大林格勒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穿越历史的迷雾去寻找那些尘封已久的真相:《1942斯大林格勒》

二战东线战役的转折点
> 更多书评 5篇
-
Die Katze (alles klar 1/10/11/12)
“苏联政府体系高压政策的残忍是为人们所了解和公认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如此多的苏联红军战士在与德国的交战中会临阵倒戈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仅仅德国第 6 集团军的前线部队,就拥有超过五万名穿着德国军服,为德军而战的苏联公民。这其中,一些是被关在战俘集中营中,因为忍受不了饥饿而为德军战斗的红军战士,其余更多的则是自愿为德军而战的。在具有决定性的战役期间,许多德国宜传机构都对这些勇于对抗自... (2回应)2020-12-22 12:27 2人喜欢
“苏联政府体系高压政策的残忍是为人们所了解和公认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如此多的苏联红军战士在与德国的交战中会临阵倒戈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仅仅德国第 6 集团军的前线部队,就拥有超过五万名穿着德国军服,为德军而战的苏联公民。这其中,一些是被关在战俘集中营中,因为忍受不了饥饿而为德军战斗的红军战士,其余更多的则是自愿为德军而战的。在具有决定性的战役期间,许多德国宜传机构都对这些勇于对抗自己同胞的“希维人”(Hiwis ) 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极力称赞他们在战斗中的勇敢,以及他们对德军的忠诚。毋庸置疑, 贝利亚领导的内务人民委员部被临阵倒戈之红军战士们的宏大数字给激怒,使得本来就疑心颇重这个组织更加对任何人都不抱以信任。“
“在今天的俄罗斯,这仍旧是一个禁忌的话题。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我搭乘火车去伏尔加格勒的路上,与 一 位俄罗斯步兵团的陆军上校一个卧铺车厢。起先,当我提及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那些临阵倒戈的红军战士们时,他拒绝相信那些红军战士们会穿上德国军服,并且为德军而战。而后,当我告诉他在德国档案馆中,第 6 集团军日需给养报告数字的时候,他才被我说服。而对于一个显然对斯大林采取高压政策整顿苏联红军憎恨的人来说,这位上校的反应引起了我的兴趣。”他们不再是俄罗斯人。”他平静地说。这样一句评语,几乎与55年前斯大林格勒前线指挥部在给莫斯科的谢尔巴乔夫的报道中委婉地称这些临阵倒戈的红军战士们为“以前是俄罗斯人之人群“如出一辙。时至今日,这场伟大的爱国主义战争对俄罗斯人的影响,仍旧让他们无法宽恕那些叛国的红军战士们。“
2回应 2020-12-22 12:27 -
翻译水平差: 第三章的标题,英文是:“Smash in the Door and the Whole Rotten Structure will Come Crashing Down!”。恰当的翻译应该是:“只需临门一脚,整个腐烂的体制就会轰然倒地!”。而译者的翻译是“彻底粉碎这个腐朽的体制!”。漏掉了很多含义好吧。 19页:“超过30万红军战士被捕”。 缺乏常识啊。战场上不是被捕,是被俘! 20页:“”NKVD残忍地杀害了被俘的政治犯人“。译者脑子短路了啊。这些是被捕的苏联政治...
2016-07-09 22:38 1人喜欢
翻译水平差: 第三章的标题,英文是:“Smash in the Door and the Whole Rotten Structure will Come Crashing Down!”。恰当的翻译应该是:“只需临门一脚,整个腐烂的体制就会轰然倒地!”。而译者的翻译是“彻底粉碎这个腐朽的体制!”。漏掉了很多含义好吧。 19页:“超过30万红军战士被捕”。 缺乏常识啊。战场上不是被捕,是被俘! 20页:“”NKVD残忍地杀害了被俘的政治犯人“。译者脑子短路了啊。这些是被捕的苏联政治犯,不是被俘的德国士兵! "人们被非俄罗斯人的行为所困扰着“: 什么是“非俄罗斯人的行为”?应该是“反俄行为”! 27页:“专政主义者“---》“独裁者” “首席参谋长”--》“总参谋长” 30页:“流动性”--》“机动性”
回应 2016-07-09 22:38 -
【引用用】【离间计使用者】 里宾特洛甫急忙跟出来,“告诉莫斯科,”他低声而迫切地说,“我是坚决反对这次入侵行为的。” 里宾特洛甫应该算是有俾斯麦级别的外交手腕,但是与俾斯麦不同的,他不可能善终了。里宾特洛甫先把英法耍得跟傻子似得,然后耍完苏联,再打算为今后的变局投资。要知道,斯大林在苏联卫国战争前期极端地苦恼与绝望,再加上英法的仇恨,里宾特洛甫必死无疑。
2015-01-25 23:06
-
【引用用】【苏联卫国战争】【保加利亚】【预言家属性?】 莫洛托夫询问他是否愿意扮演一位调停者的角色,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位大使拒绝了这一请求。“即便你们撤退到了乌拉尔一带,”大使回答道,“你们仍将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所以说,曾经,保加利亚跟俄国的感情不一般。
2015-01-25 22:54
-
小护士毒舌猫-虞兮虞兮奈若何 (膝盖中箭庆元旦)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我搭乘火车去伏尔加格勒(斯大林格勒的前身)的路上,与一位俄罗斯步兵团的陆军上校同一个卧铺车厢。起先,当我提及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那些临阵倒戈的红军战士们时,他拒绝相信那些红军战士们会穿上德国军服,并且为德军而战。最后,当我告诉他在德国档案馆中,第6集团军日需给养报告数字的时候,他才被我说服。而对于一个显然对斯大林采取高压政策整顿苏联红军憎恨的人来说,这位上校的反应引起了我的兴趣。“...2011-02-01 11:03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我搭乘火车去伏尔加格勒(斯大林格勒的前身)的路上,与一位俄罗斯步兵团的陆军上校同一个卧铺车厢。起先,当我提及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那些临阵倒戈的红军战士们时,他拒绝相信那些红军战士们会穿上德国军服,并且为德军而战。最后,当我告诉他在德国档案馆中,第6集团军日需给养报告数字的时候,他才被我说服。而对于一个显然对斯大林采取高压政策整顿苏联红军憎恨的人来说,这位上校的反应引起了我的兴趣。“他们不再是俄罗斯人。”他平静地说。这样一句评语,几乎与55年前斯大林格勒前线指挥部在给莫斯科的谢尔巴乔夫的报道中委婉地称这些临阵倒戈的红军战士们为“以前是俄罗斯人的人们”如出一辙。时至今日,这场伟大的爱国主义战争对俄罗斯人的影响,仍旧让他们无法宽恕那些叛国的红军战士们。 引自第2页 "“他们不再是俄罗斯人。”说的太好了!"
回应 2011-02-01 11:03 -
小护士毒舌猫-虞兮虞兮奈若何 (膝盖中箭庆元旦)
我倒,豆瓣压缩的也太过分了。大图看这里 [http://warstudy.com/history/world_war/stalingrad/images/map_01_o.jpg] (3回应)2011-02-01 11:24
巴巴罗萨行动,1941年6~12月我倒,豆瓣压缩的也太过分了。大图看这里 http://warstudy.com/history/world_war/stalingrad/images/map_01_o.jpg
3回应 2011-02-01 11:24 -
【引用用】【俄国文化】【英国作家视角】 “他们不再是俄罗斯人。”他平静地说。这样一句评语,几乎与55年前斯大林格勒前线指挥部在给莫斯科的谢尔巴乔夫的报道中委婉地称这些临阵倒戈的红军战士们为“以前是俄罗斯人的人们”如出一辙。时至今日,这场伟大的爱国主义战争对俄罗斯人的影响,仍旧让他们无法宽恕那些叛国的红军战士们。
2015-01-25 22:33
-
【引用用】【离间计使用者】 里宾特洛甫急忙跟出来,“告诉莫斯科,”他低声而迫切地说,“我是坚决反对这次入侵行为的。” 里宾特洛甫应该算是有俾斯麦级别的外交手腕,但是与俾斯麦不同的,他不可能善终了。里宾特洛甫先把英法耍得跟傻子似得,然后耍完苏联,再打算为今后的变局投资。要知道,斯大林在苏联卫国战争前期极端地苦恼与绝望,再加上英法的仇恨,里宾特洛甫必死无疑。
2015-01-25 23:06
-
Die Katze (alles klar 1/10/11/12)
“苏联政府体系高压政策的残忍是为人们所了解和公认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如此多的苏联红军战士在与德国的交战中会临阵倒戈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仅仅德国第 6 集团军的前线部队,就拥有超过五万名穿着德国军服,为德军而战的苏联公民。这其中,一些是被关在战俘集中营中,因为忍受不了饥饿而为德军战斗的红军战士,其余更多的则是自愿为德军而战的。在具有决定性的战役期间,许多德国宜传机构都对这些勇于对抗自... (2回应)2020-12-22 12:27 2人喜欢
“苏联政府体系高压政策的残忍是为人们所了解和公认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如此多的苏联红军战士在与德国的交战中会临阵倒戈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仅仅德国第 6 集团军的前线部队,就拥有超过五万名穿着德国军服,为德军而战的苏联公民。这其中,一些是被关在战俘集中营中,因为忍受不了饥饿而为德军战斗的红军战士,其余更多的则是自愿为德军而战的。在具有决定性的战役期间,许多德国宜传机构都对这些勇于对抗自己同胞的“希维人”(Hiwis ) 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极力称赞他们在战斗中的勇敢,以及他们对德军的忠诚。毋庸置疑, 贝利亚领导的内务人民委员部被临阵倒戈之红军战士们的宏大数字给激怒,使得本来就疑心颇重这个组织更加对任何人都不抱以信任。“
“在今天的俄罗斯,这仍旧是一个禁忌的话题。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我搭乘火车去伏尔加格勒的路上,与 一 位俄罗斯步兵团的陆军上校一个卧铺车厢。起先,当我提及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那些临阵倒戈的红军战士们时,他拒绝相信那些红军战士们会穿上德国军服,并且为德军而战。而后,当我告诉他在德国档案馆中,第 6 集团军日需给养报告数字的时候,他才被我说服。而对于一个显然对斯大林采取高压政策整顿苏联红军憎恨的人来说,这位上校的反应引起了我的兴趣。”他们不再是俄罗斯人。”他平静地说。这样一句评语,几乎与55年前斯大林格勒前线指挥部在给莫斯科的谢尔巴乔夫的报道中委婉地称这些临阵倒戈的红军战士们为“以前是俄罗斯人之人群“如出一辙。时至今日,这场伟大的爱国主义战争对俄罗斯人的影响,仍旧让他们无法宽恕那些叛国的红军战士们。“
2回应 2020-12-22 12:27 -
翻译水平差: 第三章的标题,英文是:“Smash in the Door and the Whole Rotten Structure will Come Crashing Down!”。恰当的翻译应该是:“只需临门一脚,整个腐烂的体制就会轰然倒地!”。而译者的翻译是“彻底粉碎这个腐朽的体制!”。漏掉了很多含义好吧。 19页:“超过30万红军战士被捕”。 缺乏常识啊。战场上不是被捕,是被俘! 20页:“”NKVD残忍地杀害了被俘的政治犯人“。译者脑子短路了啊。这些是被捕的苏联政治...
2016-07-09 22:38 1人喜欢
翻译水平差: 第三章的标题,英文是:“Smash in the Door and the Whole Rotten Structure will Come Crashing Down!”。恰当的翻译应该是:“只需临门一脚,整个腐烂的体制就会轰然倒地!”。而译者的翻译是“彻底粉碎这个腐朽的体制!”。漏掉了很多含义好吧。 19页:“超过30万红军战士被捕”。 缺乏常识啊。战场上不是被捕,是被俘! 20页:“”NKVD残忍地杀害了被俘的政治犯人“。译者脑子短路了啊。这些是被捕的苏联政治犯,不是被俘的德国士兵! "人们被非俄罗斯人的行为所困扰着“: 什么是“非俄罗斯人的行为”?应该是“反俄行为”! 27页:“专政主义者“---》“独裁者” “首席参谋长”--》“总参谋长” 30页:“流动性”--》“机动性”
回应 2016-07-09 22:38 -
【引用用】【离间计使用者】 里宾特洛甫急忙跟出来,“告诉莫斯科,”他低声而迫切地说,“我是坚决反对这次入侵行为的。” 里宾特洛甫应该算是有俾斯麦级别的外交手腕,但是与俾斯麦不同的,他不可能善终了。里宾特洛甫先把英法耍得跟傻子似得,然后耍完苏联,再打算为今后的变局投资。要知道,斯大林在苏联卫国战争前期极端地苦恼与绝望,再加上英法的仇恨,里宾特洛甫必死无疑。
2015-01-25 23:06
-
【引用用】【苏联卫国战争】【保加利亚】【预言家属性?】 莫洛托夫询问他是否愿意扮演一位调停者的角色,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位大使拒绝了这一请求。“即便你们撤退到了乌拉尔一带,”大使回答道,“你们仍将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所以说,曾经,保加利亚跟俄国的感情不一般。
2015-01-25 22:54
论坛 · · · · · ·
糟糕的翻译居然让电子书给纠正并拯救了 | 来自黑化的大神 | 3 回应 | 2012-10-13 |
浪费了一本好书 | 来自冰人 | 3 回应 | 2011-11-06 |
这本书的光辉依然不能遮挡糟糕的翻译 | 来自鼋鸣鳖至/来去无踪@我叫刘亚玲 | 2010-02-1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Viking Adult (1998)9.3分 28人读过
-
海南出版社 (2015)7.9分 4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保卫斯大林格勒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woody 2008-06-28
翻译很成问题! 尽管如此,也没能毁了这本书。
0 有用 木须龙 2011-11-09
作者在第三者的立场上直书了那些战争中和战场上的细节,双方军官的冷酷无情,士兵的挣扎和幻灭,让上百万人在冬季严寒的斯大林格勒这个活地狱中化为齑粉
1 有用 simpson 2015-07-14
两个疯子的对决。虽然都是疯子,但斯大林略微正常一些,“希特勒永远陶醉在自己的想法中,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并且一刻不耽误地传达着自己的神圣命令,以此来远程遥控前线的每一支军队,将每一次战事行动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和蒋介石一样,是瞎指挥的拙劣统帅。
0 有用 快哉风 2010-08-30
在地理和军事名词上又出现大量的问题,又一本被糟糕的翻译所祸害了的书
1 有用 杨重 2015-02-06
书四星。尤其作者对苏联的态度,是我们应该听一听的另一种声音。冲这个应该给五星。但是翻译和校对的水平可以减一星甚至两星!
0 有用 胖兔子 2020-06-14
糟糕的翻译,前后地名对不上,地名和地图上的地名很多也对不上,很多只能靠猜测,有相当大一部分基础的校对错误,严重影响阅读体验,但是书的结构和战争细节很充分,很值得阅读
0 有用 龙虾刺身 2019-08-09
过于琐碎
0 有用 一起samba舞 2019-06-10
内容精彩,数据精准,翻译减分。
1 有用 拉马克与达尔文 2018-06-06
1999年沃尔夫森历史奖获奖作品。
0 有用 Mrnumu 2018-03-12
2008年,编辑生涯的起始:开始理解战争